传销取保候审申请书:常用中药 补充部分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30:58

25.桂枝
(《唐本草》) 
【异名】柳桂(《本草别说》)。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植物形态详肉桂条。
【采集】8~7月间剪取嫩枝,截成长约15或30~100厘米的小段,晒干。
【药材】干燥的嫩枝,呈圆柱形,长15~100厘米,直径0.8~1厘米,外表棕红色或紫褐色。
表面有枝痕、叶痕、芽痕,并有纵棱线、纵纹及横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有棕红色边,中心色较深。粗枝断面呈黄白色。气清香,味甜微辛。以幼嫩、棕红色、气香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②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③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克/公斤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克/公斤)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炮制】桂枝:用水稍浸泡,捞起,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桂枝木:取去皮桂枝,稍浸泡,润透,切片,晾干。
   桂枝尖:取桂枝的细枝梢,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晾干。
   炒桂枝:取桂枝片入锅内,以文火炒至深黄色略有焦斑为度。
    
【性味】辛甘,温。
    ①《医学启源》:气热,味辛甘。
    ②《本经逢原》:辛,甘,微温,无毒。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③《药品化义》:入肝、肾、膀胱三经。
    ④《本草求真》:入肌表,兼入心、肝。
    
【功用主治-桂枝的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①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
   利肺气。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据《本草发挥》补)。
    ③《本草经疏》:实表祛邪。
   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④《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⑤《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⑥《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
   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宜忌】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血证、孕妇忌服。
    ①《本草从新》:阴虚之人,一切血证,不可误投。
    ②《得配本草》:阴虚血乏,素有血证,外无寒邪,阳气内盛,四者禁用。
【选方】①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巳须臾,吸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伤寒论》桂枝汤)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③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一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 ④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桂枝生姜枳实汤) ⑤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⑥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黄芪桂枝五物汤) ⑦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桂枝龙骨牡蛎汤) ⑧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建中汤) ⑨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
   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桂枝茯苓丸,⑥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名家论述】①《用药心法》: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
    ②王好古:或问《本草》言桂能止烦出汗,而张仲景治伤寒有当发汗,凡数处,皆用桂枝汤;又云,无汗不得服桂枝,汗家不得重发汗,若用桂枝是重发其汗,汗多者用桂枝甘草汤,此又用桂枝闭汗也。
   一药二用,与《本草》之义相通否乎?曰,《本草》言桂辛甘大热,能宣导百药,通血脉,止烦出汗,是调其血而汗自出也。
   仲景云,太阳中风,阴弱者汗自出,卫实营虚故发热汗出。
   又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
   阴虚阳必凑之,故皆用桂枝发其汗。
   此乃调其营气,则卫气自和,风邪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
   汗多用桂枝者,以之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出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闭汗孔也。
   昧者不知出汗、闭汗之意,遇伤寒无汗者亦用桂枝,误之甚矣。
   桂枝汤下发汗字,当认作出字,汗自然发出,非若麻黄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
   其治虚汗,亦当逆察其意可也。
    ③《本草衍义补遗》: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
    ④《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
   桂枝进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
    ⑤《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
    ⑥《本草述》:桂枝与薄桂,虽皆属细枝条,但薄桂尤其皮之薄者,故和营之力似不及枝也。
   又肉桂治奔豚而桂枝亦用之者,以奔豚属肾气,肾气出之膀胱,桂枝入足太阳故也。
   世医不悟桂枝实表之精义,似以此味能补卫而密腠理。
   若然,何以不用参、芪耶?盖四时之风,因于四时之气,冬月寒风伤卫,卫为寒风所并,则不为营气之并而与之和,故汗出也。
   唯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
    ⑦《本经逢原》:麻黄外发而祛寒,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桂枝上行而散表,透达营卫,故能解肌。
   世俗以伤寒无汗不得用桂枝者,非也。
   桂枝辛甘发散为阳,寒伤营血,亦不可少之药。
   麻黄汤、葛根汤未尝缺此。
   但不可用桂枝汤,以中有芍药酸寒,收敛表腠为禁耳。
    ⑧《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
   善解风邪,最调木气。
   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
   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
   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⑨《本经疏证》: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
   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
   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
   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⑩张寿颐:桂枝轻用三、五分至七、八分,重用一钱至钱半,若营血素虚,而卫阳亦微,外有凛寒,则用一、二分与白芍合炒,其舌滑无苔者,且必桂、芍同炒,而拣去桂枝不用,仅取其气,不食其味,此虽吴下近时新法,而不可谓其无深意者也。
   桂枝即肉桂之枝,柔嫩细条,芬芳馥郁,轻扬升散,味辛气温。
   祛营卫之风寒,主太阳中风而头痛。
   立中州之阳气,疗脾胃虚馁而腹疼。
   宜通经络,上达肩臂。
   温辛胜水,则抑降肾气,下定奔豚,开肾家之痹着,若是阳微溲短,斯为通溺良材。
   惟在燥咳气升,妄用即教血溢,抑或阴亏液耗,误投必致病加。
   其效在皮,而仲景书反去其皮,可悟传抄之谬,无皮为木,而晚近来或用其木,毋乃嗜好之偏。
    ⑾曹家达:寒湿凝迈于肌肉,阳气不达于外,仲师因立桂枝汤方,以扶脾阳而达营分之郁。
   盖孙络满布腠理,寒郁于肌,孙络为之不通,非得阳气以通之,营分中余液必不能蒸化而成汗,桂枝之开发脾阳其本能也。
   但失此不治,湿邪内窜关节,则病历节;或窜入孙络而为痛,按之不知其处,俗名寒湿流筋。
   其郁塞牵涉肝脏,二证皆宜桂枝。

