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龙上官燕:蒙克 《呐喊》一恐惧与不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58:09

蒙克 《呐喊》一恐惧与不安 高阶秀尔著 范钟鸣译  

2011-02-13 14:02:27|  分类: 看名画的眼睛 |  标签:蒙克  作品  描绘  呐喊  艺术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蒙克 《呐喊》 一一恐惧与不安

〔油彩腊笔,91 x 73.5cm , 1893年作,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

 

血一般的天空
       挂在美术馆中的作品,大多数都使我们感到舒适和安定。即使是描绘战争、殉教等流血场面的作品,或者描绘恶魔、地狱等恐怖主题的画,一旦它们被挂在美术馆中,这恶魔猛兽就好象被关在笼子里而失去它们的恐怖之处。但也有极少数作品,它们无论挂在哪里都会使观者感到恐惧和不安。
       蒙克的这幅《呐喊》就属于这样的极少数作品之一。且不论蒙克的其它作品,就他的这幅充满恐怖、使人焦躁不安的作品,在西欧漫长的美术史上也是少见的。藏于科尔马尔的温特利坦美术馆的格留纳伐尔特的《依姗哈姆祭坛画》是这类作品的又一个典型,还有佛罗伦萨的彭德尔莫《降下十字架》一画也多少令人不安。然而以上这些画都是宗教画,它们最终还是要引导人们去迎接上帝的拯救。在桥上,一个人由于恐惧而双手紧捂两耳、浑身颤抖,他好象在死亡来临之前还在拼命地呼救。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使他幸免于难。我们站在这幅画前,就象被无形的电波所袭而陷入无限的不安和恐惧。

画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画面的背景是燃烧在天空的晚霞和远远流来的北国大江,前景描绘着斜贯画面的极为普通的桥,桥的那头有两个男人并肩向远处走去。画面的最前面是一个脸象骷髅一样的男人,他双手捂住耳朵,睁着孔洞般的眼睛,嘴也张得很大。他到底为何如此畏惧和惊慌呢?画面并没有告诉我们。但谁都能清楚地从画面上感到,他正陷入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中。我们在寻找这个答案之前,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卷入了这个男人——蒙克的不安之中。
    就象众多的幻想画家一样,蒙克为了丰富自己的幻想世界,他也紧紧地依靠身边的现实环境。幻想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远离现实。在日常生活里,有时一下子会象掉进深渊一样,突然窥见到奇异的世界景象,这就形成了所谓吓人的“幻想世界”。蒙克就是描绘这个“幻想世界”的画家。

这幅《呐喊》也不例外,它是蒙克以自己对现实的切身体验为基础描绘出来的。蒙克后来曾谈到过这幅作品:

“······我和两位友人一起走在路上,太阳将要落山了。这时天空被染成了鲜血般的红色。忽然我象死了一样的疲倦不堪,一动不动地停立下来。蓝色的海湾和小镇上空火和血的炎舌在蔓延。友人们先走了,就留下我一个人。这时我突然感到了不可名状的恐惧,我听到了自然的喧嚣声。”

 

“自然”的喧嚣声

其实,蒙克只是把他叙述的情景如实地表现在画面上了。背景上波浪形的海湾和大江中飘浮着几只小船,它们上面“血火之色”染红的天空象气流一样扭曲扩展。在夕阳照耀下,画面前边的桥栏杆上也染上了红、黄两色。看上去无限延伸的桥上的两个人影,就是蒙克所说的两位友人吧。画面上除了中央捂住耳朵的主人公外,这两个人就是仅有的生物了。但是这两个人却象原始神像一样默默地僵直地朝前远去,他们身影带着一种难以和人们相通的冷漠感。留下的主人公在这里陷入了绝对的孤独之中。

在这个时刻,蒙克听到了刺耳的大自然的喧嚣声。这种喧嚣带着何等的恐怖和冲击,我们从这个颤栗者身上是可体会得到的。就在这个时刻,那个自希腊以来的西欧美术所难以表现的“自然的恐怖感”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种把自然作为独立绘画主题的艺术观,在西欧美术史上并不是很早就有的。东方艺术很早就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并使风景画作为独立的画种迅速地发展。而欧洲却相反,直到十七世纪才出现了独立的风景画种。

