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法院领导班子:【邛杖】《山海经》——一部中国上古的科技史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9:35:46

《山海经》——一部中国上古的科技史书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2008-03-24 19:01:54

 

 

    《山海经》是真书,不是赝品。它的原型成书于战国以前,但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书中保存有中国上古社会和自然界丰富的原始资料。这些观点现已为多数学者所承认。因其内容广博,古今学人曾先后不同地将它归人堪舆(形法类之一)、地理、小说、历史、神话等书目之中,然而都未能令人惬意。这不奇怪,本来它就不是某一门现成学科的专书,而是一部最早的中国式的百科全书。研究它,不仅可以了解我国上古时代的一般情况,而且对于历史、民族、宗教、神话、语言、民俗、考古、地理、天文、气象、生物、矿产、医药、水利以及人类学等学科,都可提供许多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事实上,古今的诗词歌赋、哲理寓言、历史考证、神话传说、校勘训诂、文字音韵以及自然科学的专史,引用《山海经》资料者,比比皆是,曷可胜数。历代研究此书的也不乏其人,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不少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过专门研究,并已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所以,它应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山海经学。值得我们更系统、更深入地研究,进一步挖掘这个知识宝藏,使之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本文试图说明:就《山海经》记载的自然科学资料而言,业已构成为一部中国上古的科技史。它既记载有古代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也有他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还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以及已经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这并不奇怪,因为这部书所涉及的地区不仅是我们中国现有的国土疆域,而且在某些记述资料中已超出了我国的地域。这些地方的人民并不都是神话世界中的人物,他们是我国上古的先民,他们也有生产和生活,也需要和大自然作斗争。

    科学家的创造发明

    创造发明的项目有:

    农业生产。《大荒海内经》:“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经》:“叔均乃为田祖。”

    手工业。《大荒海内经》:“义均是始为巧棰,是始作下民百巧。”《海外北经》:  “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交通、兵器。《大荒海内经》:“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吉光是始以木为车”,“般是始为弓矢”,“(殳)始为侯(箭靶)”。《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

    天文、历法。《大荒海内经》:“噎鸣生岁十有二。”《大荒西经》:“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次。”“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石夷司日

    其中“生岁十有二”、“生月十有二”,“生十日”,有人以为是用岁名、月名、日名为子女命名,但也足以反映当时的天文历法已达到了用日、月、岁星记载时间的水平。

    歌舞,乐器。《大荒海内经》:“晏龙是始为琴瑟”(据《北堂书钞》109卷引),“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大荒西经》:  “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摇山,始作乐风。”“开焉得始歌九招。”

    所有这些创造发明,都分散夹杂在其他资料中,比较《世本》之有完整的《作篇》专章而言①,显然《大荒经》和《海经》的成书要早于《世本》。或者说《世本》是仿效《山海经》写成的,因为《山海经》中的帝王世系、姓氏等也是零星分散记载的,而《世本》则分别有专章。

    科学实践活动

    上古时代没有科学家之名,他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表现得很幼稚,从后世看来平凡得出奇,令人发笑。加之在流传中又掺杂了许多神怪之说或夸张之辞,以至淹没了这些科学活动的内容和价值。例如《海外北经》所记的: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

    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个著名的夸父追日的故事,今天称之为神话,甚至叫做

  ①  《礼记.明堂位》《正义》曰:“世本,书名,有作篇,其篇记诸作事。”

笑话,都无不可。然而这却是上古先民探索太阳运行规律的一次生动的写照。太阳清晨出自东方,傍晚落向西方,这种现象先民们看得惯了,但他们怎么也弄不清夜间的太阳将歇向何处。夸父逐日的目的,是想追上去看个明白。他并非“自不量力”。在他看来,太阳在天空中慢腾腾地挪动,整天也不过从东山走到西山,速度并不快,要追上它是完全可能的。当然,实践的结果,出乎他的预料,直到太阳落土(人日)也未能追上;自己倒因为劳顿过度,口渴而死。但是,死并没有终止他追求科学真理的勇气,他寄希望于后来人,并希望自己的教训会有益于继承者。《海外北经》的作者深知此意,所以在文章的末尾做了合理的安排,让夸父的手杖化成了浓阴爽适的邓林,欲使继承者们不再因口渴而中断了这一科学活动,以便继续进行夸父的未竟事业。

    这何尝是神话呢?