 

·              
26.紫苏
紫苏叶 (《药性论》) 
【异名】苏叶(《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
    
【植物形态】①皱紫苏,又名:赤苏(《补缺肘后方》),紫苏(《食疗本草》),红紫苏。
    一年生草本,具特异芳香。
   茎直立,高30~100厘米,紫色或绿紫色,圆角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具有紫色关节的长柔毛。
   叶对生;叶柄长2.5~7.5厘米,有紫色或白色节毛;叶片皱,卵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两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细油点。
   总状花序稍偏侧,顶生及腋生;苞卵形,全缘;花萼钟形,外面下部密生柔毛,先端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花冠管状,先端2唇形,紫色,上唇2裂,裂片方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二侧裂片近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雄蕊4,2强,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4裂,花柱出自子房基部,柱头2裂。
   小坚果褐色,卵形,含1种子。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几遍全国。
    ②尖紫苏,又名:野生紫苏。
    形态与上种相似。
   全体被疏柔毛。
   叶长卵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具粗圆齿,两面均平坦,不皱,紫色而被毛。
   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
   小坚果褐色至淡黄色。
    以上植物的根及近根老茎(苏头)、茎(紫苏梗)、宿萼(紫苏苞)、果实(紫苏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然后将叶子采下。
    
【药材】干燥完整的叶呈卵形或圆卵形,多数皱缩卷曲,或已破碎,两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绿色,下面棕紫色,两面均有稀毛;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近圆形,有柄,质薄而脆。
   切碎品多混有细小茎枝。
   茎四方形,有槽,外皮黄紫色,有时剥落,木质部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
   气芳香,味微辛。
   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皱紫苏全草含挥发油约0.5%,内含紫苏醛约55%,左旋柠檬烯20~30%及α-蒎烯少量。
   还含精氨酸、枯酸、矢车菊素3-(6-对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
   又,叶的挥发油中含异白苏烯酮等。
   尖紫苏全草含挥发油,内含异戊基-3-呋喃甲酮、紫苏醛、α-及β-蒎烯、d-柠檬烯、l-芳樟醇、莰烯、薄荷醇、薄荷酮、紫苏醇、二氢紫苏醇、丁香油酚。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公斤经口给予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用朝鲜产紫苏的浸出液,给予因温刺而发热的家兔,亦有较弱的解热作用。
    ②抗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③对血糖的影响紫苏油0.35毫升/公斤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作成肟后,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将此肟溶于橄榄油中皮下注射,亦有作用,但较缓慢。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千金·食治》:味辛,微温,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微辛甘。
    
【归经】入肺、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用主治-紫苏叶的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
   并能解鱼蟹毒。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
   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
   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
   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
   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
   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③《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
   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④《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⑤《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⑥《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⑦《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⑧《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
   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选方】①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
   加生姜二片煎服。
   (《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②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补缺肘后方》) ③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
   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
   (《圣济总录》紫苏汤) ④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
   (《补缺肘后方》) ⑤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
   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
   (《济生方》紫苏饮) ⑥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
   (《海上仙方》) ⑦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
   (《永类钤方》) ⑧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
   (《谈野翁试验方》) ⑨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
   (《千金方》) ⑩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
   (《金匮要略》) ⑾治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⑿解食鱼、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⒀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
   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
   两疗程间隔3天。
   观察552例,经四个疗程后近期控制62例(11.2%,显效150例(27.2%),好转213例(38.6%,无效127例(23%)。
   对单纯型(434例)和喘息型疗效相似。
   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
   用药后多数患者反映食欲增加,部分患者睡眠较前安静,心跳减轻,个别病例出现利尿作用,浮肿消退。
   仅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副反应,一般均较轻微,为时短暂,不须处理,可自行消失。
    ②治疗寻常疣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
   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名家论述】①《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
   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
   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穷、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②《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花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
   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
   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③《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
   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
   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
   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入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
   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
   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
   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④《本草乘雅半偈》:(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
   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
   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⑤《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⑥《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
   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个症。
   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杆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
   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
   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者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
   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
   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
    
