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轻松筹 微信:“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12:00

“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2005年9期。

     近年来,中国人、中国教育界开始争创“一流”大学(中学、小学)。敢言树立名牌、敢言跻身“世界著名学校”、敢言“产生自己的当代教育家”,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过程中民族自信的一种展示,是当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程度的一种标志,是对个人贡献、对事物本土化的风格与气派的一种肯定。创建品牌、推崇品牌是市场经济社会竞争的一个表现。谈教育、办学校已经不能回避市场经济现象中的产业、产品与竞争概念。因此,创建学校品牌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现象。
     争创品牌学校的工作,对激励中国学校管理者的理想志向与勤奋敬业,对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相互模仿、借鉴与竞争,提高学校在总体上的办学水平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问题的实质,或者说需要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教育品牌现象以及如何创建学校品牌。
一、学校品牌的道德价值取向
    就中小学校的办学而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品牌呢?在一个商业性竞争、经济利益驱动日趋强烈的社会,学校品牌应靠什么去争取、去赢得?本文主张一种道德的模式,即树立和推出真正符合教育性质、符合教育本性的学校品牌。这种学校品牌应当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观、鲜明的育人立场和明确的道德目标。学校品牌是教育行业工作的品牌,它是教育产业的竞争,是教育的“服务产品”的竞争,其竞争力在于育人的结果。
    一个学校获得品牌声誉是指,在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主要通过教育文化的提升,使教育服务组织在社会大众心目中所树立的价值形象。而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按照一定的教育尺度来衡量办学效能,这种尺度就是育人。它着眼于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着眼于学生较为均衡、有个性地发展和应“世”能力的培养。
    由于升学的竞争、升名牌大学的竞争,社会评价学校的尺度被扭曲了,现行评价学校绩效最直接、最有外在显性测度的,仍然是高考升学的排名。于是,许多追求眼前功利、违背学校办学规律、违背育人规律的现象频繁出现,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校教育功能偏离的状况堪忧。尽管在中国社会目前的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学校的选拔功能较之于全面育人功能仍处于强势,但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思维从来不放弃思想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行文化中盲目的、不健康的以及不恰当的教育期待进行批判性思考。为着中华民族后代人的精神健全,现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重构学校精神——基于完整教育哲学理解的学校精神,需要推动人们深思、认识和追求教育的真正目的。虽然这样的呼吁可能是微弱的,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教育的乌托邦。但我们依然坚信,必须从育人的立场来看待办学目的;从道德的目标来看待办学方向;从道德价值取向看现在的品牌学校是否真的昭示教育发展的方向、代表社会良心、负有对社会的责任感。
    依上述立场和视角看,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品牌,坚持道德价值取向是其最基本的标准。
    在教育日趋社会化的今天,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的联系迫切需要加强,但同时,其“区别”与“独特功能”也迫切需要凸显。我认为,应该进一步认识和明确学校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取代的。学校有目的、有意识和通过持续的努力而改变和塑造人的力度,通过课程尤其是通过教师长时间、高频度直接高效的给予学生的影响是独特的。学校应坚守培养完整人的独特使命,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1]这是学校的中心职责。“学校必须是‘有教育意义的’,因为它们成为我们弄清楚任何实现人道、亲切、优美和共同利益等学校和社会中通常缺乏的价值观的主要基地之一”。[2]学校应当和可能通过“专注于做出有意识、系统和长期的努力”,在个人身上培养出“那些在人文思想与教育目的中长期被颂扬的、增加个人敏感性的素质”,“这些素质是思维——理解、认识各种关系、判断、综合的反思等——的特征”。[3]值得注意的是,长久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这种独特功能认识不足,尤其在今天这个日趋教育化的社会中,学校固然不应当与社会脱离成为“文化孤岛”,但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与其他具有教育潜能的社会机构的区别,从而坚守学校培养完整人的独特使命。
    此外,学校教育应为实现人的各方面潜能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人与生俱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哲学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所以从本质上讲,他是能够受教育的”。[4]苏霍姆林斯基把人的这种“可教育性”又进一步延伸为人的“可受教育的能力”,即“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5]这种希望“成为好人”、“做好孩子”,进而获得自尊的意愿便是一种学习的潜能,学校教育必须细心地为之准备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出发,细心、耐心地保护和支持学生潜能的生长和强大。
    就中国中小学校的教育经验和问题看,学校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尊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积极生活的心态,锻炼他们的抗逆能力,培养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的敏感性、能力与情操。
    据悉,有记者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和欧盟中欧教育研究基金会合作举办的“首届国际名中学校长论坛”期间作过一个小调查:“究竟什么是名中学”?统计后发现,中国校长的回答依次是办学的社会认可度、学校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校长在教育决策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历史文化积淀及毕业生质量。而所有被采访的外方校长几乎众口一词:“学生是学校的骄傲”。圣保罗女中校长Elizabeth Diggory在会上特别强调,学校是否出名是相对的,只有我们的学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才能使学校出名。根据近年我们中小学的办学情况看,以学生发展为本做的是远远不够的。时下,一些地区的学校为行政政绩、为校长出名、为家长争面子的风气把学生逼到片面追求狭隘理解的学业成就上。学生因学业挫败造成的道德发展障碍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校把德育仍理解为与智育割裂的教育活动,并不关心学生具体的生存境遇。因此在我们看来,今天所有的学校都要从生命教育起始,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基本模式。即首先要使学生自尊、尊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感受,培养他们有积极生活的心态和勇气;锻炼他们的抗逆能力,培养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的敏感性、能力与情操,使他们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的心灵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我们认为,不管什么学校,关心学生的基础性的情感及道德品格的养成,都应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是全部任务的核心。