    探索太阳运行规律的科学活动,《山海经》所记载的并非仅此一次,下面我们还要涉及。这些活动大约发生在原始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必须依靠天文来确定季节以利耕种的时代。夸父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出现的一位伟大的(夸父本意即伟大。《广雅.释诂》云:“夸,大也。”《说文.又部》认为父字有巨的意义。)科学家。他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虽比之于西方的哥伯尼,也毫无愧色。人类社会的文化科学活动,总是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就,逐步向前发展。夸父追日不管何等幼稚可笑,但这一活动对于上古时代天文、历法的创建,从而对于今天研究太阳运行的规律,都是一个历史的步骤,尽管是一个最少成就的步骤。正如神农尝百草一样,虽不可能真有那么一位神农,能遍尝各种草木而确定其在医疗上的各种疗效;但是,总有若干人曾经有意无意地为确定各种药物的疗效作出过贡献,乃至为之舍生丧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神农尝百草”并非虚妄,而是若干个别事实的综合和简化。同样夸父追日在今天称之为神话,在上古未必不是真实。尽管《海外北经》的作者在描述时掺人了夸张和想象的成分,并不妨碍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类的幼年时代,也曾有过科学的活动,不能因其简陋幼稚而予以抹煞,正如千百年后的科学家不能抹煞我们今天的科学成就一样。

    《山海经》记载上古先民的科学活动甚多。如:  “精卫填海”实质上就是人类探索航海的反映。不过这些活动的记载,需要剔除其中的神话色彩,方能恢复它的历史内容。

    “模糊”的科学思想

    同现代比较,《山海经》所反映出来的科学思想,总的特征便是:模糊。这种模糊性主要表现是混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界限。现举例如下:

    《大荒北经》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

    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

    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

    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

    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

    ‘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应龙已杀蚩尤,又

    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按文意,这时的人们已知道我国南涝北旱的气象规律,然而却无法理解产生这种气象规律的原因,又力图予以解释,因此不得不从他们所熟知的社会现象中去寻求答案。在社会现象中战争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大事,而上古时代的战争对气候的依赖性极大,所以他们便将南涝北旱的自然现象比附于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造出了应龙和女魃这两位天神来。这种用社会现象去解释自然现象的事例甚多。又如,《海外北经》云:

    锺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

    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

    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锺山下。

    显然,这里指的是北极地带半年为昼,半年为夜的极地现象。附带说说;《山海经》中对极地现象的反映是较多的。同样,人们对极地现象也无法解释,只能予以神化。神向来都是人造的,所以神话实质上就是人格化。仍然是用人们熟知的社会生活现象去解释极地现象。不过这一段对身处极地的人们的生活,描述得极其生动、真切,似乎出之于北极的人之口。

  《海内南经》云: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南山首经》云:

    直爰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

    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西次三经》云:

    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

    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这三条材料,体现了当时的医药原理即:生物的特殊性能和体质结构。如移用于人体,可以产生同样的效能和改变人的体质结构。显然这种医药原理的指导思想,现在看来仍然是模糊的,因为,吃了“类”这种雌雄共生的兽肉,并不能消除人的嫉妒心理;沙棠木也无法改变人的体质结构;服食巴蛇的肉也未必能治好人的腹部疾病。但这种思想方法在当时却是科学的。第一,它不是属于鬼神迷信;第二,它以生物的特性和特殊结构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不是凭空想象;第三,当时用这种思想方法为指导而发现的药物,有的经实践检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西山首经》说生于寒区的■羊,其脂肪可以治疗冬天的皮肤皴裂。这在今天仍然是一个验方;第四,流传至今的《本草纲目》因袭了这一思想方法,作为阐释药物性能的原则之一。如通草即因其草茎中空而有利尿的作用,也确有临床效果。这种例子,  《本草纲目》中甚多。当然,绝不是说凡《本草纲目》运用了这一原则的都有疗效。如该书的《服器部》说:“灵床下鞋,可治脚气”,“自经死绳,主治卒发癲狂。”显然这是鬼神迷信,属于书中的少数糟粕,谈不上疗效,其价值义在上述“类”和沙棠木两例之下。

    其实,现代的仿生学,其基本原理也是运用生物系统的特性、结构、功能等为人类服务,不过并非直接用于人体,而是用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间接服务于人。在方法上也不是人直接服食生物体,而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形成这些特性、功能、结构的原理和条件,并模仿制作,使之能在工程技术系统中再现。当然仿生学原理不是《山海经》这一上古先民科学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起了质的变化的发展。在人类科技思想史上,这是不同的两章,然而是有着前后联系的两章。

    就科学思想的模糊性而言,同样如此。上古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所产生的模糊思想,仍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个必然的阶段。从模糊到精确,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在欧洲,这个飞跃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我国应该说从汉以后,但完成的时间远比欧洲为久。从全世界而言,到了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模糊集合,这种理论主要用于数学领域,即在突破经典的精确数学框子之后,产生了模糊数学。模糊数学的应用涉及信息检索、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器人、数学结构等许多方面。目前这门新兴学科正在发展当中,但它已揭开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新的一页。模糊一一精确一一模糊,这个新的飞跃并非倒退,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它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是建立在现代电子工业基础上的,同建立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基础上的《山海经》中反映出来的模糊思想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由此可以看出,前者是由后者发展而来,人类认识上的最初一环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科学技术水平

    各经所反映的科技水平是不一致的,现分类综述如下:

    一、地理学上的成就.主要是有开创之功

    其一,《五藏山经》对我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形以及当时已经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地理知识,作了系统的叙述。首先,它以一个地区为中心,按其方位分为南、西、北、东、中五章展开。其次,每章又以山为纲,以水为目,将其他的地理知识附录于纲目之中。叙述上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实为地理学上的创举。

    其二,《海内东经》叙述了遍及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流域的二十五条著名的江河,为后来撰写《水经》等地理名著奠定了基础。

    其三,重视描述当时各地的生产富庶之区。如《大荒东经》的东北海外,  《大荒南经》的民国和盖尤之山,  《大荒西经》的沃之野,《大荒北经》的附禺山,《大荒海内经》的都广之野等等。这些材料不仅记述了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还描述了各氏族和睦共处,安居乐业,共同发展农业生产的情景,应为我国经济地理著述之滥觞。

    其四,叙述了上古各地氏族部落(书中以国、民、人,甚至以动物图腾表示)的地理分布,开我国民族地理之先河。

    其他,如对于比海更大、更深的水域——洋的发现和描述,对于一些地形、地貌的准确描绘等,都是研究我国地学史的宝贵资料。

  二、天文、历法

  书中简要和零星地反映了我国早期的天文观测和历法创制。

    最初,人们的认识很狭隘,只知道本氏族居地所能望见的那块天,这就是经文中的汜天、衡天、融天、成都载天等名称的由来。由成都载天一辞即可看出天覆地载之义;按天划分地区。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探索日月运行的规律。在长期观测中发现日月照射山冈所形成的山影(即日景),依季节不同而有长短的差别,用此来确定耕种的日期。《大荒经》记载的大言、合虚等六座“日月所出”的山;方山、龙山等六座“日月所人”的山,便是测日影的标准山。《诗.大雅》“既景乃冈”就是记载公刘开发豳地时,登山冈观测日影的景况。说明周代以前这种方法还流传于民间。后来又出现以树木代替山冈的简易办法。例如《大荒东经》的“扶木”、《海外东经》的“扶桑”即是。尤其是《大荒西经》的“柜格之松”,经文已载明它是用来观测“日月所出入”的。柜,指树干隆起的节,有如马鞭及邛杖。格,支架。大约这是人工造的专用以测日影的松木架。《大荒海内经》《海内南经》所载的“建木”也属这一类。经文说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榍”。■和节都是测日影长短的“标尺”。《淮南子。地形训》说: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文中虽有神话成分,但足以说明建木即现在日晷的初型。《大荒西经》还记有“司日月之短长’’的石夷,应当是娴于测日影的天文家,和《尧典》里的羲和、和仲等人一样。

    前面已谈到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这是当时已有一旬为十天,一年为十二个月的历法,可能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所以记载为女人所“生”。而噎鸣“生”岁十月二,则已进入父系社会,这时已发现木星十二年绕日一周的规律。从经文的材料看,当时达到这种水平并非无据。因为按《大荒东经》的记载,有个名叫■的人,他“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又《大荒西经》记载有一个名叫噎的人,“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显然他们已不是单纯地观测山冈和树木的日影,而是直接观察天空中的星象,用以确定日月运行的轨道,所以旬法、年法以及岁星周期的确定,都是可能的。这些都是我国历法制定前后的原始资料。

    值得指出的是:书中记载的有些天文现象,已涉及北极和赤道。例如:《大荒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吕子方先生认为皆载于乌,是太阳黑子的形象说法。笔者以为很对,但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却是极地现象,苏联和芬兰的北部是经常可见的。又如《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吕先生指出,所谓十日,即假日现象的反映。很是。但也是极地附近才容易见到的。再有前面所说的《海外北经》钟lu的烛阴神以及《大荒北经》对章尾山烛龙神的描述,都属于极地现象,按其地望也是指北极地带而说的。还有《大荒西经》说寿麻人“正立无影”。这与《淮南子.地形训》日中正立无影的说法有别。寿麻,郭沫若《驳实庵字说》认为指古代巴比伦的先族sumer,不确,考sumer的纬度与四川成都相当。按正立无影(不是日中正立无影),应该是在赤道附近的地方。我以为寿麻为sumatra的对译。因为苏门答腊不仅处于赤道地带,而且在石器时代的文化也是与我国南部的文化有极其相近之处(拟另文讨论,兹不赘述)。故可以说《山海经》记载的许多传说,已经超出我国的疆域,这与原始社会尚无行政区划的情况是相符的。历史上民间交往之辽远,也常常是出乎现在一般人意料的事。

    从经文中记载的材料看出,人们探索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必然也要探索自己赖以居住的大地的形状和位置。《海外东经》言:“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青丘,可能是当作南极至北极的分界线,南北的长度可惜不见记载。但已说明当时已经进行对大地的测量。至于《中山经》篇末所说的“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时代已较《荒经》和《海经》为晚。从“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等说法中,可以窥见先民们已经朦胧地意识到:大地的背面还有空间,能使西沉的太阳绕回到它每天赖以升起的东方。太阳的运行是循环不已的,大地不是正方形。这就是《山海经》所反映的天体观。

