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通的房子装修图:李经梧太极内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50:41
李经梧太极内功     
         
         太极内功
       (草本)              
         李 经 梧 述     
        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整理
              前 言
      
      作为一种功法我们愿把太极内功介绍给同志们、请同志们多提些保贵意见,以便将来再加整理。
      
               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
      
                        一九六0年九月十三日
                   
      
      
      序
      
      气功疗法是我们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气功疗法具有却病、健身、防病、延年的作用。古代许多医书中都有记载,虽然名称不一,但就是气功前身。
      几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医工作有了巨大发展,气功疗法因之以独特风格重现于祖国医坛上,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服务。气功的功法种类很多,已被挖掘整理出来的用于治病的有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站桩、动功等。在这个小册子里,介绍一下我个人多年来用于健身和增强技击能力的一种《太极内功》。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已经肯定,这种太极内功不仅可以用于增强太极拳的技击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治疗作用。
      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通过反右整风的教育,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本着大破神秘保守,大鼓革命干劲,大胆革新试验,创造祖国新医学派的精神,参照气功在医疗保健上运用的道理,结合个人的锻炼经验和体会,愿把这种气功功法加以整理贡献出来,供同道们研究,以便把气功功法进一步整理提高,为广大人民健康服务。但由于个人科学水平不高,体会不深刻,只能把一般道理和具体功法介绍出来,又因为过去在武术界练太极拳,从去年才转入到医疗战线上,对有关科学理论,治病机制,以及练功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尚待同道们共同努力,继续研究探讨。介绍不足和差错之处一定很多,敬请各位专家和气功爱好者及广大读者指教。
      
                    李经梧
                    一九六0年九月
      
                                                          
      
      
      
      
      
      
      
      目录
      序
      一、         太极内功...... 1
      二、            关于功法组织结构..2
      三、            太极内功的意守部位.4
      四、            太极内功的呼吸方法.4
      五、         太极内功的姿势... 5
      六、            关于意守命门....6
      七、            太极内功的操作方法.7
      八、            关于练功的时间和进度.11
      九、            太极内功和太极拳的结合.12
      十、            太极内功在临床上的运用.  12
      十一、         练功中的效感和反应 . 14
      十二、         个人练功心得(附原太极内
             功简介)....  15
      
      
      