   总之,我理想中的品牌学校,是那些能培养出有好的品德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较为宽阔的知识面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有积极的、比较灵活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活动能力的人的学校;是那些能培养出性格开朗、能与人合作的学生的学校;是那些培养的学生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仍然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并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的人的学校。
二、学校品牌思路:多样化与特色化
   树立品牌、推崇品牌需要一种多样化、特色化的品牌战略,其根本理由在于:作为独特生命存在的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性向、需求与学习风格的差异性,而且在其不同的成长时期,学生本人与家庭对学校教育职能的诉求亦有差异性。具体还有如下一些理由:中国教育市场在多样化的竞争中日渐发育,学校作为激励人生及其个体潜能成长的团体,必须以生态化原则为基础。
    “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6]生态化原则最主要是承认多样性,珍惜独特性,强调关系性,张扬和谐性。生态学中有一个“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意思是系统必须有优势种和拳头产品为主导,才会有发展的实力;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产品为基础,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即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这里的主导性和多样性就是特色化与多样化的品牌思路。从哲学意义上看,多样化战略为完整的生态化教育提供基本保障,为学校教育于个人发展、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复杂性以及意蕴深度提供多种可能性,并由此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丰富功能,寄托人们对社会、对教育活动的理想和愿望。
    在我国,已经形成的多样化、特色化学校有精品学校、特色学校、特殊需要学校。
    关于精品学校。时下,中国的精品学校不少,如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所有附属学校;还有北京四中、湖北省黄冈中学、上海中学,等等。中国目前的精品学校是比较容易被认同为品牌学校的,它们不仅社会声望高,而且整体办学水平和升学率也比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育人水平也比较高。精品学校的存在既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也是我们办教育不能丢掉的品牌战略。
   关于公办学校间的均衡发展,既是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是中国政府的热望。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教育部最近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现阶段,将会从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以义务教育为重点,兼顾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首先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同一地区内学校间的发展不均衡问题。这些措施的出台,将会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及其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从不认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应是平均化发展,就不允许冒尖,也不是不要特色,更不是降低教育水平和质量。对于中国的国力和人力资源而言,追求卓越从来也不能放弃。日本一段时期在处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的经验教训应当记取。至少今天应形成一个共识,政府对公办学校的财政投入应是基本均衡的。学校追求卓越的过程和道路不应只将目标盯在政府的财政上,校长应在财政投入之外寻求多种办学资源来发展学校,同时,通过学校内部的制度文化环境改造来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这种内部挖潜的空间仍然很大。在校内外的共同作用下,基础教育将会在多样化中求均衡,在形成特色中提高水平。
   关于特色学校。特色学校一般是指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独特的办学取向,形成独特稳定的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管理等方面的特征和风格,并形成被社会所公认的传统的学校。特色学校一般是基于本校特有的办学旨趣而选取适合于本校的突破口、切入点,探索已有的办学之道,逐渐形成了某方面教育教学优势的学校。品牌学校不仅仅是指这种整体发展水平高的学校,在这个发展模式日趋多元的时代,每个学校都可能从某种特色(特色项目)切入,并且把这种特色项目发展为一种办学优势而最终成就品牌。如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矫正、行为矫正、心理渗透,使学生尝试和感悟成功的快乐,从而形成了“成功教育”的特色;北京十一学校形成了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全面发展的鲜明的办学特色等。除上述学校外,我国还有许多特色学校正在形成中。
    关于特色学校成因。特色学校往往是因为有名人、名事、名地和名管理而形成特色。如因为有校长本人特别的办学理念和志趣;因为有名师使教学有特色;因为有名地域即历史文化而彰显特色;因为践行中外政治家、教育家的思想而闻名,如浙江宁波的杨贤江中学,上海的元培中学;因为有好的生源和毕业生而形成了特色学校。关于特色学校的发展轨迹可用下图表示:

  关于特殊需要学校。它是为残疾人,为少数民族子女,为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需要的人群开办的学校。这类学校体现着全纳教育。其基本思想是关心所有的学习者,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没有获得教育机会或没有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的人群。其出发点是:受教育是基本的人权,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基础。特殊需要学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学校,通过学校自身努力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会办出特色,并形成受人们欢迎和尊重的品牌学校。
        尽管如此,中学品牌多样化程度离现实需求远远不够。由于市场需要的多元,民众及家庭对孩子受教育需求的多元,办人们满意的教育,必须走多样化创名牌的道路。由于中学是青少年成长分化最大的时期,我国目前中学品牌培育的多样化程度离现实需求远远不够。
三、学校品牌管理:以道德管理为本,走生态型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学校的品牌形成道路大致经历和显现了如下四个高峰时期:
   1.科研兴校为特征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同学校探索不同的具体模式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学校;
   2.教师兴校为特征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借鉴国外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校本培训方式,而形成以校为本、以职场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研究;
   3.追求精英教育学校为特征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和高中教育的大发展,一大批原有基础全面、厚实的学校明确精英教育的办学定位,形成与世界著名中学相比肩的趋势;
