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各个式神的画师:韩金英:吕祖解《道德经》心得(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54:32

韩金英:吕祖解《道德经》心得(3)

谁是生命的主宰?一灵元性来去决定了我们的生死,这个生命的主宰从哪里来?从宇宙虚空中来,她所携带的能量,决定了我们人生健康与寿命的品质,因此我们的真正主宰是道,悟道修道就是会见真我的过程。这个主宰才是生命的真身,人生一世,就是要保护这个真身,塑造这个真身。

因为她来自道体,具有虚空而包容一切能量的特性,我们的肉身能尽量地静、空、虚,这个真身才会在体内被松绑。道具有无限的能量,一灵元性在入胎时带入的道性能量和人体这个小容器的限制,人生的劳碌,很快就消耗殆尽。只有将其释放出肉体,她采集回足够的能量,将精气神结成的丹的质量,决定人的长生,而最高级别的长生,就是老子、吕祖、张三丰这样的,将肉身完全气化掉,王重阳、张伯端也还没到这一步。

《道德经》原文: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要人得失如一。

外说荣华为宠,患难为辱;内说无为为宠,有为为辱。深一步说,得灵为宠,失灵为辱。

存真内照,见我本来,是我宠也;惟恐毫厘之差,常存若惊,灵性倘有一念之差,是我辱也。凡人有宠必辱,惟“惊”字守之,此惊非怕也,一念不动是惊,一物不动是惊,空中显相是惊,光中霹雳是惊,有有中无是惊,虚灵不昧是惊。惊难尽述,如此若惊,有宠而无辱也。

重命怕死,谁知死期更速;重性轻命,方得无患。

爱吾先天之身为天下者,乃可托虚灵之身于天下。

作者心得:

得失如一,因为你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得失是相等的,在能量世界,大家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你得了一个福报,尽管是你积德积来的,由此而引来周围人的嫉妒或失落,本来平衡和谐的关系,因此出问题,还不如不得的平静。我们的过分物质掠夺,大自然失去平衡,水源污染,水质下降,那是人失德的结果,得了个经济数字的好看,失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安全,得失是不是一样?在假的世界里的得失都是假的,当然不用理睬,没有什么荣辱的分别。

黄元吉说,若区区以衣服饮食富贵荣华为养身之要,则凡身既重而先天真身未有不因之而损者,先天真身既损,而后天凡身亦断难久存焉。此凡夫之所以爱其身而竟丧其身也。惟至人知一切事物皆属幻化之端,有生灭相,不可认以为真,惟我先天元气才是我生生之本,可以一世也可以百世,可以千万年。若无此个真身,则凡身从何而有?此为人身内之身,存之则生,失之则死,散之为物,凝之为仙,不可一息偶离者也。

在真实的世界,也就是真我的世界,才是我们该下功夫的地方。不惊并不是不惊恐,而是不动后天念头。真我最早是一点光的形态,当人能空静,气脉打通,会在体内见到光,眼睛闭目见到玄极旋动的金色光球,王重阳诗云:丹桔在身无价宝,自然光耀绝纤尘。“丹桔”指金丹之象,金黄色的光能量团的象,象是多变的,这一象最常见,形如太阳。见到光的时候一定似看非看,后天意识起来也丝毫不被它干扰,隐态沟通会见到各种景象,仍然保持意识不干扰,那个境界能定住,人身无价宝之丹气才能聚起,一般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丹气,只是不懂散掉了,或者没有定力,后天意识总在捣乱散掉了,那真是可惜太可惜。

无身,修出的可以独立于肉身的真神之身,后世丹家参同佛法,称为“法身”、“光蕴身”,是光炁之身,其聚则有,其散则无,物莫能伤。正如《心印经》所言:“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因为“无身”,可以无患。重命怕死,谁知死期更速;重性轻命,方得无患。一灵真性的能量决定人的寿命,越是有为的越不行,只有进入无为,真我增长了足够的能量,肉体才会无忧无患。

爱吾先天之身为天下者,乃可托虚灵之身于天下。把真我当做最高存在的人,她的真我才会在天地间永存。观音、吕祖他们有无数的分身,长生的时间看他们分身的多少。吕祖活了 300多岁,从唐代到宋元时期还经常看到他现世的记载,到明清以后就几乎见不到了,而大量的吕祖扶鸾文献出现,说明这时他的肉身已经气化,只有一灵真性永存。现代人不相信神明的存在,当然不相信扶乩,把扶乩之作视为“伪托”。扶乩是占卜的一种形式,借凡人之手,达神灵之言。吕祖云:“ 卜巫者,须要诚心正意,无思无为,不以休咎分其心,而后能通休咎。孔子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至精至神,此即赫赫明明,法身昭著也。”没有进入身体的内在世界,体验虚空世界的真实,无法理解一灵真性的生存世界。

