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d字谜解太湖字迷:吴彬:变革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图腾(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14:27

吴彬:变革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图腾(2)

发布时间:2010-12-16 13:43 作者:吴彬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42次

 


  四、政治生态的变革。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综合反映,是一定的政治体制存在的基础。因此,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清醒认识和把握中国特殊的政治生态变革。中国政治生态的变革,首先取决于执政党自身政治生态的变革。应当说,我们党从革命战争走过来,中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磨难和改革开放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强大、自信。最主要的改变是,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等思路、理念和目标。尤其是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政治生活实现正常化,形成了健康的党内高层政治生态。但同时,党内不良风气特别是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仍然突出,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严重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中国政治生态的特殊性,更主要地体现在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又是中国的传统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契约精神”,人们对规则、法律、制度缺少理所当然的尊重和遵守,在现实行为习惯中往往是“人情优先,制度靠边”。缺少对法律和政治游戏规则的尊重,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也是我们不能按照一些所谓的“理想模式”盲目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因所在。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又促使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促进我国政治生态变革的另外两大因素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勃兴。毫无疑问,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政治的重要渠道,许多社会事件都通过网络成为政治事件,影响和约束着各级政府和领导者的政治行为。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则自下而上加快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广大公民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更加自觉,对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良好的政治生态对于顺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努力引导营造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关键是要形成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和相互包容、尊重规则的政治文化。


  五、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结构是否合理,是科学发展观是否真正贯彻到位、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结构变革的核心问题是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这既涉及社会问题,也涉及经济和政治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原有的社会格局早已被打破,新的社会群体和阶层已经生成并发生作用,社会结构从单一型转向多样型,面临着社会成员角色多元化、阶层复杂化、流动频繁化的挑战。社会结构变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社会阶层的分化。现在对于社会阶层的分化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因为阶层的分化,本质上是由财富的创造方式和分配方式决定的,而我国的财富创造方式和分配方式还在嬗变之中,所以社会阶层也必定在继续分化、整合、变动之中。通常的做法是按照财产多寡区分社会阶层: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健康的社会结构是中等收入阶层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形”结构。但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阶层呈现倒“T”字型结构,大量人口处于低收入阶层,这在很大程度上既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又制约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动的另外两个显著特点是,大量流动人口导致社会变迁,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带来了社会压力。在社会结构变动中,一些趋势值得引起重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大,所谓社会精英的利益趋向集团化封闭化外流化,导致社会财富的恶性垄断、恶性消费、恶性转移;广大普通民众权益保障和生存发展压力加大,代表各阶层利益的自发性民间组织不断涌现;等等。这些无疑对社会管理方式形成了严重挑战。推动社会结构变革,关键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但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在此以前,要求我们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尤其要加强干预机制、防控机制、扶助和救济机制等机制建设,注重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妥善协调与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矛盾与要求,为加快我国整合性变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科学技术的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在向知识文明转型的进程中,加快推进科学技术变革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一直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战略位置,通过建国6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建立起了独立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我们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最显著的标志是“中国制造”正开始走向“中国创造”。