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颜氏1号唇膏专柜价:研究性学习文章汇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29:09
 
研究性学习文章汇编    目录○ 研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
○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轨迹
○ 研究性学习的产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 研究性学习的基特征
○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 感受时间——校本课程计划        研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
一、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知识经济对创造人才和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
1996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知识经济”作出了这样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以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因素是人才。知识与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移动电话、多媒体电脑、英特网、电子商务、克隆羊、纳米技术……这些东西从“天方夜谭”到“津津乐道”再到“熟视无睹”,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情。震惊于这种飞速变化的人们给这个时代取了各种名字,“信息社会”、“知识经济”,这些东西的背后是先进技术,先进技术的背后是人,是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1998年春天,中科院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6月1日,江泽民主席在会见“两院”院士时,发表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的谈话。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综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涵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意味落后,落后则意味屈辱和挨打。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足于世界。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只有拥有创新人才,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个人来讲,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根。
未来学家对未来学生的要求概括为三条:一要学习对明天有用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二要学习对付明天的应变能力——会实践的能力;三要学习终身受用的本领——会创造的本领。
由此,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共识:知识经济时代更加呼唤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二、加入WTO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WTO呼唤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重心的转移。2001年12月11日,经历15年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的第143位成员。加入WTO后,意味着过去的“壁垒”经济让位与全球经济。而要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创新的再生产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意味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
中国的企业要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世界知名企业争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对于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来说,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增强实力。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中指出:“世界已迈向一个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时代。”世界上将不存在一个国家完全独立的经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已溶入世界经济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重要财富将不再是资源,而是公民的创新能力。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加入WTO,对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是最大,也是最深刻的。它要求教育在培养目标的重心上必发生转变。首先是变重“传承”为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变重“守业”为重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变重“单干”为重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人才呢?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人才。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三种精神:①求异精神。即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在无路处走路。②冒险精神。即探索未知领域,充满关隘、凶险和迷茫。一切伟大的文明都是民族活力推动的想像力的冒险所成就的,也唯有喜欢冒险的人,才能理解探索者的伟大之处。③献身精神。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诺贝尔当年实验炸药时,不知失败了多少次,有5人被炸得血肉横飞,他的弟弟也被炸死。但诺贝尔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终于获得成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种能力:①创新思维能力;②创新想像能力;③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性人才在个性上有如下特点(吉尔福特,1967):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可以看出,创新性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智力上,而且表现在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加入WTO也呼唤基础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轨迹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开始于何时?似乎难以给出一个精确无误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出台之前,我国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从上海七宝中学“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实验开始,有深圳华侨城中学、大庆一中、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天津实验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巩义二中、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黑龙江哈尔滨九中、上海文莱中学、江苏江阳一中等等加入了我们的实验队伍。近年来,部分省市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上海市七宝中学的“角色体验”;上海市大同中学的“专题研究”;上海市向明中学的“自创性研究型课题”;上海市西中学的“综合主题活动课”;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跨学科活动课”;浙江省瑞安中学的“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社会调查等等。这些都为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提供了范例。
1999年元旦,《上海教育报》在展望新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的专版上,发表了张肇丰副研究员的《研究性学习倍受关注》短文;1999年5月15日,《文汇报》发表了他的题为《研究性学习:另一种学习的革命》的论文。后者是普教所课题组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好像也是我国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正面阐述“研究性学习”的文章。1999年10月下旬,教育部基教司在江苏无锡锡山市召开“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讨会”。根据基教司的要求,上海的代表用半天时间在大会上向全体与会者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作法和构想。晚上,朱慕菊副司长召集上海的部分会议代表进行座谈,明确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的研制”项目委托上海市教委承担,并就“研究性学习”本身谈了她的许多指导性意见。2000年6月29—30日,教育部基教司在上海召开《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讨论稿)专家论证会,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副司长、沈白瑜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以及来自各地师范大学和教研室的10多位专家、教授参会。会上,与会者对《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讨论稿)提出了许多修改、补充意见。
