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万兽之瞳翻译错误:“天下第一砖”推出活教材(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10:40

御窑工坊门口的金砖让市民驻足观看。

六百年历史的窑场

  □ 商报记者 林琳文/摄

  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慕御窑村烧制金砖自1413年始,至今已近600年。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城楼、颐和园厅堂,到美国纽约明轩和惜春园、日本池田市六角亭等,御窑金砖都是宝贵用材。然而与其他非遗一样,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的御窑金砖,也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等困境。

  历时半年多时间,完整展现六百年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历史变迁的御窑工坊日前落成,成了御窑金砖、蟋蟀盆、砖雕等相城绝技的“活教材”。

  御窑工坊意在传承绝技

  御窑工坊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御窑社区新服务中心三楼,斥资近90万元打造。记者昨天看到,御窑工坊已进入最后的调试,金砖、蟋蟀盆等展品绝大多数已到位。

  虽是全新打造,但工坊透着盎然古意。粉墙黛瓦,砖雕门楼印着“御窑工坊”四个烫金大字,地面用御窑金砖铺设,墙面印着金砖拓片,隔间的门是模仿窑炉的圆弧形,还有一座按比例缩小的古窑,无不显出金砖建筑的素雅精致。展厅堪称一座御窑历史文化走廊,以图文、老照片、实物、影像等各种形式展示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展厅中陈列了大量不同规格的御窑金砖,有皇家御用的,也有寻常百姓家用的,有地面用的,也有墙面的,有古砖,也有新砖。还有一些御窑金砖的延伸产品,比如袁氏堂砖雕以及瓦当和滴水,还有与御窑金砖选料、烧制方法大抵相同的澄泥蟋蟀盆。
 为了增加感官冲击和趣味性,以泥像重现了取土选泥、踏熟混团、制坯、凉干、装窑点火、文火熏烤、熄火窨水、烧制等金砖生产的全过程,用三维模型展示进京送金砖之路,视频实景演示御窑金砖的文化脉络。最为特别的是,工坊内设有体验区,你在此可以简单制作金砖的泥坯,在金砖上练习书法以及作拓片练习。

  “叫工坊,除了像博物馆静态展出之外,更希望能让年轻人动手参与,将这门绝技传承下去。 ”御窑社区党委书记谢斌杰说,御窑金砖面临的困境是不言而喻的,御窑工坊正是要成为营造传统技艺的教材。谢斌杰说,相城十绝中,出在御窑社区的绝活就有四个。因此,在御窑工坊同一层楼,还为缂丝世家的第五代传人王建江建了一个工作室,让这些绝技在同一空间里一起发扬光大。

  相城十绝中的第一绝

  御窑金砖是相城一张亮丽的名片,相城人总爱把它作为相城十绝中的“第一绝”介绍给海内外宾朋。

  陆慕御窑村烧砖历史悠久,在宋朝时已很有规模,但“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是在明朝。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故宫时,发现御窑村特有的澄泥土质上乘,细腻坚硬,适宜制成上等地砖,才定下御窑村烧的砖为皇家建筑专用,并赐“御窑”二字。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粘土烧制成的细料方砖,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故名“金砖”。又传,早先叫京砖,因砖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得名。

  古老的金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要经过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烘干、焙烧、窨水、出窑等八道工序。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金砖有固定的尺寸,一般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此为大金砖,也有特殊规格的小金砖。上品的金砖光润似墨玉,平滑似镜,踏上去不滑不涩,大方砖多作铺墁。

  大金砖现在每块售价在110元左右,小金砖便宜些。御窑金砖现在主要供给皇家建筑的修补用,复建的古建筑用量也不小。此外,御窑金砖还漂洋过海,远销美加日澳新等国以及港澳地区。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地面用砖都是御窑金砖。从1991到2005年,北京故宫大修时历年使用的都是御窑金砖。

  御窑金砖最长脸的一次是2003年。当年,天安门城楼进行1949年后的第三次修缮。考虑到城楼地面材料须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有关专家严格比较,最终还是选择了御窑金砖和特制古城砖。

  “当时外国人的远洋货轮都是候在码头上,等着装金砖的,货源非常紧缺,大家都抢着要。 ”御窑村民严林生回忆起御窑金砖的辉煌,满腔自豪地说,2003年天安门第三次修缮时,一长溜几十吨载重的大货车开到他们御窑砖瓦厂拉砖,场面壮观。

