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器弄月txt微盘:档案图片中的辛亥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1:03:57
文章原标题:革命洪流中的共和国
作者:林孝庭 丽莎·阮 文 郭承斌 译
来源:《胡佛文摘》2011年第3期
来源日期:2011-8-6
本站发布时间:2011-8-6 4:24:09
阅读量:734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抽屉TwitterFacebook

起源
今年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这场革命运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源自对清庭腐败的愤怒,对政府无力阻止外国列强干预所产生的挫败感,以及大部分汉人对满族这一少数民族把持朝政的忿恨。随着长江沿岸的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发生起义,辛亥革命于1911年10与10日全面爆发。短短数月之内,革命就成功地推翻了满清268年的专制统治。
美国胡佛研究所最近举办了一场名为“百年巨变:中国1911–2011”的展览,此次展览借助胡佛图书馆及档案馆的丰富馆藏,为我们了解这个在迂回曲折的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性意义的事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在这张1912年的日历上,顶部正中位置的照片就是孙中山,他是推翻清王朝的催化剂,也是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左边是孙中山的革命战友黄兴;右边则是一位军事领袖袁世凯,他后来窃取了政权并企图复辟帝制。这张日历上还画有1911年武昌起义的战斗场景。顶部一排为:代表着平均地权的旗帜(最左边,最右边),武昌起义时使用的旗帜(左起第二面,即十八星旗),孙中山的青天白日旗,后为中华民国国旗(右起第二面),以及民国最初使用的五色国旗(正中)。
在二十世纪的帷幕拉开之时,中国仍然未从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以及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阴影中挣脱出来。1900年,发动了仇外性质义和团运动的义和拳接到中国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1835–1908)的命令,要求他们“扶清灭洋”。但是一支由奥匈帝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英国和美国组成、士兵人数为两万的远征部队——八国联军随后平息了这场拳民暴动。1901年9月,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不得不支付高达4.5亿两白银的赔款,而这差不多是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两倍,八个国家还逼迫帝国做出了一些新的让步。当慈禧太后于1908年病逝,年仅两岁的爱新觉罗·溥仪登基成为皇帝之时,大清皇权已是摇摇晃晃地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图片反映了拥护共和的士兵攻占南京太平门的情景,这是1911年至1912年辛亥革命的里程碑之一。此图与其他一些革命场景绘图被收录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一系列出版物中以作纪念。
后来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1866–1925)曾是第一个起来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的人。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南部乡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十三岁的时候,孙中山远赴夏威夷檀香山,其兄长将他送入一所教会学校就读。他在那里受到了基督教教义以及民主主义等西方思想的影响。此后,孙中山来到香港学医。在1892年毕业之后,他开始在广州和澳门行医。
但是孙中山的脑子很快就全神贯注于如何治疗封建中国的顽疾这一问题之上。1894年,他给当时在朝廷中最有权势的官员李鸿章写了一封信,建议在农业、工业、商业及教育方面实行改革。然而,李鸿章却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所提出的建议置若罔闻。中国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激化了孙中山的爱国义愤。他确信通过革新来挽救这个垂死挣扎的政权已无指望,于是决定必须推翻清王朝,以一个自由、开明的中国来取代君主政体。孙中山已经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由星星之火起步
1894年,孙中山与大约二十位华人店主以及农场主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次年春天,他带着一些追随者返回香港,在广州筹划了他们反抗清政府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尽管起义遭到失败,但是孙中山开始以革命团体领导人的身份闻名海内外。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布成立中华民国。这副图画显示他抵达上海站搭乘火车去南京时的情景,他将于当日在南京正式宣布相关事宜。清朝末代皇帝于2月12日退位,结束了满清268年的王朝统治。
孙中山决定必须推翻清王朝,以一个自由、开明的中国来取代君主政体。