        4.后发优势品牌学校形成为特征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伴随教育公平思想的追求、宏观教育结构以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和谐社会发展思路,拆并校、新建校、薄弱校改造、手拉手等支教活动而形成新的有后发优势的品牌学校。
    现在,政府在调整对薄弱学校的各种政策,比如,增加投入、支持教师等。同时很多校长已经认识到,他们自己要有创品牌的意识和志气。其实,很多办学思想的实现虽然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教育最根本还是靠文化育人,校长最重要的是引领学校向积极的生态型文化方向发展。当前倍受关注的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使学校更加关注其文化生态建设,吸引学校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学校品牌创建与管理是什么思路呢?我的回答是:以道德为本管理学校品牌,走生态型发展道路。其依据有四:其一,教育的道德性;其二,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宏观发展背景;其三管理理论新概念——道德为本;其四,新社会组织理论——生态化原则。
   根据上述思想,我们将重新定义和描述学校管理者的领导行为与领导形象。可以说,办学校、建立教育品牌本质上是道德化的行动模式。那么一种道德模式的品牌学校管理有什么特征呢?第一,将学校看作是成人(教师)与学生复杂交织在一起、共同成长的团体。第二,良好的关系模式是学校各类人群成长和发展的基础。第三,领导首先是对教育价值观的管理,是将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共同愿景以互动和激励的方式帮助教师、学生不断建构教与学的意义。第四,道德的领导激发教师成为有道德的教师,集教学能力与关心品质为一身的有道德吸引力的教师才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第五,管理者用充分赋权、关心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学校文化氛围、民主的制度等支持学生发展潜能、形成个性。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教育品牌管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它是理念、价值观、特别是教育价值观的管理,是道德管理。所以,教育品牌的管理者一定首先是教育领导,他推崇并信仰教育价值观,认同教育价值观的领导,并且坚定地相信只有这种领导才能前瞻教育,这种品牌才能立得久远

朱小蔓: “新三片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研究”的阶段成果:“江苏农村教育现代化调研报告”

     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江苏农村经济模式在全国闻名,而江苏农村教育同样为人关注。怀着对江苏农村教育现代化路径方向、核心要素、阶段特征以及发展经验的探究愿望,我们从2003年3月26日至29日,先后考察了南京浦口区、无锡市及其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的5所农村中小学校及1所民办学校,对21世纪初江苏农村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性体验,对在占全国人口35%的发达地区推行“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
一、把农村教育现代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和持续发展,使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农村经济焕发出旺盛生机,成为中国经济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代表。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教育的加快、优先和超前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江苏省在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之后,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无锡市则先行一步,率先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明确“以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优先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思路,于1992年10月提出在“八五”期间启动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1993年12月,省教委颁发《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在全国省级行政区最早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工程。1995年10月,省教委又下发了《关于制定江苏省乡镇教育、中小学和幼儿园基本实现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强调首先要抓好一批示范乡镇和示范学校,使农村教育现代化形成“政府负主责,学校为主体,乡镇主阵地,社会共参与”的基本格局,并在7市22县76个乡镇实施。这一措施调动了各级党政部门重教兴教的积极性,增强了各类学校努力达标的主体意识和责任观念,教育现代化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

2002年江苏省城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无锡导刊》,2003年第2期。

    作为教育富民的重要工程,从“九五”开始,江苏省在试点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实施单位,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到2000年,苏南已有85%的乡镇达标,苏中有80%的乡镇达标。在此基础上,江苏省将教育现代化工程转入以区县为单位的区域性实施。从“乡镇教育现代化”到“区县教育现代化”,标志着教育现代化建设走向新阶段。
    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列的江阴市自1994年在全省首批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不失时机地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到2002年经省教育厅认定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1)政府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并为全市公民提供了求知、求技和成才的条件。(2)广开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3)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先导工程,以师德塑造为核心、骨干教师为重心、全员培训为基础、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高一层次的小学(幼儿园)、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要求分别达到46.5%、36.6%、11.8%,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4)素质教育较早起步,全方位推进,实践丰富,成果显著。(5)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形成普通、职业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的密切结合。(6)教育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展,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模范、特色学校70多所,在城镇就学的小学和初中学生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幼儿入园率为90%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02%,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8年,成人识字率达95.32%,每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423人,公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南京市浦口区以“农村小学提升工程”为契机,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25辅学生班车,撤并了一批薄弱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质量。近年来,每年投入达4000万元左右,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已有珠江、永宁、沿江三个乡镇通过“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省级验收,另有5个乡镇接受了“农村小学提升工程”的检查验收。