这个道,千人说,万人说,只是《道德经》的注解到1949年的版本就数不清。惟有吕祖说得实实在在,黄元吉解得明明白白。凡事都有个纲领,纲举目张。不然浩如烟海,从何下手才是正道,这一章描述道的样子,告诉我们从原始一炁入手,它才是纲领。因此,胎息是入手的功夫没错。身体没有见到原始祖炁,怎么能知道老子说什么呢?所以那些文字解老子的书真的是不沾老子的边儿,却在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上流行。

《道德经》原文: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吕祖解经摘要:

道不可以色声力求之。

道之渺矣,岂能见乎?惟夷夷然自见道之奥矣;岂能闻乎?惟希希然自闻;道之去矣,岂能得乎?惟微微然自得。

见于内,闻于内,得于内,精一而见,气一而闻,神一而得,方为混一。

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合于人。要体此理,究其奥,通其玄,会其无中之有,三家合混初之体,如痴中知痴,醉中知醉,方乃见乃闻复乃得,绳绳然而专心精至,不落顽空,才有真象出现,是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

本真一出,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何有实状?何有实象?

古之道者,以身合天,以德合天,以心合天,三者既合,是为真道。

倘或苟能知古人,体元始之初以修身,如是者,乃见乃闻乃得,是谓修道之纲纪。

知内寻知,息内寻息,意内寻意,心内寻心,耳内寻耳,目内寻目,言内寻言,行内寻行,动内寻动。苟如是,皆可上冲。

作者心得:

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诘,追踪。皦:光明。绳绳,绵绵不绝状。道纪,道之纲纪。

道的纲领就是真一之气。心通窍于目,目藏神,肾通窍于耳,耳藏精。若目有所见,耳有所闻,都是后天有形有色有声之精气神,只可以成形,不可以成道。五根内敛,胎息凝神一处,五气朝元,得一者万事毕。视无所见,先天木性;听无所闻,先天金情;能合五气为一气,混三元为一元,就是真元一气,天然主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视无所见,是内视,看到什么只有元神的一觉,不起后天意识的干扰、支配、思索等,似看非看,用空用虚,包含一切,任其无中生有,只顺遂无为自然,以觉照之心对待。

本真一出,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不是固定的物质,是个虚像的信息能量团,道家叫她神丹,信息的变化是虚象,不是实体,但能使人的肉体上产生实在有益的变化。黄元吉说:元始一气人身官骸之真宰也。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完则为人,歉则为物,所争只毫厘间耳。学人得此元始之气调摄乎五官百骸,则毛发精莹、肌肤细腻,是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者此也。人能认得此开天辟地太古未有之元始一气以为一身纲纪、万事主脑,斯体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矣。

以身合天,以德合天,以心合天,这是成道的关键要素。人和天是一体的存在,阳生阳降,人体气机与天气气机和谐一致。人体的先天一气,元始真一之气来自宇宙,宇宙是虚无,人的后天意识退位,身体进入空静、真静、灵静,混沌杳明,身体松静软,是以身合天。先天一气就是德一之炁,五行对应五德,在人体是木德肝气,金德肺气等,凝神入炁,德一之气保持原始状态不发散,就是守德。而天德指的是功德、玄德,做善事,自身的行为留下的痕迹,与外界事物的联系,勾连的都是善性的正面信息,这种无形的善性的能量与天地之无私给与万物的天德一体,从而调动了天地生万物的德性能量来到自己身上,天就会大大地恩宠于你。

做好事是为了天下人而不是个人的自私心,这样的行为才有功德。做坏事以为别人不知道,但是自己无法欺骗自己,自己行为中的痕迹一定像烙印一样刻在潜意识中,当你深度地进入生命内在状态,体验人体的道性时,发现所有坏事都勾连了别人的怨恨等负面的信息,受委屈的人肉眼没看见,但是元神一定记得清清楚楚,一颗仇恨的子弹你是非常难拔出来的。所以,世界上谁要想欺骗别人,那是最愚蠢的想法,元神没有时空障碍,你要想自己好只有永远对别人好才能做到。