    三、气象学

    社会生产力越是低下,大气的各种物理现象对人们的影响越是强烈。所以上古先民要对气象进行不断的探索。但起初照例地要用神的力量去解释,出现了雨神应龙、旱神女魃、光神红光、风神因因乎等等。风雨对农业生产影响最烈,所以只有应龙、女魃是来自天上的神。但《山海经》中的神没有无上尊严,既可模拟应龙之状,也可驱逐女魃。全看人们在生产生活上是否需要降雨而定。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随着生产的发展,求神日益不能满足需要。经过长期观察体验,发现每当灾害来临时,常出现某种不常见的动物,便认为这种动物是灾害的象征。如《西山经》太华山的肥殮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全书象征大旱的动物约有十三种,象征大水的九种。其中有的是属偶然碰巧,但有的确是因为气候变化在它们身上产生了反应,呈现反常状态,从隐蔽处走出来。如《南次三经》的鱼,象征大旱。据郭璞说,到了晋代还流传着“■鱼处川”是为旱征的说法。其实,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观察动物的反常状态,仍不失为预测气象、地震等的手段之一。由此而论,这不能说不是先民的一种科学活动。

    《大荒经》记有四方的风名:东方为俊风,东北为■风(原文为北方来风,据上下文意及《淮南。地形训》改),南风为夸风(夸有巨大之义,《地形训》也说南风为飓风),西北为韦风。要叙述风名时,是和日月的出入运行联系起来观察的,而且没有记载西风和西南风,这与我国台风和寒潮路线的实际暗合。大约台风和寒潮上古时代已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现代科学上的峨眉光是因峨眉山有此种光而命名的。书中有峨眉光的记载。《西次三经》说:“渤山……是山也。西望日之所人,其气员(圆),神红光之所司也。”这条材料的大意是:人们在■山看夕阳,可以看到一个彩色的光圈。据说这是因为红光神施了法术。现在知道,这是因为西沉时的太阳光,直射到渤山时被山阻挡,产生了衍射现象,这时站在山顶上的观察者和自己的身影以及太阳光三者同在一条直线上,观察者向前的日光便呈现出一个圆形的光圈。这就是我国民间所说的“佛光”,日本称为“御光”。

    书中还有关于虹、关于江河的特殊气候等方面的记载。但也都不例外地披上了神的外衣。

    四、医学和医药学

    书中所记载的材料明显地可以区别为两个时代,  《荒经》《海经》要早于《山经》。所以前二经不论在医学和医药学方面的材料都很少,而且神话成分重,后者不仅记载详细,而且确有一定实用价值。

    医药材料有三个特点:

    其一,动物药最多,占全部药物129种的55.8%,有72种。植物药占38.8%,计50种。矿物药只有7种,占5.4%。说明药物的发现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动物药多是渔猎、畜牧时代长期的遗留。植物药较多是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的结果。矿物药最少,说明手工业中的采矿业开始的时间还不长。

    其二,《山海经》的药物都分别记载于各地的物产条文中,并非专门的药书,与中医、藏医或者壮医等医种的药典只记本族本地区的药物不同,它包括有全国各族各地的药物。例如《南山经》的祝余、迷谷、白■即为壮医用药。所以,从中医看来,全书有许多药名不知为何物,若以《神农本草经》的药锄准,  《山海经》只有杜衡、莽草等近二十种药与之相同,占《本草经》药名的十七分之一;而《五十二病方》与之相同的药名却占三分之一。《黄帝内经》所列二十五种药名,都可见于《本草经》。当然,有的药名因年代久远而传闻有变,也是可能的。

    其三,只有单方不见复方。与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武威出土的《治病百方》比较,后二者已有复方;《黄帝内经》多讲针灸,但也列出十三种复方。说明方剂是逐步形成的,而《山海经》的成书当较后三者为早。

    疾病治疗方面。书中共记载有疾病四十八种。其中,现在看来可属于内科者三十二,外科七,眼耳科各一,预防七。从医疗资料的内容可以看出:

    (1)重视预防。除“食之不风”、“不疟”等一般预防外,还有辟火、辟雷、御兵和牛马防疫。反映了当时的瘟疫和战争比较多。

    (2)疾病分类较乱,有的按病象,有的按病因,原则不清,方法不一,说明医学尚处于幼年时期。但比较甲骨文所反映的疾目、疾首、疾身之类按部位定名,又先进得多。某些病的专名如瘿、痹、呕吐之类,至今中医仍然沿用不衰。