二、让农村孩子也受到优质教育
   在城乡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江苏省体现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在这里感觉不到城乡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甚至觉得农村办学条件比城市学校更好。同时,乡镇中小学的师资和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先进。领导和教师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充满自信。
   在江苏不少地方,按照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村小成为历史,学生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或第二乡镇中心小学,学校安排校车接送。按照新标准建设的中心学校,在建筑标准方面大大地超越城市同类学校,达到上千人的规律,如江阴市的华士实验学校、无锡市锡山区的前洲中心实验小学等。
   以上农村学校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超过城市学校,而且在办学思想和教育质量上也有赶超城市学校的志气。如华士实验学校吴辰校长立志“要将学校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学校,真正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点,让我们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行知实验小学杨瑞清校长提出“办好农村小学教育的本质,就很大程度地办好了农村大教育;教育好农民的孩子,对农村的影响最大”。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开始创建中国新型的农村学校,立志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

三、探索农村教育现代化多样化发展模式

        1.华士实验学校模式

        华士实验学校是江阴市华士镇的中心学校,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自1911年创办以来,一直是江阴市的名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奉行和实践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进行九年一贯制的集团办学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造精神,促进师生同心、同行、同乐,学校走上了以科研兴校和追求创新为核心的农村学校现代化之路。
    学校在实践中认识到科研兴校的办量,不断攀登教育科研的制高点,探索农村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江阴市最早成立了教科室,进行校本科研活动。“八五”时期学校承担了无锡市级自主性教育模式科研课题的探索,提出让学生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和生活的主人,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生活中自主学习,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发展个性,在民主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健全人格。“九五”时期他们又承担了省级课题“自主发展性休闲教育的研究”,提出以创设发展时空为主旋律,关注学生整个生活过程,研究课程化的休闲生活指导、自动化的休闲生活组织、社区化的休闲生活管理,倡导“自主、合作、创造”,推动学生在激励中成长,在对话中学习,自己把握和创造发展机会。“十五”时期他们进一步提出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承担了“中小学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提出要更注重对人的生命层次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要贯穿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的主线,构建学习化的生态环境,活化学生学习生命过程,促进学业与道德共同提高,形成教师与学生结伴成长。在华士实验学校,“让人人都享有一份爱,让人人都得到尊重,让人人都享有机会,让人人都有所追求,让人人都主动参与,让人人都体验成功”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学校办学,得益于科研兴校,他们的成果吸引了众多国内教育知名专家的注意,并与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结成姊妹学校。在华士实验学校,欣赏、平等、宽容的教育思想渗透入每个教师的思想和实践,他们注重发展性教学,加强儿童与大自然的交往,在集体的环境中注意儿童的个性化教育。他们提出的“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研究课、学生辩论课、青年教师的学术沙龙成为教育科研的实验田,读名家的书,与名家对话,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已经变成学校和每个教师的具体行动。
   吴辰校长不仅是一名教育家,同时也是一名企业家。她提出发展农村教育,既不能只向政府伸手,也不能千方百计掏家长的腰包,思路在发展校办企业,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她创办的校办企业从8间平房的手工作坊起家,由小变大,日益发达,小产品大市场,目前已成为拥有四个公司一个工厂的集团企业,涉及装潢、包装、机械、化工、服装等产品,几年来,坚持走校办厂、厂办校、厂校结合的路子,先后投入学校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学校建成了文化信息中心、科学实践中心、艺术体育中心、学生俱乐部和校园网站,现代气息和创新气息日益浓厚。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学校发展和科研兴校创造了条件,逐步实现了创一流设施,争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的战略目标。实验学校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部分别成为江苏省示范性幼儿园、省模范学校、省实验小学、省首批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华士实验学校圆了一所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梦想。
    2.行知实验小学模式
  行知实验小学地处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五里村,在校长杨瑞清的带领下,摒弃传统落后的农村教育观念,践行高质量的农村教育理念,学校实践不灭的行知思想,贯彻伟大的行知精神,实施快乐的农村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1981年开始,五里村小学以抓高流失率和高留级现象为突破口,开始了高质量的农村教育实验,具体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实现了农村小学教育学生不流失的实验目的,并且实现了五里村自1981年开始没有新文盲的历史转折。1985年1月,五里村小学被正式命名为行知小学,学校开始进入全面“师陶”、“学陶”的发展阶段。在学校发展的第二个五年里,学校开始了小学教育不留级试验。从第一个不留级试验班开始十几年来,行知小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留级生,而且毕业的学生“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后劲足,‘尖子’多,成了乡中学最受欢迎的生源。”通过“不流失”和“不留级”实验,行知小学探索出了一条在农村学校也能够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成功之路。