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hashmap 排序: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与世长辞。十年后邓小平依然影响着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57:15

·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与世长辞。十年后,邓小平依然影响着世界。
    今天,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在莫斯科郊外的街道上;在法国小城蒙达尔纪的“红色旅游线”上;在香港特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上……依然记录着这位伟人留传给后世的永恒印记

【邓小平语录】

    “对美国一定要有最坏情况的打算。不要怕中美关系倒退,更不要怕停滞。对在停滞、倒退的情况下如何同美国交往,要认真准备。”
    ——1981年6月13日,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中美关系问题。

“邓小平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访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

    “他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使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积极一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学军发自华盛顿 1978年5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抵达北京访问。肩负着推动美中关系正常化使命的布热津斯基,首次同邓小平举行了会晤,邓小平的热情、睿智、幽默和领袖风范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随后的岁月中,布热津斯基多次和邓小平见面,两人不仅成了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对话伙伴,而且私交颇深。
    值此邓小平逝世10周年之际,在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办公室,布热津斯基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专访。这位中美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虽已年近八旬,且公务繁忙,但提到同邓小平交往中的一些往事,仍娓娓到来,兴致盎然。

10年后的甜蜜回忆

    《国际先驱导报》:你曾同邓小平有过多次会晤,在他逝世10年后回过头来看,你觉得最重要、最难忘的是哪一次?
    布热津斯基:应该是第一次,时间是1978年5月21日。因为那次我同邓小平在北京的第一次会晤开启了美中两国正式建交的进程,也实际上开始了美中两国为阻止苏联的霸权而缔结战略伙伴关系的进程。
    《国际先驱导报》:那次会谈后,邓小平邀请你到北海公园的仿膳共进晚餐?
    布热津斯基:那次晚餐真是棒极了,因为饭店位于北京紫禁城的湖边,风景非常漂亮。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邓小平和我对世界重大问题的看法都比较接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两国关系将揭开新篇章。
    毫无疑问,在我的心目中,邓小平是中国今天现代化的设计师,他也使中国开始了终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进程。

“邓小平很有幽默感”

    《国际先驱导报》:邓小平在1979年1月访美时,又造访了你家,当时你们都谈了什么?
    布热津斯基: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广,而且是很严肃的话题。他谈了法国留学生活对他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使我认识到,邓小平在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思想又非常开放,愿意进行尝试。当然,我们也有一些私人话题,比如,邓小平谈了他和他儿子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文革”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破坏。
    邓小平很有幽默感。我在聊天时半开玩笑地问他:卡特总统推动美中两国关系正常化,在国内遇到了一些政治势力的反对,你在中国也遇到同样的麻烦吗?邓小平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有啊,在我们的台湾省就有很多人反对。

到中国农村“考察改革”

    《国际先驱导报》:后来邓小平邀请你们全家访华,而且你还重走了一部分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
    布热津斯基:在邓小平访美两年之后,他邀请我们全家访问中国。至于重走一部分长征路,是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一些关于现代中国的事情,而长征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到了青藏高原、大渡河和泸定桥等地。
    《国际先驱导报》:重走长征路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布热津斯基:我们去了一些农村,在那里我认识到,邓小平的改革政策已经开始见效,农民手腕上戴上了手表。他们告诉我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牲畜,可以卖自己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这表明,中国大地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邓小平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国际先驱导报》:你认为邓小平为现代中国、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布热津斯基:邓小平发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他是中国能有辉煌今天的一位历史性的设计师。他的历史性的作用有两个层面:一是他改变了中国,二是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他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使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积极一员。今天,中国不但将在东亚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将在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至于中美关系,如果不是邓小平和卡特总统决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那么两国就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毫无结果的谈判当中,但邓小平和卡特总统下决心解决两国间的一些棘手问题,使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美国外交官都知道他”