【说明】紫苏有两种,其中一种叶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种鲜紫苏叶和嫩姜捣烂加盐拌白切猪肉,白切鸭肉食用;或用鲜紫苏叶加大蒜头,食盐捣烂为凉拌菜食用。
   有行气健胃,帮助消化,发汗祛寒之作用。

 

 

 

 



27.防风
【中药名称】 防风 (《本经》) 
【异名】铜芸(《本经》),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吴普本草》),屏风(《别录》),风肉(《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植物形态】防风,又名:山芹莱、白毛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体无毛。
   根粗壮,茎基密生褐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
   茎单生,2歧分枝。
   基生叶三角状卵形,长7~19厘米,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条形至披针形,全缘;叶柄长2~6.5厘米;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5~9,不等长;总苞片缺如;小伞形花序有花4~9朵,小总苞片4~5,披针形;萼齿短三角形,较显著;花瓣5,白色,倒卵形,凹头,向内卷;子房下位,2室,花柱2,花柱基部圆锥形。
   双悬果卵形,幼嫩时具疣状突起,成熟时裂开成2分果,悬挂在二果柄的顶端,分果有棱。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或田边、路旁,高山中、下部。
   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
    本植物的叶(防风叶)、花(防风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春、秋均可采挖,将根挖出后,除去茎叶及泥土,先晒至八成干,捆把后,再晒至足干。
    
【药材】干燥的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稍弯曲,长20~30厘米,根头部直径约1厘米,中部直径1~1.5厘米。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
   根头部有密集的细环节,节上有棕色粗毛,顶端有茎的残痕;根部外皮皱缩而粗糙,有不整齐的纵皱及细横纹,除散生污黄色的横长皮孔外,点状突起的须根痕也随处可见。
   质松而软,易折断,断而不平坦,木部淡黄色,皮部黄棕色有裂隙,射线呈放射状。
   气微香,味微甘。
   以条粗壮、皮细而紧、无毛头、断面有棕色环、中心色淡黄者为佳。
   外皮粗糙、有毛头,带硬苗者质次。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
   此外,辽防风药材宁、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亦产。
   以黑龙江产量最大。
   在商品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所产的称关防风或东防风,品质最佳;内蒙古(西部)、河北(承德、张家口)所产的口防风和山西所产的西防风品质次于关防风;河北(保定、唐山)及山东所产的称山防风,又称黄防风、青防风,品质亦较次。
    除上述正品防风外,尚有以下几种,均为地区习惯用药。
    ①川防风为同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详川防风条。
    ②竹叶防风为同科植物竹叶防风的根,详竹叶防风条。
    ③云防风为同科植物松叶防风的根,产云南、四川。
   植物高30~100厘米,茎有细条纹。
   叶为2回或3回成三数分裂,裂片狭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中部以上茎生叶有叶鞘。
   伞形花序,花序柄延长,坚硬;无总苞或仅有叶状总苞1片;伞辐6~8,长短不一;小总苞片约10片;萼缺;花冠黄色。
   果卵形。
    ④新疆防风为同科植物细叶防风的根。
   产新疆。
   植物高1~2米
   基生叶多数,3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茎生叶较小。
   伞形花序,伞辐少数,不等长,被短柔毛;总苞有5~10片披针形苞片,背面被短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集成头状,小总苞有6~7片小苞片;萼齿短,丝状;花瓣白色。
   果近圆柱形,密生柔毛。
    
【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 5~30列细胞。
   皮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
   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
   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
   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粉末淡棕色。
   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黄色分泌物。
   叶基维管束常伴有纤维束。
   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
   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化学成分】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苦味甙等。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对人工发热家兔,经口给予关防风煎剂或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煎剂的作用较浸剂好。
    ②镇痛作用小鼠灌服防风(品种未鉴定)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能明显提高痛阈(电刺激鼠尾法),皮下注射同样有效。
    ③抗菌作用新鲜关防风榨出液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
   品种未经鉴定的防风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关防风醇浸膏给家兔皮下注射,对血糖无影响。
    