      
      一  太极内功
      
        
      气功疗法是祖国宝贵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种却病延年的养生方法。古代许多医书中都有记载,如在两千多年前总结上古医学的医经《黄帝内经》中《素问》就是讲养生道理和方法的,例如在《素问》右天真论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瞻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遗篇刺法论中提到:
      “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饵舌下津无数”。中古时代的名医扁鹊在他著的“难经”中曾专门计算过人的呼吸次数,并把
      “呼吸太阳”作为一种锻炼方法(“千金方”养性序第一)。汉末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写道:“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经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炙膏糜,勿令九窍闭塞”。华陀的“五禽戏”是一套著名的古代医疗体育方法。魏晋名医葛洪所著“抱朴子”中“别旨”一篇专论吐纳导引的理论和方法。陶弘景著的“养性延命录”也讲养生之道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著的“千金方”上记载:“心无烦,形无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乙,亦可长年,凡人不可无思,尚以渐遗除之”。又说“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宝,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鸣毛著鼻而不为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宋朝医书中,圣济总录中也可以找到许多养生方法。元朝王中阳的“秦定养生论”中,明朝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中,清朝“沈氏尊生书”中都有练功方法的记载。
      此外,在宗教界、武术界,修持方法和练功形式上也有不少和养生有关的内容。祖国医学遗产中有关养生部分,其内容确实是丰富多采的。尤其是解放以来,武术界已经把拳术从技击转到养生这方面来。无论外家拳和内家拳对于锻炼身体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气功疗法的外功,如太极拳更是和气功有密切的关系。我所要介绍的太极内功,就是太极拳和气功相结合的一种却病、保健、益寿、延年并增强鼓荡气能力的一种功法。
      它原是内家拳术中内功和外功相结合的一种气功,通过以意守“命门”部位为主,运用吐纳,导引的运气方法,以练腰健肾,练气强身,用于增强技击能力的一种气功。所以说它和太极拳的功夫是动静结合,内外合一的一套完整功法,历来,拳家为了保持技击上的“地位”和“实力”视为至宝,秘不传人。不仅拳术家门户派系之间,就是师徒传授亦极严格,非登门拜师,叩头递帖发誓而不能得。有的在寿终正寝之前,才传给自己的弟子。
      此功在强身保健方面的作用,从拳书中的记载上看,如腰为两肾之本位,而先天之第一,又如诸脏之根源。固肾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也(见陈式太极拳)。“命门在两肾脏之间,男子用以藏精,女子用以击胞,生液为津,乃人生强弱之主要关键。命门火蒸腾,能化而为气、为血,升而为神。张而生肌,动而为力,神旺气足,身体强健。反之,如面色苍白,腰痛膝冷,足痺骨酸,阳事萎弱等诸症,皆起于命门受损,牵连肾部,故腰部与人身甚为重要。设能练之得法,则身弱者,必能臻于健康之境……如能习之以恒,则皮肤滋润,面现红色,两耳发赤……眼珠光泽,有神有色,舌底津液,不思水饮,此乃命门火充足之象,实与健康大有关系”等。上述论点可以说明过去拳家练命门功时,对强身保健的一般作用,同时太极拳和气功在医疗保健上的积极作用,不仅已为古今实践所证实,并对国外也起了很大影响作用。那么由太极拳和气功内功合而为一的“太极内功”在医疗保健上的作用是可以肯定和不难理解的。问题的关键是在掌握运用得法。
      它的特点不仅仅是在于由内外动静结合到内外动静合一,而且在功的组织,锻炼方法,临床运用诸方面又是分级、分段、分步、练静、练动、练意,因人、因病、因时,由浅入深,区别对待,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同时它在效果上,除和一般气功一样可收到治疗疾病、保健强身之效外,兼有抓闭、节育、固精养生提高技击之能。总之,它有功法组织系统,功法全面、取长补短、要求较高、适应面广的特点。
      太极内功的适应症比较广泛,而尤以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病、妊娠毒血症、阳萎、遗精、早泄等病具有显著疗效。由于它具有分级、分段,由浅入深,适用面广的特点,所以既适用于强壮者也适用于弱者,既适用于病人,也有益于健康人。又因为太极内功是武术界用以增强技击能力的功法,所以无论气功和太极拳爱好者或者是其它体育爱好者也更是值得锻炼此功。在锻炼这种功时,决不会出现任何副作用。
      
              二  关于功法的组织结构
      
      “太极内功”的锻炼方法比较复杂,在功法的组织结构上是分级、分段、分步锻炼的,组织系统,结构严密,如果按着练功的步骤要求进行,由低到高,从简到繁,由浅入深是可以很快就能掌握的。下面简述一下:
      (一)初级阶段为练静阶段。要求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亦即在练初级功法时,辅以太极拳运动。此为治疗疾病阶段,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锻炼:主以练神收心也称谓虚静训练。通过姿势、呼吸、意守的锻炼来使心神安宁,修心养性,达到心平气和。这里所提的神就是古人所指的心神,通过意守丹田和内视合一静守,排除杂念,以恢复并增强体质,而达到治疗目的,这就是“练神”。
      第二步锻炼:主以练气入静(如果是用来治病,则在此步功中为集中治疗时期)。在练完第一步功,练神收心以后即开始练气入静,这里所说的“气”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口鼻呼吸之气;一个是中医所说的“元气”之气,亦即先天之气,这里所指练气,即是先天之气,又叫呼吸真气或叫浩然之气。练先天之气即生阳气,退阴气,补正气去邪气,阳气足则阴气散,正气足邪气退,病可痊愈。
      (二)中级阶段:中级阶段为练动阶段,以动静并进,巩固疗效和强身保健阶段。也就是太极内功和太极拳同时进行锻炼,并可开始带功练拳,但不免强,酌情配合。锻炼法也分两步:
      第一步锻炼:动静并练,巩固第一步成果,提高练功要求。在锻炼中内功和太极拳同时进行。
      第二步锻炼:充实内部(腰的周围)即所谓神通于背,完成作基。
      (三)高级阶段:这一高级阶段为练意阶段,使精气神合一,谓之深造阶段。古人云: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此阶段就是锻炼使三宝合而为一。人身三宝有损,则病生,耗尽即死。以太极内功锻炼之法,练此三宝,使神下走,精向上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水火既济,以意行气,气通全身,周身气血通畅,既可却病养生,益寿延年。如配合太极拳,动静相合完整一体,可加强内在爆发力,增强拳术技击能力。锻炼也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锻炼:动静合一,带功练拳。在完成作基功之后,转入深造阶段,使动静合一,既内功与拳合一。
      第二步锻炼:炼精化气,固精养神。练功达到这一步,功夫到身,身体强壮,精液生多,性欲亢进,如果不固精,便会对身体有损无益。所以要通过固精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之法固精养身。
      
