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的主要模式:十一、戌时 (晚7点―9点) 心包经最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8:51:36
十一、戌时 (晚7点―9点) 心包经最旺2011-07-27 18:55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之通道,邪不能容,容则伤心”,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的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的状态。肾的的精气经过酉时开始收敛到此时已基本封藏,因此人体重量处于一天之中最重状态;人体血压因内脏活动的减弱而渐渐升高;人的精神活动也因内分泌系统的兴奋度提升而反应异常敏感,人的情绪极不稳定,暴力事件和情感冲突此时极易发生,治安情况是一天之中最紧张时期。
1、代君受过的心包络
   心包又称“心包络”,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不能受邪的,那么“代君受过”的就只有心包了。因此,心脏的病,首先要表现在心包上。当人感觉到心慌或心“扑通、扑通”乱跳时,极大的可能是心包开始受病而不是心脏的病,这就是中医里所谓的“心澹澹大动”之意。当心包继续受到外邪入侵而出现淤阻时,心包积液就会增多,心包内压力也会增大,心脏舒张将受到限制,心脏泵血压力随之渐渐变小,血液到达肌肉的量也就相应减少啦,肌肉会因供养不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这种病在现实是疑难杂症,而在古代只要通过砭疗就可治愈。具体方法是每晚此时用拍打袋坚持拍打1-2小时,重点拍打心包经、胆经和足三里,肌肉功能自然会逐渐恢复。
2、拍打膻中可以梳理人体气机
    心包又称“膻中”,中医讲“气会膻中”,心包在人体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梳通气机。 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生气了,往往想不开,胸口烦闷,象有东西堵在心口窝一样,心里七上八下,闷闷不乐,民间有一种土方法就是将煎饼用火烧糊吧了,然后用水送服,一到两次就好了。这就是因为膻中出现了闭塞,人的气机瘀滞了,就连喘气都不顺畅。现在的人工作压力都很大,生闷气、闲气的情况时有发生,膻中这个穴位非常容易堵塞。

    因此,在日常生活的当中,大家要经常用大拇指或掌丘直接往下捋来梳理膻中这个地方,就是可以啦。当家庭发生重大事故的时候,特别是女人们会拍胸大哭,为什么拍胸?也是为了疏通气机,一旦气阻膻中太过,就会出现胸痛,严重的会气郁吐血而亡,拍打是为了自救。因此气机不通的时候,我们用拍打疗法对解郁、解压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3、《灵兰秘典论》认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所谓“膻中者” 《灵枢•胀论》说“君主之宫城也”。膻中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两乳之间,居于胸膜之中,内应心包的外围;既有保护心脏的责任,也有“代君布命”的任务;系心包经的募穴,与脾、肾、小肠、三焦交会,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

    人的气机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膻中表现出来,所以有“气会膻中”之说。人体得先天气机之助而聚元气,人体得后天气机之力而成精气,所以膻中穴与胎儿的孕育和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的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在胸骨之后,膻中穴到神阙穴之间有一个巨大腺体,我们叫胸腺。

    在西医里膻中就相当于胸腺,它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分化的场所,一旦胸腺萎缩,人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胎儿时期胸腺是非常大的,人体出生以后胸腺会逐渐萎缩,伴随胸腺的萎缩人体器官功能衰退也会逐渐加重。现代科学研究,人体90%以上的疾病均属于功能性疾病,即功能衰老而导致的疾病。