2000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改稿)》,(教基[2000]3号),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从2000年9月1日起在全国10个省(市)先期进行实验。2001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要求从2002年9月1日起全国各省市高中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这意味着研究性学习从2002年9月1日起将在全国所有普通高中实施。2001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从2001年9月1日起,研究性学习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小学和初中开始实验。研究性学习在通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作为必修课贯穿于小学至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这无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  
研究性学习的产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研究性学习追随世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渊源
根据笔者手头的资料和理解,研究性学习继承了历史上许多教育家的理论、观念和方法。从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至少大规模地倡导过3次。第一次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主要倡导者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卢梭认为人天性具有探究的欲望,教师应创设问题产生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这种观点为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直接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其目的是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味、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第二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倡导者是杜威、克伯屈等人。杜威概括了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问题学习法”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上推进了一大步。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主要是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并且受实验科学的影响,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倡导者是美国的布鲁纳、施瓦布、费尼克斯等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相继产生,两者不仅深化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更是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这可视为研究性学习的雏形。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主是适应“冷战”时期科技、军事与空间竞争的需要,目的是培养“智力卓越性”,造就智力超群的社会“精英”。
二、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领域里的一个世界性的主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正成为教育领域里的一个世界性主题。研究性学习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称呼不同,组织实施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本质上都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美国从1998年起在大学、中学、小学开展了“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美国小学的阅读课有一种作业是让学生写《研究报告》。比如,三年级写《青蛙》。教师要求学生在家养几只小蝌蚪,天天观察蝌蚪的生长情况,记下它的变化。学生亲眼看到蝌蚪长出小腿,最后脱掉尾巴,跳出鱼缸,变成小青蛙爬走了。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日记》写出上述过程,还到图书馆查《大百科全书》,有的学生从电脑中调阅有关资料,写成报告。老师给六年级学生出的作业题是《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留了一串思考题:“你认为德国法西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珍珠港遭日本偷袭的事件”,“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认为当时是否只有使用原子弹这一种办法获取胜利”,“你以为世界人民怎样才能避免发生战争”等等。学生纷纷收集有关“二次大战”的图片、录像、书籍、报刊、缩微胶片和光盘等资料,如饥似渴地阅读、摘记、做卡片,激烈地争论。他们还走访参加过二次大战的老兵和当时的目击者,最后以翔实生动的资料写出个人研究报告。不少学生的报告洋洋万言,分出章节并附有图片,列出参考书目,俨然成了一本书。流行病专家常常告诫,公共图书馆的书报、公共场所的扶手以及纸币上,都留有许多种类的病菌,接触后须洗手、消毒,以免传染疾病……但美国华盛顿市12岁的若奈达•布罗克和9岁的咪咪莎拉却不“人云亦云”。在他们的父亲的支持下,兄妹俩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取证”和研究。他们把经过消毒的棉布条放在12个地铁站的电梯和楼梯的扶手上,然后在3天后收回棉布条并做细菌培养,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可能传染疾病的有害病菌。此后,他们用相类似的方法对15本畅销书和100张纸币做同样的检测。结果证实:前者也没有多少病菌,而后者却滋生有大量病菌。对此他俩分析说,书本上和扶手上之所以没有很多病菌是由于生长环境并不适应,而纸币上往往沾有油污,而且常置于衣袋或钱袋,因而温度较高,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他俩的研究报告后来发表在权威的《流行病学》杂志上,受到了专家的关注和肯定。
美国劳伦斯中学,从1985年开始一直为7年级的学生开设一门“自主研究”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独立完成专项课题的研究。
法国的初中、高中、大学预备班都开设了相互衔接的“研究学习”课程。1995年法国在初中二年级进行“多样化途径的研究性学习”实验。1996年又在大学预备班开设了“适度发挥学生创造力”的课程,简称TIPE。1998年4月又在高中开设了“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课程。1999年在初中三年级新增加必修课“综合实践”。
日本在1998年起草的21世纪初等教育内容应有方针的咨询报告中,提出全日本中小学新设“综合学习”课程。并指出综合学习课程中应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开展以儿童兴趣为基础的教育活动,以实现如下目标:(1)培养儿童自己发现课题,主动地学习和思考,独立地判断,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2)让儿童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综合学习”课程的标准课时在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105学时,五、六年级110学时,超过总课时的1/10。关于综合学习课程学生应选择么内容和课题?在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中指出,综合学习课程是由一个各学校充分发挥自己创意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跨各类学科的。日本《学习指导纲要》的总则中对“综合学习”的学习活动有如下一些案例: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福利、健康等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课题;基于儿童的兴趣、需要的课题;适合地区、学校特色的课题。综合学习课程的目标旨在重视解决问题的学习,培养儿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学习收集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掌握汇报、发表、讨论等等学习方法。东京学芸大学附中已编写了一本《对物理世界的研究》,作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用书。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内研究6个专题,每个专题花5—6个学时,各个专题包括若干实验和专题研究,结束后要撰写研究报告。下面是日本宫城教育大学附属中学实施的“课题研究学习”课程中,学生选择的课题(表1—1)。
表1-1  课题研究学习课程学生的选题
领域 题       目 人数
 