         三 太极内功的意守部位
      
      练气功中的意守是首要问题之一,太极内功的意守部位较多,依照练功的阶段,步骤,姿势和因人因时而各异。现将意守部位述后。
      (一)单窍意守:分点意守系指守命门、涌泉。会阴、解溪等穴。单窍意守除以上意守部位外,还分前守和内守两法。
      1.前守:所谓前守系指守关元(位置在脐下三寸地方)也称守前丹田。
      2.内守:所谓内守即指守命门(位置在肚脐正对之腰部,两肾之间)也称之谓守后丹田。
      (二)多窍连线意守:也叫循环意守,系指涌泉、会阴、命门,从下而上到会阴,合而为一到命门,由命门经会阴分两线经大腿、关节、小腿到涌泉,如此周而复始,循环意守。
      从练功进度要求来说,是先守单窍再守连线,最后命门扎营,此步即练前后惯通。所以第一步宜守单窍,第二步宜守连线(先守前再守后)第三步上下贯通。依练功姿势来说,
      卧式、靠式宜守单窍,守前;坐式守单窍加内守,站式宜分段连线守,在静时宜守单窍,站动宜守连线,而最后带功练拳守丹田。
      总之,在意守部位上是和功法,分级、分段的步骤要求相结合的,又是以意守命门为主导的。
      气功的意守部位很多,而丹田之位置又其说不一。太极内功是这样分的,腹部即关元部位是中丹田,腰部即命门是后丹田,会阴是下丹田,上丹田在头上两眉之间正中处,即印堂或称玄关。在练功开始,两眼向正中处视为一线,两眼帘下垂,微露一线之光,两耳以意封闭,听而不闻,同时思想集中,两眼内视,意视合一,同行下达丹田,以意想着它,看着它,听着它,以练心静气。意守方法详见太极内功操作方法一章。
      
      四   太极内功的呼吸方法
      
      太极内功可分为六种呼吸法,它的呼吸方法和功法及意守是相结合的:先天气和后天气,内呼吸和外呼吸也是相结合的。分述于下:
      (一)          自然呼吸法,适用于初级练功阶段的第一步,或功前调
      息用。
        (二)导引运气法:适用于初级练功阶段的第二步,可治疗疾病,巩固疗效。
          (三)抓闭呼吸法:主要用于练功的第二阶段,锻炼神通于背。此法对阳萎、早泄、遗精等有特效。
      (四)喉头呼吸法:主要用于练功第二阶段的后一步,也称谓意识呼吸法。带功练拳时应用。
      (五)沉气呼吸法:此法是机动呼吸法,可于上功前下功后,也适于高血压、失眠患者应用。
      (六)意识呼吸法:适用于第三阶段,又分意识抓闭和意识内转两种。此法是练气的最后阶段,这种呼吸是内呼吸,它无形无相,用则有不用则可退去。
      太极内功呼吸法的要领要求,是以意领气,气不过胸,胸部不堵、不压、不憋、不疼;头部不晕、不昏、不涨、不痛为恰到好处。
      强度要求是,自然、缓慢、均匀、细长、不用力。操作方法和配合运用,见太极内功操作法一章。
      
         五    太极内功的姿势
      
      练功的姿势与功法要求,意守部位,呼吸方法是既互相联系又密切结合的。概括起来可分三类:即静练式、动练式、活练式。
      (一)静练式:静练式中又分卧练、靠练、站练(站练又分站桩和便步练),三种。是初级阶段。
      (二)动练式:动练式又分单操练、带功练、适用于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三)活练式:活练式非常随便,可走路练、坐、卧练、说话练、坐车练即随心所欲,何时想练何时练。
      三类姿势是由静练开始,到动练过渡,至活练为归宿,而其中站练为基础,坐靠是辅助,活练为练功到家。如果是临床治疗应用则例外。
      太极内功的姿势要求严格,在练功时(如果不是用于临床)必须按步骤分阶段和进度要求而变换。操作法见太极内功操作法一章。
      
