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4410 老九门:中药学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21:31
第八章 解表药
◆含义: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
◆性能功效:
 ◇辛、轻扬
 ◇入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
 ◇兼: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
◆适应证:
 ◇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痛、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微咳、气喘、舌淡、苔薄、脉浮。
 ◇表证兼: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
◆配伍方法:
 ◇寒热不同,药性须合。季节不同,相应配伍。
 ◇正虚邪实,宜祛邪兼扶正,配补虚药。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配清热解毒药。
◆使用注意:
 ◇不宜过量、不宜久用,以免耗气伤津。
 ◇自汗、盗汗忌用,失血、淋证、疮疡日久慎用。
 ◇因时因地而宜。
 ◇不宜久煎。
◆分类: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性能特点:
 ◇辛,温。
 ◇发散风寒
◆适应证:
 ◇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
  ●口不渴,苔薄白
  ●脉浮紧
 ◇兼:风湿痹证
麻黄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发汗解表: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尤宜兼喘咳者。常配桂枝。
 ◇宣肺平喘:喘咳证。辛散苦降
  ●风寒咳嗽:杏仁、甘草
  ●寒痰咳喘:干姜
  ●肺热咳嗽:石膏
 ◇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桂枝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发汗之力较缓,善温通卫阳。
  ●表实证:麻黄
  ●表虚证:白芍
  ●阳虚外感:附子、细辛
 ◇温通经脉:寒凝血滞痛证。
  ●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枳实
  ●心阳不振、心悸。炙甘草
  ●阴寒内盛、寒水上冲,奔豚气。肉桂
  ●中焦虚寒,脘腹冷痛。白芍、饴糖
  ●经寒血滞,月经不调。当归
  ●癥瘕积聚、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助阳化气:痰饮、蓄水证。茯苓
麻黄、桂枝
◆共同点: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强,表实证
  ●宣肺平喘:咳嗽气喘  
  ●利水消肿:水肿
 ◇桂枝:发汗力缓,表实、表虚皆可
  ●温通经脉 :寒凝血滞诸痛证
  ●助阳化气 :痰饮、蓄水证
紫苏、生姜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
◆共同点: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力缓宜轻证。
 ◇止呕:呕吐。
 ◇解鱼蟹毒: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不同点:
 ◇紫苏:兼行气,宜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
   兼化痰:咳喘痰多
  ●行气宽中、安胎: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气滞、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
   ○痰凝气滞,梅核气证
 ◇生姜:
  ●温中止呕:
   ○脾胃寒证,脘腹冷痛
   ○多种呕吐,“呕家圣药”,尤宜胃寒呕吐
  ●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解半夏、天南星毒性。
香薷、麻黄
香薷: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共同点: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不同点:
 ◇香薷:化湿和中,发汗、散寒力缓: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暑湿,腹痛吐泻。“夏月麻黄”。
 ◇麻黄:发汗力强、散寒力大:表实证
  ●宣肺平喘:喘咳证
  ●利水消肿:风水证
荆芥、防风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共同点:
 ◇祛风解表:
  ●外感表证,风寒、风热均可。
  ●风疹瘙痒。
◆不同点:
 ◇荆芥:发汗之力较强。
  ●透疹:麻疹不透。
  ●消疮: 疮疡初起兼表证。
  ●止血:吐衄下血。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风药润剂”、“治风通用药”,外风、内风均治。
   ○兼祛湿:风寒挟湿表证
  ●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止痉:破伤风。
羌活、白芷、细辛、藁本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
◆共同点:
 ◇发散风寒湿邪,尤善止痛:
