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包工:名人百议 中共五老之吴玉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34:28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这段话是毛泽东说的.是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吴玉章的生日庆祝会上说的. 毛泽东还说:“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

 

文化大革命,亿万人民群众、红卫兵、造反派,一遍遍背诵毛泽东的这段话.同时,人们也一遍遍地背诵“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力,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始于1966年震惊世界的红色恐怖的大多参与者,没有一个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坏事而不是好事.没有一个意识到自己做的事不益于广大群众,不益于青年,不有益于革命.如果伟大领袖万寿无疆,他们虽不能同领袖一样万寿,但争取做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的决心还是有的.

 

当年,毛泽东在吴老的寿诞上的“有感而发,”感从何来?感从吴老的老老实实,感从吴老的始终如一,感从吴老同其它“四老”一样没有反对过他.

 

一个多有资历的老革命者,辛亥革命后,即孙中山总统府的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在法国组建华法教育会。1917年即在北京创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先后选送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陈毅及聂荣瑧等留法学生近2000人.

 

这样一个老同志在几次党内路线斗争中,说几句话还是有影响的.但吴老老实呀!不多说话呀!好同志呀!

 

吴老不仅老实,而且具有男人少有之忠. 1896年由父母包办娶妻游丙莲。16年之后,吴老赴日留学。此时,他的长女5岁,儿子不到3岁。从此,吴老长期在外奔走,回家甚少。"少则八九年回家一次,多则十四五年回家一次。"但是,吴老不“花”,始终忠诚于家中的结发之妻。

 

1946年,丙莲女士病逝于乡下老家。享年69岁。吴老在万分悲痛之中为她写了一篇深情并茂的祭文。称夫人是"贤妻良母的典型"。

 

吴老,好男人呀!尽管"八九年回家一次,十四五年回家一次。"但是,吴老毕竟还回去过,而且不“花”,容易吗?尽管丙莲女士不贤妻良母,吴老也不会带着她干革命,属于必须“贤妻良母”.但吴老不错了!

吴老亦是老革命,资历在那儿,用贺龙当年的话说,找个娘们算什么!一句话,组织上就会考虑了.

 

但“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

 

   “文革”爆发,88岁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吴老,遇到麻烦了!如何坚特几十年如一日,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不容易了!

政治泼妇江青,千年狐狸康生。诬称人民大学是“二月兵变”的据点。“人大”人心惶惶.有人偷问吴老,以求指点迷津.

 

“吴老避而不谈江、康,讲述了喻云纪和汪精卫、陈璧君三个人的故事。

汪精卫参加过辛亥革命,暗杀摄政王,事泄被捕,成了举国瞩目的大英雄;而踏踏实实准备这一活动,真正有功的喻云纪,却被陈璧君污蔑为‘怕死’害了汪精卫,与之大哭大闹,纠缠不休。当时不少同盟会员也为假象迷惑,对喻产生了怀疑。喻很苦闷,对吴老说:‘谁怕死,将来的事实会证明的。’后来,黄花岗起义,喻云纪一马当先,所向披靡,英勇就义。而汪、陈最后却堕落为汉奸.”

 

 

 

“‘历史是很复杂的,喻云纪就受过天大的委屈;历史又是很公正的,汪精卫、陈璧君到底还是露了原形。不要看有的人一时多得势,最后才弄得清楚哩!看问题,就要学会看历史,看历史发展。’说完,他拿过倚在扶手旁边的拐杖,点了两下地板。”

 

1966年12月12日吴玉章因病去世.

 

忠厚老实的吴老,就是这样“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保持了他“几十年如一日”晚节!

 

幸亏希求指点迷津的人可能后来也没坚定地革命造反,否则吴老的一席话稍加分析,老人家的晚节难保了!

 

20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