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赛科创: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30:21
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胡海广
http://www.yangchun.gov.cn 2011-1-20 9:24:17 2011年01月20日 第726期 经济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阳江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审议《中共阳春市委关于制定阳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法治阳春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全力谱写“十二五”发展新篇章。

  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一、跨越追赶,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施跨越崛起、经历风险挑战、战胜自然灾害、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六大战略”、跨越追赶,坚持扩大开放、改革创新,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项预定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综合实力在应对危机中逆势增长。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7%,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8%。全市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31.2?押37.0?押31.8调整到2010年的26.6?押45.0?押28.4,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二是城乡建设在统筹发展中快速推进。“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6亿元,交通公路、电力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市区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三是社会建设在和谐创建中全面进步。科教、医卫、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救灾复产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四是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增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了行政管理、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等一系列改革;坚持扩大开放,引进了新钢铁环保技改搬迁、阳春海螺水泥、阳春华润水泥、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坚持自我提升,打造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名片”。

  (一)突出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实施“六大战略”,抓招商,上项目,不断壮大第一产业,扶优扶强第二产业,做活做旺第三产业,始终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8.1亿元,增长1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4亿元,增长3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35元,分别增长9%和8%。

  三次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政策推动、项目拉动、市场驱动、服务促动相结合,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春南片钢铁产业基地、春北片水泥产业基地形成。钢铁、水泥、机电等支柱产业增长较快。特色农业稳步发展。马水桔、春砂仁、蚕桑、花卉等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跃上新台阶。现代林业和水产畜牧业有了新发展。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2家。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凌霄岩风景区综合整治项目、阳春国际温泉养生度假村、金都大酒店、春湾长兴国际大酒店等有效推进。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9%。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幅明显。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取得新拓展,城乡消费不断增长。

  重点项目强势推进。坚持把谋划建设重点项目作为力促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举全市之力高效推进。阳春海螺水泥项目、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阳春海螺水泥项目厂区、安置区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面铺开安置区征地。新钢铁环保技改搬迁项目和阳春华润水泥一期工程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分别达100亿元和5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落实推动“双转移”有力措施,加快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累计投入园区开发资金6.57亿元,完成征地7000多亩,引进企业30家,在建企业18家,建成投产企业6家,预计年产值达9.45亿元。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共引进各类项目138个,合同投资总额107.3亿元。其中投资32亿元的热电(冷)联产项目已进入选址阶段。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新批外资项目43个。

  (二)突出提高民生水平,和谐建设迈上新台阶。

  城乡品位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绿化和功能设施建设,新建阳春名树公园、东湖公园生态绿道,启动实施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阳春大道二期、漠阳江四桥等重点市政及路桥工程扎实推进。加快交通、电力、水利等一批项目建设,220千伏凌霄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合水、岗美、瑶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推进。深入实施“清洁城乡,绣美阳春”工程,建设宜居阳春,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1.9亿元,增长45.3%。

  民生工作有效推进。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落实帮扶资金1.3亿元,落实扶村脱贫项目154个、帮户脱贫项目605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28个,72个贫困村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57.1%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0683个,转移农村劳力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快社会保障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扩面、提高补助标准,做到了应保尽保。着力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搬迁位于城区的春钢公司,财政补助村(居)委会每年办公经费,提高村(居)干部补助标准。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下访活动,加大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社会保持持续稳定。

  抗灾复产取得胜利。2010年9月21日,我市双滘、三甲、八甲、潭水、河口等镇遭遇超5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灾。我市第一时间组织党政军民奋战一线,安全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抢通恢复重灾镇的镇通村委会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广播电视信号,落实帮扶机制铺开救灾复产、重建家园工作,全倒户新居已在2011年元旦前全部竣工。我市抗洪救灾和复产重建工作得到省、阳江市的充分肯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文化建设有效推进,市图书馆综合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获得“广东省文化先进市”称号。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阳春市民族希望学校和东湖小学,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5%,高考取得佳绩。科技进步明显,对经济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成潭水、马水、双滘、石望镇卫生院综合大楼,启动实施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中医院内科住院楼建设。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城乡环境质素明显提高。市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争创省双拥模范市“三连冠”扎实有效推进。广电、计生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三)突出加强作风建设,保障能力有了新提升。

  营造良好学习之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阳江市委全会精神,抓好理论学习,全面铺开党员干部读书活动,启动实施大规模干部培训,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以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促进各级干部观念转变、能力提高。

