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怎么调理:毕节试验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38:08
 毕节试验区
一、毕节试验区成立的背景及基本思路

    为解决长期困扰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历时一年多,在走遍全省86个县市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带领省委、省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反复研讨,广泛吸收人类最新思想成果,认真总结大量实践经验,以科学的大无畏的开创性精神,积极探索构建新的科学发展观,变革传统发展思路的现实途径,经过长期探讨和比较,选择了在西部岩溶山区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并在探索人口、粮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进行过长期探索的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正是这个为改变喀斯特山区经济落后、生态恶化、人口增长失控状况具有创新性和富有前瞻性的战略安排,为毕节试验区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位于云贵高原腹部的毕节地区喀斯特发育极为典型。全区河谷深切、耕地破碎、植被稀少,人口压力极大,人民穷困程度很深。为提高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这里的各族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毕节的干部群众相继提出了“五子登科(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坎树、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和经济发展应遵循“规模、规范、配套、系列、效益”原则等富有成效的开发构想,为从整体上打破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正确认识和把握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建设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实践,积累了众多的宝贵经验,为以探索岩溶山区健康协调发展为路子的毕节试验区建立,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日益尖锐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深入研究后形成了广泛共识:通过高投入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又不造成对后代人生存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众多专家、学者们的思想成果,对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各界有识之士产生了积极启迪,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确立提供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认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继续深入探索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中共中央于1987年1月下发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5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深化改革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章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构架,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中央的这一重要决策,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长远的政策基础。

    1988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京邀请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进行座谈,介绍毕节的情况及建立毕节试验区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对毕节开展智力支边工作,指导毕节的改革试验与发展。由上述单位组建的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接受邀请后,派出了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成员徐采栋为组长的专家组深入毕节地区,进行了长达13天的实地考察,并向国务院作了汇报,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进试验区健康发展,1989年,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特意组建了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为组长的支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十六年来,顾问组历经四届,前三届一直由钱老任组长,第四届由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任组长;他们在杨纪珂、徐采栋、胡敏、朱培康、常近时等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协助下,为试验区的健康发展呕心沥血,贡献至著。也就自那时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试验区人民与各民主党派、各界志士仁人共探将岩溶山区经济、社会、自然通盘考虑,进行系统综合整治,寻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和道路的创举,揭开了毕节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篇章),促成了毕节试验区于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

    在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讲话。他指出:“我们必须对毕节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毕节试验区建设,“一要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二要以改革总揽全局,加快改革步伐。三要注意智力开发和培养、引进人才。四要全方位扩大开放。五要发扬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精神”。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在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由各民主党派组建的北京专家组的指导帮助下,毕节地委、行署明确提出试验区的工作思路是:“以加速开发扶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组织建设,启动商品经济,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政策引导和采取特殊措施,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把教育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这一思路闪耀着的智慧光芒,迄今仍为试验区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工作

     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试验区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十六年来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努力调整资源整合方式和经济结构,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在毕节试验区成立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刻地指出:“要针对全地区还有300万农村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一现实,争取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资源开发、加速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全面实现绝大多数农民脱贫的目标。”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这一指示,试验区各级党政一以贯之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决贫困人口,尤其是深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极贫困人口的温饱为重点;以加快优势资源合理开发、迅速扩充区域经济总量,并创造条件让广大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以分享发展成果为抓手;推动了参与式开发扶贫的日益深化。一以贯之地坚持把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和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放在首位,努力促进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等,向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开发优势资源方向发展;同时,持之以恒地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交通建设、电力开发、水资源充分利用等作为基础性工作抓住不放。一以贯之地坚持夯实农业农村经济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下大力抓好扶贫开发,促成大农业结构日渐合理;不断变革传统的生产、开发和扶贫方式,推进科技兴农,着力解决群众温饱;根据资源和市场条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狠抓畜牧业、林果业;发挥优势、合理利用资源,把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烤烟、卷烟生产作为重点,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两烟”支柱产业形成。一以贯之地大力开发优势资源,在合理开发蕴藏丰富的煤、铁、硫、锌等优势资源的同时,把煤电联营、煤炭化工开发等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为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等提前进行准备,推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取得长足进展;在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调动各方积极性,有效引导投入,拓展市场,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锐意探索,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努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同时,着力将传统的农技服务组织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进行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和体系。改革传统的扶贫体制,变救济扶贫为开发扶贫、把扶贫投入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将剩余劳动力引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外出务工。突出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水利水保工程、中低产田土改造、坡改梯、乡村公路建设等。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辅之以资金、物资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劳动积累的替代作用,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通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开展参与式扶贫,促进贫困人口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转变。