  ●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头身痛。
  ●风寒湿痹,肢节疼痛。
 ◇白芷、细辛:宣通鼻窍:鼻渊头痛、鼻塞流涕
◆不同点:
 ◇羌活:作用较强,尤宜上半身风湿痹痛。
 ◇白芷:善治阳明经诸痛: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齿痛。
  ●消肿排脓:疮疡肿毒,初起、脓成
  ●燥湿止带:带下,寒湿、湿热
 ◇细辛:善治少阴头痛;散寒力较强,表寒、里寒均可
   ○阳虚外感,牙痛
  ●温肺化饮:外感、肺寒,寒饮喘咳,痰多稀白
  ●注:“细辛不过钱”,煎服,1~3g;散剂0.5~1g
  ●反藜芦
 ◇藁本:性味俱升,上达巅顶,善治巅顶头痛。
苍耳子、辛夷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共同点: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不闻香臭。
  ●风寒头痛。
◆不同点:
 ◇苍耳子:
  ●祛风湿、止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疹瘙痒。
 ◇辛夷:上行头面,善通鼻窍,鼻渊、鼻塞要药
  ●包煎。
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
鹅不食草:辛,温。归肺、肝经。
胡荽:辛,温。归肺、胃经。
柽柳:辛,平。归肺、胃、心经。
◆共同点:
 ◇发散风寒:风寒表证。发表力弱。
◆不同点:
 ◇葱白:
  ●散寒通阳:阴盛格阳
 ◇鹅不食草:
  ●通鼻窍:鼻塞
  ●化痰止咳:寒痰咳喘
  ●解毒消肿:疮痈肿毒
 ◇胡荽:
  ●透疹:麻疹不透
  ●开胃消食:饮食不消,纳食不佳
 ◇柽柳:
  ●透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祛风湿:风湿痹痛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性能特点:
 ◇辛,凉。
 ◇发散风热,发散力缓
 ◇兼: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
◆适应证: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恶寒轻、发热重
  ●有汗、无汗
  ●目赤
  ●咽干,口渴,苔薄黄
  ●脉浮数
 ◇兼:头昏、咽痛、麻疹、风疹、肺热咳嗽
薄荷、牛蒡子、蝉蜕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共同点:
 ◇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银花、连翘
 ◇透疹:
  ●麻疹不透。
  ●风疹瘙痒。
 ◇利咽:
  ●风热上攻,咽喉肿痛。
◆不同点:
 ◇薄荷:发汗力较强,宜风热无汗者。
  ●清利头目:头痛、目赤。
  ●疏肝行气: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月经不调
  ●注:后下。
 ◇牛蒡子:兼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宜风热咳痰咽痛者。
  ●宣肺祛痰:肺热咳嗽、咯痰不畅。
  ●解毒消肿: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性寒滑利,宜兼热结便秘者。气虚便溏慎用。
 ◇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及牛蒡子,善疏肝经风热。
  ●明目退翳: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息风止痉:急慢惊风,破伤风。
桑叶、菊花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共同点:
 ◇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平抑肝阳: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清肝明目:
  ●肝经上炎,目赤肿痛。
  ●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不同点:
 ◇桑叶:疏散风热较强。
  ●清肺润燥: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凉血止血:血热吐衄。
 ◇菊花:平肝、清肝较强。
  ●清热解毒:疮痈肿毒。
蔓荆子
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热表证,头昏头痛
  ●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清阳不升,耳鸣耳聋
柴胡、升麻、葛根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共同点:
 ◇发表:表证,风寒、风热均可。
 ◇升阳:清阳不升。
  ●柴胡、升麻:升阳举陷→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脏器脱垂。
 ◇升麻、葛根:透疹→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不同点:
 ◇柴胡:善清半表半里之邪,寒热往来,少阳证要药。常配黄芩
  ●退热、截疟。高热、疟疾寒热
  ●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胁肋胀痛,月经不调。
 ◇升麻:
  ●清热解毒:善清胃热,齿痛口疮,咽痛痄腮,温毒发斑。
 ◇葛根:解肌:表证兼项背强痛。
  ●生津止渴:热病烦渴,阴虚消渴。
  ●升阳止泻:湿热泻痢,脾虚泄泻。