以德合天的另一个标志,是你能与天同步,元神的触觉相当敏感,能准确地感受天道的变化,提前知道能量场的动态运转,提前躲过天灾与个人的灾难。修德是一生的任务。天心清明、虚无、大公,明心见性,先天一气发动,天地气机在体内自由出入,以人类的幸福为己任,这样就是以心合天心。身、德、心三合天合一才是真道。

吕祖说的知内寻知,息内寻息,意内寻意,心内寻心,耳内寻耳,目内寻目,言内寻言,行内寻行,动内寻动。苟如是,皆可上冲。告诉我们借假成真,后天肺的呼吸中有先天真息,后天意识里面有一个无为的一灵直觉,那是真意,耳目向外看到得是假的,不看不听才知道里面有真东西,看到得听到的是有形有限的,真的是无限的。上冲是指阳神冲出天门,当性纯功熟,心物一元,炼神还虚,阳神就会冲出体外采集优质信息能量。

当你进入人体的道境,看到美景那是你的玄德,看到恐怖恶心的东西,那是你自己造的恶,你的内在都背着。只有用功德、忏悔、向善才能消业。当你在现实世界时,就会扭转观念,听到那种你对我太好了我爱你的自私话,就会感到恶心,自己起心动念都不是因为我得了好处对别人好,善行善言只是自发的。总之,自私是最大的仇敌,一般人还不了解自私的丑恶。

上一章谈道体,这一章谈体道之人。道是什么,真一之炁,中庸之德。体道之人应具备的八种品格:豫、犹、俨、涣、敦、旷、浑、不盈。豫则谨,犹则慎,俨则敬,涣则温,敦则厚,朴则诚,旷则达,浑则和,谨慎、严敬、温润、敦厚、诚朴、旷达、浑和,这样的人在尘中修道,不显山露水,在尘中积德,不求名闻利养,所修是真道,所积是玄德。

道不是说说而已的,必须体验,修之身,其德乃真。吕祖是修成了的真人,他说的话是度我们得道的天梯,那些后天意识写出来的教授学者的解老,云里雾里,说得虚无缥缈。那些禅画艺术大师,根据教授们对老子的误解,画出来的所谓禅意画,所谓大象无形的抽象画,被无知的评论家捧到天上,随便的几笔就是上千万元一张。那么,吕祖说的实实在在,可以步步验证的老子真道大白于天下时,哲学、艺术、艺术史都要大大地改善和纠正。

《道德经》原文: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是借古之修者儆后之人。

夫微者,道之幽深,故不可识;妙者,道之精粹,不可识;玄者,道之难穷,不可识;通者,道之广博,无所不通,不可识。此四者,体道者,能搜微究妙、悟玄,通遍三界,内外无一不烛,言道微妙玄通,入定内细细觉察,方得通达。

暗里珠明,光透百骸,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故无可识。容者道之体,本来无容,强名为容。豫者,是我虚中用虚,如涉川一样兢惕,方得不漏,稍放,就不能生。犹兮若畏四邻,此乃澄静本来,如有邻舍窃取,存敬畏以防之。俨若客修身,如宴有尊客之前,不敢放肆,方守静到底澄清。涣若冰将释,入静大定时,如履春冰一般,防其惊异,保身之要也。敦兮若朴,不尚雕凿,素其玄风,体元始之理,行元始之事,以神归元始,以气合元始,以身化元始,以心意混元始,皆成一炁之朴。旷兮其若谷,广旷虚中,若太虚之体,为一大窍,中中乃得,归于空谷。浑兮若浊,本来混一,灰心乃灵,从灵中炁合,复浑,又从此浑中求明,是内清而外若浊,以遮凡尘俗目,此隐圣故耳。浊内求清,清中更澄,要时时除行,弗得贪求。

作者心得:

心静则清明在躬,如止水澄波,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鉴万物之玄妙。道微妙玄通,入定内细细觉察,方得通达。入定,人的意识心如浊水被渐渐澄清,五根向内,凝神一处,五根合成一大灵根,五根通,耳朵可以看字,看到一个人的照片,即便其远在美国,也可以给其诊病;看到一个名字可以知道他未来几十年的事情。这一点不奇怪,人人都是道体,个个具备神仙的功能,只要虚心入道。这一灵根她带着多少世纪的信息进入人体,过去、未来对她没有时空限制,只要一念就来到,一念就可以做成功。吕祖说她是当来,当下那一觉,一醒既是,转眼就非。