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的能力还不强,能够总揽全局的战略科学家和能带队攻坚的领衔科学家仍然不足,科技体制特别是科技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世界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美日欧盟等先进国家都在积极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韩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也都纷纷在科技领域投入巨资,试图抢占某方面科技制高点。面对激烈竞争,我们必须把加快科学技术变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争创一流。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正处于新一轮革命的前夜。以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为代表,人类迄今历经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但信息技术革命远未结束,它将与生命、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海洋等科学技术的结合,把第四次技术革命推向高潮。我们应当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科学编制并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选准和部署好战略重点和关键突破点,努力在某些方面成为世界的创新源。其次,要努力把握当代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新特点。主要是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发展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更加迅速;科技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将在全球范围内密切合作协同;等等。这些特点体现了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顺应这股变革潮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打破科技资源利用的封闭和垄断,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最后,大力推进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尤其要发挥科技进步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产学研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机制,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在促进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尽快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这一点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七、创富模式的变革。发展是不是科学,某种程度直接反映在财富创造模式是否科学、合理上。不同的财富创造模式,也即创富模式,不仅是由于财富创造者思想理念的不同,更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体制机制的影响和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道德、生态的创富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创富模式从一般意义上讲,走过了勤劳致富、创业致富、创新致富这样一个过程。在我国短缺经济环境和工业化初期,普遍的创富模式基本上是“资源+劳动+简单技术+简单管理”这样一个公式, 赚的是小钱和辛苦钱。但就依靠这样一种模式,中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工厂”,解决了发展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的深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分工的细化,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催生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大量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新手段创造财富的模式应运而生。特别是由于科技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批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一批象阿里巴巴、比亚迪等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现代企业,在我国经济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创富模式变革产生深刻影响的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在新的创富模式中,人才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资本围绕人才转。一种新的以“人才+资本”主要特征的创富模式得到普遍运用。这种模式也是美国硅谷之所以成功的主要奥秘所在。在这种模式中,人才以其掌握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创业投资家则以其精准的眼光和专业的服务在助推创业人才走向成功中实现资本增值。股票市场特别是创业板的推出,则为“人才+资本”创富模式提供了充分实现其价值的有效平台。这个创富过程,能够使创业家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财富,快速超越老一辈的创业者,大大激发了一批有理想、有激情、有作为的年轻人投身创业。新的创富模式的出现,将极大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极好的契机。但是,新的创富模式要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必须增强社会的责任意识,加强“道德”和“生态”的自我约束。与创富模式的变革相伴随,财富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真正的财富是可享受的劳动成果的多少或者幸福感的强弱。对于国家来说,GDP已不等于财富,更值得关注的是国民的福利。对于个人来说,现金和实物资产已经不能等同于财富,“市值”成为衡量一批“新贵”财富多寡的重要标准。对于有些富豪,成功的衡量标志已转向社会评价的高低。创富模式和财富概念的变化,意味着更多的人都有了平等的机会和上升空间,依靠个人的才华和努力来改变命运,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这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机会,也是社会进步的新的动力。