【炮制】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炒防风:取防风片,置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性味】辛甘,温。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辛,无毒。
    ③《药品化义》:气和,味甘微辛,性微温。
    ④《本草再新》:味辛,性平,无毒。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①《珍珠囊》:太阳经本药。
    ②《汤液本草》:足阳明胃、足太阴牌二经之行经药。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防风的功效】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①《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②《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
    ③《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④《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⑤《珍珠囊》:身:去上风,梢:去下风。
    ⑥《药类法象》:治风通用。
   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⑦王好占:搜肝气。
    ⑧《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盔汗,断漏下、崩中。
    ⑨《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②《唐本草》:畏萆薢。
    ③《本草经疏》: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④《得配本草》: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选方】①治风邪伤卫,有汗恶风:防风、荆芥、葛根。
   (《症因脉治》防风汤) ②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风湿热上塑损目,及脑痛不止:川芎五钱,柴胡七钱,黄连(炒)、防风(去芦)、羌活各一两,炙甘草一两五钱,黄芩三两(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于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
   临卧,如苦头痛,每服加细辛二分。
   (《兰室秘藏》清空膏) ③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四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如牙风毒,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
   如偏正头风,空心服。
   如身上麻风,食后服。
   未愈连进三服。
   (《普济方》) ④治风热拂郁,筋脉拘倦,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等症: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宜明论方》防风通圣散) ⑤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风一(二)两(去芦头,微炒),地龙二两(微炒),漏芦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圣惠方》防风散) ⑥治痈疽最难收口者:防风、白芷、甘草、赤芍、川芎、归尾各二钱,雄猪蹄一节。
   加连须葱白五根,用水三大碗煎,以绢片蘸水洗之,拭干,然后上药,其深曲处,以羊毛笔洗之。
   (《外科十法》防风汤) ⑦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各一两半,天麻二两。
   上四味捣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
   (《圣济总录》防风丸) ⑧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分。
   细末。
   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
   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二钱,温酒调下。
   (《本事方》玉真散) ⑨治自汗: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
   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
   (《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⑩治盗汗:防风五钱,川芎二钱半,人参一钱二分半。
   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米饮调下。
   (《世医得效方》防风散) ⑾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
   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
   (《简便单方》) ⑿治崩中:防风去芦头,炙亦为末,每服二钱,以面糊、酒调下,更以面糊、酒投之。
   (《经验后方》) ⒀治霉菌性阴道炎:防风、大戟、艾叶各五钱。
   水煎,熏洗,每日一次。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

 

 

 

 

28.荆芥
【中文名】荆芥(《吴普本草》) 
【类 别】全草类 
【异名】假苏、鼠蓂(《本经》),姜苏(《吴普本草》),稳齿菜(《滇南本草》),四棱杆蒿(《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
    
【植物形态】荆芥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
   茎直立,四棱形,基部稍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全株被短柔毛,叶对生,羽状深裂,茎基部的叶裂片5;中部及上部的叶裂片3~5,线形或披针形,长1.5~2厘米,宽2~4毫米,全缘,两面均被柔毛:下面具凹陷腺点,穗状轮伞花序,多密集于枝端,长3~8厘米;苞片叶状,线形,长乱0.4~1.7厘米,绿色,无柄;花萼钟形,长约3毫米,距纵脉5条,被毛,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2唇形,长约4毫米,上唇2裂,下唇较大,3裂;雄蕊4,2强;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头2裂。
   小坚果4,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毫米,棕色。
   花期6~8月。
   果期7~9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荆芥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亦有先单独摘取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前者称荆芥穗,后者称荆芥。
    
【药材】干燥的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长45~90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紫红色,被有短柔毛。
   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
   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
   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长7~10厘米;花冠多已脱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4个棕黑色的小坚果。
   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同属植物裂叶荆芥东北等地亦作荆芥使用。
   裂叶荆芥的形态与上种相似,唯叶的最终裂片较宽,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穗较大而疏;苞片卵圆形,带紫紫色;花冠蓝紫色,比萼片长1/2。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8%,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
    
【药理作用】用人工发热的家兔,口服荆芥煎剂与浸剂2克(生药)/公斤,无甚解热作用。
   在体外,高浓度(1:100)有抗结核杆菌之作用。
    
【炮制】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哂干,炒荆芥: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炒荆芥穗方法同)。
   荆芥炭: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晒干(荆芥穗炭方法同)。
    
【性味】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医学启源》:气温,味辛苦。
    
【归经】入肺、肝经。
    ①《纲目》:入足默阴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③《本草汇言》:足厥阴、少阳、阳明经。
    
【功用主治-荆芥的功效】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
   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
   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
   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④《食疗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
   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
   治吐血。
   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
   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
   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宜忌】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①《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②《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③《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④《本草经巯》:痛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勿误入。
    
