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纪检委成员名单:朝鲜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0:48:35

朝鲜战争,又称韓朝戰爭,简称韩战(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朝鲜”)与大韩民国(以下简称“韩国”)在朝鲜半岛上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冷战中的一场“热战”,分别支持朝鲜南北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声称遭到韩国军事进攻,以自卫为由向韩国发动入侵,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的第七舰队经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同意驶进台湾海峡协防台澎金马,军事介入中国内战。十天后7月7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才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联合国军司令由美国指派[12]。6月25日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在6月28日即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并继续向南进攻,将联合国军压缩至釜山环形防御圈内。联合国军于9月15日在当时战线的后方仁川登陆,扭转了战争的局势,迫使朝鲜人民军北撤。联合国军于9月28日重占汉城,并越过三八线开始进入朝鲜作战,10月19日联合国军占领朝鲜首都平壤。

美军从仁川登陆后,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发表声明表示,中国不打算袖手旁观,让美军直逼中国边境。10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出兵的决定。10月3日,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表示如果是美军而非韩国军队越过38线,中国将被迫对朝鲜战争进行干预。10月底,部分联合国军部队已推进到鸭绿江畔。在台湾问题被搁置数月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的请求,在苏联允诺帮助的情况下,于10月19日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参战,分别在第二次战役和第三次战役中占领平壤和汉城,并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之后联合国军顶住了志愿军的攻击,并发动夏季和秋季攻势,再度重占汉城,战线重新回到三八线。在此之后,尽管双方不断交战,但阵地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一直维持在三八线附近。

1951年7月10日中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主要分歧在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和遣返战俘问题上。在经历了几次谈判中断后,双方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双方以北纬38度线附近的当时双方实际控制线设立了朝鲜半岛非军事区。然而交战双方至今没有签署任何和平条约。

支援韩国方面的联合国军除美国外还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等共15个国家;支援朝鲜方面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参加了战争,并向中国提供军事物资的苏联空军和高炮部队。

朝鲜战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韩国称其为“韩国战争”(????,韓國戰爭)或“六二五事变”(??? ??,六二五事變)。朝鲜称其为“祖国解放战争”(??????,祖國解放戰爭)。中国大陆将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的部分称为“抗美援朝”,香港、中华民国和新加坡等称其为“韩战”,美国称其为“韩国冲突”(Korean Conflict)或“韩战”(Korean War)[13]。由于朝鲜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之间发生而不被重视,欧美国家常称之为“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 2009年5月27日,朝鲜宣布不再遵守1953年所定下的停战协议。[14]

1991年9月17日,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同时加入联合国[15]

目录

[隐藏]
  • 1 历史背景
    • 1.1 战前南北双方军事力量的组建
    • 1.2 战前事件
  • 2 经过
    • 2.1 朝鲜人民军的进攻(1950年6月25日-9月15日)
      • 2.1.1 战争爆发
      • 2.1.2 联合国的参与
      • 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应
    • 2.2 联合国军的攻击(1950年9月15日-10月25日)
      • 2.2.1 仁川登陆
      • 2.2.2 美军越过三八线
    •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应
    • 2.4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击(1950年10月25日-1951年5月23日)
      • 2.4.1 第一次战役
      • 2.4.2 第二次战役
      • 2.4.3 第三次战役
      • 2.4.4 第四次战役
      • 2.4.5 第五次战役
    • 2.5 相持阶段和停战谈判(1951年6月23日-1953年7月27日)
      • 2.5.1 第一次停战谈判
      • 2.5.2 停战谈判的恢复和军事分界线协议的达成
      • 2.5.3 上甘岭战役
    • 2.6 米格走廊:苏联的秘密介入
  • 3 战后
    • 3.1 伤亡统计
    • 3.2 战俘
      •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 3.2.2 美国
      • 3.2.3 韩国和其他国家
    • 3.3 破坏
    • 3.4 影响与纪念
      • 3.4.1 韩国
      • 3.4.2 朝鲜
      • 3.4.3 美国
      • 3.4.4 中华人民共和国
      • 3.4.5 苏联
      • 3.4.6 日本
      • 3.4.7 中华民国
  • 4 大事记
  • 5 影视作品
    • 5.1 中国大陆
    • 5.2 韩国
    • 5.3 朝鲜
    • 5.4 美国
  • 6 注释
  • 7 参考书目
  • 8 相关条目
  • 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