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克斯在中国:杨式太极拳大架、小架、长拳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17:53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小弟,现转贴两篇文章,介绍一下杨氏太极拳的大架、小架和长拳了。

 

关于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 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 “採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採挒肘靠”为主, 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 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 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班候、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 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除了流传较广的大架子之外,还有流传于河北定市的“府内派”太极拳,共有10套路;流传于河北永年的杨班候老架太极拳,总计有10多套拳法,按照由高到低的架子和由低到高的难度,逐一修炼。

 

杨式大架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太极拳的功用可以发挥在养生和技击两个方面,这是人所熟知的。但在早期,杨式太极拳架就有养生架(又称练架、行功架)和技击架之分,人们就未必都知道了。据杨式太极拳名家汪永泉前辈讲,目前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就是以养生为目的养生架,注重内功修练,培养内气。使内气和外形互相配合,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一般讲,单练这个套路是不能技击的,需要补充揉手技法及其他。所谓技击架,是前人把胜人之招综合起来编成套路,它虽长于技击,但也必须有内功作基础,才能充分发挥技击的功能。纵观杨式太极拳的传承情况,技击的架子,乃杨家先人“秘传之技”,只传给了家中子弟和部分门徒。由于它难度大、要求严,择人而授,加之历来武术界的门户之见和陈规陋习,所以此架传人稀少,很少有人知道。

19847月,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了《太极拳之研究》(吴图南讲授、马友清编著)一书。书中曾以“轶拳新呈”的名目,对杨式太极拳用架(即技击架,亦称快架、小架)做过粗略的介绍,并配以吴老演练此架的动作照片40帧。吴老和编者当时的目的,是在太极拳养生、医疗保健功能广为人知的情况下,将此架公开于世,供有志于研究、发展太极拳学之士作参考。时光流逝,一晃快20年了,随着国际、国内自由搏击、散打争霸以及各项对抗性竞技体项目的蓬勃开展,一直是武术界争论焦点的“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特别是与太极拳技击功能直接相关的杨式太极拳技击架(用架),就受以知情人格外关注。因而近年来国内一些武术刊物上不乏对杨式太极拳技击架(用架)“寻宗”、“呼唤”以及热情推荐和介绍的文章。

正在人们翘首以待时,一本武术书籍——《吴图南先生传授、杨少侯太极拳和架真诠》应运而生。这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在新世纪马年风末出版的。《吴图南先生传授、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一书的问世,不但改变了杨式太极拳技击架(即用架)后世稀传的景况,填补了技击架的空白,并向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新的学习内容和训练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大大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太极拳,并揭开长期以来令人迷茫难解的太极拳究竟是否具有技击功能的谜团。

该书作者李琏,是中医主治医师,中医世家,中国四大名医施今墨医学流派第二代传。他自16岁开始向吴图南先生学习太极拳练架(定势、连势),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推手、太极用架以及部分太极功法。到198820多年间,一直追随吴老左右。1989年吴才仙逝后,李琏复遵吴老遗命拜吴老谪传弟子马友清先生为师,继续研习太极拳用架及太极功法至今。为实现吴老生前“天灭我人,难灭我道”、“人死道不能灭”的遗愿,他随马友清老师在邹平、塘沽等一些地方传授吴图南太极拳及太极功法,并热情接待海内外各方来访者。1989年,法国电视二台来京拍摄有关中华武术的专题片,他曾应邀表演过太极刀、太极拳及太极用架的部分段落。法国电视台播放后,受到观众高度的赞赏。20世纪90年代,他为系统研究与传播吴图南所承传的太极功、太极拳,曾两次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并和弟子们一道,先后成立了“中国太极功研究会日本分会”、“吴图南太极拳研究会”等组织,并被聘为上述两会终身高级顾问。