 
 


 
 
 
 
  臭氧层空洞的发生和影响 
垃圾问题               
日本的发电厂           
能量与环境问题         
酸雨                   
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     
汽车和环境的变化       
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森林的保护             
温室效应发生的历史及危害 3
3
5
1
1
5
2
1
1
3
 
 
 
 


 
 
 
  遇难时的信号           
电话的历史             
影像的信息效果         
携带电话的未来         
计算机网络上的秘密     
邮寄物                 
报纸是怎样做成的       
信息在海上的传递方法   
电话局和现代人的关系   
信息和袖珍呼机           3
2
1
4
1
2
1
2
3
 
 
 
 




 
 
  外国文化及组织机构同日本的差别
和日本相关的亚洲各国         
日本和西洋音乐               
制定世界模拟旅行计划         
欧洲的点心和日本的点心       
日本和世界的死刑观           
古代中国和日本的             
革命给现代带来的影响         
日本电影和美国电影的差别     
从外国引入短裤的历史           1
2
1
5
3
1
1
1
3
1
 
 
 
 
 


 
 
  酸梅和茶叶                   
初中生和老年人生活的比较     
人的寿命                     
精神紧张与健康障碍           
食物与健康                   
人为什么要吸烟               
野生的猴子与动物园的猴子的差别
小儿科护士的工作             
没有治疗方法的疾病           
导盲犬                         1
5
2
1
2
1
2
3
1
1
2000年9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在《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书——学会学习,全面发展》中新设置了“专题研习”课程。专题研习是指就特定的题目进行探究。专题研习的题目可以由教师给出,也可以由学生自行选定。专题探究工作可以由个别学生独自完成,也可由多个学生合作完成。设置“专题研习”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扩宽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高层次的思想能力,培养与别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及自学的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
教育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推出了旨在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从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主张课程改革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切构成了开设研究性课程的出发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创造了空间。同时,也适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在逐年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滑至第31位。如果我们把这种令人不安的下滑与我国的教育多年来的“发展”联系起来看,把教学时间和重点放在什么方面呢,就早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了。
要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课程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与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人们思维、创造的最好年龄一般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研究表明,3—9岁是创造性的启蒙时期,是培养创造素质的基础阶段;9—22岁是培养创造素质的关键时期;22—28岁才是创造素质的结实期。中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七岁到十八、十九岁,是培养创造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自然成为中小学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人在某一个问题上要有所创新,他对这个问题必定要有大量的、充分的研究。所以,研究与创新密切相关,没有研究就不可能有创新,研究是创新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合理的组织课程类型和模式,使小组讨论、个别学习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等环节,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提高创造性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使学生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虽然其他学科课程也承担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但是研究性学习由于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兼容性和时间性等基本特点,因此,研究性学习比其他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鲜明。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和加入WTO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不仅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出于这样的考虑,研究性学习“破土而出”了。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研究性学习第一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可是目前大家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却知之甚少。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面向21世纪《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点是“研究性”,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高中、初中和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的必修课,全体学生必须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由国家宏观控制、学校自主开发、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主动探索的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的基特征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弄清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就不难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有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和过程性。
1.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把学生真正地置于主体地位。自主性的实质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课题组成员的组合、指导教师的选择、研究内容的确定和实施、研究成果的评价及交流展示等都由学生自主决定,教师只起参谋作用。这样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位置,最终表现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