它使人们确信,农村教育并不必然与贫穷落后相关,农村教育能够而且理应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农村的学龄儿童乃至农村所有需要接受教育的人能够享受而且理应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开放办学,让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回归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为了寻找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行知小学及时调整了办学思路,改变以往关起门来孤立办学的传统模式,敞开校门,吸纳农村生活的气息,向农民学习;他们鼓励全校师生走出校门,与农民打成一片,使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真正回归到农村和农民生活中去,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在农民和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种以农村学校为中心环节,向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头延伸发展的乡村大教育模式,生生不息,不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有利于家长、学生、教师的共同成长,是农村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很好的办学机制。
        全方位地开放办学,走互惠互利的联合办学之路。人人办教育,人人受教育。依靠国家办教育,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走联合办学道路,才能举办乡村大教育。学校采取积极的自我发展措施,依靠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全方位地开放办学,走互惠互利的联合办学道路,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乡村大教育的发展理念。第一,他们与有关学校联合,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办学机制。例如,他们与晓庄师范联合办学,使学校成为晓庄师范的第二附属小学;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进行教育科研合作等。在与其他学校的联合互动中,学校开阔了视野,教师得到了锻炼,学校的知名度也提高了,教师队伍日益稳定且不断壮大,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第二,他们与有关经济部门联合。如与农村联合共建实验农场,并把实验农场建成学校的活教材,不仅本校的学生可以在实验农场进行学习和操作,还吸引其他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的学生来实验农村体验和学习农业知识,为素质教育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通过联合的办学机制,盘活了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学校发展增添了活力。
    倡导赏识教育,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学校有了发展的活力与后劲,接下来思考的问题便是如何教好农民的孩子。行知小学提出了“赏识教育”的办学策略。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学生,尽量多地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自信和成功。行知小学把赏识教育视为“认识教育规律,推进素质教育的起点”,要求每一个教师学会“赏识”,改变以往“食指用得太多,拇指用得太少”的弊端;教师不仅要“爱孩子”,而且要“懂孩子”,不懂孩子,就不会教育孩子。倡导赏识教育,实施赏识教育,对身处农村的学生尤其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农村孩子的自卑感,有效地促进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开展赏识教育,对提高农村教师的自信心、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办好一所农村学校至关重要。
   行知小学20年所走过的是一条实践和发展陶行知的乡村大教育思想的创新之路,是一条探寻中国农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之路。办农村学校要学会联合(办学模式),教农村孩子要学会赏识(育人模式),当农村教师要学会自信(成长模式)。其立意高远,其行动恳切,其效果显著,其影响深远。乡村大教育的办学理念使农村教育站在社会发展的前瞻性的高度,注重生态教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农村教育找到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道路。
   3.张泾中学模式
   无锡市张泾中学,地处无锡市惠山区张泾镇,起源于明代东林名士顾宪成创办的启蒙学堂——“同人堂”,1946年成立泾皋初中,20世纪60年代初期曾经是无锡县的三所重点初中之一。在实施乡镇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坚持“营造自主合作空间,奠定终身发展基础”的办学理念,实施“以制度促进规范,从严实上下工夫,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做文章”的治校方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于2001年12月成为锡山区首批现代化规范初中,2002年3月通过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验收。
   张泾中学地处农村乡镇,但教育改革的意识却十分强烈。学校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明确提出了“抓课程改革,促内涵发展,创示范名牌”的整体工作思路,成为全省全面实施初中综合课程改革的两所试点学校之一,承接来自全国的十多次教育观摩研讨会议,编著了课程改革成果汇报和优秀教学设计,在课程改革方面走在前列,得到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普遍赞誉。
   这所学校坚持“营造自主合作空间,奠定终身发展基础”的办学理念,以“营造自主合作空间”为工作方法,以“奠定终身发展基础”为目标追求。第一,提升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负责,在全面素质教育方面成绩显著。第二,确立德育核心地位,开展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实践探索,把德育目标的主动性与学生民主管理相结合,把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德育活动的有效性与艺术创新教育相结合。我们看到,这种“三结合”的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学生的成功感和可接受性强。第三,加强“人本”管理,张扬积极因素,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以制度促规范,形成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党支部监督保证及教代会民主参与的领导决策体制和校、处(室)、教研组(年级组)三级运行机制,实行目标管理,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是“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以目标激励人,以人为本调动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坚持“看主流,重实绩,不求全责备”的原则,为教师的成功创造条件。第四,艰苦奋斗,从实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第五,与时俱进,明确了以新课程改革带动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确定了以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形成了观念先导,方法切入,科研联动,提高品位,评价导向,促进发展,制度保障,有序运转,分步推进,不断提高的实施策略。学校在全面实现创建现代化规范学校和省示范初中目标的基础上,朝着江苏省模范学校的目标努力。
四、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教育现代化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跨越,不能省略;教育现代化也是所有地区和所有学校共同参与的建设过程,没有农村地区和学校的参与不是完整的现代化。江苏省不仅制定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划,而且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他们循序渐进,按照规范学校→示范学校→模范学校,乡镇→县区→市→省的运动轨迹,充分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并为新时期在发达地区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经验。