      六   关于意守命门问题
      
      “太极内功”是内家拳术中内功与外功相结合的一种气功,也就是说在练功时,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来锻炼的,必须两者合一,方是一套完整的功法。它的特点是以意守“命门”为主,运用吐纳导引的运气方法,来达到“调气”的作用,进一步即能产生强身治病的目的,所谓“平气定息,掘固凝想,神宫内视,五脏照彻,也即是用“意”“息”来调和内脏平衡的意义。而这一作用的基本原则是以“阴阳交合,水火相济”为基础的。因此意守“命门”是“太极内功”中的重要关键。
      什么地方是“命门”呢,,根据内经所指出的是在两肾的中间,当
      脊骨自上数下,为第十四椎陷中,若自下数上,则为第七椎,内经说的“膈盲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劳中有小心”即是指这一个部位。《陈式太极拳》书中也说“命门在两肾脏之间,男子用以脏精,女人用以击胞,生液为津,乃人生强弱之主要关键”,又说“命门火蒸腾,能化而为气为血,升而为神,张而生肌,动而为力,神旺气足,身体强键。反之,如面色苍白,腰疼膝冷,足痺骨酸,阳事萎弱等诸症,皆起于命门受损,牵连肾部,故腰部与人身甚为重要。设能练之得法则身弱者,必能臻于健康之境……”.祖国医学文献中,多称命门之火,是属于先天的元阳,肾中之水则属于先天的元阴,而为一个人生命的根本。
      练功家又把“命门”称为后丹田,在命门两侧是左右两肾、赵氏医贯又以“中”字为解,以太极形容,则左肾为阴水,右肾为阳水,命门在两肾之中是卦中之坎象,一阳陷于二阴,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以上所述即认为肾虽属水,而水中有火,二者之间的平衡实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我们要知道,肾气与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重要关系,有生之初,胎孕始结,形如露珠,父母之精气也,此水火之精微,即为生长之根本,乃得之于先天。若既生之后,饮食所长养之气血,则为后天,故同为生长发育所需之气血,尚有先天与后天之分,而先天之水火又为后天之根。故水火为气血之原,而肾与命门则又为水火之本。故肾与命门为人身“元阴、元阳”(或真阴、真阳)寓也。为藏精之所在。精即水也,精中之气即火也,精以成形,气以成神,原于父母,故以肾中水火为先天也,水得火则气常温而不寒,火得水,则形常润而不枯,一有偏胜,即失其中和,而后天培养之功不可少矣。后天者脾胃也。火根于肾而属诸心何也?因肾为水之宅,阳根于阴,则火生,火性上升。心为火之宅,至其宅而后旺,故从其旺而属之心。故曰心为君火,肾为相火,肾住于下输其火于心,以为神明之用,若失其位,则有飞扬僭越之患。故神为心所藏,属火。经过意守命门锻炼,肾水充足,乃能上奉于心,心火壮,乃能下交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方能神安志定,精神饱满。水火相交,精方能化气。在太极内功的锻炼中,通过意守命门配合“抓闭”、“喉头”、“意识”等内呼吸法,使命门之火壮。就能达到这种目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有“精化为气之说”,陶弘弦景也曾说:“养生之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所以练功家特别注意“保精”,精足则气足,气足则神足,精气神充足,精神饱满。身体才能强健。所以人体内脏功能和生长发育,以及生育繁殖,无不依赖于肾水,命门之相济,所以景岳全书说“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火不能生,……脾胃为灌注之本,得后天之气也;命门为化生之源,得先天之气也”。又说“命门有火,即元阳之谓也,即生物之火也”。这些论述我们从病理的反应上可以体验得到,如肾阴不足的病人,可引起肝阴不足而出现头晕,目眩等虚阳上亢的症状;如肾阳不足的病人,也可以引起脾阳不足出现早泄,为更泄泻等疾病另一方面为命门之火不足,可引起性欲减退或阳萎、早泄等症;反之相火妄动,可引起阳强梦遗之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的意义。
      过去许多练功家,都非常重视“命门”,把它看做锻炼中的主要关键。例如过去练功人称“丹田为生户,门为死户”。古书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三寸气断万事休”。这里所指三寸气即指命门。通过古人和现代临床实践证明,意守命门,是强壮肾气最好的方法,如果配以内呼吸和抓闭呼吸,可以使机体内脏活动迅速增加,意气达于命门,肛门紧缩提睾,有形之精上提并化为无形之气,再通过以命门为主前后丹田内转呼吸之锻炼,使水火相济,五脏六腑之气,各归其部,百脉充实,各效其能,这时不但诸病消除,而且机体也就健壮了。
      