2.创新性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性。第一,研究性学习坚持创新性学习的目的观。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和过程,在特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研究性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第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具有创造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研究中的困难或实际问题也迫使着学生不断地变换着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能动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地想象,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翔,不断地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强化。第三,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具有创造性。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往往是发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或者相对学生自己来说是首次发现的知识,其结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实践性。如何理解研究性学习中的实践呢?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也可以到大学、科研机构访问请教,还可以在学校中查阅资料、上网和老师讨论问题。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最大不同是: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研究的重点一定会有差异,这就意味着研究性学习会“校校不同,生生有别”。实践具有多样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实习、探究、生产劳动、创作、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不怕挫折,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4.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主要表现:一是学习内容上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别的知识体系,除了学校提供一部分现成的内容外,大部分学习内容要靠学生自己到社会上去寻找,可在自然、环境、社会、科技、文艺、教育、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中寻找到适当的课题,范围很广泛,这使研究学习的内容极具开放性。二是学习时空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在主题的选择、研究的视角、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手段的运用、研究结果的表达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给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留有足够的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实践知识。
5.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手段,由学生自主研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个人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合作攻关;可以调查,也可以理论探索;可以撰写论文,也可以撰写调查报告……。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6.过程性
研究性学习把实施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当然,研究性学习也看结果,但研究结果对学生而言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了研究一般问题的流程和方法,亲身经历了自我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思考、猜测、推理和他人交流合作等较为复杂的探索活动,体验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增强了研究意识和问题意识,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问
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对于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具体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如何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等,成为目前普通高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日前,记者走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采访。--编者按
1.     为什么在高中课程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答: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2.     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呢?
答: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哪些特点?
    答: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第一个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第二个特点是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第三个特点是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4.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那么,研究性学习应当如何实施和组呢?
答: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还可以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学生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比如,进入问题情境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进行讨论。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
在表达和交流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5.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指导作用该如何发挥?
    答: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6.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那么,研究性学习应当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哪些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第二个特点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第三个特点是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7.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必修课,全体学生必须参与。对这门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如何加强管理?
    答: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选择合乎实际的推进策略,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使研究性学习在学校中得以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可采取先试点,再在面上推开的工作策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一两年内做到全面实施。教师培训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的教育研究、教师培训机构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制订近期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开拓思路,积极引导,加强素质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支持和帮助学校开辟校外学习、研究的渠道,发展教育系统与校外系统的联系,在创设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社会环境上发挥作用。另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先进,积极推动。要针对地区差异和学校类型差异,进行分层、分类指导,注意扶植、帮助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评估项目中增加对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情况(包括课程落实、制度建设、资源利用等)的检查内容,并把它作为学校评优和示范性高中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还要重视发挥教研、科研机构的作用,要组织力量开展切实的研究、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和总结学校、教师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应用,并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或向行政领导部门提出建议。  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年和三年规划。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校内设施设备使用制度、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等,并建立家长和社区有效参与的机制,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和职工,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等设施、设备和场地,也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的人才资源,利用电子信息资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 黄荣怀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而是决定着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