   1.南京市浦口区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
  南京市浦口区作为“江北新市区”,提出到2005年全区基本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具体的发展目标是:多种形式普及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95%以上,8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市优质园以上水平;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入学率达到99.5%,年巩固率达到99%以上,明显缩小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使所有学校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基本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以上,农村总劳动力年培训率达到4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
   在区县合并的基础上,浦口区积极整合资源,合理配置,统筹规划,发挥省城新区的区位优势。提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大力扶持农村学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并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改善办学条件。
   浦口区提出教育现代化“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全部涉及农村教育,而且其中有两大工程直接关系农村教育,如把继续实施乡镇教育现代化工程列为教育现代化四大工程之首,提出要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和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作为重点,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计划到2004年前通过剩余7个乡镇的评估验收,2005年全区通过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把实施农村中小学提升工程和振兴初中行动计划作为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内容,2002年有5个乡镇通过农村小学提升工程验收,其余的乡镇到2004年全部完成。到2005年,争取12所初中达到省示范标准。在布局调整中,提出坚持前瞻性、科学性和全局性的统一,根据2000年9月20日制定的《南京市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形成《新浦口区教育布局调整规划》(2002-2007年),按照每0.8-1万人设立1所完小,每10万人设立1所高中,每50万人设立1所职业教育中心,每个乡镇设立一所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心初中学校和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实行总量控制。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改革幼教,撤并村小,加强初中,扩大高中,发展职教,兴办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及社区教育”。
   小学布局调整以人口发展总量决定小学设置总量、经济与城镇发展状况决定办学数量与规模、地理条件及现有布局决定布局调整为基础和出发点,坚持义务教育“零拒绝”原则、就近入学原则、扩大规模原则、提高教育质量原则、与初中教育相衔接原则、盘活教育资源原则、学校配套或与城镇建设同步或适度超前原则、与其他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原则,对200人以下的村小撤并或只设教学点,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中心学校必须达到4个,2万人口以下的乡镇中心学校必须达到3个,除偏远地区外,逐步取消教学点,对离校较远的学生采取交通车接送。
   2.无锡江阴市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 江阴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市教育局制定了《江阴市教育事业2010年规划纲要》(讨论稿),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理念领先、体系完善、机制灵活、管理科学、开放创新、优质均衡、队伍精干、质量上乘的区域教育,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确保江阴教育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地位,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当时发达国家的水准。
     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提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均在90%以上,基本实现高标准平台上面向全民的教育均衡化。在发展目标上,确定普及学前教育,0-3岁儿童早期教育得到开发和普及,3-6岁幼儿入园率达99%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9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为5:5,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成人识字率在97%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9%以上,从业人员(含外来务工人员)年全员培训率达到55%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
   教育结构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到位,3万人口左右设立1所小学,全市50所;5万人口左右设立1所初中,全市30所;10万人口设立1所普通高中,全市12所;每一片社区设立1所社区教育中心,在城镇就学的小学、初中学生分别达到95%以上和100%。在学校建设目标方面提出,所有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达到省级实验性示范幼儿园和实验小学标准。所有小学逐步实行小班化教学,所有初中达到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建设标准,所有高中达到省重点中学建设标准,4-6所普通高中达到省四星级以上标准。
        在确保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方面,提出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逐步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加大市政府对教育经费的调控力度,逐步缩小各镇在教育投入和教师待遇方面的差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小学和初中教师高一层次的学历分别达到90%和60%,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研究生课程结业)达到30%。培养一批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在服务农村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加强学校教育体系、企业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的建设,构建面向全民、服务终身、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为社会各类成员提供多元、方便、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探索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协同、互补互促、共同育人的运行机制。
    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空间网络化、教育内容数字化、教学形式交互化、教育技术智能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学习发生个性化、教育管理电子化。目标是使全市学生人机比为6:1,所有学校实现与教育城域网的双向互通、资源共享。