   (二)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狠抓环境保护工作

    为有效解决岩溶山区人与自然矛盾尖锐突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按照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的基本思路,试验区人民把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如中国3356工程,长防、长治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坡改梯工程、“贵毕路大示范区建设”等,培育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区域大农业体系。对超过250的陡坡地,逐年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对大量的坡耕地,则在抓紧“坡改梯”的基础上大抓两毯(绿肥、地膜)工程;对“四荒”等非耕地资源,通过拍卖、集资开发等激发经营者治山养山进而靠山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采用以工代赈、劳动积累工等手段,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构建可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系统;对新造林地、疏林地,合理种植经果林和适生经济作物,开展林下种草、以草养畜(禽)等,做到以短养中、以中保长。力求让山上绿起来、河水清起来、空气清新起来,与人民富裕起来同步推进。在稳步推开沼气池建设,努力改善农村能源供给的基础上,依法制止乱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大力推进营林组织创新,创办多种所有制的林业经营实体,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进行生态建设的路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探索将自然保护与社区扶贫和发展相结合的现实道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防治污染上,试验区各级党政都力求以尽可能低的社会、资源代价取得较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从实际出发,建立目标责任制,实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环保措施。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防治结合、以管促治,法律、政策、经济、教育等手段并举。对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集中整顿,治理不达标的予以取缔;积极开展技改以减少环境破坏。在新上项目中将环境成本列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促成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着重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努力提高环保能力和生态水平,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力争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妥善处理人地关系,努力创造较为宽松的人口环境

    进行以“人地挂钩”为核心的改革试验,不断深化土地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一套制度(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建设)作保障”,把“两项国策(计划生育、国土保护)一起抓”落到实处。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较好的发展条件,寻求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新途径,变“他律”为“自律”,引导农民自觉计划生育。把人口有计划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计生服务网络,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村、组自治上,抓实抓好常年妇检,降低多胎率,开展生育指导、妇幼保健、人口知识教育等,初步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制约机制,有效控制人口的盲目快速增长。

    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良好组合,着力提高人口能力和素质。试验区成立以来,一以贯之地致力于抓实基础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工作,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通过积极引进人才,推动人口结构趋向合理,继而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实现化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的目标。扎实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劳动力开发探索,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改革之路,把农科教三结合、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纳入教育改革范围;高度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创造条件让劳动者投身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活动,使他们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在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中促进人才成长。  

    (四)坚持深化改革试验,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试验区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主导,注重制度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经济制度,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经济;改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和参与式扶贫,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多形式开发非耕地资源,加强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因地制宜推广适用技术,建立科教兴农新机制;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帮助农民进入城镇发展;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人地挂钩”政策,形成抑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新机制;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帮助农户减负增收;鼓励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到农村从事开发性生产经营和领办乡镇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等。试验区还创造了许多适应农村新形势、具有毕节特色的工作方法。如按照“五子登科”的思路开发治理国土,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实施“规模、规范、系列、配套、效益”为重点的集约经营,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之路;以集团承包的形式推行计划生育,变突击式管理服务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以林下种草、林草配套的方式推进退耕还林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小区推进生态建设等等。 

   (五)抓好子课题试验,以改革促发展

    按照“发展要有规划、改革试验要有方案”的要求,通过建立课题小区,选择关涉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封闭运行试验,以积累经验,探寻路径,规避风险,减少震荡,力争实现“发展出题、改革求解”目标,富有成效地推动全区发展,较好地发挥作示范,探路子作用。十六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试验;一些试验成果还进入了中央和省的决策。

进入新世纪,根据省委批准实施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十五”总体试验方案》,按照省委“要继续做好试验区试点县工作”的要求,全区各县市围绕地区总体试验方案拟定了一批改革试验子课题。目前,各个课题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为增进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充分发挥各方各界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地区成立了专家咨询评审委员会,由地委、行署主要领导负责,实施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决策咨询工作的安排、协调及开展与顾问组和地委、行署特聘顾问的联络联系工作。重点对地委、行署拟作的重大决策,重要年度报告、总结进行调研、咨询;对事关全区的规划、战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报告立项论证和评审,以及对深圳帮扶项目实施等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