【选方】①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
   为末。
   每服二钱,茶调下。
   (《永类钤方》) ②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
   每酒服三钱。
   (《眼科龙木论》) ③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
   上为粗末。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
   (《局方》荆芥汤) ④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
   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
   忌动风物。
   (《经验后方》) ⑤治大便下血:㈠荆芥,炒,为末。
   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
   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
   (《经验方》) ㈡荆芥二两,槐花一两。
   炒紫为末。
   每服三钱,清茶送下。
   (《简便单方》) ⑥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
   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
   (《本草图经》) ⑦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
   为末。
   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
   (《濒湖集简方》) ⑧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
   (《简便单方》) ⑨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
   各别为末。
   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
   (《宜明论方》倒换散) ⑩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
   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
   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
   (《本草汇言》) ⑾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
   捣粗罗为散。
   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
   (《圣惠方》) ⑿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
   (《简便单方》) 
【临床应用】治疗皮肤瘙痒症取净荆芥穗一两,碾为细面,过筛后装入纱布袋内,均匀地撒布患处(如范围广,可分片进行),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的揉搓,磨擦至手掌与患部发生热感为度。
   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瘙痒病,轻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
    
【名家论述】①《纲目》: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
   盖厥阴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
   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
    ②《本草经疏》:假苏,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
   鼠瘘由热结于足少阳、阳明二经火热郁结而成,瘰疬为病亦属二经故也。
   生疮者,血热有湿也,凉血燥湿,疮自脱矣。
   破结聚气者,辛温解散之力也。
   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温以行之之功用也。
   痹者,风寒湿三邪之所致也,祛风爆湿散寒,则湿痹除矣。
   荆芥,风药之辛温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
    ③《本草汇言》:荆芥,轻扬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
   …凡一切风毒之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
   …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势,以荆芥之炒黑,可以止之。
   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
    ④《本草备要》:荆芥,功本治风,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
   李士材曰,风在皮里膜外,荆芥主之,非若防风能入骨肉也。
    ⑤张寿颐:荆芥,治风热在表在上诸症,能泄肺热而达皮毛,风热咳嗽宜之,风热外感头痛寒热,亦是主药。
   又入血分,清血热,能治咽、喉、口、舌、发颐、大头诸症,亦治疮疡、风疥、瘰疬,吐衄,下血,崩漏,能澈上澈下,散结导瘀,厥功甚多,而亦甚捷,诚风热血热之一大法王,不可以其微贱易得而忽视之。
   然古法每谓产后中风,口噤发痉,角弓反张,血晕不醒,有豆淋酒法,以防风、羌活、荆芥等药,炒研为末,另以黑大豆妙热,酒淋乘热调药冲服。
   意谓此是产后猝受外风,故宜风药酒服,温升疏散之法,无论何书,往往称为大效,甚且托名于华元化,称之为华陀愈风散。
   不知产后噤厥,角弓反张,纯是阴脱于下,阳浮于上,虽曰中风,明是内动之风,上升冲脑,以致知觉运动顿失其常,镇而降之,犹恐不济,妄投风药,加以热酒,是为教猱升木,火上添油,杀之尤逮,安得有效之理,此皆古人误认内风作外风之治法。
   …惟荆芥炒黑,则轻扬疏散之性已失,而黑能入血,可以止血之妄行,若产后去血过多,阴不涵阳,晕厥昏瞶者,用童便调灌,则又能立定其气血冲脑之变,是为一举两得,却是佳方,此不可与豆淋酒之法作一例观也。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29.白芷
白芷 (《本经》) 
【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
    