  至今保留两御窑常年烧金砖

  御窑村原名余窑村,千百年来当地许多村民靠烧制砖瓦为生。明清两朝,窑里烧出的砖一直是皇家专用,故宫里的每一块地砖均出自这里。兴盛时,主要烧金砖的御窑村和南窑村6000多村民都烧金砖,制砖烧砖都是家庭作坊式,各家烧各家的。 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御窑村二十几处个体作坊,合并成立了集体企业性质的“御窑砖瓦厂”。

  随着城市化进程,御窑村和南窑村并入了全新的御窑社区,昔日的匠人们搬进了楼房,真正还在烧金砖的仅剩下三十几人。

  当年留下来的御窑仅剩两座。相城区成立以后,政府加大了对民间技艺的保护力度,两座六百年的御窑仍继续烧着金砖,2005年姐妹窑也被官方列为 “江苏文物保护单位”,其特有的制作工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已年过六旬的御窑村民严林生,从小伙子时就当了烧砖匠人。他退休后承包了两座老窑,和另外两个老师傅一起烧砖。

  在御窑社区入口,两座古窑巍然挺立,七八米高的烟囱烟雾袅袅。记者见到严林生时,这位双鬓斑白的老人正独自守在古窑,窑门已被封得严严实实,窑门口还高高堆放着一摞乌黑的砻糠灰。 “现在在闷窑,一刻都离不开人。 ”严林生说,闷窑就是给窑内的金砖降温,一般是10天左右,要从1000℃的高温降到人手可以摸,这样才能出窑。

  另一侧的窑里堆满了砻糠,老严说,这是烧窑的燃料,出高价收购来的。 “再过三天这窑金砖就可以出窑了,这一窑大大小小大概有3000多块金砖和2000多块瓦当。 ”老严说,生产御窑金砖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烧砖,砖坯装进窑后要先用砻糠文火熏烤一个月,使砖坯脱水,再用片柴烧一个月,松柴烧40天,共100天,才能窨水出窑,每个环节都严格讲究。出窑后还要打磨,一块金砖从选料到最后成品整套工序所花的时间要一年多。

  御窑金砖改变传男不传女传统

  “哪里还有年轻人肯来烧砖哦,都进工厂了。 ”严林生说,窑场的活又脏又累,一块大金砖有125公斤,装窑需要很大力气。出窑时,窑内温度最低也有60℃,由于窑的构造特殊,即使停用3个月,温度也会高达60℃,一般人是吃不消的。

  严林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工作八小时,三个人三班倒,一只旧收音机是严林生和匠人们唯一的解闷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御窑村许多年轻人不再跟父辈学艺烧金砖,而选择进城发展。烧金砖“大户”御窑村和南窑村两个村人口有6000多人,但真正在烧金砖的只有三十几人。不少传统的烧金砖户,改烧“蟋蟀盆”之类的纯工艺品以及做一些御窑金砖的雕刻,“那样赚钱。 ”严林生说。

  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御窑砖瓦厂也因城市化进程,搬迁到了北桥。厂长金梅泉是御窑金砖第五代传人,他的窑场现在总共仅有86名工人,其中还包括随时可能离开的临时工。由于人手不足、制作工艺严格诸因素的制约,大大小小的“御窑金砖”一年平均也就能烧制6万多块。因为厂里的四个窑来不及烧,金梅泉还将部分土坯承包给严林生,在老窑场烧制。

  为了让这门技艺不失传,今年63岁的金梅泉改变了御窑金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让三十多岁的大女儿金瑾接管御窑砖瓦厂,金瑾也成为了“御窑金砖”的第六代传人。金瑾告诉记者,现在烧砖工序简化了。但她透露,烧砖的燃料仍然不是一般物质,而是砻糠,金砖质量与明、清时无二,还是正宗金砖。

  除了年轻人不想干外,烧制金砖的原料——御窑村一带特有的陈粘土资源也颇紧张。在经过长达600年的取用后,以前取土的荒地、坟地都消失了,不少地方变成了湖泊。

  相城区对古御窑址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实施特殊政策,保证御窑的生产。在弘扬御窑金砖文化方面也是不遗余力,2006年,相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专门组织艺术骨干创作了中篇弹词《天下第一砖》剧本,今年将该剧本排演成一台完整的评弹艺术作品,巡回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