为此,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决定要在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教育部[2001]6号文件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指南》中给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教师处于缺乏创造性思维的状态,要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是不现实的。同时,如果没有一个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社会环境,不考虑社会环境的现实特征,学生在学校学得再好,也是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多大作用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要素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
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网上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首先,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即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研究探索材料。
其次,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几何画板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即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辅助研究工具。
第三,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即网络平台是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工具。
综上所述,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一方面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三要素为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人才,符合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潮流。
三、创新思维培养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到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原始人的蒙昧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现代人。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材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材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按照何克抗教授的观点,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9]。在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个要素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指向,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哲学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即主体)。在此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即:[9]
        环节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环节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环节3: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环节4: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环节5: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网上资源、工具软件与网络平台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环节一,即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甚至相反,其思维目标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在互联网上可以是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
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二和环节三,即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通常就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类。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形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想象)或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把握、直观透视与空间整合、快速判断的特点,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这方面工具软件,典型的如几何画板可以辅助学生对一些几何问题和力学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寻找结论;此外,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科学实验,辅助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最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五,即辩证思维。辨证思维(即辩证逻辑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还要看到不同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总之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事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而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要求。
四、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
1.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
《指南》中关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文献资料从哪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哪里来?当然,它们可以来自于书本、图书馆、博物馆等。但决不可放弃网上资源。目前国内的科普网站有科普之窗、伊文科普、中国科普、北京科普、科普社团、大科普网、趣味科普站、中国科普城、中国科普博览、前沿科学科普网等近百个。它们均含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中国科普城 (http://www.stcity.net.cn/),内容上分为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军事天地、电脑时代、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风土人情和文学艺术等十大类,近千个小类。已收录了近百册图书500万字的文字资料,图片近3000张,文章近1万篇,并且每天以100-200篇文章的速度增加。中国科普 (http://www.cpus.gov.cn/)由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主办,旨在让公众理解科学。栏目有政策法规、科普动态、科普基地、科技前沿、科普论坛、科学与生活、科技史话、科学人物、少年科技乐园等。
