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战场九宫棋谷装分:诗歌的理解在诵读中完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1:00:56

  

诗歌的理解在诵读中完成

 

诗歌的理解在诵读中完成

 

内容摘要:诵读在诗歌的学习中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反复诵读中才能把握诗人的思想世界,思想情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口味出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感受诗歌的节奏感,韵律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好的理解诗的主旨;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感悟诗中营造的意境美,真正理解诗歌内涵。

关键词:诗歌中的情感、诗歌中的意象、诗歌中的意境。

 

 

 

 

 

 

 

 

 

 

 

 

 

 

 

 

 

 

 

 

 

 

 

 

 

 

诗歌的理解在诵读中完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诗歌单元的分量明显加重。(课后增加了必背的十首诗歌,在第一单元增加了诗歌内容)要想让学生畅游于诗歌大地,必须还诗歌教学以诵读为本的本来面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正是古人对诵读作用的经典概括的诠释。固而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诗人浓浓情感,才能感受诗中意境,探寻诗歌的艺术魅力,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一、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郭沫其曾说:“诗的专职在于抒情。”闻一多先生说过:“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凝结。”诗由情生,亦能以情动人。情是作者跳动的心,情是诗歌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诗歌字里行间。学生只有在诵读感受诗人的生活,在诵读中体味诗人的心情,在诵读中去追寻诗人的轨迹,追求诗人的精神境界,产生一种“我即作者”的感觉。

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揭示了戍守边关将士的情感世界的两种心态,方面是驰骋沙场,马革裹尸,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另一方面是看见北雁南归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在学生了解写诗歌背景下,重视诵读,在激情诵读中体味作者这两种真实情感。即一种是志在四方,追求人生的价值;另一种是生命回归的思乡之情。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这两句话体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文天祥的这种“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只有靠诵读才会得以表现。文天祥的一片爱国的切切之情,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得以口味,文天祥的一颗爱国拳拳之心,只有在诵读中才可以明鉴。

二、            反复诵读口味诗中意象。

所谓意象,李无洛解释说:“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相交融,通过审美创造而以文学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简洁地说,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诗歌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的组合来渲染氛围,创设诗境。九年级下册余光中的<<乡愁>>中就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诗人按照时间的推移进行了意象组合。小时候在外地求学,离乡背井,通过邮票来表达当年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长大后,客居在外地,夫妻分离,用探亲(船票)来化解对新娘的眷恋之情;中年的时候坟墓用来表现亡母的悼念之情,现在用“海峡”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概括了诗人的成长的历程和对祖国的怀念。

教学时,通过反复诵读,诱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间,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和体验,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欣赏诗歌魅力。阅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我们不难看出曲中有藤、树,鸦、桥、人家、道、风、马、阳九种物象,重要的是分析这些物象的特征,进而口味其意其境。藤是枯藤,生命即将结束;树是老树是老树,没有生机;鸦是传统观念中一种不吉利的鸟;道是古道,让人难行;风为西风,令人刺骨;马是瘦马,骑上摇摇欲坠;阳是落山的夕阳。这种物象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衰败,凄凉的景物特征。通过这些表面物象的特征。一种浪迹天涯,前途茫茫孤寂凄苦之心就油然而生。

三、            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的语言。

诗歌的创作是一个艺术概括的过程,是一个提炼浓缩的过程。精美的诗歌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新课标尤其强调“口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诗歌的语言又不同于科学语言的严谨,它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这种感性的审美特征,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审美体验中,才能领悟到诗歌的语言音乐美,更好的理解诗歌主旨。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歌教学时,学生了解作者、当时背景,以及自己处境后,在诵读过程中重点对诗的节奏,重音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诗人的坚贞不屈。像诗中有“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其中“手掌”突出了触觉作用,“摸索”这一个动作显现了作者心目中祖国的地位。“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中是血和泥”,其中“灰烬”、“血”“泥”,写出了祖国大地凄凉,支离破碎之景象。“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爱阴暗,带来苏生……那里,永恒的中国”。“爱”、“希望”、“太阳”、“苏生”、“中国”这些育读重音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必然会给大地光明和苏醒。带着节奏韵味和朗读,学生从中真正理解作者对解放区真挚情感,和作者对祖国未来寄予的热切希望。

九年级下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在朗读时要注意体会“嘶哑的喉咙”、“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等词句以把握诗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理解诗人借这一不懈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也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形象,来表达他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们的情怀。

四、            反复诵读把握诗歌中的意境。

我们学习诗歌,无论是研讨古诗还是新诗,都讲求对诗歌意境美的赏析。意境美又是诗歌意象通过艺术组合创造出来的,诗歌中的物、景、事等意象组合成整个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喜,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美,或表现为丑,或表现为激昂,或表现为哀婉,或表现为优美,或表现为崇高,或表现了作者恬淡宁静的……志趣通过意境的把握,从而使人产生美感,产生精神愉悦。

如九年级上册毛泽东的<<沁园春·春>>,鉴赏在弄清背景后,重点应放在诵读上。读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望”、“惜”、贯穿全词两条主线词语,然后展开联想评论。一个“望”字,总领七句,全词抓住“长城”、“大河”、“山”、“原”等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赋“山”、“原”等几种典型景物以人的个性,突出了北方雪后群山奋发的美好景色。面对这一派美景,诗人读者怎不激起万端思绪,诗人的博大胸怀,以及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就不难理解了。下阙一个“惜”字总领七句,由前面写景色转为对古今人物评价:“只识弯弓射大雕”,是对当年成洁思汗生活的形象的概括。诗中表现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治不足的惋惜之情。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出了诗人写诗的真正的目的。是对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评价,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是中国的希望。从诵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希望的主宰者,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崇高的美,这也正是诗歌的意境美所在。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主题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个羁旅天涯的游子在黄昏的旅途中,怀念故乡、彷徨苦闷的思绪。主题的格调比较低沉,如果仅仅从思想内容入手去教这首小令,实在是有嫌陈旧,怎么也体现不出它的“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很难让人相信它是“元人小令中最好的一首”,但若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会发现:句句写景,工妙极致;景景融情,渲泻淋漓。全曲创造了一种特定的充满美感的意境:第一句以古树枯藤衰败的景象和昏鸦的形象,渲染迷惘苦悲的情绪;第二句突出了安谧,宁静的气氛,反衬出游子心中的感伤;第三句以西风古道上瘦马的迟迟前行,点出了路途漫漫,游子的苦况;第四句以“夕阳西下”,再次突出了秋日黄昏的苍凉,强化了人物的心情的低沉,最后一句是抒情,但也不失为一幅游子行旅的画面。总之面对萧瑟的秋风,荒凉的古道,视昏鸦归巢,家舍生烟,夕阳西下,愁思满腹,肝肠欲断!这种情与景天衣无缝的组合,构成了一种凄凉的意境。这意境充满了清凄的美感。这美感是靠诵读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结果。

诗歌理解,离不开反复诵读,因为诵读能够带动和加深对诗歌的领悟;通过诵读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精髓。

 

 

 

 

 

 

 

 

 

 

 

                           参考文献:<<“课本诗”的构想>>

                                     <<古典诗词>>

                                     <<让中学生诗情飞扬>>

                                     <<中学生语言教学的掘景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