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手游面具男之后S:六十年价值观的变迁轨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17:19

六十年价值观的变迁轨迹

作者:孙美堂   

    新中国走过60年,其间有苦有甜,有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就,也有令人遗憾的失误。在这段历史中,社会上出现过许多流行语,这些流行语诙谐、轻松、活泼、粗犷不一,真实地反映出大众心理、社会风貌、生活本质、时代精神。追寻它、回味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民心民意和生活真谛,总结历史得失。

  价值观,通俗点说,就是我们精神世界中“指挥”我们评判意义、选择好坏的“指导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有它独特的、典型的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每个时期流行的时尚、风气不同,人们欣赏、追求的对象不同,生活依据的标准也不同,这是价值观不同的反映。过去人们崇尚的东西,现在看来可能觉得滑稽可笑;现在人们追求的东西,退回去几十年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

  新中国60年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改革开放前(大体为1949年至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后(大体为1978年至2009年)。不同时期,社会上的流行语不同,折射出的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

  1978年以后的流行语与上世纪70年代以前有很大不同: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基本上是意识形态主导型,党和政府尤其是最高领袖的一句话,可能会“传遍大江南北,响彻长城内外”,成为妇孺皆知的流行语。上世纪80年代以后,流行语趋于多元化,媒体语言、网络语言、手机短信、口头相传的“段子”(顺口溜)也可以风靡一时。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出现分化,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趋势。我们大可透过这些流行语,鸟瞰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过程。

  1949——1977 政治价值本位的年代

  ——信仰和信念。信仰和信念,是价值观的基础和核心。在新社会,人们有了新的价值支撑。那时,人们的信仰和信念主要有三大基础:党、领袖和共产主义理想。这表现在流行语上,即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口号铺天盖地,以及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这样歌词的流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表示自己的决心或真诚时,甚至也有一口头禅——“向毛主席保证。这类流行语既表达了人们对党、领袖的热爱和崇敬,又为个人崇拜埋下祸根。文革期间,这样的价值观进一步演变为三忠于,四无限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有了自己的社会文化理想——共产主义。我们从当时的流行语看,人们无限憧憬、向往美好未来,但其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又显幼稚,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共产主义是天堂;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吃饭不要钱;只要不断追求一大二公就可到达共产主义;通过放卫星赶英超美,就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极左时期的这种社会文化理想,反映了我国根深蒂固的小生产传统的影响。

  ——社会本位价值观。本位价值观就是人们以何种价值为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的观念,它表明在人们心目中什么价值是根本和核心。透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流行语,我们不难发现,政治价值是社会认可的真正的本位价值,例如政治挂帅突出政治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强调什么事重要,就是要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

  以政治价值为本位价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路线和路线斗争的主导地位。当时的流行语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一切,看待一切,处理一切。也就是说,人们习惯把各种价值问题转换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这一本位价值在文革期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酿成许多悲剧。

  ——公私和群己关系的价值观。上世纪50年代开始,集体主义价值观流行起来。这种价值观在个体与整体关系上,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越大就越有价值,越小就越没有价值。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国家拿大头,集体拿小头,个人拿零头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种价值观发展到极端,就是以否定和牺牲个人价值、个人利益为代价,抬高集体(整体)的利益和价值。所以,当时有这样的流行语:大公无私一大二公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等。

  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流行的价值观主张牺牲自我以利他人。流行语如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反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倡导利他主义,这种价值观对建立互爱的道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发展到极端又会适得其反。

  ——社会结构和秩序的价值观。强调社会的整体秩序和利益,主张个人服从整体。这方面的流行语如做革命的螺丝钉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切听从党召唤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那个时代,目无组织纪律是很严重的问题。人们必须有正当理由,经单位证明,才可出远门。否则,即使你没做任何坏事,也可能会定一个罪名:流窜犯。整体主义价值观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发挥社会整体功能,但它抹杀了个性,导致当代社会特有的人身依附关系。

  强调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也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主导价值观。万恶的旧社会人剥削人人吃人的社会,新社会人人平等的社会。不过,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端,人们实际上是以平均主义取代公平,以普遍贫穷为代价来防止贫富分化两极分化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这样口号的流行即源于此。

  ——生活方式的价值观。那时人们普遍崇尚节约、朴素、勤俭、艰苦的生活方式,社会的价值观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陈永贵当上副总理还包着山西农民的头巾,即被视为这方面的楷模。那时穿衣服有一说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为了不让人们忘本变修,大家经常忆苦思甜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成为当时的流行口号。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个说法也很流行。干部、知识分子去五七干校,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与这一价值观有关。