当然,在那以前,西欧也并不是绝对没有描绘风景的绘画。在中世纪,花、树、山等曾作为叙事的背景及宗教的象征,或作为装饰物出现在绘画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大自然以它的现实形态起着装饰作用。波提切利的《春》中怒放的鲜花,威尼斯画派的宗教画、寓意画背景上出现的山峦,它们都表明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对大自然的美的觉醒。然而,大自然的形态在那时毕竟只作为叙事画和宗教画的背景,它自身并未能被作为绘画的独立主题来表现。

到了十六世纪,在尤阿西姆、巴蒂尼尔等人的作品中,大自然虽然依旧作为宗教画的背景,但我们已能感到画家们的兴趣渐渐地转移到风景上了。这样到了十七世纪,才出现了以风景为独立主题的绘画。
    然而,十七世纪的这种风景画,还是与人物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荷兰的风景画,它是作为描绘市民生活的场景而出现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中也带有许多神话色彩。因此,那种把超越于人类之上的自然形象独立地描绘在画面上的真正风景画,一直要到十八世纪后半叶才出现,那就是英国十八世纪的风景画。
    从西欧人发现自然美到蒙克的时代,其间仅仅经过一百年,说得再宽一点,它至多不超过四百年。在蒙克以前,欧洲绘画史上没有一个画家表现过自然所带给我们的无可名状的不安感。

这并不是说,从来没有人感觉到过自然的恐怖一面。浪漫派画家们就不只是描绘温暖的自然景色。透纳完美地再现过风暴、雪崩、雷鸣等自然现象。透纳所描绘的自然,有时是非常冷漠无情的、常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自然。

但是,透纳描绘的自然的恐怖感,毕竟还是人们能够理解的恐怖感。自然有时确实带有人类无法抗衡的狂暴力量。用巴斯卡尔派的理论来说,人类即使在被风暴、雪崩吞没的时候,还是确信这种吞没人类的自然现象是能够解释的。然而,要解释蒙克所感到的不安感决非易事。 

事实上,画中的“喧嚣”之声决不是来自于大自然的。远处的小舟象是睡着了似的静静地飘浮在江上,天空被晚霞染得通红。也许这在挪威是极为普通的景色,它丝毫不会给人类带来灾祸。可是蒙克在这和平的自然景色前却感到了无可名状的不安。我们在蒙克的画前,也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这种不安的颤栗。蒙克到底怎么会产生不安和恐惧的呢?

 

世纪末的不安
       说到底,这种不安只能是出自于蒙克自己的内心。看一下他1890年代的作品,很清楚,这些作品中都贯穿着这种不安感。蒙克有一幅抒情的作品《星月夜》(1893 年作),它描绘闪着星光的夜晚,一对情人在紧紧关着门的屋子中幽会。这幅画也是以蓝色的天空和大海为背景的,但是在画面前边,如同巨大的细胞一样的、黑色不规则形状的礁石与小丘也带着某种不祥之感。还有作于1890年代末期,描绘月下海滨跳舞男女的《生命的舞蹈》也是这样。

虽然画名是《生命的舞蹈》,但是画面上展示的却是葬礼般的阴郁、寂寞的世界。事实上,画中身穿黑色衣裳、合着双手无意于跳舞的妇人,她呆立着的姿式和蒙克几年前创作的石版画《在临终的床边》中的少女的姿态完全一样,而且她们的服装也一样。

1896年,蒙克还刻了一幅题名为《不安》的木版画。画上刻着几个面无表情的人正面站立在街上,他们的背后也和这幅画一样,一条江深深地流人陆地,天空中也飘着血一般的晚霞。总之,这两幅画的背景是相同的。这就是说《呐喊》的主题,就是我们从画中所感到的不安感。它是蒙克1890年代作品的主要内容。
      此外,蒙克还有一幅更为重要的作品《青春期》(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它的创作年代比《呐喊》晚一年,这幅画揭示了蒙克的内心世界。画面上,一位少女坐在床沿上,双手夹在两腿间,带着胆怯的眼光直视前方。我们在少女直视的眼神中,也能感到象《呐喊》一样的恐惧和不安。墙上的少女的影子象魔鬼一样的黑。即使没有这黑影,少女的脸也充分地反映了她所陷入的绝对的孤独。这位少女究竟惧怕什么呢?
       少女的脸上还带着稚气,可她的形体已开始向成人的形体转变。从她瘦弱的上半身、细细的手臂以及胸部、腰等形体上,我们可以看出她已经开始进入成熟女性的年龄了。少女的意识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形体上她已经进入了成人的世界。一个对她来说全然陌生的世界突然降临在她的面前,这使她产生了胆怯和不安。
       少女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女性,这是自然的发展,但是这种自然的发展对少女来说却是突然的和神秘的。《呐喊》的主人公在周围的自然中感到了无法描述的不安,《青春期》中的少女也一样,她对存在于自身的自然发展产生了恐惧。其实这反映了蒙克自己对自然变化和生物成长所产生的不安心理,同时也是对生命存在的怀疑。