淡豆豉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解表:力较缓,风寒、风热表证皆可。
 ◇宣发郁热,除烦:热病烦闷。
 ◇品种:
  ●桑叶、青蒿发酵:性寒,风热感冒、热病烦闷
  ●麻黄、紫苏发酵:性温,风寒感冒
浮萍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发汗解表
  ●风热表证,无汗。
  ●风寒表证,恶寒无汗。
 ◇透疹止痒:
  ●麻疹不透
  ●风疹瘙痒
 ◇利尿消肿:水肿、小便不利。发汗透邪、通调水道
木贼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
◆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风热上攻,目赤翳障
  ●肝热目赤
 ◇止血:出血证。力弱。第九章 清热药
一、含义: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二、性能功效:
  ◆苦,寒、凉
  ◆清解里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清虚热
三、适应证:
  ◆里热证:表邪已解、里热炽盛,内无积滞
   ◇分型:高热烦渴、湿热泄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阴虚发热
   ◇症状:身热、面红、烦燥、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八纲辩证:实热证、虚热证
   ◇温病辩证:气分实热证、营血分实热证
   ◇脏腑辩证:各脏腑热证
四、配伍应用:
  ◆热易伤阴、苦寒伤阴:常配养阴生津药
  ◆脾虚便溏:配健脾益胃药
  ◆口渴气短:配益气生津药
  ◆表邪未解:配解表药
  ◆内有积滞、火热上炎:配泻下药
  ◆热极生风:配息风止痉药
  ◆高热神昏窍闭:配开窍药
五、使用注意:
  ◆药证相符
  ◆药性寒凉,易伤脾胃
  ◆药性苦寒,易化燥伤阴
六、分类:
  ◆清热泻火药:气分实热证—高热烦渴
  ◆清热燥湿药:湿热证—泻痢、黄疸
  ◆清热解毒药:热毒证—热毒炽盛,痈肿疮疡
  ◆清热凉血药:营血分实热证—热入营血,神昏、出血
  ◆清虚热药:虚热证—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性能特点:
 ◇苦、甘,寒
 ◇入肺、胃经
 ◇清热泻火
◆适应证: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阳明经证:
  ●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脏腑火热证:肺热、胃热、心火、肝火
石膏、知母
石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知母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相同点:
 ◇清热泻火:
  ●气分实热证,常相须为用。
  ●肺热咳嗽。
◆不同点:
 ◇石膏:
  ●泻火力强。
   ○气血两燔
   ○热病伤津
  ●重清肺胃实火:
   ○肺热咳嗽。配麻黄、杏仁、甘草
   ○胃火上火,头痛、牙痛、消渴
  ●生肌敛疮(煅用):溃疡不敛、水火烫伤。
  ●注:先煎。
 ◇知母:
  ●滋阴润燥力强,重在滋润肺胃,肺燥咳嗽多用。配贝母
  ●生津润燥:消渴,肠燥便秘
  ●滋肾降火:骨蒸潮热、盗汗遗精。配黄柏
寒水石
寒水石  辛、咸,寒。归心、胃、肾经。
◆功效应用:
 ◇清热泻火:热病烦渴、癫狂。
 ◇解毒消肿: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
芦根、天花粉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相同点:
 ◇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舌燥少津
  ●肺热咳嗽
◆不同点:
 ◇芦根:清热力强
  ●清肺祛痰排脓:肺痈吐脓,常配薏苡仁、冬瓜仁
  ●清胃止呕:胃热呕吐、呃逆
  ●利尿:热淋涩痛、小便短赤
 ◇天花粉:生津为优,阴虚内热、消渴多用
  ●清肺润燥:燥热咳嗽
  ●消肿排脓:痈肿疮疡
  ●注:反乌头
竹叶、淡竹叶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相同点:
 ◇清热泻火、除烦:
  ●热病伤津,烦热口渴。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利尿:心热下移小肠,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不同点:
 ◇竹叶:清心除烦力强,兼生津,热病烦渴、小儿惊热多用
  ●竹叶卷心:清心火力更强。
 ◇淡竹叶:长于清热利尿,小便短赤涩痛、湿热水肿、黄疸尿赤多用。
鸭跖草、栀子
鸭跖草: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相同点:
 ◇清热解毒:
  ●外感热病
  ●痈肿疮毒
 ◇利湿:
  ●湿热黄疸
  ●热淋涩痛
◆不同点:
 ◇鸭跖草:利水消肿力强。
  ●透散表邪: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栀子:清热力强,善泄心肺胃三焦之火,除烦。热病烦闷、躁扰不宁、高热神昏常用。
  ●既清气分热,又清血分热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吐血、衄血、尿血。
  ●消肿止痛:外伤肿痛(外敷)
夏枯草、决明子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
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相同点:
 ◇清肝明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眼科常用。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不同点:
 ◇夏枯草:清肝力强。
  ●散结消肿:
   ○痰火郁结,瘰疬、瘿瘤。配贝母、昆布
   ○乳痈肿痛。配蒲公英
 ◇决明子:明目力强,明目佳品,虚、实均可
   ○风热上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肝肾阴虚,目暗昏花。
  ●润肠通便:内热肠燥,大便秘结。
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谷精草:辛、甘,平。归肝、肺经。
密蒙花:甘,微寒。归肝、胆经。
青葙子:苦,微寒。归肝、脾经。
◆相同点:
 ◇明目退翳: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羞明多泪。
◆不同点:
 ◇谷精草:
  ●疏散风热:
   ○风热上攻,目赤翳障
   ○火热上炎,头痛、牙痛、喉痹咽痛
 ◇密蒙花:既清肝热,又养肝血,实证、虚证均可,尤宜肝虚有热、目昏干涩、目生翳障者
 ◇青葙子:清泄肝火力强
  ●平抑肝阳:肝阳化火:头痛眩晕
  ●注:扩散瞳孔,青光眼忌用。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一、性能功效
  ◆苦,寒。
  ◆清热燥湿
  ◆清热泻火
二、适应证
  1、湿热证:
  ①湿温、暑温夹湿 湿热蕴结,气机不畅:身热不扬、胸膈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②蕴结脾胃 升降失常:脘腹胀满、呕吐、泻痢
  ③壅滞大肠 传导失职:泄泻、痢疾、痔漏肿痛
  ④蕴蒸肝胆 黄疸尿赤、耳肿流脓
  ⑤湿热下注 带下色黄、热淋灼痛
  ⑥流注关节 关节红肿热痛
  ⑦浸淫肌肤 湿疹、湿疮
  2、火热证:诸脏腑火热证
三、使用注意
  1.苦寒败胃,性燥伤阴,不宜过量。
  2.脾胃虚寒,津伤阴亏慎用,或配健胃、养阴药。
  3.治火热证、热毒证,配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药。
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共同点:常相须为用
  ◇清热燥湿:湿热证,泄泻、痢疾、黄疸、带下、湿疹、湿疮
  ◇泻火解毒:热毒证,疮疡肿毒
  ◇注:苦寒败胃,脾胃虚寒忌用
◆不同点: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肺火
   ○湿温、暑湿初起多用
   ○肺热咳嗽,痰黄质稠
   ○中上焦郁热,热病烦渴、面赤唇焦、苔黄脉数
   ○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配柴胡
   ○火毒上攻,咽喉肿痛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
  ●除热安胎:怀胎蕴热,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炮制:生用清热,炒用安胎,炒炭止血,酒炒清上焦热
  ●商品:枯芩善清肺火;条芩(子芩)善清大肠
 ◇黄连:力最强,善清中焦湿热、心火、胃火
   ○湿阻中焦,脘腹痞满。配苏叶
   ○胃火炽盛,牙痛、呕吐。配竹茹、橘皮
   ○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胁肋胀痛、呕吐吞酸。配吴茱萸
   ○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湿热泻痢要药。常配木香
   ○耳痛流脓、目赤肿痛、疔毒
   ○血热吐衄。配黄芩、大黄
  ●清心除烦:
   ○心火亢盛,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配黄芩、阿胶
   ○火热炽盛,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配黄芩、黄柏、栀子
  ●炮制:酒炙善清上焦火热,姜炙善清胃和胃止呕,吴萸炙善舒肝和胃止呕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相火
   ○湿热下注,带下黄浊秽臭。配白果、车前子、芡实
   ○足膝肿痛、痿软无力。配苍术、牛膝
  ●退热除蒸: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遗精。配知母、地黄
龙胆
龙胆: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应用:
 ◇清热燥湿:善清下焦湿热
  ●肝胆湿热,黄疸、胁痛口苦、尿赤。配苦参,栀子、大黄
  ●湿热下注,阴肿阴痒、带下黄臭、阴囊肿痛。配泽泻、车前子
  ●浸淫肌肤,湿疹瘙痒
 ◇泻肝胆火:
  ●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配柴胡、栀子
  ●肝经热盛,惊风抽搐
秦皮
秦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应用:
 ◇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湿热泻痢。配白头翁、黄连
  ○收涩止带:湿热带下
 ◇清肝明目:肝火上攻,目赤翳障
苦参、白鲜皮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共同点: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湿热证,常相须为用
  ●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疥癣瘙痒
  ●黄疸、尿赤
◆不同点:
 ◇苦参:力较强,燥湿止痢
   ○湿热蕴结肠胃,腹痛泄泻、下痢脓血
   ○湿热便血、痔疮出血
   ○湿热带下
  ●利尿:热淋涩痛,小便不利