1895年的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孙中山成为通缉要犯,清廷为其头颅开出了价码。他先是逃到日本,然后又去了美国和欧洲。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致力于在当地华侨和留学生中间传播革命思想。1896年10月,孙中山在伦敦遭到清朝驻英公使馆官员绑架,他们打算将其押送回国处以极刑。多亏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曾在此就读)前教务长康德黎(James Cantlie)出手相助,他才得以脱身。这段插曲不仅强化了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的英雄形象,而且还令他坚定了推翻清廷的决心。
在随后的几年里,孙中山继续在世界各地游历,为革命做动员以及为其事业寻求经济支助和其他形式的支持。其中一个重要的基地就设在日本横滨,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于1905年在该地成立了一个新的秘密抵抗组织——同盟会。同盟会将共和主义、民族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各项宗旨相结合,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十九世纪最后十年,由于不满情绪在中国各地蔓延开来,两大对立团体开始探寻中国的复兴之路,它们就是革命党和改良派。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力图在帝制范围内改变现状。光绪皇帝(1874–1908)认为,依靠效仿日本那样的君主立宪制,中国就会在政治和经济上变得更加强大。然而,对于一个依旧深受新儒家治国之道影响的中国来说,这些维新措施还是被认为太过激端。慈禧太后对此大为不悦,她认为这些革新举措对其手中握有的权力构成了重大威胁,并且指责维新太过激进。光绪后来遭到慈禧软禁,康有为与梁启超也逃亡到了日本。
然而,革命情绪的高涨迫使清廷终于不情愿地实行变革,想以此来避免它的最终崩溃。在慈禧太后于1908年病逝之后,清政府勾勒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相关步骤,打算用九年时间来作筹备工作。尽管此番举动令人侧目,但是这些改革措施被认为步伐太小且为时已晚。朝廷夹在心有不满情绪反叛的群众中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孤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本人在武昌起义中没有发挥直接作用。他当时在美国旅行,还是通过报纸获知这一消息的。孙中山赞成在他的家乡广东发动一次起义,而他在同盟会中的竞争对手黄兴则倾向于在华中地区搞起义,并且策划在十月末发动一次。这些革命领袖因而仓促采取行动,使得反抗清廷者群龙无首。
这次起义最初被认为不过是发生在中国南部的系列兵变中的最新一例。外界普遍预计起义会被很快镇压下去,但由于清廷未能对此做出迅速反应,导致起义最后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使得南方许多省份的省议会纷纷宣布脱离清廷而独立,并且宣告效忠叛乱。
起义取得成功的消息一经传出,居住在城市地区的男子就被命令剪掉他们的辫子(发辫是清政府强迫男子留的一种发型,它象征着臣服于满清统治。)。在一个月之内,十六个脱离清廷的省份所派出的代表举行了会晤,并且宣布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2月,幼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长达268年的满清帝国统治走到了尽头。
这张细节图画展示的是一副构思怪诞的地图,由美国画家兼作家弗兰克·多恩(Frank Dorn,1901–81)绘制,多恩后来成为了一位准将,所在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隶属于约瑟夫·史迪威将军(General Joseph Stilwel)。多恩在这副图画中描绘了“幼年皇帝”、1911年革命以及共和国等历史场景。与史迪威和多恩相关的收集资料均保存于胡佛研究所。
早年愿景与挫折
早期的民国一度希望新生的中国能够发展出一套完备的民主制度。孙中山在其美国籍军事顾问荷马李(Homer Lea)的陪同下于1911年12月21日返回香港。一周之后,临时议会中有十六个代表在南京投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他担任总统的前四十五天里,孙中山与临时立法委员宣布建立中华民国,监督共和政体的引入过程,采用公历纪年,并以五色旗替换满清帝国所用的龙旗。五色旗上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横条纹,分别代表着中国主要的五个民族: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以及藏族。然而,孙中山意识到自己既缺乏治国的经验又没有武装力量来作后盾,于是就在1912年2月15日,也就是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后不久提交了辞呈,将总统之位让与了袁世凯,因为袁世凯不仅是一名来自华北地区的军事将领,而且还曾是一位阅历丰富、对改革有几分兴趣的清廷官员。孙中山希望袁世凯能够运用他手中掌握的军队以及权势来实现共和的目标。
1916年之后,孙中山从他在中国南方的根据地出发,试图讨伐各地军阀,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府。
作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的宋教仁在将这个政治团体改组成为中国国民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12年至1913年,在中国举行的首次全国性选举当中,他率领国民党赢得了胜利。然而,国民党在议会获胜带来的这份欣喜之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宋教仁被推选为下一届总理,这是因为他为国民党在议会中确立多数党地位而呕心沥血。但是宋教仁公然反对总统袁世凯日益显露出的独裁主义倾向,正是这一点令袁氏大为光火,他因而打算不与任何国会议员,尤其是国民党分享权力。袁世凯有着自己的狼子野心,他雇了一名刺客,于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火车站将宋教仁枪杀致死。1915年,袁世凯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并妄图复辟帝制。