      七  太极内功的操作方法
      
      (一)姿势:太极内功的姿势可分为三类:静练式、动练式、活练式,每一类里又有不同的姿势。依据患者需要和练功的要求目的,可任意选择和按步分段锻炼,现分述于后。
      (1).静练式:静练式是练功初阶段应用的姿势,适于治疗疾病。它可分为卧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种形式进行锻炼。
      1.    
      仰卧式:采取平时睡觉时的仰卧姿势,头颈部端正,枕头略高一些(枕头25公分左右),肩膀下垫高3—6公分,以舒适为宜。两腿并拢伸直,两足跟相靠;两足尖分开,成自然八字形,两上肢自然伸直,手放于身体两侧,手心向下平贴于床上,或手心向上,手背贴于床上。全身关节,肌肉放松,可根据情况适当加盖衣物。
         2.靠式:靠式又分靠卧式和靠坐式两种
        
      靠卧式:即采取平时休息时的半卧姿势。半卧床上,枕头要高,背下垫起来(约35—45公分),成坡形。身体自然放松,胸微含,头微前倾,手放于身体两侧(同仰卧式),全身各关节、肌肉放松,下肢自然伸直,另一式左脚搭于右脚背上,压住解溪穴,或右脚压左脚背,舒适为宜。两眼轻闭内视,或微露一线之光。
       
      靠坐式:这种姿势就是平时在躺椅上,所呈现的姿势,姿势的要求与靠卧式同。这种形式,因为应用躺椅,坡度正巧适于做靠坐式,运用方便,感觉舒适,故可多采用。
       
      3.坐式:采取平坐位置,身体端正稳坐于凳上,两腿自然分开,宽度与两肩之宽度相等,膝关节弯曲成90度角,两小腿平行而垂直于地,双脚踏地,凳的高度要适宜。头正直,微前倾(头顶悬之意)要含胸拔背,颈部放松,全身关节、肌肉放松。两眼微闭内视。
       
      4.站式:站式是太极内功的基础功,采用的时间比较长。姿势与太极拳预备式相似,立正姿势,左脚横开,脚尖向正前方,横开宽度与肩宽相等。头正微微前倾顶头悬之意)含胸拔背,松肩垂肘,两手贴于身体两侧,全身关节、肌肉放松,直立于地面,两眼凝视。
        (2)动练式:动练式又分单练式和带功练,这种式适用于治疗、强壮阶段,是太极内功的中级锻炼阶段。有以下几种形式。
      
      1.站式:与静练站式相同,配合导引运气呼吸法,凝神后两眼微合看会阴,头慢慢下垂,随呼气,身体慢慢下蹲,降至两膝发疼为度,姿势到此定型,开始调息练功。
      2.活步站桩(1)预备姿势立正,含胸拔背,吸气意贯丹田,使带脉充实,此时闭息不呼,两拳紧握,两臂抬起,右手在前右腿同时迈步,两拳变掌,右脚尖点地,十分之七体重在后腿,其余在前腿。右肘略高,左肘低于右肘。此步闭气,待闭气不能坚持时,再呼气换式。(2)换式:将两手轻落身体两侧,随落随慢慢呼气,将气吸尽后再抓闭。抓闭后再向左前侧按出,姿势要领与右侧同,只左右之分。
        此式可以随练功者身体情况灵活掌握锻炼时间。在抓闭后向前按出时,两眼看前手之手指,故又称太极看手式。
        此步功是在动练式里的站式锻炼基础上进行的。
      3带功练拳:在练完以上作基功之后,身体一强健,有了一定功夫。由于姿势、呼吸、意守的锻炼,身体内部有了变化,以意领气,气能达于命门,带脉充实后将气停住不放(抓闭呼吸法)即可开始带功练拳。因为这是中级阶段,功夫持续不长,所以要适当交替锻炼。当命门带脉之气消减不足之时则可重新抓闭充实,待充实后再继续练拳。此后再坚持锻炼即可达高级阶段,即活练式。
       