  ●注:反藜芦
 ◇白鲜皮:清热解毒,尤宜湿热疮毒
  ●祛风通痹:风湿热痹
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苦豆子:苦、寒。有毒。归胃、大肠经。
三棵针:苦、寒。有毒。归肝、胃、大肠经。
马尾连:苦,寒。归心、肺、肝、胆、大肠经。
◆共同点:
 ◇清热燥湿:湿热证
 ◇泻火解毒:热毒证
◆不同点:
 ◇苦豆子:
  ●止痛,杀虫
   ○胃脘痛,吞酸
   ○顽癣
 ◇三棵针:
   ○跌打损伤
 ◇马尾连:
   ○热病烦躁
   ○肺热咳嗽
三棵针
三棵针:苦、寒。有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泻痢、黄疸、湿疹
 ♦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跌打损伤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一、性能功效
  ◆寒、凉
  ◆清热泻火,长于解毒
二、适应证:
  ◆热毒证:痈肿疔疮、丹毒、瘟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虫蛇咬伤、癌肿、水火烫伤
  ◆其他急性热病
三、配伍
  ◆药证相符
  ◆热毒在血分:配清热凉血药
  ◆火热炽盛:配清热泻火药
  ◆挟湿:配利湿、燥湿、化湿药
  ◆疮痈、咽喉肿痛:配外用药
  ◆热毒血痢、里急后重:配活血行气药
  ◆疮疡体虚:配补气养血托疮药
四、使用注意
  ◆药性寒凉,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马尾连
马尾连:苦,寒。归心、肺、肝、胆、大肠经。
功效应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泻痢、黄疸
 ♦热病烦躁
 ♦肺热咳嗽
 ♦痈疮肿毒,目赤肿痛
金银花、连翘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共同点:常相须为用
 ◇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均可
 ◇清热、解毒:
  ●热毒壅盛,痈肿疔疮,内、外痈均可,疮疡要药。配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
  ●热入气分,高热烦渴
  ●热入营血,舌绛神昏、心烦少寐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常配薄荷、荆芥、牛蒡子
◆不同点:
 ◇金银花:疏散力强,亦治暑温烦渴
  ●凉血止痢:热毒血痢,下痢脓血、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连翘:消肿散结力强,“疮家圣药”
   ○痰火郁结,瘰疬痰核。
  ●清心利尿:热淋涩痛。
  ●连翘心:清心泻火:热入心包,高热神昏谵语
穿心莲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
  ●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燥湿: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大青叶:苦、寒。归心、胃经。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青黛:咸,寒。归肝、肺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热入营血,血热毒盛,身热发斑,吐血衄血
  ●痄腮喉痹,痈肿疮毒,丹毒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大青叶、板蓝根:疏散风热: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不同点:
 ◇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
 ◇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散结
 ◇青黛:长于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注:入丸散,1.5~3g
贯众
贯众: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
  ●风热感冒
  ●痄腮、疮痈、烧烫伤
  ●温毒发斑、发疹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尤宜崩漏
 ◇杀虫:肠道寄生虫:蛔、蛲、钩、绦射干、山豆根、马勃
射干:苦,寒。归肺经。
山豆根: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马勃:辛,平。归肺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清肺泻火、利咽:咽喉肿痛,喉科常用
◆不同点:
 ◇射干:兼祛痰,宜痰热壅盛者
  ●降气消痰:痰盛咳喘,热痰、寒痰咳喘均可
 ◇山豆根:泻火解毒消肿力强,宜肺胃火毒炽盛者,咽喉肿痛要药
   ○牙痛口疮,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
 ◇马勃:清热力弱,兼宣散风热,宜风热袭肺,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止血:血热出血、外伤出血。
  ●注:包煎。
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
青果:甘、酸,平。归肺、胃经。
锦灯笼:苦、寒。归肺经。
金果榄:苦,寒。归肺、大肠经。
木蝴蝶:苦、甘,凉。归肺、肝、胃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利咽:咽喉肿痛