【植物形态】①兴安白芷,又名:达乌里当归,走马芹。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5米
   根粗大,直生,有时有数条支根。
   茎粗大,近于圆柱形,基部粗约5~9厘米,中空,通常呈紫红色,基部光滑无毛,近花序处有短柔毛。
   茎下部的叶大;叶柄长,墓部扩大呈鞘状,抱茎;叶为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长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基部下延成小柄;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全部扩大成卵状的叶鞘,叶片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10~30厘米;总苞缺如或呈1~2片膨大的鞘状苞片,小总苞14~16片,狭披针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萼缺如;花瓣5,白色,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向内弯曲;雄蕊5,花丝细长伸出于花瓣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基部黄白色或白色。
   双悬果扁平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分果具5果棱,侧棱成翅状。
   花期6~7月。
   果期7~9月。
    多生于河岸、溪边,以及沿海的丛林砾岩上。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栽培于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
    本植物野生种的根,在东北作独活用,商品称香大活,参见独活条。
    ②川白芷,又名:异形当归。
    多年生草本,高1~2米
   根直生,下面有数条支根。
   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细棱。
   叶互生;茎下部的叶2~3回3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长卵形至披针形;叶柄鞘状,抱茎;茎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广阔膨大的叶鞘;叶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至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刚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5~20厘米;总值缺,小总苞数枚,狭披针形至线形,较小伞梗为长;花萼不明显;花瓣5,白色,广卵形至类圆形,先端微凹,中央有一小舌片向内折曲;雄蕊5,花药椭圆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2。
   双悬果长椭圆形,分果右明显的5棱,侧棱有较木质化的翅。
   花期5~6月。
   果期6~7月。
    生长于山地林缘。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
   栽培于四川、山东等地。
    ③杭白芷,又名:浙白芷、台湾当归。
    多年生草本,高1~2米
   根圆锥形,具4棱。
   茎直径4~7厘米,茎和叶鞘均为黄绿色。
   叶互生;茎下部叶大,叶柄长,基部鞘状抱茎,2~3回羽状分裂,深裂或全裂,最终裂片阔卵形至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边缘密生尖锐重锯齿,基部下延成柄,无毛或脉上有毛;茎中部叶小;上部的叶几仅存卵形囊状的叶鞘,小总苞片长约5毫米,通常比小伞梗短;复伞形花序密生短柔毛;花萼缺如;花瓣黄绿色;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5~2倍;花柱基部绿黄色或黄色。
   双悬果被疏毛。
   花期5~6月。
   果期7~9月。
    分布浙江、台湾等地。
   浙江、江苏有栽培。
    以上3种植物的叶(白芷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④云南牛防风,又名:滇白芷、粗糙独活。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粗糙的刺毛。
   主根纺锤形。
   茎下部叶具柄,柄长2~4厘米,基部有宽阔叶鞘,叶片2回羽状深裂,长5~20厘米,宽5~7厘米,裂片宽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5厘米,上面深绿色,粗糙细皱,下面浅绿色,边缘具不等齿牙;茎上部叶与茎下部叶相似。
   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伞梗13~20;总苞缺或有1~3枚,线状披针形;小总苞片4~5,线形;花2型,边缘花较大,不整齐,中心花近于整齐;萼齿5,线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先端2裂;雄蕊5;子房近于无毛。
   双悬果倒卵形或卵形,长7~8毫米,分果具5条细棱。
   花期5~7月。
   果期8~10月。
    分布云南、四川。
   云南有栽培。
    
【采集】秋播种植的,次年7~9月间茎叶枯黄时采挖。
   春播种植的,当年10月采挖。
   择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
   除净残茎、须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晒干或微火烘干。
   置干燥不通风处保存,防虫蛀或霉烂。
    
【药材】①川白芷(《济生方》) 为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的干燥根。
   类圆锥形而无明显的棱脊,长约7~24厘米,直径约1.5~2厘米。
   有时附有支根。
   顶端有凹洼的茎痕,也有多数同心环状的纹理。
   表面黄色或淡棕色,有众多皱纹,分布有少数长0.5~1厘米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突起处色较深,有时有支根切除的痕迹,显淡棕色。
   质坚硬而较轻。
   断面粉质,全部淡棕色,随处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状,棕色而明显,木质部约占横断面的1/3强,射线紧密,自中心向四周辐射。
   气微香,味苦辛。
   以独支、皮细,外表土黄色、坚硬、光滑、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四川。
   产于河北者称祁白芷;产于河南者称禹白芷、会白芷。
   此外,湖南、湖北、山西、安徽、山东等地亦产。
    ②杭白芷为植物杭白芷的干燥根。
   类圆锥形而具四棱,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1.5~2.5厘米,顶端有凹洼的茎痕。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较少的纵皱纹,布有多数长0.5~1厘米的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多排列成四纵行,体形因之而具四棱,突起处色较深,有时也有支根切除的痕迹。
   质坚硬。
   断面粉质,白色或类白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状棕色,明显;木质部淡棕灰色,约占横断面1/2强,射线紧密,自中心向四周辐射。
   气芳香,味苦辛。
   以根条粗大、皮细、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条小或过大,体轻松、粉性小、香气淡者质次。
    主产浙扛。
    ③滇白芷为植物云南牛防风的干燥根。
   直径0.2~1.5厘米,分枝或不分枝,下部细。
   外表棕黄色,多深纵纹,时有支根痕,上部有横皱纹。
   质脆。
   断面皮部类白色,散有棕色油点及裂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淡黄色,占全径1/3。
   商品多已切成厚约1厘米以下的厚片。
   气芳香,味辣而苦。
    主产云南。
    
【化学成分】含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等。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哂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白芷后,刮削上皮,细锉,用黄精亦细锉,以竹刀切,二味等分,蒸一伏时后出,于日中晒干,去黄精用之。
    ②《纲目》:今人采(白芷)根洗甜寸截,以石灰拌匀晒收,为其易蛀并欲色白也。
   入药微焙。
    
