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206一等座:专家解读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56:55

专家解读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

导读:
脑瘫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宝宝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症状是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发育落后、姿势异常、肌力和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 宝宝脑瘫的异常表现 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一

  脑瘫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宝宝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症状是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发育落后、姿势异常、肌力和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

 


宝宝脑瘫的异常表现
 

  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一)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

  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往往并存,但早期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竖头,抬头,独坐、站立和独走的发育落后,继之由于肌力、肌张力的改变而导致运动功能的障碍和姿势异常。此时诊断比较容易,但已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治脑瘫的关键。同时要注意不要过早的诊断,以免造成误诊滥治,增加孩子 的痛苦和家长的负担。要做到既能早期发现又不造成误诊滥治,就必须掌握宝宝正常发育模式和特点。

  3——4个月 头的调节、肘的支撑、臀位的提高、四肢的外展屈曲、向中线集中

  4——5个月 开始四肢对称性伸展及外展、手口眼协调

  6个月 四肢明显伸展、外展、瞬间独坐、靠站

  7——8个月 躯干调节、坐位平衡、主动翻身、直腰坐、扶站、腹爬

  9——10个月 四肢爬、前进运动、自由坐。肢体运动分离、抓站

  11——12个月 高爬、手上举步行、蹲立动作

  脑瘫儿早期主要表现为粗大运动发育落后,必须仔细检查才能发现。最早的表现症状是头部控制能力差,如正常宝宝2个月能垂直位能抬头,3个月能俯卧们能抬头。如4-5个月时不能抬头和竖头要怀疑是否有脑瘫,正常宝宝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6-7个月能独坐,8-10个月能爬,1岁时能独自站立,不超过15个月能独走。而脑瘫宝宝上述动作则明显延迟,如上述动作延迟2个月以上的宝宝宜进一点检查。

  主运动减少也是脑瘫患儿的早期表现之一,新生儿期即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 觅食均差,喂养困难,有的很少啼哭。3个月宝宝仰卧时有踢腿、蹬踏动作,正常时是交替的踢蹬,脑瘫宝宝的踢蹬活动明显减少,或双腿同时踢蹬。若仅有一侧下肢踢蹬,另一侧不动,则不动的一侧属异常。正常宝宝4-5个月以后会主动手张开取物,如一手很活动或经常呈握拳状属异常。脑瘫宝宝很少出现爬的动作,即使爬进动作也不协调。手足徐动弄脑瘫患儿婴儿时期肢体很活

  活动,其不自主运动与正常婴儿的活动不易区别,但面部常出现一些怪异的表情。

  此外,有少数脑瘫患儿生后表现为易激惹、异常哭闹、易惊、受刺激时四肢强直。

  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二)姿势异常

  由于神经中枢本身可传导系统发生损伤或病变,下运动神经元功能过度释放,肌肉痉挛或过度活跃,同时往往合并有拮抗肌的软弱和低张力,导致肌肉活动失平衡。表现为运动时肢体难以发动、调节和维持精确的动作,严重时导致失去运动功能,出现异常姿势。

  脑瘫患儿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1.阳性支持反应持续存在 当前脚掌着地时,下肢伸肌、屈肌同时收缩,下肢呈棒状硬直,患儿足尖着地,平衡困难。

  2.紧张性颈反射(TNR)异常 当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及眼位变化,阻碍手在中线位活动及手眼协调发展,患儿重心移动困难,不能爬行。

  3.抓握反射异常 脑时失去上位中枢抑制,反射残存妨碍的抓握动作发育,拇指内收,不能抓握或握后无法放松,阻碍手部活动及手眼协调发展。

  4.紧张性迷路反射异常 当头部位置变动时引起四肢躯干的肌紧张,患儿仰卧位不能抬头、无法使作双手,不能独走。

  5.出现关联反应 运用身体的某一部分时,其他部分痉挛增加,因此,所有功能都 受影响。检查时的体位是让被检查者处于仰卧位,检查施加的刺激是让患者一侧手用力握住一物体(如果偏瘫型患儿用健侧手握)。

  阴性反应:身体没有任何反应,或者是在身体的个别局部部位出现肌张紧张度增高。阳性反应:对侧肢体做同样的动作,以及身体的其部位肌紧张度增高。

  6.平衡反应异常 倾斜异常 倾斜身体时,通过调节四肢的张力,保持平衡,患儿平衡反应不能建立,所做姿势缺乏协调性。

  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三)肌力和肌张力异常

  不同类型脑瘫肌张力有不同变化,可有肌张力增强,低下和活动(兴奋)静止时变化特点。可通过检查腱反射、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紧张力和运动性肌张来叛断。主要检查肌肉硬度、手掌屈曲、股角、肢体运动幅度、足背屈角、围巾征和跟耳试验等。脑瘫儿绝大多数都伴有肌力低下和肌张力异常。

  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四)神经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消失过晚或残存(脊髓、脑桥水平反射)

  (1)原始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自动步行反射、拥抱反射、跨步反射、手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交叉伸展反射和逃避(屈曲)反射。多数婴儿2-4个月消失,最迟6个月消失;脑瘫儿的反射消失过晚或残存。

  (2)姿势反射 (脊髓、脑桥水平):紧张性迷路反射(躯干、眼)3-4个月消失;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在4-6个月消失;对称性紧张颈反射8个月左右消失。脑瘫患儿的这些姿势反射消失时间延长。

  2.直立反射出现延迟 身体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直立状态。各种立直反射相互影响,保持身体的正常姿势。各项立走反射均在早期出现,多保持终生。立直反射出现及存在时间。

  3.保护性伸展反应出现延迟 因突然外力重心移动进,倾斜方向的上肢伸展支撑身体的反应。前方5-6个月出现;侧方7-8个月出现;后方10个月出现。

  4.平衡反应 出现延迟(皮层水平的反射 )倾斜身体时重心移动,四肢发生代偿性运动,调节肌张力,保持整体的正常姿势反射。

  5.病理反射 锥体系损伤而致脑瘫,可能出现Babinski征阳性、踝阵挛阳性、Hoffman征阳必性、髌阵挛阳性、Rossolimo征阳性等病理反射。

  以上介绍了宝宝脑瘫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宝宝脑瘫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脑瘫的早期治疗效果良好,所以家长当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确诊是不是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