    (3)麻风病已出现,称之为“疠”,其疫区甚广,但既有预防也有治疗方法,似乎并不认为难治。

    (4)地区性疾病也有记载。如《海外北经》:  “拘缨之国……一手把缨。”对这种由于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不认为是疾病,却看成是当地氏族部落的人们的形状特点和风俗习惯。

    (5)洽疗手段,除口服药物外,还有将药物佩带于身,或“席其(动物)皮”。也有针灸,但用的是石针(箴石),最为原始。也有祈祷神灵的巫术,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可起到一定精神作用,按当时的情况而言,未可予以抹煞。

    (6)出现了气功疗法。《大荒北经》:“有继无民。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郝懿行说:“食气、鱼者,此人食气兼食鱼也。”应是气功疗法最早的文献资料。

    (7)中国治肛肠病历史最早。世界医学界现规定采用“痔”这个词为肛肠病之一的痔疮的公认名称。“衙”也是一种肛肠疾病,字书释为“下病也”。“底”,前人所释皆误。郭璞释为“躏也……一作底”。郝懿行引《尔雅》曰:“■,病也。”《说文》释底为“病不翅也”。意甚含糊。近人江绍原释底为胼胝,实为附会。《诗。白华》  “之子之远,俾我底兮”,指相思病。显然不对。《晋语》四狐偃曰“底著滞淫”。《注》训底为止,《尔雅》《疏》引孙炎云:底,“滞之病也”或即源于《晋语》,但较为可取。按:人之底,并非脚底,当为臀部。  《说文》:“底,山尻也,一日下也。”又曰:“尻,脾也。”段《注》引《释名》以为脾为尾脊骨,与臀有别,其实也当是臀部.《考工记栗氏》云:  “其臀一寸。”郑玄注谓杜子春曰:  “谓复之,其底深一寸也。”此为底可训臀之又一证也。当然,底绝非臀部之外科疾病,实为肛肠疾病之总称也。

    五、生物学

    书中记有动物277种,植物158种。除描述其形状、颜色、器官、特性等基本状态外,着重其对于人类的功用。计有能供食用和药用的植物52种,能供药用和占验的动物128种。而动物的占验,除前述气象外,还包括预测战争、亡国、火灾、遭受放逐、差徭劳役以及年岁的丰歉、瘟疫的流行等等。这种占验活动,实际上是先民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的一种探索。

    动物的分布,有较为准确的记载。如:更新世我国北方动物群的代表之一的麋鹿(四不像),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分册》一书中认为:从地下发掘的化石看,麋鹿分布于我国的辽南、河北、河南、山西、安徽、上海等地。笔者按:《五藏山经》中的西皇、县雍、孟子、柴桑等十四座山的记载,除山西、河南、东北与上书相同外,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也产过麋鹿。说明《山海经》的这一记载不仅与地下发掘基本一致,而且分布地区宽广。从中也可看出我国南北地区的气温,古今变化较大。

    动物白变现象甚为突出。书中记有白色动物共十六种,其中如白虎、白狼、白蛇、白猿等,现已属罕见之物。过去不少人曾怀疑是否真有过这些东西。近年湖北神农架发现有白猴、白蛇、白熊、白獐、白麂等动物,证明《山海经》所记不误。湖南大庸青岩山也有白蛇发现。大约白变现象应是原始森林动物的特点之一。

    此外,动物的佯死、带电闪光等奇特现象,书中也不乏记载。先民观察动物是认真的。

    六、矿  产

    载于书中的矿产甚为丰富,计12类92种,产地652处。分布于我国各地。这些记载,实际上是对我国的矿产资源进行丁一次普查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

    (1)矿产多记于《五藏山经》之中,  《海经》和《荒经》极少,说明《海经》和《荒经》早于《山经》。《山经》已属于手工业相当发达的时代。矿产中对于贵金属的金、银,记载特别详细,这正如《山经》篇末结语中所说,是“刀铩(《管子.地数篇》作币)之所起也”的反映。商业兴起,货币流通,这大约已是战国或秦统一全国的时候;这时已经有了对全国的矿产资源进行普遍勘察的可能。

    (2)玉和石的记载,分类详尽。玉分为20种,石有42种之多,这说明从石器时代以来,人们积累了有关玉和石的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表明,即使到了以青铜器或铁器为劳动工具的主要标志的时代,玉器和石器仍被大量使用。器物使用的演变就全社会而言,常常是渐进的,中外古今莫能例外。

    (3)矿山的地质结构说明,金属共生现象较为普遍。例如:155处产金之地,仅18处为单质金,其余与铁共生者20处,与汞共生者三处,与银共生四处,与锡共生一处,与各种非金属矿共生者109处。虽然,各处共生的矿山究竟是属于垂直矿带抑或是多金属矿体的共生,记载尚不够具体,难以区别:但其共生现象之普遍,与解放后经过地质勘探所总结出的我国的地质特点是相符合的。o具体的矿山,如《山经》中的符禺山、盂山等处的铜铁共生和龙山的锡矿结构等,与现今对当地的勘测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