【性味】辛,温。
    ①《本经》: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微甘。
    ④《药物图考》:有小毒,臭香,味辛。
    
【归经】入肺、髀、胃经。
    ①《珍珠囊》: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功用主治-白芷的功效】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
   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
   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
   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选方】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
   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
   (《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
   (《百一选方》都梁丸)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
   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
   (《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
   上为末,茶清调二钱。
   (《丹溪心法》) ⑤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
   白水煎,连服四剂。
   忌牛肉。
   (《疡医大全》) ⑥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
   (《百一选方》)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
   (《十便良方》) ⑧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
   (《医方摘要》) 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
   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
   (《本草衍义》)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
   (《卫生易简方》) ⑾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
   为末,米饮服二钱。
   (《经验方》) ⑿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
   (《濒湖集简方》) 
【临床应用】治疗头痛、牙痛、三又神经痛取白芷2两、冰片2分,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
   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显效时间最短1分钟,最长10分钟;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在2~7分钟内显效。
   或以白芷60克,防风26克,细辛5克,加工制成注射液80毫升,分装灭菌后供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
   治疗20多例,亦效。
   另外,本品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可治烧伤。

 

 

 

 

 

 

30.薄荷
薄荷 (《雷公炮炙论》) 
【异名】蕃荷菜(《千金·食治》),菝蔺、吴菝蔺(《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义》),猫儿薄苛(《履巉岩本草》),升阳菜(《滇南本草》),薄苛(《品汇精要》),蔢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汇》)。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叶。
    
【植物形态】①薄荷多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
   茎方形,被逆生的长柔毛及腺点。
   单叶对生;叶柄长2~1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叶片长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尖锯齿,密生缘毛,上面被白色短柔毛,下面被柔毛及腺点。
   轮伞花序腋生;苞片1,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及微柔毛;花萼钟状,5裂,裂片近三角形,具明显的5条纵脉,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花冠二唇形,紫色或淡红色,有时为白色,长3~5毫米,上唇1片,长圆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片,较小,全缘,花冠外面光滑或上面裂片被毛,内侧喉部被一圈细柔毛;雄蕊4,花药黄色,花丝丝状,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伸出花冠筒外;子房4深裂,花柱伸出花冠筒外,柱头2歧。
   小坚果长1毫米,藏于宿萼内。
   花期8~10月。
   果期9~11月。
    生于小溪沟边、路旁及山野湿地,或为栽培。
   分布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各地。
    ②家薄荷与上种相似。
   叶卵形至长圆形,长2~5厘米,两面均有腺点。
   萼裂片窄三角形,有缘毛。
   花冠淡紫色或白色。
   小坚果长0.7毫米。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此外,兴安薄荷(东北),以及江苏(苏州、太仓)栽培的龙脑薄荷(《本草衍义》)等,亦同供药用。
    
【采集】大部分产区每年收割2次,第1次(头刀)在小暑至大暑间。
   第2次(二刀)于寒露至霜降间,割取全草,晒干。
   广东,广西温暖地区1年可收割3次。
    
【药材】干燥全草,茎方柱形,长15~35厘米,直径2~4毫米,黄褐色带紫,或绿色,有节,节间长3~7厘米,上部有对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绒毛,角棱处较密,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空。
   叶对生,叶片卷曲面皱缩,多破碎。
   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
   具有白色绒毛;质脆。
   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
   气香,味辛凉。
   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
    
【化学成分】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
   油中主成分为薄荷醇,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含量为8~12%,,还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迭香酸。
    
【药理作用】薄荷醇局部应用可治头痛、神经痛、瘙痒等。
   应用于皮肤,首先有凉感,以后有轻微刺灼感。
   此种凉感并非皮肤温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经末梢之冷觉感受器所引起。
    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后者的作用较强。
   用小鼠作试验,对离体小肠,薄荷精油有解痉(抗乙酰胆碱)作用;但对整体小鼠的小肠内容物之推进速度并无显著影响,甚至有抑制倾向,故推测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嗅、味感觉续发性引起的。
   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
   它对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促进了分泌而去除了附着于粘膜上的粘液所致。
   薄荷酮之刺激性强于薄荷醇。
    同属植物欧薄荷中的总黄酮类具有利胆作用。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性味】辛,凉。
    ①《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凉,辛。
    ②《医林纂要》:辛,寒。
    
【归经】入肺、肝经。
    ①《汤液本草》:手大阴、厥阴经药。
    ②《纲目》:入手少、太阴,足厥阴。
    ③《本草新编》:入肺与包络二经,亦能入肝、胆。
    