      (3)活练式:活练式是太极内功的高级锻炼阶段,练功达到这一步,功夫已经练到身上,这个阶段没有固定姿势。这种功夫是看不到的,是无形无相的东西,用则有不用则无。锻炼中采用喉头或意识呼吸法,以意行气,气通全身,带脉充实。此时可以带功练整套太极拳。平时更随便,不必采用固定姿势,可走路练、说话练、坐车练即随心所欲,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二) 意守:太极内功的意守是首要问题之一,现依据本功之特点和锻炼步骤分述如下:
      1.守会阴法:这里所指的会阴也即通称的下丹田。意守会阴配合呼吸和凝神、采物意守这个部位可以迅速排除杂念,使神凝心稳。意守开始,两眼平视,向正中处视为一线,将视野放到最远处,寻找一个目标,如山川、日、月、星、辰、花朵、胜景等,待凝神后,将所采之物收回离眼约1尺2寸左右,停住凝视,待气物出现后,头慢慢下垂,眼看会阴。此时要与内视合一,以意下达会阴(意气同行),意守会阴。
      2.意守涌泉法:练功开始以意领气,从会阴慢慢经过大腿、膝关节、小腿最后到涌泉(脚心)。以意领气要缓慢,不可过急过快。初练时呼吸不长,气不能随意到达时,可先不管口鼻呼吸,此即气断意不断,经过一定时间锻炼,意气自然合一而下达涌泉。因为气从会阴到涌泉走得是一条线,故亦称连线意守。
      3.意守命门法:意守命门是太极内功锻炼中,最重要的一环,以守命门为主以气连络其它部位,循环不止,故又称循环意守。练功开始,以意领气,从涌泉开始配合吸气,经小腿、关节、大腿到会阴合而为一,上达后丹田即命门。稍停后,以意领气,从命门开始经会阴再分两线经大腿、关节、小腿达涌泉。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久而久之命门即可达到充实。姿势可采用站坐两种。注意气的运行要缓慢、均匀、细长、无声、无息,不可过快过急,不可用力。
      4.意守关元法:这里指意守关元也即通称的前丹田,但此功之意守前丹田不同于其它功法,因为它不是固定的守丹田,而主要是充实带脉。练功开始,即以意领气,从命门分两路冲向关元。经久锻炼,前后贯通,在腰的周围,似有一条带子敷住。功夫练到这一步,带脉充实,只稍用意功夫便来,内在力量极大,配合呼吸便可产生鼓荡劲。带此功练拳,即可增加爆发力,提高拳术技击能力。
      5.意守上丹田法:上丹田即两眉之间也,印堂部位,亦有称玄关,这是此功最后意守部位,必须在以上功夫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又因不易掌握火候,故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不可早练此步。它的操作法是由吐纳的吸气不放,再将气提到背部,经夹脊至玉枕、百会,达印堂即上丹田。须说明的是太极内功的守上丹田不同于别种功法,就是把气提到印堂后停住。不再下引也不旋转。此时即可带功练拳,两眼有内视之意,全身有意气贯满之感,精神贯注。在机体感觉和精神状态方面都不同于平常,此时如参加拳术技击,似有万夫不挡之勇的趋势。
       
      6.命门涌泉连线意守法:此法多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练功开始可采用卧式、靠式或坐式,配合深呼气,以意领气,使气从命脉门下引到会阴,由会阴分两线经两大腿两膝关节,小腿到脚心“涌泉”,然后再吸气,以意领,使气从涌泉经两腿,关节,大腿至会阴,合而为一到命门,然后再配合呼气,以意领气下达涌泉如此周而复始进行。
       
      7.意守解溪法:此法系治疗应用之法,不是原太极内功的锻炼法。主以在治疗高血压病人和失眠患者时应用。练功开始,即取仰卧式或靠卧式,以一支脚搭于另一支脚背上,压住解溪穴。全身放松,采取沉气呼吸法。呼气时,使气下沉到解溪(或达涌泉亦可)。
        (三)呼吸法:依着锻炼步骤和临床运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适用于初级阶段的第一步,或者练功开始。练功开始即采取平时的呼吸形式,自然缓慢的呼吸,并由胸式呼吸逐渐引导转变为腹式呼吸。不停顿,不默念。要求逐步达到缓缦,均匀,细长。
                
      2.导引运气法:此导引运气法适用于初级段的第二步。练功开始,口对会阴细长吐气,随着吐气身体慢慢下降,降到两膝发酸为度。此时用意引导气由脚心经小腿,膝关节、大腿
      ,会阴达命门。呼气时再由命门经会阴降到大退、关节、小腿、达脚心。如此周而复始,使气运行。
                