国际上也有许多科普资料,如位于硅谷的San Jose现代技术革新博物馆,由旧金山市政府投资1亿美元、博物馆自筹5000万美元而建成。博物馆中的计算机可用于设计自行车、机器人、电子软件、人体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实验室,绝大部分是参与式设计,还专门设计了竞赛项目。馆长认为,这本身就是博物馆的精神。博物馆设有学习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来中心接受培训,全力为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服务。给学生安排的观摩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各专题的活动月月更新。洛杉矶市郊Getty艺术博物馆于1995年开馆,藏品都输进可以互动查询的联网计算机。每年有4万名学生、1.5万名教师前来参观学习。博物馆介绍了各种活动和计划,其议题都提供给教师参考。这些高质量的博物馆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帮助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2.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
研究型学习可分为文献研究、实验或观测、调查研究、建摸概括、畅想论证、思辩探究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其一般程序分为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等四个步骤。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比如,在实施研究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得出结论。”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 Word 97/2000和WPS 2000等)与电子表格软件(如:MS Excel 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在撰写研究成果,“学生将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可以是大字、模型、小品、漫画、图片、声像、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 Word 97/2000和WPS 2000等)与电子简报软件(如:MS Powerpoint 97/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
有一些工具软件可以直接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典型的有“几何画板”。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国外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自93年“中心”推出几何画板的汉化版以来,很快受到数学教师的欢迎,经过“中心”近几年举办多期有关几何画板的应用培训班及部分学校的积极试验,目前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革新的思想已开始为教师们所接受,并已逐渐在全国不少中学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目前几何画板可以用作数学和物理相关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重要辅助研究性工具。
 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就一些需要进行实验而缺少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提供帮助。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通过鼠标的点击以及拖曳操作,用户可以进行虚拟的实验。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仪器技术的结合。虚拟仪器技术与认知模拟方法的结合也赋予虚拟实验室的智能化特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无顾虑地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室操作仪器,进行各种实验。不但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还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仪器。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生,通过网络同样能够 “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10]
3.网络平台是合作研究与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这么长时间的“作业”,教师如何对其进行监控?其它同学如何了解其进展?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在网站上定期发布其研究进展或用Email不定期的通报相关情况应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显而易见,网络是其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比如,开始时,每个同学的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取得结论或形成的观点可以在网上发布;可以全班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或BBS异步讨论;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如此反复。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此时,小组的合作非常紧密,更需要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协调任务进度,因此更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的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www.webcl.net.cn),该系统除了支持资源共享、不同分组策略和互动协作等功能外,还具有任务调度、项目(活动)管理等功能。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泰盛德公司开发的新纪元因特网协同教学系统是在学校局域网上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利工具。该系统具有Internet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电子阅览室平台和学校Intranet应用平台,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开放试资源建设机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五、结论
  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副总裁、Palo Alto研究中心(PARG)主任约翰•布朗博士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显的。外显知识与概念有关,而内隐知识与实际知识、技能、诀窍有关。隐性知识在行为、做事情和参与社会活动时就展现出来,因此,内隐知识会以一种慢慢出现的共享的理解形式在一起工作的人群中传播。在物理上教给学生概念、概念化的框架以及物理事实,这些都是物理的外显知识,这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物理学家。要想成为物理学家,他们必须学习这门知识的惯例,在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一个平台,这种相互作用是以认知为特点的,并存在于深思熟虑的调查行为中。
展望数字时代的潮流,人们有机会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方阵,这一网络方阵中将包括大量具有某些特殊交叉兴趣的成员(甚至小孩)。布朗博士曾观察过一个纽约的7岁孩子和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谈论企鹅,相信这个专家绝对没有想到他在和一个7岁孩子对话,而这个孩子的学校没有一个人对企鹅感兴趣,但这个孩子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兴趣团体。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以增长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成为学习的主流,它不只是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一门课程,还应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  
感受时间——校本课程计划
课程目标: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决定,为推动素质教育在我校向更深程度全面开展,且基于最新的教育理念:“提供一个包含最新信息的逻辑严密的学科全貌”,通过我校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尝试,设计本课程计划。新课程的内容是:以时间认识过程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梯,通过回顾使学生在获得现成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人类前进的过程,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探索科学的精神。