事实上,蒙克这个时期正陷入对生命本质问题的思考中,生和死,爱情和失恋,男和女······。他在作品里流露出一种使我们不得不产生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仅蒙克一人带有这种情绪,十九世纪末敏感的青年们都带有这样的不安感。

 

从写实到表现
       从精神上继承了库尔贝写实主义传统的印象派画家们,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变化无常的,但绝对不会给人带来不安。他们从外部观察自然,力求在画布上再现自然的变化形态。他们使人们还原到象塞尚批评莫奈那样,仅用一双眼睛来着待世界。紧接着印象派之后的是凡高、高更、卢东等,他们追求表现自己眼晴看不到的另一个世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欧洲绘画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就是从再现可见的外部世界转变为表现看不见的内心世界。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德国、奥地利的“青春派”、英国的“现代风格派”等“世纪末艺术运动”,这些艺术运动都有各自不同的内在动力和背景,但总的来说,它们都表明了绘画从再现客观转变为表现人类主观世界的过程。蒙克后来曾谈论过自己的艺术思想,他说:“艺术与自然是对立的,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的内心世界。它是人通过神经、心脏、头脑、眼睛等显现出来的形象。艺术是人类行为的结晶。”

因此,这些世纪末艺术家所发掘出来的人的“内心世界与印象派阳光明媚的客观世界相反,它充满着无可名状的恐怖、不安和黑暗。所以蒙克等世纪末画家才专门描绘不安的黑暗世界。这种黑暗是二十世纪黎明前的黑暗。象克这样的,甚至带有病态的艺术家们,他们具有敏锐的感受性,他们象怕见光的动物一样,在黑暗中发挥了他们的全部才能。

 

历史背景

爱德华·蒙克(1863 - 1944)出生于挪威的罗依典。父亲是克利斯蒂尼亚(现在的奥斯陆市)的平民医师。蒙克很早就目睹了许多人间的不幸,特别是死神的使者病魔。他自己也亲身经历了许多的不幸。在他五岁时,他母亲去世,还有比他年长一岁的姐姐,在他十四岁时又突然被死神夺走了生命。这些少年时代所经历的不幸,在具有艺术家气质蒙克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创伤。蒙克后来回忆道:“守护我童年摇篮的是病魔、疯癫和黑色的死亡天使。它们在我后来的生活里也一直伴随着我。”这种黑暗的命运无疑培育了他的艺术才能。

很早就对艺术感兴趣的蒙克,首先在挪威国立美术学校就迈开了他艺术家生涯的第一步。当时在克利斯蒂尼亚,有一个以艺术家克利斯切·格罗格为中心的博海明艺术团体。他们接受了英国以及大陆的世纪末反叛性的、艺术至上主义的影响。家庭悲剧不断产生和与博海明艺术团体交往,极大地左右了蒙克的艺术发展方向。

1889年,在竖起埃菲尔铁塔的“国际博览会”那一年,蒙克来到了巴黎,在塞纳河畔度过了几个月,蒙克曾在学院派大师雷奥·波那画室中学习。同时他也有机会见到了毕沙罗、修拉、劳特累克、凡高、高更等人的作品,并接触到了当时最新的艺术运动。这些都无疑对他后来的世纪末艺术风格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些经历孕育了1890年代到1900年代的蒙克创作盛期的到来。从1894年开始,他对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这幅《呐喊》在内,他亲手刻制了许多版画作品。他的这些对

神秘的生命现象充满不安和深刻洞察的作品,对后来的欧洲艺术,如德国的表现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蒙克在1909年创作奥斯陆大学的画幅很大的装饰壁画时,他早期作品中的那种尖锐的紧张感和颤栗感消失了,代之以无生气的情调。蒙克自己虽然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4年,他却还是代表着上世纪末的伟大艺术家。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