      3.抓闭呼吸法:抓闭呼吸法是在第二阶段应用,也就是在练完导引运气法后,再开始练习此呼吸法。这种呼吸法也称之谓吸、贴、抓、闭练功法,操作法是:采取站式,练完导引运气法之后,呼气时将气以意引导到脚心(涌泉),至此开始停顿呼吸,停顿后再进行吸气,以意带动气慢慢上提,经两小腿、关节、大腿、会阴、尾闾至命门。此时随吸气,两手用力紧抓(紧握拳),两脚十趾抓地不放。舌尖轻贴于上齿与齿龈之间,紧缩肛门并上提。吸气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停顿。停顿后,随呼吸再将气慢慢以意下引按原路达脚心,手指放松,脚趾放松,全身放松。这里所指之呼吸,是一种内呼吸,对于口鼻呼吸可不必管它。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因这种呼吸法较猛烈,抓闭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抓闭停顿时间也要随着锻炼的时间延长而加长。
                 
      4.候头呼吸法:这是内呼吸法的一种,是在抓闭基础上进行的。在以上几种呼吸法锻炼的基础上,身体强壮,有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病后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和增强太极拳的技击能力,还必须进一步加强这种内呼吸锻炼,达到带脉充实,神经及内脏健壮。呼吸时口鼻之呼吸形式不必管它。用意配合喉头纳气,只稍用意整个带脉即刻充满起来,腰部充实,气贯全身。这种呼吸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将气闭住,接着进行抓闭呼吸锻炼。这种呼吸多用在太极拳技击上,因为它无固定形式,以意领气,随用随来,非常方便。
      5.内转呼吸法:将吐纳之吸气引到腹部后再向中丹田吸气,前后充实之后,再以意引导气围绕腰的周围转圈。先从小圈由右向左转大圈,计三十六圈,然后再由大圈转小圈,从左向里转计二十四圈。此法主用于带脉充实,前后贯通,产生鼓荡劲。
      5.意识呼吸法:这种内呼吸法是太极内功锻炼中最后的一步呼吸,也可说是长期呼吸法锻炼所得之一种特殊呼吸法。它是在严格遵守以上几种呼吸锻炼方法并循序渐进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呼吸法。无形无相,没有任何形式,完全以意行气,用则有,不用则无。
      (四)收功法:太极内功之收功非常简单随便,如果治病择用功法,可以在不练时即停止收势不练,两眼慢慢睁开,两手相搓发热后抚摸面部,活动肢体即可,太极内功之收式以意收住,身体直立,以意使气下沉到脚心,活动肢体,散步。
      
        八   关于练功的时间和进度
      
      太极内功练功时间的长短,进度快慢,次数多少,可依据疾病程度,身体健康情况,练功条件,采用,姿势、呼吸法,意守法及练功目的等不同情况而灵活掌握。在一般情况下,用于治病时由疾病痊愈到恢复健康,快者一个月,多者半年,如以延年保健为目的者,需持之以恒常年坚持锻炼。
      一般病情轻者,疾病单纯者治疗时间快;病重而疾病又复杂者治疗时间就慢;方法对头有人指导,掌握正确,见效快,反之则慢。
      从锻炼阶段上谈,治疗阶段时间宜长,恢复阶段宜短,而高级阶段,主用以延年保健和增强技击能力,所以要长年坚持锻炼。
      从练功姿式和要求来谈,练习静功宜长,动功宜短;靠卧式宜长,站式宜短。从呼吸方法上谈,自然呼吸法,沉气呼吸法时间宜长,导引运气法宜短,抓闭呼吸则更不宜过长,以练功者之体力情况灵活规定。每日二至三次,每次五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刻钟。
      总之,时间进度、次数,均要依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灵活掌握。
      