这一灵真性见到真精就扭结成一处,结成光珠,金光在体内闪耀,光透百骸,形神俱妙,玄妙得永语言很难形容。在杳明中静候元精的出现时,稍有不甚,元精就很快散掉了,静极生动,无中生有,保持虚心寂照,稍一放松,真阳就不能生。因为妙明真心现前,必须绝对地安全无人打扰,防止受惊。就像待最尊贵的客人,时刻恭敬。这是在体元始之理,行元始之事,神、炁、心、身皆返回初始,一炁之朴,是说一还没有分成阴阳二的本来状态,一旦动了分别意识,一炁就朴散开来。保持一,如如不动。人心如空谷,合太虚之大窍,大灵之虚体虚窍。

浑兮若浊,凡人之浊是真浊,圣人之浊,浑若浊,至浊而至清。澄而静心,静久而清光现。安于本性,养之久久而生之徐徐,采以为药,炼以为丹,静以凝神,动以生气,即守中,即阳生活子时也。由此一升一降,收归炉内,渐采渐炼,渐炼渐凝,无非一心不二,万缘皆空,保守此阳而已。有而不有,虚而愈虚,有至虚之心,无持盈之念,是以能返真一之气,得真常之道。真阳生起,浑身酥软如绵,如春情荡漾。但是火候必须及时调整,功成立刻身退,不要什么好上加好,那就火大烧焦了。男人无念自然勃起叫活子时,表示体内一阳初生,如果加了意念,转化成性欲,元精离宫而出,化成凡精,就叫浊精,不可当药。阴阳丹法,对镜无心,元精清纯,色空不二,一般人休要问鼎阴阳,那不过是性欲的发泄。只有处静用虚,心清德明,欲定性平,才能处尘而脱俗,丧德败道。

归根复命,行为的发出者是谁?人的根在哪里?在天上,头顶就是人体小宇宙之天,这根又是和大宇宙之天相通的。双眼、双耳、双鼻孔,完美的坤卦,坤为地,为扎根之所。一张嘴、一个尿道口、一个肛门,构成一个乾卦,乾卦为阳气,乾卦在下表示阳气上升,坤卦在上表示阴气下降,构成地天泰卦,这是人体生生不息阴阳旋转的奥秘,如果反过来,就是否卦,人体上下不通阴阳不交就会疾病缠身。生机就是阴阳,人体头在上,内在是坤,腹部在下,内在是乾,万物负阴抱阳,处处是阴阳,处处有生机。清东陵,阴宅为阴,放在东方,东为阳,西为阴,如果陵墓放在西边就是重阴,就没有生机,重阴就凶。

人的根确实在天上,父母未生我身之前,一股太和清气悬于天空,父母交合时的一团真气感召空中的太和一炁,内外交感而为人之灵,这个人体感觉的国王,她最初的来到和诞生,就是人的根。修道的起步就是归根,归静,静是天地之灵。起步的方法就是明玄关一窍,进入人天一体的通道,会见自己的灵,是她带你体验道妙,只有她才能观到归根复命的内景。

《道德经》原文: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是逐径之妙,一层深一层,一节玄一节,要人层层通透,节节光明。

彻底清为极。心放下为致,身心窈忘,为致虚极。丝毫不挂为静。纯粹精一为笃。专一不离为守。虚中实、无中有为万物。皆归于一,为并作。灵中一点是吾也。何谓观其复?内照本来。何谓以?得其神而返当来。何谓物芸芸?诸气朝宗,物来朝宗,暧烘烘蒸就一点神光。何谓各归其根?是从无而生,虚而育,打成一块,纯阳常住于中。何谓归根曰静?是有中复无,实内从虚,静者太和之气,天地之灵是静也。何谓复命?返其元始,是命也;觉其本来,是命也;何谓凶?不知其静,不知静里求玄,动中求生,有里著手,故凶也。

静中动,无所不通,无物不容,言其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微也,妙也,巍巍乎,焕乎其有道也。

何谓公?无人无我,无声无臭,普照万方,惟澄而已。何谓王?一澄乃公,公得其旨,统领谓虚,归于密室,湛寂无为,是为王也。何谓天?金木交并,湛寂真神,无微妄,无微无,无虚中之物,合阴阳之炁,按五行之虚,得天地之和,体清虚之妙,得无极之真,是一天也。何谓道?静如清虚,彻底澄澄,是为玄,玄之为玄,是为道也。何谓久?无言无道,是久也。何谓没身不殆?既无言无道,身何有也?无有何殆也?是以为殆。