    3.无锡市惠山区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
  惠山区从20世纪90年代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03年3月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送审稿),提出要把重点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均衡城乡优势教育资源作为“科教兴区、富民强区”的重要战略和提升全区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主要措施是:第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牢固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明确小学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要求办好每一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逐步从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走向教育质量的公平。第二,把重视学校校舍和装备条件建设作为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和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合理确定学校规模的基础上,加强硬件建设,以安全、够用、实用为原则,把重点放在充实教学设备和信息化即“校校通”的建设上,力求使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艺体器材以及其他教学设施达到合格要求。第三,优化教师队伍。合理安排中心小学和村小的教师编制,扩大村小编制,音、体、美、自然、外语及计算机教师逐步减少兼职,有条件的作到专职。中心小学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村校轮岗支教,今后,区以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和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原则上要有两年以上在村校工作的经历。要求农村小学教师结构合理,学历合格,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教师的比例到2005年前达到60%以上。第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镇中心小学加强对村小的指导、管理,并把村小办学水平作为镇中心小学办学水平考核内容。第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达到优秀级且规模在12个班以上的村校校长享受中心小学副校长待遇,规模在18个班以上的学校,由教育局单列管理。第六,落实各级政府责任,镇政府的责任是根据区政府的布局调整方案和本地实际,负责筹措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资金并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农村小学危房改造,按标准切实改善农村小学的校舍、设备,确保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根据自身财政实力,统筹农村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入学,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按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协调解决辖区内农村小学办学《无锡市惠山区农村小学基本实现现代化装备条件建设标准(试行)》原则要求:(1)有足够的、布局合理的、科学实用的校舍(含教学、教学辅助、办公、生活用房等)。教室内有足够的采光和照明。(2)有足够的、设备较为先进的多种学生活动室。(3)有标准的科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按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配置)。(4)有规范的多媒体网络教室(21台计算机,学生二人一机,多媒体,可联网)。(5)有先进的电教设备与系统,原则上每个教室有三机一幕(电视机、收录机、投影仪、银幕),校内有闭路电视系统。(6)有标准的体育场地及相应的设施器材。(7)有标准的卫生保健室。(8)有现代化办公条件和系统(包括通讯、文印设备、卫生饮水装置、主要办公室形成网络化办公系统)。(9)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室等均应配有熟悉业务的教师或管理人员,逐步作到持证上岗。(10)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游泳池、室内体育馆或风雨活动室、小型气象站、小型天文台、综合艺术楼等
五、关于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不懈追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方向。
   1.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农村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支持系统是经济社会,学校现代化的支持系统是家庭和社区。教育、经济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推动富民促教和教育富民,才能对教育现代化产生不断的需求和不竭的动力。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局面,在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教育的意识超前到位,强化教育的发展意识,强化教育的政府行为。同时,建立有效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实现社会化教育和教育的社会化,满足现代人提升素质的多种需求。经济强区必须以教育强区为基础和先导,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农村社会单元,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促进普通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统筹,实现农科教结合,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文明化、农村城镇化创造条件。
   2.农村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实施过程,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江苏省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考虑到苏南和苏北地区的较大差距,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先行一步,参照世界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推动教育现代化,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江苏省在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过程中,在试点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实施单位,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在此基础上逐步转入以区县为单位的区域性实施。从“乡镇教育现代化”到“区县教育现代化”,标志着教育现代化建设走向新阶段,是教育现代化的更高层次。