   (六)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团结各方各界形成合力

为打破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桎梏,把扩大开放、引进本区稀缺的优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团结各方各界形成合力推进试验区建设有机统一起来。试验区建立以来,围绕三大主题的推进,地区及各县市、各有关部门与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机制。从1994年起,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深圳市还相继与毕节各县市建立了稳定的帮扶关系。十六年来,地区和县市领导班子虽然历经更迭,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试验主题始终没有变;对各党派和顾问组就重大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坦诚相见、信赖有加、密切配合的关系更是与日俱增、富有成效。省和地区历届(任)班子更是经常就关涉毕节、贵州乃至岩溶山区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如水火电力开发,以隆百铁路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试验区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确立等等,与各帮扶单位暨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共同协商,共谋发展,共抓落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在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越性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供了坚实的佐证,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誉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成功范例”。同时,试验区还高度注重将关涉全区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民主协商,集思广益,把专家参与同群众实践有机结合。通过不懈扩大开放,民主科学决策,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试验区实践与精神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在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各方各界的共同努力,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一)建立毕节试验区及其成功实践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在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各方各界的共同努力,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毕节试验区的诞生,凝聚着党和国家寻求引领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构建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超前部署,凝聚着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贵州省委、省政府开拓创新,集中各方智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睿智;凝聚着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各界有识之士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关怀和支持;凝聚着毕节各族人民的长期奋斗和艰苦求索。它既是对岩溶贫困地区开发进程的历史性总结,又是对其长足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重大战略举措。从其后的工作看,毕节试验区实际上是国家探寻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践的试验场。它的建立,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喀斯特地区各族群众改造世界实践相统一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的成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科学决策推动岩溶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创举;还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用先进文化鼓舞和激励各族人民重塑山河、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十六年的实践表明,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成功探索,不仅使全区700多万各族群众开始摆脱“人口膨胀、经济贫困、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困境,向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真正成为试验的受益者。而且,为后代保留和拓展了发展空间,功在当代,惠及子孙,为毕节的发展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同时,试验的成绩和经验,必将幅射开来,对同类贫困地区起到示范作用,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解决贫困岩溶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难题,提供思路参考和决策依据,发挥出试验区的积极作用。

    毕节试验区是最先以探索走在时代前列的科学发展观及科学发展路径为目的的试验区,是以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使命的综合试验点,它的存在与健康发展,向全世界无可争议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执政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壮举正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同时,毕节试验区还是最早出现于世界东方,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试验区,亦是所欲解决问题最难的综合试验区,它的存在与健康发展,从一个侧面向世界无可争议地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凭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切实地完成对国际社会应尽义务和不懈地为人类共同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正卓有成效地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它无可争议地表明,即令在中国最贫穷,生态、人口压力最重的落后地区,依靠改革开放提供的强大动力,也正不断地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步伐,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把“以人为本”从理念变为实践。它还无可争议地表示,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通过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专家、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与广大人民群众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有机结合,共同解决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世界性三大难题现实道路的探索已经和必将继续结出硕果。

    当然,与所欲达到的宏伟目标相比,毕节试验区所取得的成绩还仅是阶段性的。然而,它的存在与健康发展,已充分表明:在中国最贫穷落后地区之一的毕节能做到的事,全中国当然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可以而且正在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试验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巨大意义

    根据试验区建立之初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结合毕节实际,全区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经过长期锤炼和反复提炼,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随着试验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试验区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其内涵也日益丰富。

    坚定信念: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大计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信念;就是要有压倒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决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所屈服;就是要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贫困落后岩溶山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百折不挠地加快毕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艰苦创业:就是不等不靠,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做就做好,敢为天下先,善于创造新业绩;就是要正视现实——我们是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搞试验,是在进行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试验,绝不能期望向沿海发达地区那样,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就能使大家富裕起来;就是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加倍工作,发挥“人一之,已十之;人十之,已百之”的创业精神,开创历史性跨越的新局面。

   求实进取:就是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与时俱进地开展新的试验探索;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就是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图虚名;就是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韧不拔,不要遇到风吹草动就犹豫迟疑,发生动摇。

    无私奉献:就是要用富有成效的改革试验实践为岩溶山区乃至中西部陷入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地区人民打破恶性循环探路子作奉献;为长江、珠江中下游这两块中国最具增长活力地区提供生态屏障作奉献。它要求全区各级干部、党员不能贪图享受,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求全区各族人民既要以可持续发展观安排生产生活,确立造福子孙后代的奉献精神;又要勇于探索,不以一已之得失为得失,要把推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为国家作贡献有机统一起来,确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思想。