作者心得:

看了吕祖的字字真言,真是无比的感动。最核心的天机一一仔细地告诉你,不必到处去求法、拜师,江湖的门派与利益的争斗,那些站在小我自私角度的大师们,怎么和吕祖公天下的真人品格相比?同时,也无声地告诫我们,心性没有跳出小我的师傅和徒弟们,都该远离,性功的境界决定命功的成就,真人总是在说最宝贵的真话,缠绕在是非中俗人的话大可不必理睬。

归根之根是灵根,从调息炼气入手,吕洞宾《百句章》诗:

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

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

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住息——见性——入真,也就是还丹。本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就是说的还丹,丹就是人体的精气神通过内炼结成的灵胎。身心杳明,心中一念不生,修得内心一丝不挂,进入虚无但其中包含一切的境界,将这无中的多达成一个梱,做整体地观,类似于你闭上眼睛,不落在屋子里的某个东西上,但整个屋子的东西你全都知道。能静灵自生,《易》曰:“一阳初发,杳冥冲醒。”此正万物返本、天地来复之机,先天元始祖气于此大可观矣。但其机甚微,其气甚迅,当前即是,转念则非,不啻石火电光,俄顷间事耳。也就是吕祖说的何谓以?得其神而返当来。一阳初生,一灵立刻觉其动,此瞬间就是灵生。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致虚之极,守静之笃,自然万象咸空,一真在抱。

虚无中生出真阳之有,并且元神照住,长久地停留在中脉上的黄庭,叫归根,人的灵根在中土扎了根。归根曰静,是有中复无,实内从虚。虽然是结丹,无中生出了有来,但是丹是个虚体,是虚中之有,实在的过了就不是她了,所以还要以空谷之虚神守候。静中之动才会无所不通,无物不容,一气归根,六门互用,耳可视,目可闻,方可言互用。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个“明”乃日与月合,阴阳相合而生光明,丹功中正是此“明”理。这个“明”指性光与命光。性光在头,命光在腹。性光如月,命光如日。所以有的人静坐中,会感到眉间有光;有人打坐,会看到腹中有光。当性光命光合一之时,人体的光会更强大,有身光、神光、丹光。身光比较小,神光比较大,丹光则更强,因为凭借修炼,使天人合发,这个能量就非常强大。

吕祖对公、天、道、久的论述,一切都仿佛消失了,只剩那一片深度的静定,清虚湛寂,但就是她让你打破太极玄线,突破三位空间,跨越历史的长河,洞晓天地万物的变化,进入玄之有玄的众妙之门。

丹是什么?“阴阳交合谓之丹”,丹字日头月脚,日月即阴阳,即男女,即男女二炁逆向交合而生成的“婴儿”。金丹大道,只“存诚”两字可入,贵乎与古真心心相印,一旦机合神融,天心洞启,法尚应舍,何须寻师,自会豁然有路可通。1999年到2001年两年多的纯真生活,当时的朋友在写《周易参同契》的博士论文,那时我还没听说过内丹这个词,但是感受到了阴阳之炁养出的精神的小孩,并且写在了《生命禅》中。前几天当代丹道大师殷晓鸣女士来画室,聆听了教诲,殷老师说,一切都是自然来的,你把严新老师的理论看明白了,自然都会出现的。

我急忙阅读了内部资料的《善书四种》中严新讲的修心, 那几乎是老子《道德经》的当代翻版,是领悟了老子精髓的太上一脉的真人心法。再反过来看,多年悟道的爱好,脉窍在心窍开时一点一点被打通,感而遂通,与天同步,我这个没练功,也没有师傅教的人,怎么也有效果呢?就是自然而得,修一颗简单、真诚、质朴的心,儿童的自发性游戏状态出现,人在一个不断进步的道的状态,道,首行也,日日新也。严新老师说真静,在此状态下,未开发的功能在顷刻之间得到开发,身体中的高能量物质转化成能量做功而出现神气、奇效。真静靠成果,靠发明,靠创造,靠贡献来实现,简单的说,真静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做人修心到了真静的份上,该来的自然都来了。吕祖说:静者非冥心之谓,乃私欲不挠之谓也。修德可以通达天帝,可以感通真人,可以采得元气。人能知德与天通,德为道基,便当上体帝心,内净其心,外净其身,身心俱净,与道合真。