    人过25岁后胸腺萎缩加快,SOD分泌减少,人的各组织将受到活性氧的危害,人的衰老加快,各种疾病开始产生。四十岁是人生的转折期,常言道“人过四十日过午”。四十岁人体衰老加快的主要原因是胸腺萎缩几近失去功能,各种疾病隐患将迅速爆发,人体进入了老龄化状态。因此,拍打膻中穴和刺激胸腺是人体梳理气机、抵抗衰老的主要养生方法。所以有“胸要常拍”之说。
    所谓“臣使之官”,就是在古时候对于权利至尊的君主,一生要谨言慎行,因为他是“金口玉言”,所以他的喜怒也要“不行于色”,要想寻个快乐或发号施令就必须通过宦官去实现,古代的宦官就是太监。“心为君主之官”,心包就像太监一样,执行者心脏的喜怒哀乐、传达着心脏各种命令,所以膻中还必须具有阻挡邪气、宣发正气的功能,否则就会天下大乱,人体就会百病丛生,因此打通心包经,增强心包抵御外邪的入侵能力,对于养心护心大有帮助。
    所谓“喜乐出焉”,它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是说,膻中是心脏的太监,他要引导那个闷闷不乐的君主去开心,去“喜乐”,然后才能让心脏的气机生发“出焉”,否则会抑郁成病的;另一层的意思是夜晚到来,古代的时候没有现在的电灯和娱乐生活,只有坐在油灯下夫妻夜话,说什么?无非就是家长里短、农田收成什么的,而且前文也讲过酉戌之时正是人情绪容易激动的时刻,谈到动情之处打情骂俏在所难免,况且古人注意节约,于是将高就低吹灯“喜乐”啦,毕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一天啦,放松和娱乐本就人之常情,更重要的是肾的的精气经过酉时开始收敛到此时也该释放一些了•••••因此,古人特别能生孩子,甚至一年一个,这就是原因所在吧!
4、贵人出声在丹田  
    在中国古文化里将人体划分出上、中、下三个丹田,上丹田位于两内眦之间;下丹田位于关元穴与气海穴深处;而中丹田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膻中穴部位。他们与人体气机的活动和声音的发出关系极为密切。
声与气的关系在古代《论声》专著之中这样写到:“人之有声,如钟鼓之有声,气大则声宏,气小则声短,神清则气和,气和则声重而圆畅也。神浊则气促,气促则声焦急而轻嘶,故贵人发声多出于丹田之中,与心气相通混然外达。丹田者,声之根也,舌端者,声之表也。夫根深则表重,根浅则表轻,是知声发于根而见于表也。”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丹田气是发声的关键。
    声音的发出主要是气的活动,主要受制于心、肺、肾三脏支配的。古代医家张志聪曰:“声音之器,在心主言,在肺主声,然而肾间动气上行于舌,而后发出声音。”说明声音的发出受心神支配和肺野和鸣,但关键是肾间动气的上行。肾间为命门,在此与丹田重合,均为元气宝宫。
    人分为五行,故其声也应归五行之声。五行为木、火、土、金、水,属于木行人形偏瘦高;火行人形偏壮实,面红性急;土行人形偏矮胖背驼;金行人形体态适中,性格沉稳;水行之人多精干。

    根据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论点,得知人应当“声形相符”,因而可以听其声知其形,反过来,也可以观察其形而知其声。如瘦高个的人说话声音高昂;体壮面红性子急的人说话声音多焦烈;身材矮胖驼背者发声深而厚;体态适中,性格沉稳的又说话多柔和圆润;精明强干的人说话流畅柔和。正如古人云:“木形之声高而昂,火形之声焦而烈,土形之声深而厚,金形之声和而润,水形之声缓而急”。

    但是世界万物都没有绝对的,人形与发音的关系也是如此,它们也有不相符的时候。如果火形之人发出水形人的声音,木形之人发出土形之声等形体与声音不相符,日久就会导致诸病产生。所以,形声不相符时,无论是相生或相克都应及时调整。故曰:“木声高唱火声焦,和润金声最富饶,土声深如深瓮里,水声圆急韵飘飘。贵人声音出丹田,气直喉宽音亦坚,贫贱不离唇舌上,一生奔走不堪言。”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声音与气的关系运用很广,尤其是中医。医学上已经把听声音即闻诊,作为诊断疾病的一种常规手段。正所谓:“听其声而知气,知气则能诊病也。”
    因为患者声音改变可以反应一个人正气的强弱和病邪的性质。故曰:“身小声雄位三公,身大声小寿命夭。”又曰:“声与气相争而出谓之嗓,主性急;声未鸣而气先出,谓之太溢,主寿不足。气出于声,声发为韵,有声有韵方谓之贵,此声乃丹田所生,声润而音韵,远而不敛。”
    如果声音粗壮多言,多为实症、热症。语声低微懒言者,多属虚症、寒症。语言重浊,多见于外感风寒,湿邪内困。而呻吟惊呼,又多见于疼痛,胀滞之症。言哑者,是邪克于喉部,肺气不宣所致。突然失音或嘶哑,为内脏气将绝之象。如《医学准绳六要》说:“声嘶色败,久病不治。”若妊娠九月失音声,为“子瘖”,属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
    综合上述可知,声与气的关系十分密切,气为音之根本,声为气之表现,同时声又为五脏之音:脾为土,其声为呼;肺为金,其声为呬(xie);肾为水,其声为吹;肝为木,其声为嘘;心为火,其声为呵。因此适当的发声可以起到培补丹田之气和补益五脏,同时达到通经活血,防病祛病的目的。
              如现代养生家马礼堂创编的六字决
              春嘘明目要扶肝,夏日哈心火自闲,
              秋呬应知金润肺,冬吹益肾坎中安,
              嘻理三焦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耳内,方知功效胜灵丹。”  
                   