    十六年来,试验区精神日益增多地深入人心,成为激励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胡锦涛同志开创的试验区大业推向前进的精神力量。试验区建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试验区精神的有力推动;试验区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不断增强着试验区建设事业的凝聚力,是试验区人民奉献给国家和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确立坚定不移的正确信念的指引,于艰难困苦中勇于开创前无古人的新业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和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有识之士排除万难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老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深圳精神——浦东精神——毕节试验区精神等,无一不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无一不为我们党的领导人所倡导和身体力行。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试验区的发展要融入全省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试验区精神理应进一步得到弘扬。我们要把弘扬试验区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最大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弘扬试验区精神,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为试验区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丰富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四、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大计的指引下,在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毕节人民的不懈努力与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和省有关部委及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深圳市、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十六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毕节试验区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业绩,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态势:

    (一)主要成就

    1、 开发扶贫成效明显,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23.4亿元升到196.03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3.3倍,年均增长9.55%,比全国全省水平分别高出0.64和1.1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412元上升到2004年的274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43倍,平均每年增长8.01%,高出全省水平0.86个百分点。全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从1988年的11%上升到12.3%,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粮食产量达到238.22万吨,是1988年103.83万吨的2.29倍,基本解决了长期缺粮的突出矛盾。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3.02亿元升至26.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16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16元,三项收入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不断缩小。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降到2004年56.4万。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23.4亿元升到196.03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3.3倍,年均增长9.55%,比全国全省水平分别高出0.64和1.1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412元上升到2004年的274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43倍,平均每年增长8.01%,高出全省水平0.86个百分点。全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从1988年的11%上升到12.3%,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粮食产量达到238.22万吨,是1988年103.83万吨的2.29倍,基本解决了长期缺粮的突出矛盾。财政收入1988年的3.02亿元升至26.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16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16元,三项收入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不断缩小。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降到2004年56.4万。

    2、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十六年间,试验区人民边和贫困作斗争,边努力恢复生态活力、改善环境、治理污染。一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明显,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以平均每年50万亩左右的速度加快发展,16年来,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540多万亩,封山育林成林面积达268.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按现行统计口径)增加到33.92%,远高于全国全省同期平均增幅。二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成果喜人,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470平方公里,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的42.6%,土壤侵蚀量减少35%左右。三是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充分保护相重的体系日趋形成。

    3、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进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2004年,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从1988年的36.8%提高到85.0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1.29‰下降到9.80‰,16年间少增加80万人以上;2004年年未总人口719万,占全省份额从1988年的19.4%下降到18.4%。与此同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据毕节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至2000年,全区每万人中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63人,高中和中专程度297人,初中文化程度1465人,小学文化程度4246人,分别比1990年增加41人、70人、407人、808人,十年平均增长11.1% 、2.74%、3.27%、2.17%;全区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为20.7,比1985年降低了27.3个百分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75.04%,初中阶段入学率上升到90%。伴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日趋合理,广大劳动者自主创业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4、综合开发实力明显增强,能源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十六年排难奋进,大纳公路、贵毕高等级公路、内昆铁路威宁段、黔北火电厂、金沙火电厂、纳雍火电一厂、洪家渡电站、引子渡电站等已投入运营;已建成装机达380万千瓦,通车里程达10538公里。索风营水电站、纳雍火电二厂、黔西火电厂、大方火电厂、隆黄铁路黄织段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或立项。织金火电厂、毕节头步电厂技改和一批大型煤矿(如中岭煤矿、比德煤矿、青龙煤矿等),织金、毕节市大型煤化工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立项和建设工作加快进行。上述骨干工程加上大方、黔西、金沙、纳雍等县的城市供水及污染治理、草海污染治理和综合开发的国际项目,以及其余一大批已建、在建、待建的重点项目,如纳雍五轮山、金沙林华、龙凤,毕节市王家坝、岔河,大方对江、小屯等大型煤矿和金沙40万吨合成氨、织金45万吨二甲醚等煤化工项目,毕节市生物芯片、赫章县养牛等项目顺利推进,将极大地推动毕节试验区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88年至2004年的16年间,全区累计完成投资433亿元,投资总额从占全省4%左右提升到11.6%以上,年投资规模由1988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5亿元,增长38.6倍,平均年增25.9%,比全省高出5.66个百分点。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大公司和知名大企业,如汉氏公司、兖矿集团、华电集团、西洋集团、新澳集团、国电集团等相继进入,为毕节的发展注入活力,不断增强着试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5、执政能力日益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 得益于试验区十六年的不懈探索和建设实践,全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的目标管理体制日趋健全和完善,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党组织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和领导全区人民迈向全面小康的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专家咨询委多年开展的工作使各方各界利益诉求得到较好的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暨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日益显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试验区精神日渐成为推动试验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基本经验