我们大家用功学习神仙吕祖解老,心也修了,德也长了,不用练功也能成就。陈撄宁云:“如能知此以静为本,以定为机,一斡旋顷,天机自动,不规中而自规中,不胎息而自胎息,药不求生而自生,火不求出而自出,莫非自然之妙用,岂特吾存想持守、苦己劳形,心知之,意为之,然后为道哉。”丹道的守中、胎息、产药、出神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通过存想、持守、导引、意念活动而得的。

《道德经》原文:太上下知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大旨在清欲澄心。

何为太上?澄静后返之于纯,合元始之初,谓之太上。何为“下知有之”?诸气不生,神凝之后,众皆归宗,谓之下知;凝结于内,谓之有之;下乃诸宗也。既知有之,其性熔也。既熔,亲之,誉之,何也?要刻刻防之。亲也,惟恐有失,关闭来(往)。誉也,要我含太和以养之,存极静以铸之。铸剑之要,全在忘中得,静中采,采中忘,是亲也,誉也。既亲之,誉之,何故又畏之?何也?我不惊恪,恐入于顽空,其空一顽,鼎翻火散,其害不少,是以畏存之。既存畏,又侮之,何也?稍有不纯,其药爆现,侮我之灵,神即分散,是侮也。我以笃信真静,犹若无言而守也。是无言也,犹之乎贵言一般。何为功成事遂?骊龙得珠,岂不谓功乎?彩凤骊珠,岂不谓事遂?如是诸脉归宗,情性为一,俱合太和,以无为使之然也。皆谓之曰:我得之自然而己哉。

作者心得:

澄静后返之于纯,合元始之初,谓之太上,即温温太和之气,在腹部、阴部凝聚,腹部发热,外阳勃举,真气发动,要非常警觉,要保持兴奋使真阳持续上升,又不能过度,导致无法控制真阳漏泄。吕祖在阴阳丹法的《敲爻歌》(见《新编吕洞宾真人丹道全书》中册481页)中说:“长 生药,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性是人体最自然的部分,在当代以夫妻生活而论,不涉及社会道德。神仙们都说性里有长生药,性感高潮状态是真阳发动的时刻,顺则生人,逆则仙,包含真阳之炁的东西,顺是出来下种怀孕,逆是不出来,用真静的虚无元神照住元精,将其归入丹田,就是吕祖说的铸剑之要,全在忘中得,静中采,采中忘,是亲也,誉也。铸剑指锻炼阴茎,吕祖在《既济真经》(见《新编吕洞宾真人丹道全书》上册111页) 说:“交戈不斗,思入冥冥。”“敌既居高,以高临下。我兵戒严,遂控我马。龟蟠龙翕,蛇吞虎怕。撼彼两军,令彼勿罢。觉我兵惊,使之高住。勿下勿斗,候其风雨。须臾间,兵化为水,敌方来降。我善为理,俾其心服。翻为予美,亦戢兵藏高垒。” 此至要心诀,重在“龟蟠龙翕,蛇吞虎怕”八字。瞑目闭口,缩手蜷足,摄住谷道,凝定心志,龟之蟠也;逆吸真水,自尾闾上流,连络不已,直入泥丸,龙之翕也。此经最后,吕祖说,得一真阳,延寿一纪(12年)。

以上说的是亲之、誉之,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畏的,还侮?结丹以后,虽然是以虚灵元神守候,空但包含一切,死死地追求空就是顽空,里面没东西了,真气散掉了,所以要小心谨慎,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如果动了后天意识,动了色心性欲,缠绵于性快感,元精将化成浊精,不堪为药,浪费了元精,侮辱了清爽无比的元神。无言为贵,功成身退,指丹已结是功成,如是诸脉归宗,情性为一,俱合太和,以无为使之然也。皆谓之曰:我得之自然而己哉。

上一章说到自然,如果人能自然,居道o抱德一,朴实无华,不用修炼,自然都在与天合一,都可以不出门知天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都是古人内观的结果,中国的历法节气几千年来精准无比,人体经脉,精气运行的体内路线,都是靠内视的慧眼观出来的。易经将宇宙能量场、金木水火土五大物理能量抽象为八个数字,应人间万象,什么事情都可以解答。中国的易道文化无比的神奇伟大,就是古人最质朴简单的心灵发明的。