    《国际先驱导报》:邓小平当年访美时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人现在还记得他吗?
    布热津斯基:美国负责外交事务的人们当然记得他,但如果说普通美国人都记得他则有些夸张。我敢肯定,普通中国人也不会全记得美国总统卡特。
    《国际先驱导报》:你如何看待今后的中美关系走向?
    布热津斯基:我认为,尽管中美两国偶尔会在一些具体问题或一些未曾料到的问题上有分歧或摩擦,但两国的主要利益是一致的,比如,在和平发展、避免战争、促进稳定、消除贫困和疾病、保护生态等全球问题上,中美两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为此,两国应当加强对话和合作,以促使两国关系保持稳定和顺畅。

【邓小平语录】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我们两国之间虽然有过一段不幸的往事,但是,在中日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这毕竟只是短暂的一瞬。”
     ——1978年10月23日访问日本期间,邓小平在出席日本首相福田赳夫举行的宴会上如是说。

日本有一群“小平迷”

    小平走了10年,但仍有日本人乐于回忆他的一举一动,因为他们认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今后中日关系的方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发自东京 10年前,当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传到日本时,整个国家为之震动——去世之日,刚好日本北海道发生地震, 震级不大,这在日本是家常便饭,可还是有人说确实是“巨星殒落”,天地感应。那些天,日本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邓小平。究其原因,日本人明言:邓小平打开中日邦交之门,邓小平是可与之推心置腹的“知日家”。
    10年后,仍有日本人“迷恋”邓小平,因为他们认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今后中日关系的方向。

“你好,小平”

    “今年恰逢香港回归10周年,又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我们还会办更大规模的中国电影全貌展。那时势必会在日本掀起新一轮中国电影热。”日本谷阿帕电影发行公司社长藤田敏夫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去年8月19日到9月10日,该公司在东京、大阪两地成功举办了中国电影全貌展映会,开幕片就是《你好,邓小平》。该片共公映12场,约千名“小平迷”观看了该片。
    该片讲述了邓小平坎坷光辉的一生。在放映前一周,日本各大媒体嗅觉灵敏,纷纷介绍《你好,邓小平》的放映信息。人气颇旺的广播节目“亚洲频道”还特意邀请藤田社长录制了一期专题节目。
    《你好,邓小平》正式公映前,本报记者有幸参加了该片在东京银座的试映会。那天是日本7月典型的“三伏天”,但是顶着酷暑的观众仍挤满了剧场。
    纪录片虽是中文配音,日文字幕,但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放映结束后,仍有许多观众不愿离去,聚集在剧院门口交流着感想。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她印象中的邓小平亲和力很强,尤其是访日时一直面带微笑,而且着装朴素。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看到媒体的报道后,很早就盼着看这部纪录片。“日本关于邓小平的纪录片引进得不多,这次终于圆了我的梦。但还是有个小小的遗憾,电影里只出现了小平访日时乘坐新干线和视察工厂的镜头,我希望看到更多小平访日的画面。”
    当天的观众中,还有一位台湾的留学生。她说在台湾,很少看到邓小平的资料。这次的纪录片让她改变了以前对邓小平的看法,“他是个挺亲切和蔼而且有魄力的老爷爷。”

理想的领导人形象

    在当今的日本人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平迷”呢?曾供职于NHK的记者中岛国臣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小平不张扬,稳重并富于亲和力,这与日本人心目中的理想的领导人的形象十分吻合,小平昔日访问日本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印在许多日本人心中。
    1978年访问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时,邓小平应邀来到一间展示微波炉等新产品的展览室,讲解人员把一盘烧卖用微波炉加热后,请邓小平观看,邓小平拿起一个烧卖看了,突然一下放到嘴里,边吃边说味道不错。这一幕出乎松下公司职员的意料,大家无不赞叹邓小平敢于尝试的精神。
    访问奈良时,邓小平和夫人卓琳来到宴会厅隔壁一对新婚夫妇举行婚礼的现场。曾抢拍下这意外一幕的当年《读卖新闻》的摄影记者回忆说:“邓副总理与新娘握手时,新娘面部略带红晕的笑容、新郎沉浸在意外荣幸之中的姿态都拍摄下来了,照片有力地说明了邓副总理坦率的人品。”
    中岛国臣认为,那些看小平纪录片的日本人,不只是为了回顾中日友好的历史,更是为了重温自己心中的回忆。