  营造良好干事之风。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健全完善市委常委会、市四套班子联席会议、市四套班子包干制度等例会制度,有效督促指导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推进。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工作管理、服务承诺、效能监督、失职问责等制度机制,促进工作重心下移,提升执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党风、政风和行风转变。2010年6月份,我市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在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

  营造良好用人之风。坚持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考察干部,开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县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大部制改革,积极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干部务实高效、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氛围进一步浓厚,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年市委常委会表决提拔任用干部共8批40人。其中,提拔担任正科级实职干部14人、副科级实职干部26人,提拔任用的干部都是民主推荐靠前、民主测评较好、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完善人才工作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共引进各类人才1527人。

  营造良好廉政之风。坚持教育崇廉、制度保廉、监督促廉、惩处警廉,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加大明查暗访和查办案件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监督,切实解决党风、政风、行风方面突出问题。全年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64宗,处分党员干部65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31万元。

  回顾2010年的工作,有许多值得认真总结和始终坚持的经验:一是坚持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是我们取胜的基础。面对发展形势,我们既做好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以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为主抓手,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又注重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团结共事、扎实干事、高效成事”的工作作风,建立“确责、履责、问责”的抓落实机制,将思路、举措落到工作实处,将目标变成现实;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沉着应对是我们取胜的关键。在特大自然灾害考验面前,我们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下功夫,既取得抗洪救灾和复产重建工作的胜利,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加快发展;三是坚持加强党建、形成合力是取胜的保障。我们始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积极履职,以市级班子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一年来的实践,特别是在抗洪救灾和复产重建中,充分表明,我们的党委、政府是敢于负责、有所作为的,我们各级干部是勇于攻坚、能打硬仗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依赖资源的产业比重过大,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干部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明确目标,谱写“十二五”发展新篇章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重要时期,也是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阳江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市保持“十一五”以来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应对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和加快各级职能转变,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谋划好“十二五”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好六大原则:一是坚持跨越发展。把跨越发展作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抓好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市经济总量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有机统一;二是坚持科学发展。把转型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四是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五是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注重产业、区域、城乡协调,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六是坚持共享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建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民富与市强的有机统一。

  谋划好“十二五”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六大原则,大力实施“工业富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科教兴市、品牌立市、生态逸市”六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城镇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节约利用,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着力推进制度、科技与管理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把阳春建设成为经济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生态旅游城市。全市上下必须围绕以下四大中心任务,开展好各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改造提升钢铁、水泥、有色金属、机电、农产品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具编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先进机械制造业、现代旅游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能源、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南山—石菉工业园、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春湾水泥产业基地“两园一地”、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基地、“六大绿色景区”;二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交通道路、电力、水利设施项目为载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优化河东、河西和“一江两岸”中轴线三大城市板块,推进以中心镇为龙头的城镇化建设,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培训体系、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力求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坚持和谐构建,建设宜居阳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阳春;努力完善社会预警体系、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增强应对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设平安阳春。推进以绿色建设、生态治理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的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绿色阳春;四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创新型城市。深化行政管理、公共财政、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抓实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加快构筑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必须坚持高标准起步,确保“十二五”实现良好开端。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阳江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实施“六大战略”,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产业优化;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建设宜居阳春;以改善民生质量为根本,促进社会和谐;以引领科学发展为核心,加强党的建设,全力谱写“十二五”发展新篇章。主要工作目标初定为: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一)着眼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打造产业优化新优势。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围绕抓项目、抓创新、抓服务,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一是抓项目。要强化推进机制,开工建设一批。当前,全力推进新钢铁环保技改搬迁项目铁路支线、阳春华润水泥项目二期等项目,确保年内竣工。加快推进阳春海螺水泥、阳江抽水蓄能电站、220千伏潭水输变电工程、凌霄岩风景区综合整治项目二期、阳春国际温泉养生度假村、春湾长兴国际大酒店等项目,确保年内取得重大进展。加紧推进热电(冷)联产、汇银机电、睿想电子、金都大酒店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要创新招商模式,实施运作一批。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突出项目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和驻点招商,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好的项目。加快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南山—石菉工业园建设,吸引、承接相关产业,尽快形成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以阳春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建设为契机,提升对外贸易出口水平。要坚持科学谋划,储备生成一批。既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动向,密切关注具体政策信息,又要围绕我市资源优势、产业链延伸,选好、选准、选精项目,确保项目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抓创新。要靠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共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平台。在建材、机电等行业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一批骨干企业升级改造,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新产品,从而提升我市产业层次。要靠人才创新。进一步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和创业环境,鼓励引导企业吸收引进高层次人才。要靠管理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鼓励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机制,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增强竞争能力。

