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扮演过谁啊:苏州游记:吴中胜迹系列之二 虎丘[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03:07
   虎丘,古称海涌山。据传,吴王阖闾死后葬于此山,“葬经三日,金精上扬,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东晋时,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在虎丘营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寺,唐时因避讳改为武丘。唐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从阊门外开凿山塘河,修筑山塘街直通虎丘,由此虎丘的名声更大了。虎丘虽不高峻,但耸然矗立在百里平畴中,气势不凡,远看如一尊蹲虎,入山则层峰如削,势足千纫,享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最盛时景点多达二百多处,旧时有虎丘十景。虎丘最大的特点就是“山向寺中藏”,被称作寺能藏山,唐诗人张籍诗曰:“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元代僧人秋江月题云“平生只见山里寺,今日来看寺里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寺里山吧。

    跨过海涌桥,迎面就是二山门,俗称断梁殿,因这殿大梁中间竟是断开的,.是一种独特的建筑结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了。殿内原有频那、耶迦两位金刚守护神,小时候我们称之为“哼哈”两将。

 



    出二山门,就踏上了上山的石板道,道路西侧有一小园“拥翠山庄”,此园由清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所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正式落成。大门左右两壁墙上嵌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为它处移置于此。



沿石级继续上山,道两旁有憨憨泉、石桃、石枕,最著名的要数试剑石了,传说吴王阖闾用宝剑“莫邪”把此石一分为二,“试剑石”三字为宋人吕升卿题。



在路尽头东侧有一座构筑精致古朴的亭子,这就是真娘墓,亭中石碑上刻“古真娘墓”四大字。相传真娘为苏州名妓,与杭州苏小小齐名,卖艺不卖色,但面对鸨母的逼迫,最后悬梁自尽。唐朝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题咏。唐会昌年间苏州进士谭铢的一首七绝曰:“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从此再也没人题诗。



走过真娘墓,就是千人石了,一块巨大的盘陀石,呈紫绛色,据说这是鲜血染成的。相传吴王阖闾墓建成后,其子夫差怕造墓的工匠日后泄露机关,便把一千多名工匠骗至此地,用酒灌醉后全部杀害。千人石又名千人坐,因晋代高僧在此讲经说法,有“生公讲台”,当时台下列坐有千人之多。



生公讲台的东面便是白莲池,传说生公说法时值严冬,池中千叶白莲却一齐开放,故名白莲池,另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说,池中有石矶兀立水面,顽石即依其上,上镌“点头石”三字。



白莲池东有一条依山而建的石梯,共五十三级,俗称五十三参,取佛经中“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石梯尽头即虎丘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东有五贤堂,为纪念唐宋时期苏州的五位古人,即唐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和宋王禹偁、苏轼。望苏台,在此眺望姑苏城内,万家烟火,一览无余。五贤堂后千顷云阁,取苏轼“云水丽千顷”之句。



千顷云小院西就是塔园了,巍巍虎丘塔早已成了苏州的象征。该塔建于五代,距今已一千多年,塔身已严重倾斜,建国后,在两次大修中,在塔中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的越窑青瓷碗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出塔园朝西南走为小五台,

 



有致爽阁,此处为虎丘的制高点,阁外平台宽敞,林木茂盛。远眺西南诸山,逶迤起伏,灵岩、天平,历历在目。狮子山酷似回首望虎丘的一头雄狮,俗称“狮子回头望虎丘”。从小五台下即到虎丘第三泉,当年茶圣陆羽品定天下名泉,镇江金山的冷泉为第一,无锡惠山为第二,此为第三。



为一狭长水池,约一丈见方,深丈余,池周石壁呈褐色,秀如铁花,苏东坡在此写下“铁华秀岩壁”的诗句,清人范承勋手书“铁华岩”三字镌于池北石壁上。

 



泉上跨水建有三泉亭。



从第三泉往下就是虎丘剑池,剑池四周石壁合抱,山石峥嵘、气象森然,池水终年不干,水面上方一道石桥飞架两岸,桥上有两井眼称作“双吊桶”。

 



“虎丘剑池”四字最早出自颜真卿之手,由于年代久远,“虎丘”两字已湮没,由后人补写,因此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



虎丘景点甚多,篇幅有限,请继续看《虎丘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