值得继承的外交智慧

    在今天许多日本人看来,邓小平是对中日友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国领导人。他们都希望现在的中日两国领导人能够继承邓小平的外交智慧。
    中岛宏是日本共同社资深记者。曾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常驻北京,并担任过共同社北京支局长。在驻京期间,他多次和邓小平见过面,还进行过单独采访。“他从没有给人高高在上的压迫感。”中岛宏当时在和其他各国记者聊天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邓小平是个能够折服世界的领导人。”
    中岛宏感觉,灵活、务实是邓小平突出的特点。特别是在处理中日关系上,作为大国领导人,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比如他当时承认中国落后,为了建设,要向日本学习。“这番讲话让我很佩服。”
    “邓小平很谦虚,不是总强调自己,全面否定对方。而是经常站在对方角度着想,这点对领导人来说很不易。”中岛宏认为,邓小平在外交方面的智慧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对日本领导人来说也应该充分学习和继承。
    日本庆应大学综合政策学部的小岛朋之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每年到小平去世这一天,我都有一些话想说。”写过《毛泽东与邓小平》、《中国的政治社会——探索邓小平以后》等专著的小岛朋之说,“希望中日两国的领导人都能从小平的外交智慧中吸取营养,让今后的中日关系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他认为,从邓小平的对日政策上可以看出,他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发展和繁荣稳定做了相当长远的考虑和规划。去年安倍首相的成功访华,还有中日两国达成的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正是对小平同志中日关系政策的很好体现。

十年后谈邓公,彭定康只说了一句

    无论英国人在十年后对邓小平留给中国乃至世界的遗产有怎样的评说,他们的态度中大概都不会缺乏一种因素——尊敬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菲菲发自北京 对英国人来说,邓小平这个名字永远会让他们想起一座城市——香港。
    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在邓小平逝世十周年前夕,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书面采访时只写了一句话:“邓小平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这是较量之中败下阵来的一方的尴尬掩饰?还是经历十年沉淀之后的心服口服?这看似显而易见、其实却耐人寻味的一句话,颇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思。

“终结”大英帝国史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大概还记得,1997年6月30日,彭定康哭了。当年在香港《广角镜》杂志9月号刊登的一篇专访中,彭定康谈起那个时刻:“……我的内心略带忧伤。那晚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是英国在世界上殖民主义的结束。”
    香港是让英国人感伤的,看看1997年7月1日的英国报纸就可以知道。《每日邮报》当天的大字标题是:《泪别皇冠上的最后一颗宝石》。《卫报》的头条是:《最后一声欢呼,一个帝国结束了,中国又成为香港的主人》。这些煽情程度各不相同的报道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英国留给香港的“遗产”,用爱德华·赛义德的话说,也就是“我们给世界带来文明”这个大主题之下的一部分。最能体现这种思路的大概就是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宣告:“捍卫大英帝国的历史成就”,她“问心无愧”。
    无论有多少“历史成就”的大英帝国已经成为“历史”。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大概的确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香港问题是中英关系史上最棘手的问题。从1983到1984这一年多里,双方经历了22轮艰苦谈判。当时,针对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要求,邓小平对与他私交甚厚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说:“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政策不会受任何干扰、有任何改变,否则我们就交不了账。我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是李鸿章。谁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李鸿章。”

“有时候很强硬甚至不客气”

    对于时任英国驻华大使、参与了香港问题谈判的理查德·伊文斯来说,邓小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邓小平传》中写道:“邓小平是一位外交天才。……他欢迎所有的来访者,但并不以为他们比自己的人民更有道德或更有智慧。他与外宾谈话时,有时候会很强硬甚至不客气,但有时也很幽默。”
    “他(邓小平)把国家统一看作是首要任务。”在伊文斯看来,邓小平是实现中国统一的重要人物。他说:“当时,英国对中国的最大问题是不信任。但邓小平的远见、自信与坚定令他们不得不信任他。”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时,撒切尔夫人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被邓小平赞为“一个绝对一流水平的首相”希思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他一直把邓小平当成好朋友,二十多年一直保持通信。他说,通过一国两制实现香港回归,“这无论对中国、英国、香港本身还是对世界都是最圆满的结果”。