1999年,原《中华武术》主编周荔裳,对吴老生前在武汉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所作的《太极拳四种功》的学术报告很感兴趣,约请李琏将其整理发表,以飨同好。从而激起他萌生要把吴老传授的杨少侯太极拳用架和盘托了、传之于世的念头。经过两年多苦思冥想、翻阅笔记、伏案工作,终于在2002年五六月间完成定稿。全书约19万字,共分4章。书中篇首有一篇题为《根茂实自遂膏沃其光晔——记武术名家、太极泰斗吴图南先生》的记叙文,用质朴、流畅的笔触,记叙了作者自己与吴老认识的经过,习拳的过程,交往中的趣事,以及文革期间,他与吴老共同度过的好段艰苦岁月,直至亲自为吴老送终。书中第一章为《太极拳源流品汇》,主要说的是太极拳源流问题。在其余各章内,作者不但生动具体地介绍了吴老学习用架的经历,用架的传承关系,和用架(即技击架)与练架(即养生架)的特点,以及太极拳作为武术与一般武术具有的共性和特性,引导人们自然而然领悟以杨露禅当年由河北永年进京之后,担任神机营总教习,世称“杨无敌”凭藉的是什么样的看家本领才能在各门各派武林高手汇集的紫禁城立足存身、独树一帜的原因。所有这些都将帮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太极拳的认识;太极拳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健身项目,而且也是一项实用的技击项目,更是一项技击的艺术。此外,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对人们练拳中通常涉及的一些问题,诸如关于松的概念、松的层次、松的练法;关于对中定的认识;关于对太极拳阴阳虚实的理解等,均有深刻独到的阐述。在用架动作图解中,附有作者演示用架动作拳照138帧。估且不去仔细剖析它每一势周身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处处与用“架势要中定,气要腾挪,手疾足轻,手到腰到”的理法、技法要求无不恰合,就是作为一般的观赏,也能从一帧帧传神的静态中感觉到既整且活、意气合一的动感美。

至于世间对用架的一些错误认识,作者在书中有如下概述:“太极拳用架常被人误认为班侯所创,事实上,这套拳法在露禅先生进京前就有了。”吴老生前曾屡次向作者提及,“少先生言‘祖父露禅先生尝云:太极拳有体、用之分,有大方舒展、玲珑紧凑之别,无论盘拳、打手、应用散手等,均以此区辊造诣之深浅,虽人体禀赋强弱之不同,功夫纯杂之不同,练拳时间久暂之不同,教者均用不同之方法因材施教……若为锻炼身体,祛病延年之目的,教以练架,非有相当体质方可教以用架’”。“练习太极拳用架,不但要有好的武功基础(即腰腿基本功),更要有深厚的内功修为,其中不仅包括太极拳练架基本功,而且还须系统的功法操练,即太极功”。“吴老将其分做着功、劲功、松功、气功四部分。只有通过不断的内功训练并随着其修为不断升华,太极拳用架才能逐渐得以完善。这和有些人所讲(指用架)除了架子低和速度快之外,其他要求与大架相同的论点是截然不同的。”作者还谈到“太极拳用架练习的目的,是掌握与运用太极功,其原因是‘着’的速度是手足的变化时间。‘劲’的速度是意、气的转换时间、所以‘劲’的变化要远远快于‘着’的变化。但首先必须十分注重对着熟的训练,主张套路与单操相结合,仔细体会各种劲路的变化,从松手把功融于着法当中,每一势无论动作劲路,意气呼吸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同练架有不同的地方)由慢渐快、力求短小简捷(每趟拳约3分钟左右练完),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把着的变化转换成劲、意气的变化,也就是拳经所云‘由着熟渐悟懂劲’。然而再舍着求劲、求气……循序渐进,直至应物自然,全身透空之化镜

此文作者为陈贵良先生。

以下转引赵幼斌先生的《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 


   杨式太极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经过历代太极拳家们的研传,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拳架练法,很是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同一套路,看起来许多拳家打得不大一样,究竟谁对谁不对?杨家拳有几种套路打法,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究竟哪个是传统的,哪些是正宗的?针对这类问题,我想融合一些专家的意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看法:

 一是问题不能这样问,“谁正宗谁不正宗,谁对谁不对”。应当说天下太极都一样,都同出一派,都同出十三势,是十三势周而复始,滔滔不绝如长江,这是太极拳的主体。二是不尽相同,是变化,是发展,抑或是不足或退化,好像长江衍生出来的支流,支派,这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是客观存在的。这中间只是“和而不同”的关系。

杨式太极拳有不同类型的打法,其特点也各有千秋,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大家知道,杨式太极拳是由杨式太极拳鼻祖杨禄禅(1799— 1872),经其子杨凤侯、杨班侯、杨健侯,再到其孙杨兆林(凤侯之子)、杨兆鹏(班侯之子)、杨少侯(健侯之子)、杨兆元(健侯次子,也是我奶奶的父亲)及杨澄甫(健侯三子,1883—1936),从杨禄禅出生到杨澄甫去世的这段时间是137年。从杨禄禅成拳开始算,可以说这三代九人100多年间将太极拳由乡下带到京城,由民间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其创天下,打天下,传天下,饱经沧桑。可想而知,其拳架也是一个不断锤炼,不断丰富,不断演化的过程。再加上上述各代宗师又有各自的门生高足再研再传,杨式太极拳多样化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比如有快打的、有慢打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低的,高的;有形成班侯拳的,健侯拳的,少侯拳的,也有的各成一家。比如从杨式拳中派生出来的吴式拳,孙式拳,李式拳,还有国家派杨式太极拳,等等,就不足为奇了。我认为国家创编的杨式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不应当是对立关系,因为国家规定套路至少是从传统杨式太极拳来的,尽管它的侧重点不尽一样。那么,从杨氏传人中所流传下来的拳架,我们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早年流传下来的各种老架;二是从早期拳架或杨澄甫定型拳架演变而成的拳架;三是杨澄甫先师的定型拳架,就是我们现在所研习的,这类拳架资料最多,时代最近,传人最多,可信程度最高。下面我简单讲述一下这三种不同类型拳架的划分特点和结论。

 第一是将杨禄禅成拳和传拳的那个年代(大约在1800~1900),拳架的风格特点归为一类。比如杨班侯传老架十三势108个动作,其特点是快慢相间,高低相错,刚柔相济,动若江河,静若山岳。整个架子偏低,很费力气,适合青少年时练习。杨少侯255式拳架,亦称小快式,架子偏高,步子偏小,进步跟脚、退步收脚,动作灵活紧凑,快慢相间,招法连用。这些拳架重复的动作较多,时间较长,费力气,往往一套打不下来就得休息再打。当然,这些拳架先师们当年是怎么练的、现在传得真不真都很难说。但是,没见过不等于不存在。自古拳技都是靠民间言传身教,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录像手段。这些拳架在河北永年还有人在沿传。还有一些专门用来练功用的高低架,一式高一式低,用来练功夫。还有低架在桌子下练,高架在桌子上练。再有专门练腿发力的踢腿架等。凡是这类拳架我们统归为第一类,为杨家早年拳架。

 第二是以杨澄甫早期传拳和定型拳架后经其传人演变而成的太极拳类型。这第二类和第一类有时难以划分。据说杨澄甫19岁就开始教拳,他受祖伯父辈的影响,早期的拳架与晚年的拳架也不尽相同。即便是他晚年所教的门生后来打得也不尽相同。比如他的高足郑曼青的打法就与其他弟子有明显不同。杨澄甫所传“太极长拳”是杨式太极拳的用架,但也因传授先后不同,拳架名称顺序也不尽一致。但是,这类拳架的招式名称相对一致,套路长短相对适中,拳架的风格趋于平缓。郑曼青传杨式太极拳,杨振铭传太极长拳,董英杰创杨式快拳,都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杨澄甫先师的定型拳架,是传统杨式太极拳的代表拳架,也是杨氏几代人研习的结晶。其特点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结构严谨、速度均匀、身法中正、虚实分明、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轻灵不浮、沉稳不僵、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松静自然、舒展大方、体用兼备、老幼咸宜等。已故第四代代表人物有崔毅士、李雅轩、董英杰、牛春明、傅钟文及我父亲赵斌等。当代还健在的代表人物有杨澄甫的次子杨振基、三子杨振铎、四子杨振国等。其它的举不胜举。