◆不同点:
 ◇青果:兼生津化痰
  ●解毒醒酒:鱼蟹中毒、饮酒过度
 ◇锦灯笼:解毒力强,兼化痰:善治咽痛音哑
  ●利尿通淋:小便不利,热淋
 ◇金果榄:
  ●止痛:痈疮肿痛、胃脘热痛、泻痢腹痛
 ◇木蝴蝶:兼清肺热
  ●疏肝和胃:肝胃气痛。
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白头翁:苦,寒。归胃、大肠经。
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地锦草:辛,平。归肝、大肠经。
委陵菜:苦,寒。归肝、大肠经。
翻白草:苦,寒。归胃、大肠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湿热泻痢。
不同点:
白头翁:善清胃肠湿热、血分热毒,热痢要药。
  亦治疟疾、阴痒。
马齿苋: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热淋血淋、热毒疮疡。
鸦胆子:亦治冷积久痢。
  截疟:各型疟疾。
  腐蚀赘疣:鸡眼、赘疣(外用)。
  注:内服,疟疾:10-15 粒,治痢:10-30 粒,不入煎剂。
地锦草:
  凉血止血、兼散瘀:多种出血。
委陵菜: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翻白草:亦治痈肿疮毒。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清泄肺热:肺热咳喘、肺痈。
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金荞麦:微辛、涩,凉。归肺经。
大血藤:苦,平。归大肠、肝经。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消痈:内痈、外痈均治,长于内痈。
鱼腥草、金荞麦:兼排脓:肺痈吐脓、肺热咳嗽。
大血藤、败酱草:肠痈腹痛,肠痈要药。
不同点:
鱼腥草:善清肺热,肺痈要药。
  利尿通淋:热淋涩痛。
  清热止痢:湿热泻痢。
  注:不宜久煎,肌注存在过敏反应。
金荞麦:兼清肺化痰。
  瘰疬、咽喉肿痛。
大血藤:善散肠中瘀滞。
  活血止痛:瘀滞肿痛,风湿痹痛。
败酱草:消痈排脓力强,肠痈首选,亦治肺痈吐脓。
  祛瘀止痛:产后瘀阻腹痛。
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
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痈肿疔疮、内痈、虫蛇咬伤
 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肿痛
不同点:
 蒲公英:兼疏郁通乳,善治乳痈肿痛,乳痈要药
  利湿通淋: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注:用量过大可致腹泻
紫花地丁:功专解毒,尤治疔毒
野菊花:兼泻火利咽、消肿止痛:热毒上攻,咽喉肿痛、风火目赤
土茯苓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应用: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解汞毒:
  ♦杨梅毒疮、肢体拘挛,梅毒要药。
  ♦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痈肿疮毒。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
半边莲:辛,平。归心、小肠、肺经。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利湿通淋: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湿热黄疸。
不同点:
半边莲:利湿较强:水肿臌胀。
白花蛇舌草:亦治咽喉肿痛,肠痈腹痛。
熊胆、千里光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
千里光:苦,寒。归肺、肝、大肠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痈肿疮毒。
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肿痛。
不同点:
熊胆:兼消散痈肿。
  息风止痉:热极生风,惊痫抽搐
千里光: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热痢、血痢、湿疹瘙痒。
重楼、拳参
重楼: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拳参: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瘰疬痰核。
凉肝息风定惊:肝热生风,小儿惊痫抽搐。
不同点:
蚤休:力较强,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要药。
  化瘀止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拳参:
  凉血止痢:赤痢脓血、湿热泻痢。
  利湿:水肿、小便不利。
漏芦、山慈菇
漏芦:苦,寒。归胃经。
山慈菇: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痈肿疮毒,瘰疬恶疮。
不同点:
漏芦:长于通经下乳:乳房胀痛、乳痈肿痛。
山慈菇:散结力强:癥瘕痞块、肿瘤。
白蔹、四季青
白蔹:苦、辛,微寒。归心、胃经。
四季青:苦、涩,寒。归肺、心经。
共同点:
清热解毒、敛疮:痈肿疮毒、水火烫伤。
不同点:
白蔹:长于消痈散结、生肌止痛:疮疡初起、脓成、久溃均可。
  注:反乌头。
四季青:长于凉血收湿,尤宜水火烫伤,亦治湿疹湿疮。
  收敛止血:外伤出血(外用)。
  亦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涩痛、湿热泻痢。


