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开奖预测:中西方思维方式之比较(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5:29:30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比较(四)

(2010-10-07 10:46:39)转载 标签:

中西方思维方式

差异

杂谈

分类: 自言自语

一下子连发两篇是因为看了SD老师的评论,让我迫不及待的想介绍以下这个差异。

差异之四:模糊性和精确性

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经过长期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没有像西方思维方式那样在近代受到精确性的否定,因而直至现代,中国思维虽然吸收了西方思维的精确性,但仍有古代思维的特征。

古代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体,思维对象是模糊的,思维主体也是模糊的,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用模糊的方法和工具(如模糊的概念、范畴、语言和粗制的器具)整体综合地把握其特征,缺乏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识,注重对事物作质的判断,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

中国的概念和范畴缺乏周密的界定,几乎都是多相的,即一个概念由多个判断来规定,比如“道”、“气”、“神”等关键概念都缺乏精确界定,显得深奥而模糊不清,其内涵与外延的伸缩性和多义性都很大,难以精确把握。

历来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崇拜治人之权术,鄙视甚至禁锢科学技术,尤其轻视以精确性为特征的数学。而西方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数学和逻辑,因而精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征。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注重对事物分门别类、分析解剖,重视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因而促使数学、力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等学科的确立和发展。思维对象虽然是模糊的,但西方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工具却相当精确,比如概念、范畴、公式、规则等“软件”,还有显微镜、望远镜、计算机等“硬件”,这就导致了精确思维的习惯。

西方的概念和范畴是单相的,有周密的界定,即一个概念只用一个判断来规定,其内涵与外延都非常明确,通常需要严格的定义引人。推理一般是命题型的,即从某个初始命题触发,按照一定规则,依次推出一系列的命题系统,如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从“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推出古代原子论。这种推理要求初始命题十分明确,推理程序非常严密,因而显得精确。

然而,现代西方人又发现复杂的世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现象和事实,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情况下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反映在思维中就产生了模糊性,由此便出现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等学科。

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精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的模糊性。精确与模糊并重,精确中有模糊,模糊中有精确,这是现代(尤其是西方)思维方式的又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