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政治部工作总结:《水龙吟.登建康赏心厅》教案liubaolian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8:45:56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厅》教案liubaoliang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默写填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⑦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简介辛弃疾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三、诵读理解词义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更要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老师一起探讨。

5、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鉴赏诗歌,体会感情

 鉴赏上片:

1、上片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天、清秋、山景、落日、断鸿、游子(板书)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江天、清秋———暗含凄清、悲凉之意。

  山景————远山秀丽,却只能献愁供恨(移情及物),显示心情的悲苦

  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担忧国事

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游子————不能收复失地的悲愤

3、“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选取了哪几个动作细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用典——化用李贺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第二个动作是“栏杆拍遍”———— 表现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深切、强烈的悲愤

   用典——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

总结: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鉴赏下片:

 1、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通过用典来表情达意,下片选用了哪些历史人物和哪些事件?

     张翰 ——因思乡辞官归家 (反例)     
许汜 ——求田问舍谋取私利(反例)
刘备 —— 雄才大略 (正例)
桓温 —— 叹时光流逝(正例)

  2、诗人使用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张翰: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

     分析: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

    许汜 :表达了要收复山河的雄心大志。

    分析: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 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桓温:对国事的忧虑,对 无力为国效命疆场,恢复中原的感慨。

   分析: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总结:古诗中的用典,主要分为两类: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如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里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

五、诗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哪些?

  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一是间接抒情。所谓“直抒胸臆”指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间接抒情”,指借助人、事、物、景的描写,表达诗人情感的方法,一般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

六、拓展应用

   写出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2、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