这副宣传海报借用了中国传统意象——凤凰、紫禁城、早期的共和旗来推广一个受到日本人控制,名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短命汉奸政权。这个傀儡国家由国民党的叛徒王克敏领导,中心设于北京,存在时间为1937年至1940年。王克敏在二战后被定为叛国罪,他于1945年在狱中服毒自杀。
袁世凯在1916年黯然死去之后,年轻的中华民国陷入了军阀混战时期。各地军事将领统辖的规模大小不一,既有割据一方的土匪头子,也有管控大片地区手握重兵的大人物。孙中山凭借着他在中国南方设立的根据地,试图讨伐各地军阀,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府。在多年尝试为其事业寻求国际支持未果的情况下,孙中山转而求助于新近成立的苏联,而苏联也非常渴望扩大在中国的影响。1923年,孙中山将他的学生蒋介石送往莫斯科,学习如何让国民党及其军队共同发挥作用。两名苏联代表——瓦西里·布柳赫尔(Vasily Blücher)和米哈伊尔·鲍罗廷(Mikhail Borodin)被派往中国,开始采用苏联的模式将羽翼未丰的中国共产党整编进国民党的队伍里。两党联盟对于孙中山来说极具吸引力:苏联还会为此提供政治培训、军事援助以及经济支持。以设立广东黄埔军校基地为起点,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开始一同接受训练,为旨在重新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做着准备工作。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两年之后,孙中山病逝,终年59岁。
尊崇跨越海峡两岸
如今距离孙中山逝世已有八十余载,而国共内战导致中国分裂也已有六十年之久。然而,孙中山依旧是二十世纪众多中国领袖当中独一无二的人物,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享有崇高的声誉。
孙中山的声望缩短了海峡两岸的距离。在台湾,他被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大陆人则将其视为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拥护者,并将他誉为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在与其法律顾问林白克(Paul Myron Wentworth Linebarger,此人的文件资料也在胡佛研究所的馆藏之列)的一次交流中谈及这张照片时幽默地说:“很显然,在这张照片中,我没有摆出裁缝的模特那般姿势来。为什么我没有及早放弃自己的革新理想,好让我在穿上条皱巴巴的裤子时更加上镜呢?我是想知道我们的中华文明能否认同熨压得平整的裤子?”——胡佛档案馆
在台湾,孙中山被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在大陆,他则被视为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拥护者,而且还被尊称为革命先行者。即便是在今天,孙中山的主要政治理念——三民主义仍然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修辞中享有崇高地位,尽管双方对此有着各不相同的诠释。
三民主义中的第一条原则为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满清皇权。第二项原则是民权主义,旨在建立一个依靠宪法保障民主法治的共和制国家。第三条原则乃是民生主义,其内容为通过开展和平的土地改革来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这是针对以农业为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所进行的一项重大变革。
孙中山儿时在农村受到过太平天国运动残余思想的影响;后又在檀香山的美式学堂以及香港的英式医学院接受过西方教育;而且还有长达十年之久流亡于日本、欧洲和美国,他的政治理念就是其人生经历的综合产物
海峡两岸的领导人虽各自奉行不同的原则和治理方式,然而,他们都声称继承了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毫无疑问,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比方说,他提出的改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方法就相当不切实际。他还曾幻想外国列强能对中国革命施以同情,会对他的事业给予帮助和支持。由于害怕爆发大规模的行动,他因而认为这类行动应当受到限制,并且主张革命应该“有章法地”开展。虽然如此,孙中山还是被中国人民尊奉为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革命家。尽管屡次遭遇失败,但他依旧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其现代化共和制中国的梦想而奋力拼搏。。
作者简介:
林孝庭(Hsiao-ting Lin)是胡佛档案馆东亚部主任以及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林孝庭的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大中华地区的民族政治和少数民族问题,现当代中国的边境策略和国防事务,中国国民党自1911年以来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以及1950年代和1960年代美国与台湾之间的军政关系。他所出版的著作涉及了当代中国政治、历史和少数民族等多方面内容。
丽莎·阮(Lisa Nguyen)同为胡佛档案馆东亚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