十年后的认同   

    “香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社会依旧稳定,百姓对特区充满信心。”曾任英国外交大臣的杰弗里·豪,在香港回归五周年之际就肯定过邓小平的成功。他说:“在经济上它们相互依赖,在机制上却相互保持独立,这也是‘一国两制’构想得到成功实施的有力佐证。”
    “香港回归近十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后,经济繁荣,股市兴旺,失业率创历史新低,这清楚地表明香港回归后取得巨大成功。”现任英国驻港总领事柏圣文,在2007年新年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邓小平语录】

     “我们同苏联的关系已经正常化了,同老挝也改善了关系,现在就剩下一个越南了。我很不理解越南为什么要反华。我们是愿意改善同越南的关系的。”
     ——1989年10月7日,邓小平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 越南也有“春天的故事”

    这里发生的变革,与发生在中国凤阳的“春天故事”有几分类似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黄海敏发自河内 提起邓小平,越南人首先想到的是“英明、果敢、伟大”。这个名字之所以在越南家喻户晓,是因为越南十分重视研究、借鉴邓小平倡导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中,使越南的革新开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使国家得到了发展,人民走向了富裕。
    尽管越南官方不愿意公开承认在“照搬中国模式”,但在越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上确实能找到许多中国的影子。“由于借鉴了中国许多成功的经验,越南的革新开放少走了许多弯路。”越南通讯社资深记者俊对《国际先驱导报》说。

这里也开唱“凤阳花鼓”

    1978年,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在10多亿中国大地上全面展开。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中国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轨道,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同时,位于中南半岛的近邻越南,由于实施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致使生产力受到束缚,国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社会经济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当时,物价飞涨,商品匮乏,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由于粮食生产连年减产,当局每年都要进口100多万吨粮食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越南因之出现了“守着粮仓没饭吃”的奇特现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产生的巨大效果深深地吸引并打动着越南领导层,影响着当地的居民。改革现有体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成为当时越南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3位中国农民冒险在一份“生死状”上按下手印,尝试“包产到户”之后,拥有80%农业人口的越南也开始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1986年底,越共六大作出了重大决策,全面推行革新开放政策,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努力使越南摆脱社会经济危机。越南开始了一场名为“Doi Moi”的改革运动,与当年发生在中国凤阳的“春天故事”几乎如出一辙。“Doi Moi”意为“革新”,其主旨在于确立以经济改革与建设为中心,包括在农业上实行承包制,在工业上扩大企业自主权,承认商品经济,放宽对商品流通的控制等等。
    “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88年,越南粮食产量比前一年增产200多万吨, 达1958万吨, 粮食实现了自给。2005年大米出口达52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2006年,越南鉴于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限制大米出口,但出口量仍达470万吨。
      
“中国模式”在东南亚的翻版

    由于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越南被认为是“中国模式”在东南亚的翻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5月5月8日刊登一篇题为《好学生》的文章,直言越南在改革方面是中国的“好学生”,并认为越南在亚洲各国中的经济表现是最佳的。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越南沿着“中国模式”照亮的道路前行,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
    这个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令世人刮目相看。20年间,越南已成功地使8400万人脱贫。“越南是除中国外,走社会主义道路最为成功的国家。”中国社科院国外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所主任潘金娥说。

继续向邓小平取经

    关于越南革新的模式问题,越南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北上取经,西方化缘”。“北上取经”的意思是说,越南要研究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参照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党内争论可能造成的改革迟滞,这也正是越南革新开放迄今并未遇到重大挫折和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化缘”就是引进西方的资金。而在这点上也是有模仿中国的影子。为了引进外资,越南也设立了一大批出口加工区、工业区和经济特区。
    如今,对于模仿中国的做法,越南领导人也不再讳莫如深。此前,越南总理阮晋勇在接见来访的中国代表团时就表示,“两国国情相似,体制相同,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在越南前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越南学习和借鉴。”
    近来,越共总结出了革新开放20年经验教训:“必须进行全面和同步革新,要确保以下三项任务的紧密结合及同步进行:经济发展是中心任务,党建是关键任务,文化发展是社会的精神基础”。人们从中不难看出向邓小平思想和中国改革开放学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