【功用主治-薄荷的功效】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
   主辟邪毒,除劳弊。
    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
    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
   (治)恶气腹胀满。
   霍乱。
   宿食不消,下气。
    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
   疗阴阳毒、伤寒头痛。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
   除贼风。
   疗心腹胀。
   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
    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
    ⑩李杲:主清利头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气。
   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
   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
   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
    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8~2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宜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①《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②《千金·食治》:动消渴病。
    ③《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④《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选方】①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
   白沙糖和之亦可。
   (《简便单方》) ②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泡洗。
   (《明目经验方》) ③治瘰疬结成颗块,疼痛,穿溃,脓水不绝,不计远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阴干),皂荚十挺(长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涂醋,炙令焦黄)。
   捣碎,以酒一斛,浸经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尽为度,焙干,捣罗为散,以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食前,以黄芪汤下二十丸,小儿减半服之。
   (《圣惠方》薄荷丸) ④治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
   (《永类钤方》) ⑤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
   (《普济方》) ⑥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
   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
   (《本事方》) ⑦治蜂虿螫伤:薄荷按贴之。
   (孟诜《必效方》) ⑧治火寄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频涂。
   (《医说》) ⑨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
   (《闽东本草》) 
【名家论述】①《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
   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
    ⑦《本草经疏》:薄荷,辛多于苦而无毒。
   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从火化,主血脉,主热,皆阳脏也。
   贼风伤寒,其邪在表,故发汗则解。
   风药性升,又兼辛温,故能散邪辟恶。
   辛香通窍,故治腹胀满、霍乱。
   《食疗》引为能去心家热,故为小儿惊风、风热家引经要药。
   辛香走散,以通关节,故逐贼风、发汗者,风从汗解也。
   本非脾胃家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难主下气;劳乏属虚,非散可解,三疗俱非,明者当子别之。
   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发汗虚表气也。
   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症者勿服,以其当补而愈。
   阴虚人发热勿服,以出汗则愈竭其津液也。
   脚气类伤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属脾故也。
   血虚头痛,非同诸补血药不可用。
   小儿身热由于伤食者不可用,小儿身热因于疳积者不可用。
   小儿痘疮诊得气虚者,虽身热初起,亦不可用。
    ③《药品化义》: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取其性锐而轻清,善行头面,用治失音,疗口齿,清咽喉。
   同川芎达巅顶,以导壅滞之热。
   取其气香而利窍,善走肌表,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
    ④《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
   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
    ⑤《本草求真》:薄荷,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
   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
   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痢,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过二、三分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
    ⑥《本经续疏》:吐下则胀满应减,下气则宿食应行,即不减不行,亦宜以宽中理气消导顺降为治,何取于薄荷?不知薄荷之凉,大有似乎豆蔻辈,原能宽中理气,消导顾降者也。
   特其芳烈外发,不似豆蔻辈内藏,所以重在散发,而治内不专耳。
   设使恶气宿食既已内扰,仍复托根于表,则非薄荷之内解其结,外剧其根,何以使表里尽除耶。
    ⑦《医学衷中参西录》: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
   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
   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痛,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瘈疭,头疼、目疼,鼻渊、鼻塞,出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
   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肠中之热,则其痢易愈。
   又善消毒菌,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亦为要药。
   为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瘾疹,愈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
   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按薄荷古原名苛,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药。
   《本经》、《别录》皆未载之,至唐时始列于药品,是以《伤寒论》诸方未有用薄荷者。
   然细审《伤寒论》之方,确有方中当用薄荷,因当时犹未列入药品,即当用薄荷之方,不得不转用他药者。
   试取《伤寒》之方论之,如麻杏甘石汤中之麻黄,宜用薄荷代之。
   盖麻杏甘石汤,原治汗出而喘无大热,既云无大热,其仍有热可知,有热而犹用麻黄者,取其泻肺定喘也;然麻黄能泻肺定喘,薄荷亦能泻肺定喘(薄荷之辛能抑肺气之盛,又善搜肺风),用麻黄以热治热,何如用薄荷以凉治热乎?又如凡有葛根诸汤中之葛根,亦可以薄荷代之;盖葛根原所以发表阳明在经之热,葛根之凉不如薄荷,而其发表之力又远不如薄荷,则用葛根又何如薄荷乎?斯非背古训也,古人当药物未备之时,所制之方原有不能尽善尽美之处,无他,时势限之也。
    ⑧《本草正义》:孙星衍辑刻《本草经》,径谓薄荷苏类,确乎可信。
   《唐本草》谓为辛温,亦以苏类例之。
   然冷冽之气能散风热,决非温药,故洁古直谓之辛凉。
   其主治则《唐本》谓贼风伤寒、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又皆与紫苏大略相近,惟辛而凉降,微与温散者不同耳。
   按外治风热生疮:煮汁和入消肿末药敷之,凉入肌肤,立能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