   (1)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毕节试验区是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未来趋势,集中各方智慧,结合岩溶山区人民的丰富实践,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改革开放路线的产物。试验区建立后,毕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和探索,实事求是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开展试验实践,深化试验内容,并努力排除各种制约和影响试验区健康发展的错误观念的干扰,有力地推动了试验区沿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2、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综合处理经济、生态和人口关系。试验区人民坚持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既高度注重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又注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着力于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以开发优势自然资源,实现开发式扶贫。坚持“边和贫困作斗争,边扩大生态张力”。坚持“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口过快增长降下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协调推进。把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能力培养、人口结构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有机结合,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试验区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首先着重解决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坚持因地制宜,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烤烟种植、复烤加工、卷烟生产销售等合并考虑,系统开发,为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提前进行实践,促进两烟成为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开发矿产、生物资源,培育壮大矿产品采掘、能源等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寻找富民富县的结合点。以兴修毕节至双山“志气路”为代表,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等,为试验区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4、坚持把国家政策支持与自力更生、扩大开放结合起来,着力于改变封闭的经济社会结构。遵照胡锦涛同志当年倡导的“勇于探索,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指示精神,试验区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老区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自力更生,苦干实干。在改革试验中,注意处理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本地利益和外来者利益,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利益的关系。不断加强对外联系,广泛开展横向联合,与国内外各类组织机构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合作与交流,为试验区长足发展营造了日益向好的外部环境。

    5、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不动摇,并与时俱进赋予新内容。试验区建立以来,地委、行署一任接着一任干,围绕三大主题,坚持改革试验不动摇。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全区综合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打下扎实基础;坚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生态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农民致富有机结合;坚持狠抓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狠抓人口控制,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发展教科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为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各方各界特别是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的优势。试验区建立和发展的实践表明,锦涛同志,贵州省委、省政府商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帮助毕节沿着正确道路大步迈进,推进毕节试验区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人士肝胆相照、共谋改革的政治意愿。由锦涛同志开创,贵州省委、省政府和以中央统战部牵头的各帮扶单位、深圳市与试验区人民与时俱进地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以及集中各方智慧,推动持续发展的成功探索,对丰富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论,发挥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广泛的国内外影响。

 

         五、试验区建设的近期思路和任务

             及建立二十周年的预期目标

    (一)试验区建设的近期思路和任务

    从现在至试验区成立二十周年期间,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为战略任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大调控力度,着力开发优势资源,努力实现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和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认真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用试验区精神培育和激励全体建设者,为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出积极贡献。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为人民安居乐业和创造新业绩提供良好环境。

    1、继续深入探索富有成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合理有序可持续地开发优势资源。要按照“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综合系统地全面推进的要求,将战略与战术、目标与任务、过程和结果、政策和举措等有机统筹,全面部署。稳定发展一产,大力发展二产,有重点地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三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探索水火电厂(站)建成后最大限度地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资源转化增值的路子。适当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在生产力布局上,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人、财、物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切实深化改革试验,努力促成多种所有制交融、产业交融和城乡交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坚持把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建设有大的突破。采取切实措施,在着力抓好人口数量控制的基础上,抓好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能力培养、人口结构改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以富有成效的人口控制工作推进试验区健康发展。

    2、大力抓好开发扶贫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区域经济总量较快扩张帮助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解决极贫人口温饱为中心,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的,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以强化人口能力培养为抓手,促进贫困区域建立自我发展机制。要抓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实施。以抓好龙头项目建设为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为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作出积极贡献,在建好已开工水、火电厂(站)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后续电厂的争取立项和动工,培育和扶持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兴煤炭企业。要适时进行战略安排,对煤炭化工和有利于综合利用的高科技产业进行超前准备,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益增加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把充分就业尤其是帮助贫困人口就业,作为长期战略目标抓紧抓落实。要通过开发特色资源,推动以公路、铁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加快隆黄铁路、毕节机场争取步伐,争取全面动工修建黄织铁路。

    3、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生态建设,真正寓生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统揽全局,全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与移民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与利用科技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和减少环境污染有机结合,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逐渐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保护体系。大力抓好退耕还林,坚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突出重点、合理开发的原则,充分依靠现代科技实施连片开发。要创新经营机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退耕还林,积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让形式上的林权变为实实在在的林权;使所有、经营、处置和收益权在实践中得到统一。重点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部分水利骨干枢纽工程的建设,加快解决我区生活及工程性缺水问题。