    (4)是我国记载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文献资料。天然气见于《南次三经》,原文是:

    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

    这里的“多火”便是天然气的喷溢。因为,第一,既然此山无草木,显然,这里的火不是树林发生的火灾。第二,郝懿行在注解此条时,转引《括地图》曰:  “神丘有火穴,光照千

    ①  1997年9月4日《人民日报》。

    ①  夏湘蓉等:《先秦金属矿共生关系史试探》,《科学技术文集》第3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版。

里”,郝氏以为神丘即令丘,因神、令二字声相近。又引《楚辞.大招篇》云: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郝氏以为这也县指令丘的火而说的。再引《抱朴子》说:“南海肖丘有自生之火也。”按郝氏所引的这些旁证材料说明,令丘的火是自生的,火势又异乎寻常,火焰冲天,光照千里。如果不是天然气喷溢,是难以解释的。第三,所谓“多火”,便不是偶尔一次。正因为令丘经常有天然气喷溢,所以对人们的印象深刻,驰名远近,在书写困难的古代,也能记载于多种简策之中,传之久沅。也正因为令丘常有天然气喷溢,才烧得此山草木不生。《南次三经》的这一记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石油的记载,见于《西次三经》的■密山条。原文是:

    密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

    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

    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

    玉。玉膏所出,  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

    馨……

    从文意看,玉膏即石油。由于这里盛产玉石,为著名的玉石产地,故先民将石油与玉石联系起来理解,这对当时的认识水平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其冷凝后亦坚硬如石,第一,“沸沸汤汤”,郭释为“玉膏涌出之貌也”。穹隆构造中的石油,受到一定的大气压喷出地面吋,是有声响的,正如开锅的水“沸沸汤汤”,郭注很是。《渊鉴类函》引《博物记》形容喷出地面的石油为“泊■■如石凝膏。”李玫《纂异记》引《嘉禾志》形容石油气冲动的声音如“松涛声”。这些说法都很相似。①第二,  “是生玄玉”,郭璞注曰:  “言玉膏中又出黑玉也。”从液体的玉膏中产生出来的黑玉,正是石油蒸发后其残遗物质凝固而成的沥青。沥青既是黑色,其表面特别是断裂面又有一定的光度,其冷凝亦坚硬若石,先民不知,以为是黑色玉石。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第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此句,注家无解。但结合前面的文字可以看出:先民不知石油从何而来,以为是白玉所化。即是说,因为峑密山地面和河水中均有白玉,所以认为石油是从玉石里产生出来的,并名曰玉膏(“是食是飨”,据《本草纲目。金石部》李时珍注曰:是食者,服食也;是飨者,祭祀也)。因为石油量大,黄帝氏族用来服食或者当作祭祀用物。但是服食原油稍多,即会丧命。郭璞就认为,黄帝便是因喝石油而死的。他说:黄帝“所以得登龙于鼎湖而龙蜕也”。所以大量的石油得泛滥在草原上,流进丹木林中。先民看见石油有着或黄或褐的颜色,而且还带着绿色的闪光;泛于水中者,更是五光十色;又与当地盛产的丹木联系起来以为丹木之有绿叶、赤茎、黄花、赤实,是石油灌溉的结果。第四,“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郭璞以为“清”是“言光鲜也”,“馨”是“言滋香也”。这句经文可做两种解释:一说,丹木经过石油五年的灌溉,枝叶才有那样光鲜的色彩,花果才有那样芬芳的香味。一说,泛滥在草原上的石油,经过长期的日晒雨刷,或被冲走消失,或经蒸发而凝结为 t66青。原先被石油浸灌、污染的丹木,这才逐渐由枯萎转而复苏,又呈现出红茎绿叶,重新开花结果,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①  王嘉阴:《中国地学史料》,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来。然而,这两种解释不论何者为是,都仅说明石油与丹木的关系,也都只能说明:玉膏即石油。

    前人也有谈玉膏的。如李时珍引《十洲记》曰,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令人长生。  《抱朴子》曰:生玉之山,有玉膏流出,鲜明如水精,以无心草末和之,须臾即水,服之一升长生,云云。(《本草纲目.金石部》)然而这些仙家的所谓玉膏,都与《西次三经》所说的迥异,不是一个东西。

    近人也有称引我国最早的石油记载者:如有认为是《博物志》所说临邛火井;也有认为是《汉书地理志》所说“洧水肥可燃”;还有认为是《易经》的“泽中有火”等等。前二者成书晚;而“泽中有火”之说,却是《易经》中睽卦的组成形式。不是指水中生出火焰的自然现象。①故最早的石油记载无疑应是《山海经》。

  七、治水工程

  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发生过一次持续了数十年的大水灾。这件事在《山海经》里也有反映。但在有些史实上与儒家经典所载的迥然不同。

    据《山海经》所记,最早的治水工程在江水,共工氏族是当时的治水世家。《大荒海内经》说:

    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

   ①杨文衡、邢润川:《我国古代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学术研究》1982年第1期。

    是复(覆)土(壤)以处江水。

    郭璞认为“复土(壤)是复祝融之所也”。郝懿行按郭注,以为是指术器作乱之事。其根据是今本《竹书》中帝颛顼七十八年“术器作乱,辛侯灭之”一句。然而,此条王国维已揭露其为伪造(见《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当不足信。按文意应是指术器用复土壤的方法,治理江水成功。  《诗经.大雅.緜》:“陶复陶穴”,陆德明解释说:“复,累土于地上也,《说文》作覆。”又按《说文》几部曰:“处,止也。”可见“复土壤以处江水”就是筑堤防水。江水按徐旭生所说①,应指今河南东北的一条河。这虽是局部地区的治水工程,但术器毕竟是成功了。说明,筑堤以堵塞洪水的办法,并非任何时间、地点都不能用。其实,科学昌明的今天,筑堤以御洪水仍不失为治水的手段之一。

    其次是鲧的治水。鲧也是长期治水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治水专家。书中记鲧的材料共五条,有关治水的只三条:(1)《大荒北经》:“鲧攻程州之山。”(2)《大荒海内经》:“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3)《大荒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2条说明鲧和他之后的禹,都是采取将全局划分为九个区域。因为在鲧治水时,洪泛区已不仅仅是江水流域,而是整个黄河流域,所以分区而治的办法是很必要的。第1条和后来

    ①杨文衡、邢润川:《我国古代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学术研究》

的禹攻共工国山及云雨山一样,都是砍伐山上的林木,采取其土石,用做筑堤防水的材料。第3条说的是“帝令祝融杀鲧”的原因以及派禹继续治水的事。这一条历来争议甚大。按儒家经典及一般传说,鲧之被杀一则是治水九年无效,时间太长,二则是采取筑堤堵塞,方法上错误。从《山海经》此条看来,这两种原因都是捏造的罪名,不是历史的真实。

    先谈方法问题。堵塞洪水的王程不外乎两种:一是修筑拦洪大坝,这首先必须截流,不论是长江或黄河,在原始社会都是难以办到的;平时不可能,洪泛期更无此种可能。即使儒家经典也未曾记载鲧采取过这种手段。二是在河岸旁修筑堤防,保护居住的氏族聚落或其耕地。如前所述,木器用此法是成功的,其后来的禹也用过这种方法。《庄子.天下篇》就说:“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杜预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堙木刊”也可以说明禹是堵塞洪水。《大荒北经》《海外北经》都说:“禹湮洪水,杀相柳”,都是明证。所以鲧之被杀,原因不是筑堤防水。

    《禹贡》曰:“作十有三载,乃同”,说禹治水花了十三年功夫。如鲧治水九年未成便该杀,禹也该杀了。看来,时间长短也不是被杀的原因。

    鲧之被杀的原因只能是《大荒海内经》所说的:“窃帝之息壤”,  “不待帝命”。所谓息壤,过去如郭璞等人,将“帝’,看成是天帝,所以编出了许多关于“息壤”的解释,总的意思是说,息壤是能够无限伸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只有天帝才有。其实息壤就是很肥沃的土壤,也可说是腐殖质多少适当的土壤。《大戴礼记。易本命篇》:  “息土之人美。”孔广森注解说:息土谓衍沃之田。”孔说很对。《淮南子.地形训》也说过“息土人美”,同时还讲有坚土、弱土、沙土可做比较。腐殖质土的特点是:质地粗松膨胀。因含有胡敏酸等有机质,能使黏土疏松,砂土黏结,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弄清楚这一点,便知道:原来,当洪水漫天价冲来的紧急关头,鲧当机立断,带领人们就地挖土筑堤。但是被挖的土地是帝尧氏族肥沃的耕地,损害了当时掌握部落联盟大权的尧氏族的利益,而且事先连招呼也不打,所以其罪名是“不待帝命”,其罪行是行“窃”。显然,按理按法,鲧是无罪的,所以《尚书.尧典》为了回避这一冤案,巧妙地换个罪名,说鲧是“九载绩用勿成”。难怪屈原在《天问》中愤愤不平地质问:鲧是“顺欲成功(按当时群众的意愿把堤修好了),帝何刑焉”?这里的帝显然不是什么上帝,而是人间的帝王。”

    鲧被杀后,禹被任命为去治水。与此同时,  《大荒北经》还记载了相柳氏族的治水事迹。其原文是:

    共王之臣名曰相繇(柳),九首,蛇身,  自环食于九土,

    其所鴃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

    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是多水,不可居也。禹

    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

    相柳,大约是曾经随从共工族治过水的氏族。这个族的首领们分别到各地去帮助治水。他们以治水的能手自居,每到一地便强行在河岸旁的耕地上挖许多深坑,将洪水引入其中蓄存

    ①作者在后来的研究考证中,纠正了息土为肥沃的土壤的看法,改认为息土乃今之膨胀土,详见后面的《鲧何所营,禹何所成》一文。——整理者注

起来。其结果,不但没有起到防洪的作用,反而弄得人们疲惫不堪,耕地也破坏了,各氏族难以生活下去。所以,禹治平洪水以后,便杀了这些首领。但原有的良田沃土已变成遍地烂泥,臭气熏天,再也无法耕种。禹带领人们挑土将水坑填平。眼看填平了,却又溶陷下去,如此三番五次,仍然无效;只好将深坑改造为池塘,挖起来的泥土累成土墩,供各氏族充作祭祀的灵台之用。

    这应该是我国蓄洪治水的最早记载。相柳失败的原因是:不顾人们的生活,单纯为治水而治水。更重要的是:脱离全局的安排而采取分散的小型蓄洪,其吞吐量不足以控制洪水。是不可能有效的。

    禹治水是成功的。  《山海经》记载他治水的材料共九条,除上面已引用的以外,还有三条,即:

  《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

    (水)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海外北经》: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博父国)东,河水所入。

  《海内西经》:

    河水出东北隅,  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

    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从材料看,禹治水获得成功,首先在于认真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如前所述,禹继承共工氏族和鲧的筑堤防洪的方法,作为治水的普遍手段。多数地区都是适合筑堤的。在取材上,同鲧一样,多数时间是从山上取得,如“禹攻共工国山”、“禹攻云雨(山)”即是。但当洪水来得急了,这是难免要取耕地上的“息土”的,如《淮南.地形训》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不过可能不再取尧、舜等望族的息土,即使要取也事先招呼,否则也要受惩罚。在划区而治,边治水边重视安排人民生活这方面,即继承了鲧的治水经验,也吸引了相柳的教训。《史记。夏本纪》就载有禹在治水的同时,“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等等之类的功绩,即可为证。

    第二,禹的成功,决不只是因循保守的继承,更重要的是他的进取和改革精神。在经过长期的治水实践和刻苦钻研之后,他积累起新的经验。在工程技术上,可能他发现用石块、卵石之类垒堤坎,比用树木和泥土筑堤更牢实坚固。尽管用卵石筑堤似乎有小空隙容易浸水,但石头积厚了,水是难以撼动的;而且时间久了,石隙间生长许多菌藻之类附着物,能防止水的渗透。现在四川的小型水利工程蓑方坝即是如此。这种积石为堤的方法,不必是禹本人的创造发明,但至少为他所同意使用的,所以称为“禹所积石”。过去学者们争论“禹所积石之山”在何处,说什么大积石、小积石等等,证明积石拦水已被普遍采用,本来就不止一处。秦汉以后,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四川各地用竹笼盛砾石修堤筑堰,可能就是禹所积石的遗留和发展。这一重大发明,是禹取得治水成功的技术保证。

    第三,盛传禹用疏导方法治水成功,这是可以从前引三条有关积石的材料中找到证明的。第3条的地望,按其前后文有赤水、洋水、黑水等河名,这座积石山应在川、甘、陕、青一带,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认为是今之渤海,毕沅《山海经新校正》以为是蒲昌海,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则定为瀚海。笔者以为皆无确证,也可定为川、甘、青交界之若尔盖草原的沼泽地区。按这条文意是说明黄河河道与积石山的关系,可以认为这座积石山是禹为了将该地的部分河水截人沙漠,而劈开此山作为天然的河床。其作用是使上游暴涨的河水,能及时分散水势,减少流量,保证中、下游的安全。由于河水导人沙漠,文献中常有河水“潜行地下”的记载,可证。

    第1、3条的地望,应在黄河下游人海地区。据徐旭生考证,那次洪水主要是黄河下游灾情严重,河水在今华北平原四处横流。①所以第1条的积石山,主要作用是堵住黄河与济水汇合后的滔天洪水,使之不得向西回流,而能遵道北注人海。第2条的积石山,可能即今山东无棣县北的马谷山,该县《县志》云:此山多石,无草木,疑古之碣石,为河人海处。说明也是起了迫使洪水遵道人海的作用。

    所谓禹行疏导之法,大约就是指黄河上游导部分河水人沙漠和导下游河水人海,其他既无沙漠又不靠海的地方,是无法叫导的。所以疏导是治理洪水的主要办法,但不是各地都能行的唯一的办法,而普通的、大量的还要辅之以堤防才是。

    或以为禹的疏导是指挖沟洫以灌溉农田,也不失为一说,但《山海经》中无此记载,不论。

    从上述的资料看来,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除他的创造性

    ①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

以外(群众及别人协助等条件鲧同样有),还有对前人的继承;而创造发明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可以说,鲧的失败正是禹取得成功的基础。说禹是鲧的儿子,不如说是鲧治水的优秀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