 课程类型:根据马什的校本课程分类方法,选择教师小组指导中期计划的探究型课程。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制作、实地测量和参观等活动,实现课程目标。
 评价机制:建立双向调控的评价机制。
 学生活动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课堂的情绪变化,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接受失败,承认失败的价值。
 课程评价:根据学生活动的发展和学生情绪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的进度和发散方向。
 课程建议:在现行学科教育的体系下,建立各学科教师的协作,提供充足信息来源和实验空间。
 主讲教师:由地理教师、物理教师、历史教师、语文教师、微机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组
 教学材料:自编教材讲义、多媒体课件、网络和参考资料授课时间:每周活动课时间,1课时,共35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教学提纲:
 感受时间
 第一章、引言——人类对时间的感受:(1课时)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周期性的反映。对时间的知觉判断往往是依据某种媒介进行,一般来说是依据物理时间、生物时间、心理时间这三种。
 物理时间主要是依靠时钟、手表、日历或自然界的周期现象判断,进行时间知觉。如昼夜交替、月亮盈亏、潮涨潮落。这种计时方法比较客观。
 生物时间主要是依据人体内部各种生理过程节律性的变化即“生物钟”来知觉时间的。人体内的心跳、呼吸、消化、排泄等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都是有节律的,人体内部的生物钟以及自然界的各种节律都是宇宙节律决定的。这种节律变化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成为人们时间知觉的依据。
 心理时间是指一定时间内个体心理活动的效率或客观事物被主体心理感知的次数,这种时间知觉以主观感受为主,因此常受个人情绪、性格、气质及需要态度的影响,不太准确。
 人类的活动、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会影响个体对时间的估计——时间具有相对性。因此,生物时间和心理时间用来把握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更多依赖,如昼夜交替、月亮盈亏、季节变化、影子的变化、星辰的位置变化等等,也就是物理时间来感知时间。
 讨论:在人类的早期,有什么方式感受时间?有什么直观方式计量时间?
 第二章 时间测量的需要(1课时)
 师生讨论:早期人类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对时间测量的需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人类早期的文明,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认识到时间的产生,首先是语言交流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的需要: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冰期结束,亚洲大陆开始农耕,其后全球各大洲先后进入农耕时代。农耕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表现出对时间强烈的需求。
 第三章 早期计时器——看得见的时间(10课时)
 一、沙漏、滴漏:
 1.教师讲解原理,并举例说明。如“铜壶滴漏”、公元660年日本中大兄皇子制造的水钟,即“漏刻”。
 2.学生分组收集资料,举办图片展览和讲解。图片来源可由网络查询。
 3.学生仿制沙漏或滴漏,利用仿制的工具计量时间。
 4.讨论:沙漏和滴漏等形式记时器的缺点:沙漏只能计量时间段;滴漏的准确度难有保证,同时费用昂贵。通过亲身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发现问题。
 二、蜡烛钟与更香:学生尝试焚烧各种条状的物质,对时间加以计量。通过实验发现缺点:蜡烛和更香虽然价格低廉,但精确度不足,仅可用于估量时间段。
 三、日晷:
 1.学生收集图片资料,讨论记时原理:利用地球公转周期的规律。太阳光线的周年变化,导致物体影子的指向方位的变化,比较准确地计量固定地点的地方时。
 2.教师介绍制作日晷的基本方法,学生分组制作。同时启发学生讨论日晷的局限性:阴天和夜晚,没有阳光时无法使用。
 3.学生使用自制日晷判断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时。
 四、钟鼓楼:
 1.认识钟鼓楼在历史上的作用:发布时间的机构。
2.学生查找中国的钟鼓楼资料,参观西安钟鼓楼。
 第四章 早期历法——时间周期(8课时)
 一、苏美尔人的历法——太阴历
 1.教师讲解原理:两河流域的先民苏美尔人利用对月球盈亏变化的观测,所制定的早期历法。学生讨论:此历法存在的问题。
 2.观测月球周而复始的变化,学生收集古诗词中与月相变化有关的诗文,并判断诗词中所反映的是上弦月、下弦月、朔还是望。将诗文整理成册,形成小论文。
 二、埃及历法——太阳历
 1.学生查阅历史资料,认识尼罗河流域的人民,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涨落、天文观测和三角几何测量等方法,制定了以太阳运动周期为依据的历法。
 2.学生相互交流资料,总结整理成多媒体课件。
 3.参观本校天象馆。
 三、中国农历——阴阳历
 1.学生在认识到太阴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农历的纪年方法,闰年的设置方法,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的苏美尔人的置闰法。
 2.了解农历二十四节气,时间和基本含义。特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地理意义。
 四、公元历法——回归年
 1.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公元历法制定的过程。
 2.了解回归年和公元历法之间的差异及闰年的设置。
 第五章 机械时代的计时器(6课时)
 一、摆钟
 1.学生了解单摆的发现过程,认识单摆的发现源于伽利略的细心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索精神。
 2.掌握“振子等时性”原理。制作单摆并检测等时性。讨论:地理纬度对单摆等时性的影响。
 二、机械钟
 1.学生拆装老式机械钟,分析其动力原理: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发散讨论:表盘的原始雏形与日晷盘面的关系。
 2.弹簧与“胡克定理”对机械钟的贡献。
 三、电子表: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形式对记时器的改造。
 四、原子钟——原子时(AT):
 学生上网查询原子钟的资料,相互交流。1955年英国做出第一台铯原子钟:根据铯原子电子跃迁频率作为计量时间基准,定出一秒的长度,以这个长度的86400倍计,为一日的长度。
 第六章 时间的统一(5课时)
 一、时间问题
 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带来了日期混乱:水手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师生讨论:人类文明为人类带来的这个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二、本初子午线的确立
 1.华盛顿会议:1884年10月1日,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埃里子午仪中心所在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
 2.讨论:全球经线和纬线的划分,及划分的几何意义。
 三、时区
 1.全球24个时区的设置:以本初子午线为基础,全球划分为24个标准时区,每个时区包括15度经度范围。
 2.利用地球仪,学生学习二十四个时区的名称、排列、中央经线,以及东西十二区的位置关系。在乒乓球上绘制二十四个时区和各时区中央经线。
 四、区时
 1.学生学习全球区时的确立方法,掌握区时计算方法。讨论:用区时记时的优点。
 2.观察:中国地跨的经度和时区。掌握北京时间的含义: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的意义。
 五、国际日期变更线
 1.利用制作的乒乓球微缩地球仪观察并计算:沿着地球运动的方向越过180°经线时,时间的变化;反向运动的变化。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
 2.利用地图查找:全球最早看到新年曙光的地方。
 第七章 人类文明进步的思维过程(4课时)
 1.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不断排除错误,不断朝向更高的人类理想集中的思维过程,即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结合。其中,发散思维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源泉。在发散过程中出现错误,不仅是正常的,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学生分组研讨纸张、住宅、通讯、书写、服装、印刷、飞机、汽车、照明、书籍等(题目可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各种物品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撰写书面报告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和老师组汇报。
 预期成果: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并完成书面教材和多媒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