  三是抓服务。完善政策搞好服务。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加大园区招商吸引力和集聚力。全面落实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繁荣扩大城乡市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完善机制搞好服务。健全完善领导挂钩联系、部门联动服务机制,继续落实市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包干制度,以行政审批集中服务大厅为载体,全力打造“一条龙窗口、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和投资者办实事、解难题。

  (二)着眼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构建宜居阳春新特色。

  构建宜居城市是提升发展承载力、凝聚力、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提升阳春形象、品位。

  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要以打造现代农业基地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突出典型性、强化引导性、注重实效性,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农业品牌,力争新种春砂仁面积1.95万亩,扩大马水桔、花卉、蚕桑、油茶、火龙果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培育发展阳江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争创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的品牌。要以推进农民创业就业和脱贫攻坚为重点,进一步拓宽促进农民增收渠道。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力争年内30%以上的贫困户达到年人均收2500元以上,建设“造血”帮户扶村项目一大批,增强发展后劲。认真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要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抓好5个重灾镇重建,确保水毁路桥、水利设施重建和农田复垦、农业复产等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做好城镇和新农村的规划修编、编制工作,完善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三旧”改造,继续实施好新一轮农村民心工程,加快标准农田、农村公路、农网改造、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努力改善镇村环境。

  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要坚持规划立市。按照市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注重城市整体形象和重点区域形象设计,抓好城市重要地段、重要节点、重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加强各方面监督,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要坚持功能建市。加大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完成春南大道建设,继续推进阳春大道二期和三期建设,启动漠阳江五桥和一批市区道路及县道改造建设,动工建设龙发等小区廉租安居住房,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配套以及民生工程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要坚持人文兴市。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活动,以环城山体水系为重点,实施“一江两岸”三期建设,打造旗岭、文塔岭等主题公园。突出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市电视播控中心等文化工程建设。突出文化品牌打造,强化艺术精品创作,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要坚持生态逸市。完善城市花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快推进市区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推进“绿化城乡”、“万村绿”等活动,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6%以上。

  (三)着眼改善民生质量,进一步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和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享,化解民忧,保障民安,引领民风,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是注重民享。坚持教育优先方针,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城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扩建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市妇幼保健院母婴保健大楼和一批镇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建成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市中医院内科住院大楼和春湾中心卫生院住院手术综合楼。围绕晋升省一类管理地区目标,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制度,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巩固新型军民关系。

  二是化解民忧。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不断扩大覆盖面,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突出抓好政策落实、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培训等工作,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统筹就业,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适当提高公务员、干部、工勤人员、教师、离退休干部生活补助。

  三是保障民安。全力推进“平安阳春”建设,进一步强化以联防联控、严防严控为重点的防控体系和以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为重点的震慑机制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扎实开展“法治阳春”建设,深化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创新推进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等制度机制,切实提升各项工作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大接访、下访、约访、巡访制度,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维稳综治队伍的作用,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提升解决效率,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引领民风。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重点,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规范公民行为,提高整体素质。以系列主题宣传为抓手,激发广大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着力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以文化阳春建设为契机,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彰显阳春人文精神,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力争建成农家书屋98间,举办书画作品展60期,送戏下乡80场,送电影下乡1500场。

  (四)着眼引领科学发展,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新水平。

  全力谱写“十二五”发展新篇章,推进阳春新跨越,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思想建设,强化组织建设,强化作风建设,强化廉政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引领阳春科学发展、进位争先,以优异的成绩向党成立90周年献礼。

  一是强化思想建设。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委中心组为带动,以大规模干部培训为基础,以党员干部读书活动为辅助,着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增强驾驭全局、破解难题的必备本领,为加快阳春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二是强化组织建设。以市、镇换届为契机,突出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凭公认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成大部制改革,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深入开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县创建活动,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委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坚持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和党代表任期制。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围绕固本强基、打造精品、培育人才、创先争优,增强农村、社区、机关、国企、学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弘扬“解放思想、团结拼搏,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勇于争先、敢于负责”的作风,大力推行干部在一线服务、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严格实施“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的倒逼机制,努力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形成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四是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具有阳春特色的惩防体系。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制约又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加强对“一把手”、项目建设等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检查监督。切实纠正不正之风,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坚持用制度建设规范班子、率先垂范带动班子,切实做到带头清廉干事、勤奋做事、节俭从事。

  阳春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事业和使命召唤着我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奋发作为,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新的起点上谱写新的篇章,在新的征程上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