当然,上面对杨式太极拳的划分和归类只是从传递系统和拳架演变的角度而言,没有门派观念,我们还是统称为杨式太极拳。

下面有几个结论需要归纳一下。

1.杨式太极拳架虽然经过长期演变,分支繁多,但其基本结构始终没有变。这从各分支传下来的拳谱、拳架名称和顺序可以看出,只是大同小异。其差别主要在于简繁、的变化和练法的不同。因此,,从基本结构看,可以说太极拳只有一种拳架。基本结构是区别于其它流派的根本标志。这一点大家可以翻看陈式、杨式、吴式、李式的拳谱,不辨自明。

2.杨式太极拳的拳架名称、拳架结构和演练风格都与陈式太极拳有着显著差别。杨氏早年的拳架、拳风都与陈式太极拳不同。杨禄禅先师虽然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但是杨家历来家承传说和传统上尊崇武当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由张三丰数传至王宗岳,王宗岳传至蒋发,蒋发传陈长兴,陈长兴传杨禄禅等人。

3.杨式太极拳的拳架从姿势的高低或动作幅度分有高架、中架、低架、大架、小架等;在演练速度上有慢架、快架之别;从动作的实用性上来分,有功架(或称“练架”)、用架(或称“技击架”)之说。

前面提到的太极长拳是杨澄甫先师所传的一种用架,这也只是一种叫法。有人说杨澄甫只传有现在打的85式,或说杨式太极拳只有这一种套路练习方法,我认为这不符合事实。

综上所述,我认为杨式太极拳的各类拳架,或者说任何一种传统拳架,都可根据训练的目的和身体素质采取高、中、低的姿势演练,都是体用结合,具有技击、健身、表演三重功能。从太极拳修炼的进程讲,拳架练习仍然属于练功,称为“盘架子”。实用还要通过推手和散手继续练习。所以说,拳架为“体”,推手散手为“用”。各种“用架”主要表现为动作与用法,更强调应用之“意”。比如说,把发劲贯穿于拳架中,或快或慢,刚柔相济,甚至要求在几分钟内打完一遍。有些传人只练慢架,但把发劲或技法拿出来单练,并且通过抖杆等方法提高体能和技能。有的强调站桩以提高功力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杨式太极拳的各个分支,只有修炼程序方法之别而殊途同归。有些人把慢架称为“养生架”,这不完全符合传统慢架的实际内涵。

 这里我想引用杨澄甫高足之一董英杰 (1897—1961)的一番论述。他在1948年出的《太极拳释义》一书中指出:“外界有云,杨式太极拳有大中小三套架子,实则仅此一套。练熟之后,由熟而化,或高或低,或快或慢,随心所欲。编者四十年前(时年杨澄甫25岁,董英杰约11岁本文作者按)见凤侯先生之子兆林先生之拳,系杨班侯先生亲授,乃系紧凑之架子,打来不快不慢。澄甫先生系宽大柔绵而缓,少侯先生则紧凑而速;余乃集三位先生之意,收敛不速不迟。此乃成功之后,随心所变者也。倘初习者,仍以澄甫先生之架子为根基,希读者无疑架子为三套也。”这里“余”指他自己,三位先生指班候、少侯和澄甫。他认为三位先生拳架打法不一,至少有三种打法,意思是什么?是练功到一种程度后而随心所欲,实则一套,且强调要以澄甫先生之架子为根基。这就十分明确地解答了我们前边所谈的问题。

综上所述,说杨氏太极拳有三种架子也好,有一套架子三种练法也罢,总之都要遵循“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程序。初练拳时,架子应该开展,以便更好的体会太极拳的各种用意,带架子纯熟之后方可打快架子、小架子,以更利于功力的增长。以后小弟将编引撰文阐述太极拳修炼程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