                     唐代孙思邈诗曰: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时,三焦嘻出热难停。
隋朝高僧的养生真言: 
          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又如咒语养生的“嗡、啊、吽”。 默念也能强烈感到气流从头顶进入,直达会阴部,在沿两腿下去的感觉。发“嗡”字音时,气涨满上丹田和整个头部,使其产生振动,有益于大脑开发;发“啊”字音时,气充满肺和气管,并产生振动,有益于膻中气机的梳理;发“吽”字音时,气充满五脏六腑,五脏六腑均产生振动,有利于补充下丹田之气;
“南无阿弥陀佛”在念时会自然把气沉入下丹田,使喉、胸、任脉贯通。时常念之非常有益于人体小周天的通畅。
   “嗡、唵、嘛、呢、叭、咪、哞”在咏时口腔下颌部位会极限扩大,使喉、胸、下丹田一气贯通,气从下丹田起,冲过腹与胸,发声与喉下,因此时常念练,定会使人“精、气、神”三宝旺而不衰。
    有的气功师把“895000”定为人体保健密码;“1851000”拟为老人小周天信息码;“080800”拟为青少年小周天信息密码。其实这些信息诀或数字密码,在你发音咏颂时,会引起身体脏腑及经络穴位的局部或整体的震动,刺激血脉活畅,舒心顺气,养精安神,加之意念的配合达到治病除病的效果。经常练习可以清除体内的病邪之气,还人体清静之躯。
    现在流行的一些音乐歌唱,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形,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唱的歌曲,如高音者可以选高音,中音者可以选中音,低音者可以选低音。但一定要和自己形体相合。连平时说话也要和自己形体相合,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自身的健康。这就是调声音的意义。根据《音乐养生》的论述,在此把音乐养生的要点罗列一些供大家参考。
1)、声响不宜过强过大,以不超过60— 70分贝。
2)、速度不可过快,它的节奏和旋律流动,一般不要超过正常人的脉跳次数(特殊情况的需要例外)。
3)、不使用过于尖刺和过于低沉的乐器。
4)、旋律要有民族风格,要尽量做到对称、平衡,有起有落、有头有尾,长短相宜,高低相应。
5)、旋律的分句要尽量与人们的呼吸相近。旋律高、低、强、弱走向要与练功动作上下走向、意念的走向相呼应,不要上下矛盾,意气难归,更不要意气未落音已断,动作未停乐已停。
6)、虽是乐器演奏,乐曲的定调,也尽量与人声的音域合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神听和心唱。
7) 、演奏演唱人员最好是由气功的爱好者或对气功没有逆反心情的、身心健康的人来担任。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天、地、人合一,同步共振,形成强大而纯净的气场,收到更好的练功效果。
    当每天夜晚降临的时候,正是人体肾经和心包经当令,此时人的下丹田气足、中丹田气旺、上丹田气顺,你吟声高歌也罢,你念佛诵经也行、你合掌(合掌之时,拇指正对膻中,可起到收敛正气之功)静修也好,都是对人的疾病、康复和预防方面有极大益处的基本调养方法,我们必须先迈出第一步,当身体有所好转时,也树立了我们战胜疾病和向更高层次学习的信心。
5、拍打手厥阴心包经就是保护心脏
    根据古人的见解“心为五脏之大主”,“心主神明”,也就是说心相当于身体的一国之君,它要清楚了解身体状况,正确指挥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它的安全至关紧要,出现什么病危灾难作为宦官的心包出面“代君受过”或“替君受邪” 自然是职责所在顺理成章的啦。因此拍打心包经,疏通气血通道,保护心包使其“邪不能容”实质上就是保护心脏。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络心包,向下过横隔,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其支脉循行与手臂阴面的中线上。从现代解剖学观点来看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上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所以敲大臂有电击感、敲小臂有酸胀感,如此刺激手厥阴心包经皮肤的感觉异常症、冠心病等。而且手厥阴心包经在晚上戌时正旺,此时拍打有利于疏散心包积液,缓解心肌压力,增加心脏输血能力,对于缓解心绞痛,治疗肌萎缩有可观的疗效。
6、内关穴-----心脏的保姆
    内关穴接近侯脉的“关”口与外关穴相对,是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三焦经,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有安神宁心、止痛理气、的功效。无论是拍打治疗还是保健心脏首推心包经上内关穴。
1)、调理心律失常:对于因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单株按摩内关穴两分钟就可以缓解胸闷、心慌的症状。拍打效果也非常明显。
2)、冠心病的保健学:坚持每日拍打内关穴可以增加心肌的无氧代谢,能有效缓解疲惫感和胸前不适感。
3)、治疗打嗝:单株按摩内关穴,可以治疗打嗝。手法要一松一紧连续进行。
4)、止呕吐:拍打内关穴可以和胃降逆,对于胃气上逆而导致的呕吐效果很好。
图表11手厥阴心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