绿豆
绿豆:甘,寒。归心,胃经。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
  ♦痈肿疮毒。
  ♦药食中毒。
 消暑:暑热烦渴。
 利水:水肿,小便不利。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一、性能功效
  甘、苦、咸,寒。咸能入血。归心、肝经。
  清解营分、血分热邪。
二、适应证
  1.营分、血分实热证:
   ♦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绛、脉细数。
   ♦邪陷心包:神昏谵语、舌蹇足厥、舌质红绛。
   ♦热入血分:身热夜甚、谵语神昏、抽搐或手足蠕动、斑疹、吐衄、舌深绛、脉细数。
   ♦血热出血证。
  2.兼滋养阴液,标本兼顾:热病伤阴。
三、配伍方法
  气血两燔:配清热泻火药,气血两清。


生地黄、玄参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共同点: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热入营血。配牡丹皮、赤芍、水牛角。
 ♦热病伤阴、口渴多饮。
 ♦热盛伤阴劫液,肠燥便秘。配麦冬。
 ♦阴虚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注:脾虚便溏不宜。
不同点: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力强,凉血滋阴要药。
 ♦常治血热出血。
玄参:长于泻火解毒,散结消痈:
  ♦目赤咽痛、痈肿疮毒、痰火瘰疬。
 注:反藜芦。


牡丹皮、赤芍
牡丹皮: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共同点:常相须为用。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血热、血瘀均可,尤宜血热瘀滞者。
  ♦热入营血。
  ♦血热出血。
  ♦血瘀证。
  ♦疮疡肿毒。
不同点:
牡丹皮:清热凉血力强,善透血分伏热。配青蒿、鳖甲。
  ♦热病伤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无汗骨蒸要药。
  ♦阴虚潮热,盗汗遗精。
 消内痈:肠痈腹痛。配大黄。
赤芍:活血散瘀止痛力强,尤宜血滞诸证。
 清泻肝火:肝火上炎,目赤翳障。
 注:反藜芦。


紫草、水牛角
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
水牛角:苦,寒。归心、肝经。
共同点:
清热凉血解毒:
  ♦血热毒盛、斑疹紫黑。
  ♦麻疹紫黯、疹出不透。
不同点:
紫草: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热毒斑疹,麻疹不透。
  ♦痈疽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外用)。
 注:性寒滑利,脾虚便溏者忌服。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较强:
  ♦热入营血;高热惊厥。
  ♦血热出血。
 注:入汤剂锉碎先煎。

崔崔 发表于 2008-10-17 13:16

第十章 泻下药
一、含义:引起腹泻、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二、性能功效
  沉降,归大肠经
  泻下通便:排除胃肠积滞、燥屎、有害物质(毒、瘀、虫)
  逐水退肿:通利大、小便,祛除停饮,消退水肿
  清热泻火:清解实热壅滞之邪(泻下)
三、适应证:里实证
  大便秘结、胃肠积滞
  水肿停饮
  实热内结
四、分类
  攻下药:作用较强
  润下药:作用缓和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
五、配伍方法
  里实兼表邪:先解表后攻里,或同用解表药,表里双解,免表邪内陷
  里实而正虚:同用补益药,攻补兼施,攻邪不伤正
六、使用注意
  奏效即止
  峻猛、有毒者,须严格炮制、控制用量
  峻猛、有毒者,易伤正气、脾胃,年老体虚、脾胃虚弱慎用,胎前产后、经期忌用


第一节 攻下药
一、性能功效
  苦、寒,沉降,入胃、大肠经
  泻下通便
  清热泻火
二、适应证
  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实热积滞。常配行气药,加强泻下、除胀
  釜底抽薪:实热证,无论有无便秘
   ♦热病高热神昏
   ♦火热上炎
   ♦上焦血热出血
  通因通用:攻逐积滞,消除病因
   ♦痢疾初起、下痢后重
   ♦饮食积滞、泻而不畅
   ♦肠道寄生虫
  临床新用:急腹症。攻下药为主,配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瘀药。“六腑以通为用”
   ♦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
   ♦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肠梗阻


大黄、芒硝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共同点:
 泻下攻积:积滞便秘,腹满胀痛、高热神昏。常相须为用,常配枳实、厚朴
 清热解毒:痈肿疮毒
 注: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忌用
不同点:
大黄:力强。善荡涤胃肠积滞,走而不守,如斩关夺门之势。尤宜热结便秘,积滞便秘要药。
   ♦肠燥便秘
   ♦热结而气血虚
   ♦热结阴伤
   ♦脾阳不足、冷积便秘
   ♦湿热痢疾初起;饮食积滞、泻而不畅
  泻火:火热上炎。常配黄芩、黄连
  凉血:血热吐衄
  解毒:
   ♦肠痈腹痛,常配牡丹皮、桃仁
   ♦烧烫伤