  八、对外交往的变革。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对外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不同的交往方式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从历史看,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和外交手段,对于推动德国的统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外交只是对外交往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世界本身处于文明转型的大变革之中,中国的崛起更增加了世界格局的变动。毫无疑问,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外交往。要深入研究世界文明转型过程中国际大局的变化趋势,系统长远地谋划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以及应当采取的外交策略和手段;同时要更加高效灵活地应对国际局势的突发性变化,在全球性变革中握有主动权。我们所有对外交往的努力,都应当是维护和争取一个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加快发展,跟上文明转型步伐服务。在涉及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要向全世界亮明我们的底线和态度;在涉及国际事务的问题上,要把握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尺度,同时根据我们的实力和能力承担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在新的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要深谋远虑、认真研究、积极参与,争取对己有利。若要改造世界,先要改造自身。适应时代要求和进步标准的国内转型,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要努力提升自己设置世界性议题的能力。要培养一批哲学家式的、深谙西方文化的外交家,在全球的普世价值理念传播和全球热点话题的讨论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军事能力、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战略支撑点,非对称性手段是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的必要选择。要积极推动高层学术交往和民间文化交往,更主动地参与全球的文明对话,大胆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广泛地积极邀请和吸引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和科学技术人才来中国讲学和交流工作。


  九、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类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 包括消费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闲暇方式等等。生活方式的变革,既反映着思想观念的变革,又反映着社会结构的变革。整个社会变革的面貌,某种意义上,都直观地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变革上。 当然,生活方式的变革从深层次讲,是由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的,但反过来,它又对生产方式包括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影响。所有人对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梦想和追求,这是人们坚持生产和工作的主观动力,也是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革的主观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各种思想观念的变革,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们,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有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沿海生活与内陆生活、北方生活与南方生活、老年生活与青年生活、白领生活与蓝领生活等等的区分,也有虚拟生活、社交生活、休闲生活、户外生活、学习生活、低碳生活等等的分类。生活方式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种种生活方式,总体呈现了“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但也带来一些摩擦和不和谐,比如消费方式上的奢侈风、交往方式上的人情风和闲暇方式上的沉迷风等等,都从多方面影响当前的社会风气。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背后,主要起作用的是地域年龄、价值理念和收入分配的差异,但生活方式的变革的总趋势是,价值追求从物质生活型向精神生活型转变;休闲消费方式从节约、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生活样态从封闭、庸俗、单调型向开放、文明、丰富型转变。在绝大多数人把“过日子”作为人生准则的同时,有人把健康和和谐作为人生选择,有人把进步和奉献作为人生追求,也有人把追求享乐和刺激作为人生目标。富裕的年轻一代,更加注重的是生活的品质,个性化、差异化、时尚化、品牌化成为主流消费。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新型经济业态也随之出现。信息网络、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家政服务以及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创意产业和环保产业等经济业态蓬勃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既应当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又应当体现社会和谐的要求,既能满足主体需要,又能推动社会进步。总的说,与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我们要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的价值信仰,大力提倡健康、文明、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以此引导社会风气和消费方式等的良性变革,并带动符合生活方式变革趋势的各类新型经济业态的发展。


  十、人的发展的变革。温家宝同志在接受CNN记者专访时,谈到他的政治理想和信念: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这些话无比精彩地把“人”放到了与国家和民族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最好注解。实际上,马克思开始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消除人的异化,而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则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造世界,就要先改造人自身。人自身的变革,也就是人的现代化,最终决定着这场变革的成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当代中国,我们已经较好地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过上体面、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的自身的发展,已经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这种梦想和追求就是中国发展的最强大动力。指引美国200多年发展的《宪法》,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把人追求自身幸福作为天赋人权。人有要求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有要求政治参与的权利,有要求创造和享受文化的权利,有要求社会公平正义、环境舒适安全的权利,总之人有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权利,这是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常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要补充一句,那就是“人民就是在追求自身权利的实现过程中创造历史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服务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构建好的制度设计,把“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因为历史就是人民自己创造的。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短短发展历程就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发展观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我们应对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挑战指明了方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理念全面贯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要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权利与尊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增强“人”的元素,注重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改造与重塑。要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道德信仰和法治观念、开放胸襟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养引进一批又一批能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新型优秀人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坚持唯才是举,创造条件让各类人才充分涌流。要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培育公民社会。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团结和谐的基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改善民生并不是各级政府对民众的“施舍”,民生理所当然地包含了人民享有的多种权利。政府在作出改善民生的各项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有群众的参与。否则,最好的政策也将“变味走样”。 这也是加强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样必须注意的问题。唯有动员民众的力量参与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生态建设才有切实可靠的保障。要充分发挥7000多万名党员的主体作用,把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好,把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实好,把全体共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那样,就不可能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得了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以科学理论和严密组织武装起来的坚强战斗集体的前进步伐。


  四、坚持整合性变革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坚持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各族人民的主心骨,是领导我们事业进步的最重要力量。尤其在我们面对这场历史性变革的时候,更加需要党的坚强、正确的领导。没有核心、没有权威、没有必要的集中,就无法有效整合各个变革元素,而各个变革元素所形成的自发性张力,就有可能撕裂整个社会,从而出现动荡。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因此,任何变革都不能冲击党的领导,任何改革都不能放弃党的领导。社会变革要求我们改革政治体制、改善执政方式,但改革政治体制、改善执政方式的目的只能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要坚持科学引领。面对这场空前的变革,没有全党和全社会认同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样行不通。这个理论只有、也只能是科学发展观。只有科学发展观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全面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一把“钥匙”。“以人为本”是整合各个变革元素的核心理念。变革中出现的认识差异和社会问题,都应当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来统一认识、破解难题。


来源: 作者赐稿 | 来源日期:0 | 责任编辑:袁训会
    【把文章分享到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
你对本文有何评价? 已有 0 人投票啦!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