    3.农村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核心要素综合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从理论研究和苏南的实践看,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二是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教育终身化,形成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三是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布局合理,横向沟通,纵向衔接,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内容体现现代科学文化最新成果,教学方法开放、灵活,考试评价制度科学。四是办学条件现代化。各级各类学校设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做到场地充足、校舍建筑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施先进,逐步实现校园联网、校际联网、区域联网、国际联网,教育经费投入能够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五是教师队伍现代化。提升教师学历高等教育化、教师来源多元化、培养机构综合化,建设教师教育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六是教育管理现代化。推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应用现代管理手段,促进管理专业化。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硬件和发展水平的现代化,而且是综合的现代化。因此,评价标准必须导向明确又客观具体,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综合又便于操作,强调教育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核心要素,硬件从实,软件从严,重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和教师水平、教育质量,又要体现分类建设、分项实施、分层推进的个性。在评价区域和学校方面各有侧重,不同要求。准确把握速度与质量的过程,软件与硬件的过程,投入与效益的关系。
    4.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基石在学校,难点在乡村小学,关键在保障投入。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江苏省推进现代化学校的标准逐步提高:达标学校——规范学校——示范学校——实验学校——模范学校,农村学校必须走大教育道路。
    发达地区农村教育投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发达地区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偏低,即使在最富裕的江阴市,计划到2010年也只能达到2%。在南京浦口区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与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有的学校负责较重。因此,经费不足问题不能回避和绕行。江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探索是扬长补短的模式,各有侧重,农村教育现代化重在硬件和规模,而城市学校重在软件和质量。
   5.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布局调整,这是一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战略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小学,涉及面广泛,关系人民利益。从苏南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经验看,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兼并村小大势所趋,但必须统筹兼顾,坚持前瞻性、科学性和全局性的统一,优先考虑农村学生和农村居民的利益,注意思想工作和配套设施。在规模效益上既要考虑现有的数量和分布,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吸取教训,既要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又要提升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从实际出发,协调发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要妥善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农村小学入学人数递减和城区逐年递增的关系,适时适度扩大乡镇和城区小学的规模。二是应对初中和高中入学高峰叠加的关系,充分考虑初中和高中的同步规划和建设。三是教育布局调整和全区整体规划的关系,教育布局应服务和服从于整体规划,整体规划必须优先考虑教育布局。坚持教育布局调整与改造薄弱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相结合,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拓宽办学渠道相结合,与整合区域教育资源相结合,保障教育资产保值增值。
    6.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领导,主力在教师。行知实验小学因为有了杨瑞清校长而知名,华士实验学校因为有了吴辰校长而成为江苏省的模范学校。他们殚精竭虑,努力把农村学校推向现代化道路,竭尽所能让农村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立志在苏南农村干出一番教育大事业,创造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业绩。
    7.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保障在体制和管理。以县(市)为主管理体制在各地有不同的形式,明确县(市)对教育的宏观管理,加大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镇和村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方面依然应当承担相应职责,促进本地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管理干部和教师资源在区域范围内实行调整和流动。江苏省在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创新机制,以奖代补,调动了乡镇的积极性。
    8.学前教育是现行农村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江苏省在坚持公办幼儿教育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幼儿教育社会化进程,多种形式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
   9.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和教育科研在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方面的作用。在江苏农村,农村教育的发展重点已经从追求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建设,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中,他们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没有教育科研,就不能占领制高点和把握先机,科研兴教、教研兴校成为共识和行动,逐步形成了“研究←→应用←→推广”的教科研模式;认识到教育和管理人才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应当尊重人才,在吸引、培养培训和使用人才方面舍得投入,敢于破格,形成人才涌流和人尽其才的良好格局。
   10.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模式多样化。农村教育现代化并非城市化,也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应有不同标准,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体现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变化上,华士实验学校的“科研兴校和产业支教并行”模式、行知实验小学的“乡村学校办大教育”发展模式、张泾中学的“营造自主合作空间奠定终身发展基础”模式、峭歧实验小学的“班组串换”模式,在从生存型向生活型、生命型发展的转型期体现出各自特点。
    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江苏省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为民所思,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科教兴省战略落实在农村义务教育上,他们的工作是在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在为完成新时期农村教育战略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做着不懈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