  逐瘀通经:瘀血证:血滞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利湿热:
   ♦湿热黄疸。配茵陈蒿、栀子
   ♦热淋涩痛。配木通、车前子、滑石
芒硝:味咸,善润燥软坚,善治燥屎内停,大便燥结
  清热消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外用)
  不同加工品种:
   ♦皮硝(朴硝):杂质较多,多外敷用
   ♦芒硝:质地较纯,内服
   ♦玄明粉(元明粉、风化硝):质地纯净且已脱水,除内服,常作口腔病、眼病用药
  畏硫黄


番泻叶、芦荟
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
芦荟: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共同点:
 泻下通便: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
 注: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忌用
不同点:
番泻叶:与大黄相似,小剂量缓下,大剂量攻下
   ♦腹水臌胀(泻下通便、排除水湿)
芦荟:
  清肝:肝经火盛,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惊痫抽搐,兼见大便秘结者。
  杀虫疗疳:
   ♦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疥癣
  宜入丸散


第二节 润下药
一、性能功效
  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酯,味甘质润。入脾、大肠经
  润滑大肠
二、适应证
  肠燥津枯便秘:老年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失血
三、配伍方法
  热盛津伤便秘:配清热养阴药
  血虚:配补血药
  气滞:配行气药
具润下作用的药物:瓜蒌仁、柏子仁、杏仁、桃仁、决明子、蜂蜜、当归、肉苁蓉、何首乌(生)、锁阳、胡桃肉、苏子、桑椹等。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火麻仁: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郁李仁: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松子仁:甘,温。归肺、肝、大肠经。
共同点: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相须为用
不同点:
火麻仁:兼滋养补虚,尤宜老人、产妇、体弱津枯血虚者
郁李仁:力较强,兼行大肠气滞,尤宜大肠气滞津少者
  利水消肿: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松子仁:甘润,尤宜津枯肠燥者
  润肺止咳:肺燥干咳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一、性能功效
  苦、寒,有毒
  泻下,峻猛,从大便排出体内潴留水液
  利尿
二、适应证
  水肿、膨胀、胸胁停饮,正气未衰
三、使用注意
  中病即止
  体虚慎用,孕妇忌用
  邪实正虚者,固护正气,先补后攻、攻补兼施
  注意炮制、剂量、用法、禁忌


甘遂、京大戟、芫花
甘遂: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京大戟: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芫花: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
共同点:
 泻水逐饮,通利二便:水肿、臌胀、胸胁停饮,正气未衰。常相须为用,配大枣
 甘遂、大戟:消肿散结:疮痈肿毒,瘰疬痰核(外用)
 注:
  ♦内服醋制,生品外用
  ♦孕妇、体虚忌用
  ♦反甘草
不同点:
甘遂:善行经隧水湿,泻水逐饮力最强
   ♦风痰癫痫。
  注:不入煎剂,丸散0.5~1g
大戟:偏行脏腑水湿,消肿散结力强,毒性最小
  煎服1.5~3g;丸散1g
  红大戟:茜草科 红大戟 根,泻水逐饮力弱,消肿散结力强。
芫花:长于泻胸胁水饮,泻水逐饮力最缓,毒性最大
  祛痰止咳:寒饮喘咳
  杀虫疗疮:头疮、白秃、顽癣
  煎服1.5~3g;丸散0.6g


商陆、牵牛子
商陆: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
牵牛子: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共同点:
 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力较缓。水肿臌胀、二便不利,正气未衰
 注:孕妇、体虚忌用
不同点:
商陆:
  消肿散结:疮疡肿毒、痈肿初起(外用)
  注:醋制减毒
牵牛子:
   ♦痰饮喘咳
  去积杀虫:虫积腹痛
  注:炒用药性较缓。畏巴豆


巴豆、千金子
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千金子: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共同点:
 逐水退肿:水肿臌胀、二便不利,正气未衰
 注:
  ♦制霜减毒
  ♦宜入丸散
  ♦孕妇、体虚忌用
不同点:
巴豆:药力刚猛,善峻下冷积、通肠道闭塞:寒积便秘急症。温通峻下要药
  祛痰利咽:喉痹痰阻、寒实结胸
  蚀疮: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外用)。
  注:
   ♦丸散0.1~0.3g
   ♦畏牵牛
千金子:药力、毒性较缓
  破血消癥:血滞经闭、癥瘕积聚
  攻毒杀虫:顽癣、恶疮肿毒、赘疣、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