  人们对享乐、贪欲、贪图富贵的现象十分警惕。当时一大忌讳是怕变修变修的含义很泛,从走资本主义道路到向往城市生活,追求时尚、高质量的生活也属此类。反修防修斗私批修是这方面的典型流行语。当时的舆论经常引以为诫的,是农民起义胜利后就腐化变质这样的历史教训。上世纪70年代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其根据之一就是当时的大学生上大学后,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对享乐的警惕,还表现为一句流行语:享受犯。图点舒服也成了,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种价值观还表现为以和落后为荣。大老粗苦大仇深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家庭背景,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这样的人也是提干、推荐上大学的首选。这种价值观对维系道德的纯正、淳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发展成为一种压抑人性的苦行主义,形成以贫穷、痛苦、落后为好、为荣的奇特价值观。

  ——爱情婚姻的价值观。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观念流行起来,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旧道德对妇女的压迫,许多流行语表现出当时的新观念,如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铁姑娘等。在家庭中,爱人的称谓逐渐取代了旧社会老婆堂客等称呼,这也反映出妇女地位的变化。

  1978——2009 价值日趋多元的年代

  改革开放不但是一场伟大的经济体制变革,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伟大变革——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换脑筋。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也体现在流行语上。

  ——财富、利益观念。从流行语来看,改革开放后与此前价值观最大的差异应该是关于利益、财富等方面的观念变化。人们终于可以抛弃极左时期违心的观念,堂堂正正地以富有为荣,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正当。这方面的流行语,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从我富起,从现在富起,以及勤劳致富万元户下海市场经济能挣会花,还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啥不能有病,没啥不能没钱等。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认可利益、财富、金钱正当性的同时,也会出现偏差。于是,社会上也流行着这样一些说法,如倒爷一切向钱看不三不四发了财权钱结合等,它们委婉地反映出人们对经济秩序失衡的意见。

  经济、财富方面的价值观,是与关于经济体制方面的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流行语,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里程碑的代名词,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常用的语词。最初的土地承包生产责任制等说法,可以揣摩到当时人们对旧体制还持有某种小心翼翼和敬畏心态。经过打破大锅饭停薪留职,到后来的国企改革股份制改革,直至“WTO”,中国人的眼界、胸襟、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的主体性和自由观念。改革开放也是解放人、给人松绑的过程。计划体制时期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解除,人们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日趋成熟。以前那种无条件服从的观念不再被认可,代之以独立、自主、自由的意识。例如,上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转移时,社会上出现盲流三无人员等说法,表明当时社会精英阶层接受不了人员流动的事实;而现在,人们对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已经习以为常,其在社会建设中的贡献也得到充分肯定。上世纪80年代,人才流动还有很大争议;今天,双向选择跳槽也已习惯成自然,自主择业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个人的事。北漂一族“SOHO一族,都反映出人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此外,隐私人格权利等也常常出现在人们嘴边。

  ——社会道德观念。改革开放推动了道德进步。在宣传倡导下,精神文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讲四美三热爱等说法十分流行,甚至像人的价值人道主义这样的学术语言也常常挂在普通民众嘴边。

  由于新旧体制转轨期间出现的某些真空,社会风气、道德、治安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不安和关注。这方面的流行语,如道德滑坡除了骗子以外,什么都有假的忽悠你腐败了吗等。

  ——生活方式折射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许多流行语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轻松自由、无拘无束,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吃农家饭自驾车旅游等流行语反映了这一价值观。

  不同年代的人,生活环境不同,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这就出现了所谓的代沟,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尤其明显。由于价值观跟上一辈差异明显,社会上流行起新新人类“80“90等说法。新生代也大量使用这代人特有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少出自网络语言,有些还是俏皮地转化了的英语。我们姑且把新新人类使用的典型语言编成这样几句话,体味一下这一代人轻松潇洒的生活方式和自由随意的价值观:他可能是位小知,或者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或者是位愤青FQ);或者是位电脑发烧友极客Geek,指有较高超电脑能力的人),经常在网上潜水灌水、做黑客;或者是位驴友(爱好旅游者),经常一起结伴出游;他还可能是某位明星的粉丝,在演唱会上齐声高喊:“XX,我爱你。年轻一代都很自信,互相“PK”的时候通常对着观众:请支持我,我最棒!有的酷毙了帅呆了,有的则很山寨、很雷人”……这大概就是新生代的画像。透过这些,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们的价值观:自由、活泼,追求美和快乐。

  ——爱情、婚姻和两性观念。爱情、婚姻、两性关系方面的观念,也是价值观变化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人们这方面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8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了婚姻介绍所征婚丁克家庭等说法,反映人们大胆追求爱情、婚姻和注重家庭生活质量的价值观。当然,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导致家庭婚姻关系自由度更大,离婚较之过去似乎平常了许多,婚姻之外的同居也趋普遍,情人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等更是见怪不怪。

  6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它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发展,社会自由度提高,也表现为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我们回味一下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流行语,变化历历在目。总的来说,我国人民生活越来越自由,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精神面貌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