如果人能自然,人就是神。修丹后天返先天,除了在气的层面,就是要心灵返璞归真。真实简单在今天是稀有的,假的破烂要靠复杂的包装。灵是完全自然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点不假,什么时候有自动显现,是个自然的全自动系统。从不听人的意识的调遣,如果你说你有灵通,你给我说说什么什么,她根本不理你。该提醒你的时候,她像一道闪光划过你脑海的夜空,看你的后天意识能否配合,顺从地执行元神的指令。本章说的有忠臣就是后天意识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尽好仆人的职责。

《道德经》原文: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意功到方见妙。何为大道?默默无言,静极无知,谓之大道。废尽乃为无极。既废,为何仁义有?废到不识处,诸脉络,循规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强而来。不言即仁也,不为即义也。不言不为,合成一处,其中若有仁有义存焉。炼己以愚,修行以痴,方得成丹。苟有智慧,加之作为,用心用意,勉强胡行,诸魔叠至,诸障肆生,无不作假,大伪生焉。人身是假,人神是真,有大伪,去其身而留其神,谓之大伪。何为六亲?眼、耳、鼻、舌、心、意。何为不和?不见、不听、不臭、不味、死心、忘意,谓之不和。既不和,又何孝慈?孝则顺也,慈者爱也。顺性爱灵,返天之根,天根既得,子孝母慈,和合骨肉,母抱其子,子伏其母,是谓有孝慈。何为国家?身心是也,何为昏乱?心不定,入世而昏;心不定,逐境而乱。先天性不生而昏;凡命不惜,真炁绝而乱。身心定,虚中静,性命应,定静应,元神庆;何为有忠臣?忠臣是意安也。精中华,皓中白,交而纯粹,合而杳冥,复神于中,内合天形,是为忠臣。

作者心得:

大道废,有仁义,指无生出有来,落入有形,就落入阴阳,落入生死的轮回。仁义指的是阴阳,既魂魄。一点灵光入胎,一分为二,魂居肝,属仁德能量,魄居肺属义德能量。无言无为,人心完全静下来,诸脉络,循规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强而来。大道在的时候,太朴未雕,犹童贞之体,不假作为,自成道妙。若一丧其本来之天,则不得不借先天阴阳以返补之。朴素的素是未染的布,染过的布再高的技术也无法还原,万千的色彩,本色最难印染,即使色彩接近,朴拙也一定不见了。尽量多地保护先天,那是人神性的部分,是幸福、快乐的核心要素。

智慧出,有大伪,当人的心真能慈悲、静定,他的心灵已经是干干净净的了,足够的功德是支持人心静的真实能量。而不修德,不修心,强迫用意识要自己入静的人,一入静就见魔见妖,因为那个生命深层潜意识或元意识区域,不修心的人有诸多的心灵扭曲,如毒蛇一样盘踞。做过伤害别人的事,自己无法欺骗自己,那里有巨大的魔洞等着,只有向善的心真正慈悲起来,从别人那里反馈回来的都是良性信息,你自己的世界才能安宁。给与别人多少来论成功,那是真实的能量世界的需要,并不是虚伪的唱高调。原本的自身世界储备着高能量物质,入静就可以开发潜能,打开这个自身宝库。但是慈悲心是开启的钥匙,开启后你吸引信息的能量就百倍地增强,自身的心灵问题埋藏在深处没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投射,吸引来的尽是负面的东西,那还不如不修,里里外外都会糟糕得一塌糊涂。道家讲性命双修,先修性,也就是先修心。心修好了才会真,才会自然达到。勉强用意识控制,魔境百出。意识是后天的,身体是后天的,在道家来看,后天是假,先天是真。元神、法身是真,肉身是假,为假身服务的所谓智慧就是大伪。

六亲不和指六根不和,不见、不听、不臭、不味、死心、忘意,万宗归一,一为母,万为子,子归母所以是有孝慈。国家指身心,心不定是混乱。先天性不生是昏,真炁绝是乱。意安是忠臣,后天意识温顺地服从元神对身体的自然运作,能见到真阳之火,花芽遍地,性光朗照,交而纯粹,合而杳冥,复神于中,内合天形,是为忠臣。猛烹急炼,一身之昏乱,使跻于清明,即忠臣之旨也。知此则道不远矣。此太上明复命归根之学,究有何道哉?不过率其浑然粹然之天而已,修之者亦修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