     4、深入持久地扩大对外开放,切实优化投资环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认真按国际惯例运作,努力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对外开放形式,促进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在扩大开放中,优化投资环境是基础,全方位增加投入是关键,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是重点。为切实增加投入,一是要大力加强项目库建设工作,要根据市场态势和优势资源配置的需要,在抓好项目库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保证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一批,争取立项一批,准备一批。二是要通过推行政务公开,改革陈旧落后的管理体制。三是要完善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和项目前期工作资金管理机制,实行规范化运作服务。四是要继续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5、努力建立以社会制约与利益导向相结合的人口数量控制体系;切实抓好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要以建立、健全、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自律管理”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重点,推进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与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解除广大农户的后顾之忧,促进人口生产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协调相一致。要在切实完成“两基”任务的同时,加速发展各类教育,大力创建营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的氛围,极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增强适应“入世”带来的挑战与抓住机遇的能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充分用好用活科技存量资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人才工作,建设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

     6、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试验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指示精神,推动全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全方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全社会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奋进。

    7、深化改革试验,勇于排难奋进,加快探索步伐。要强化对试验区深刻内涵、丰富价值、重大意义的认识和把握,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等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要按照省委“试验区工作要重点抓好落实”的要求,认真实施试验区“十五”总体试验方案,真正发挥“作示范,探路子”的积极作用。要切实加强对试验区工作的领导,将改革试验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道列入考核县(市)主要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注效应。各种媒体要建立试验区宣传阵地,地区要设立专门网页和展览馆;要在党校、师专等开设专题讲座,使试验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8、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推进民主化、科学化决策。继续健全完善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通过集中各方智慧和广泛调动积极性,加快试验区可持续发展步代。切实加强中央统战部等中央帮扶单位、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相关部委,以及深圳市的对口联络联系,既为他们赴毕考察指导、开展帮扶工作提供条件,又扎实落实所提出的各项建议、意见,抓好帮扶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地区专家咨询评审委员会的作用,努力推进试验区科学化、民主化决策进程。建立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机制,拓展经济、社会、文化活动领域,培植和引导贫困县乡确立自我发展机能。

   (二)试验区建立二十周年的预期目标

     在迈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市场化进程不同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全球化等,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制约和影响日趋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全国、全省最贫困落后地区之一的毕节试验区不仅需要克服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要素组合不好;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口众多而科学文化素质低下,人口控制难度极大等困难,着力解决传统生产方式下人均可利用资源不多、垦植过度和优势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还要通过抢抓西部大开发,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抢抓试验区跨区域跨时代意义和价值日益展现、各方各界不断加大支持推动力度等战略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改革试验步伐,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区情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和集约经营的增长方式。不断克服日益剧烈的来自国内外的市场挤压和竞争,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辅之以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走既有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之路;使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不断推进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在社会重大利益关系合理处置、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政府职能准确定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担负起国家赋予试验区的“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神圣职责,实现全面小康,让区域的“小试验”真正体现出“大方向”的积极作用,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方针指引下,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充分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为岩溶山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丰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内容、拓展其实践形式作出贡献,确保到2008年:

    全区GDP达290亿元,比2002年增长109.23%,年均增长13.09%,六年内实现翻一番(这是全省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在全国也极为罕见)以上。人均GDP至少可达到3936元,按90价格计算为2406元,接近2500元的小康标准,小康实现度为94.54%,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三次产业到2007年确保形成“二三一”产业结构模式,2008年三次产业之比预计21:55:24,实现从“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本区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的努力初见成效。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1908元,比2002年增长36.97%,年均增长5.38%,按90价格计算为1084元,基本达到1200元的小康标准,小康实现度为86.99%。通过电力、煤炭等新兴产业拉动,新增17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带动逾50万农村人口脱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80元,按90价格计算为2913元,跨过2500元的小康标准。在2005年基本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帮助他们走出生存困境的基础上,到2008年,全区贫困人口降至41万,低收入人口降至79万以下。脱贫奔小康条件更加坚实,返贫率进一步降低,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以上,占到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的60%左右。至2008年,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6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8‰以内;年未总人口控制在751万以内。人口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以村民自治为主的计生机制初步形成。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人口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教育、科技体系;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财政收入预计可达40亿元左右,比2002年翻一番以上;届时财政将有较之原来宽裕的资金支持全区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