      九 关于太极内功和太极拳的结合
      
      太极内功和太极拳是一个完整的功法,只不过分两个方面来锻炼。单练内功可以治病、强身、保健延年,练习外功(太极拳)也可以治病强身,而两者合一(内外合一)可以发挥两者之长,巩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强保健预防的作用。又由于内功的锻炼而加强了拳术技击能力。所以内外合一,是提高和加深功夫的重要关键。
      结合的原则是因人、因病、因时、定时、定量相结合,一般是按阶段划分,初级阶段以静为主,动为辅,中级阶段动静并行,高级阶段要求动中求静,也就是先以静中求动为主,再动静并行发展,后动静合一。
      在具体结合的方法上可分为三种
      (一)循环交替,其中又分集中交替和交叉交替。
      1.集中交替:是指在一节功内交替结合,有两种方法:一是两头静,即在一节功内先静练,中间动练最后又是静练;一是两头动,即在一节功内先练习动功,中间练习静功最后又是动练。
      2.交叉交替:是指在一日之间静、动交替,一次专静练,一次专动练,一日数次,交叉进行。
      (二)定时定次:在一日之内规定动练几次。静练几次 。依具体情况规定锻炼时间和次数。
          (三)动静合一:系指带功练拳而言,此步功可依功夫深浅自行掌握。
      从练功(指练太极拳)的形式和过程来说,可以先集体学,后分组提高,以后个别专练。学的过程又可以先学国家体委规定的简化太极拳,然后学老架子拳,最后学太极剑、吴家拳和陈家拳为适宜。
      
      
      十  太极内功在临床上的运用
      
       
      从太极内功各个步骤的锻炼方法来看,其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以往虽然也用此功治疗过患者,但为数较少,且无病历记载,然而收到的效果确实是令人满意的。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疾病,还只是近二年的事,时间虽不长,从临床治疗病种及疗效来看,太极内功对许多慢性病疾患,都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持之以恒的话,可以弥补疾病复发的缺点。
      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内功对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阳萎、早泄、胃下垂、肠胃溃疡病,疗效最佳。由于太极内功之功法较复杂,练功方法亦多,兼以动静相练,功法系统全面,要求较高,适应面广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应用中,只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中一个或几个,锻炼法应用于临床,进行实验观察。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太极内功的治疗范围和适应症不只于此,尚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太极内功的姿势:一般可按以下原则运用
      (一)卧式为主:适用于身体虚弱、年老气衰及病重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脏病、肺结核、高血压、失眠等。以上诸症,以卧式为主。辅以坐式和靠式。
      (二)坐式为主:一般病情较轻,体质较好,或经过卧式治疗有一定效果者,都可应用。坐式可与卧式、站式配合应用。
      (三)靠式为主:主以治疗较重的高血压患者和失眠患者, 可与卧式站式配合应用。
      (四)站式为主:身体较好、病轻、疾病单纯 ,神经衰弱
      高血压、失眠等都可应用,配合抓闭呼吸对治疗阳萎、早泄、遗精效果最好,可以固精养身,益寿延年。
      姿势的运用不是机械固定的,而是依据具体情况如病情、体质、锻炼目的等灵活运用。运用中既要使病人感到舒适自然,又要达到锻炼要求。练功姿势和疾病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客观情况灵活运用。一种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疾病,也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一种疾病可用一种功法治疗,也可以辅以多种功法治疗这在临床治疗上就是同一疾病患者可以用同一功法治疗,也可以用不同功法治疗,不同的疾病患者用不同功法治疗,也可用同一功法治疗。这就是灵活性,决不可千篇一律。
      此外,太极内功还有别于其它功法之处,另有它自己独特的锻炼方法。这就是除在治疗上可以灵活择用功法外,在用于强身保健,增强太极拳技击能力方面,又必须严格遵循锻炼步骤,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锻炼中要求严格。
      在运用呼吸方面,也是分步练习,如果应用于治疗,可依据病情、病种、体质、灵活择用。如果是用于保健强身,则可以按部就班,主次锻炼。太极内功操作法中介绍了六种呼吸法。即自然呼吸法、导引运气法、抓闭呼吸法、喉头呼吸法、意识呼吸法、沉气呼吸法。这六种呼吸法,除沉气呼吸法外,另外五种呼吸法都是太极内功的整套呼吸法,也就是锻炼中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锻炼要求,由于逐步深入,要求也不同。用于临床,可以酌情任选一种应用。
      如自然呼吸法,适用于练功初期,可用于年老气衰虚弱者,溃疡病、高血压等患者。沉气呼吸法可以作为练各种功的准备呼吸,而它又主以治疗高血压、失眠患者。经临床实验证明,这种沉气呼吸法,治疗高血压病有满意的效果。
      导引运气法,可以治疗溃疡病、神经衰弱、高血压、胃下垂、失眠等,而尤以对失眠患者效果更为显著。抓闭呼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