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简单口诀表:史记 译文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56:18

前言

 

《史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对于汉代以 后史学的影响至为深远。古今学者对它推崇备至,南宋大学问家郑樵在《通 志?总序》中推誉《史记》说:“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清代著名学者章 学诚也有相类似的评价,他在《文史通义?申郑》中说:“史迁绝学,《春 秋》之后,一人而已。”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那是再精辟不过了, 他于所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认为《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简而赅的评断,揭明了《史记》的特殊地位。

《史记》这部非凡的史作,出自司马迁这位杰出的史学家之手。他字子 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 145 年)。 司马迁在孩童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十岁随父来到京师长安,开始学习 古文。后来跟着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 126 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漫游 名山大川,考察古迹,搜集遗闻,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这使司马迁开阔了胸怀,增长了知识,为尔后撰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司马迁结束漫游,返回长安后,出任郎中。郎中虽然位卑秩低,但却是

步入仕途的阶梯,又有机会接近皇帝。元鼎年间,武帝或巡行,或祭祀,或 封禅,司马迁常为扈从。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司马迁奉武帝之命,出使巴、蜀以南,代表朝廷视察和安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活动,使司 马迁亲身感受了社会现实,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在司马迁的史学生涯中,有一位对他影响巨大的人物,这就是其父司马谈。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担任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搜集史料,研究 天文历法。司马谈知识渊博,撰有《论六家要旨》,对春秋战国以来的学术 派别进行了总结。司马谈身为太史令,最大的愿望是编写一部通史。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司马谈随武帝东巡泰山封禅,刚到洛阳便重病不起。 适逢司马迁出使回来。司马谈拉着司马迁的手,流泪说:“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 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司马迁俯 首流涕,接受了父亲的遗命。他能在尔后的岁月里,以顽强的毅力、喷薄的激情完成《史记》,与司马谈的遗嘱是分不开的。

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 年),司马迁出任太史令,从此,他有机会看到 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为撰写《史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司马迁完成了国家改革历法的工作以后,便开始撰写《史 记》,也就是《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提到的“论次其文”。在撰写过程中, 横祸降临。天汉二年(公元前 99 年),李陵率军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因孤军深入,被匈奴重兵包围,全军倾覆,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就此事询 问司马迁,他怀以拳拳之忠,坦陈己见,认为李陵投降,是由于寡不敌众, 又无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一人。李陵并非真降,是找机会报答汉朝。这一下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武帝爱姬李夫人的哥 哥李广利。于是,司马迁身陷囹圄,受了腐刑。平日那些亲友显贵竟无一人 挺身救助。司马迁的肉体和精神受到难以忍受的摧残,痛不欲生。但他顾念《史记》还没有完成,才隐忍苟活下来。这次腐刑之祸,对司马迁灵魂的撞 击之重是可以想见的,撰写《史记》的动力和境界,由此提升到了一个异于 往昔的阶段。

三年后,司马迁被赦出狱,担任中书令,成为皇帝身边的祕书,看似荣 耀。但这一官职,只有宦官才能充任。表面上的荣耀,遮掩不住实际上的耻辱。司马迁与命运抗争着,终于超越 了自我,把血与泪全部凝结在《史记》 之中。

太始四年(公元前 93 年),司马迁的朋友任安写信给他,他回了一封信, 即有名的《报任安书》。其中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看来这时《史 记》已经基本写就。司马迁去世年代,向无定论。因缺乏足以定论的材料,很难指出确切年 代。大体说来,应该卒于武帝末年,也有人认为卒于昭帝时期。据《太史公自序》,《史记》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书名“太史公 书”。早期,学术界也把《史记》称作“太史公记”、“太史公”。“史记” 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东汉末年,学者著述中,已称《太史公书》为《史记》。三国时期,“史记”已成为司马迁之书的专名。

《史记》由五个部分组成,最前面的是本纪,下面依次为表、书、世家、列传。本纪按朝代记述帝王史事,凡时间可考的,均系以年月。内容主要记 述帝王言行政迹,兼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典章制度等方面的 国家大事。实际上,它是一部编年体的帝王简史,可视为全书的纲要。世家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变迁,记事方法也是按年系事,等于诸侯的 本纪。个别人物,如孔子、陈涉,虽非王侯,但其行事和影响却与一般人臣 迥然有别,所以,也列入世家。张守节《史记?孔子世家正义》说:“孔子 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 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司马贞《史记?陈 涉世家索隐》说:“胜立数月而死,无后,亦称系家者,以其所遣王侯将相 竟灭秦,以其首事也。”两家的诠释符合实际情况。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上层勋臣士大夫,下层某领域的代表人物,均可入传。对于四边的少数民族, 也撰有专传。书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的专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礼乐、 天文历算等重要领域。表采用表格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标注人物和事件。

《史记》的五个组成部分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

全书的中心是本纪,世家、列传的取舍均与本纪有内在的联系。立足本纪去 阅读世家、列传,便会把握整个的历史背景;而配合世家、列传去阅读本纪, 才会对本纪增加许多生动具体的认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以人物为主要线索。书则不同,它以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专题,详述制度的兴替沿革。几 个部分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系统、完整的历史画面。

在《史记》的五个组成部分中,本纪与列传所占篇幅最多,是书中的主 体。因此,人们把《史记》的体裁称之为“纪传体”。这是司马迁在历史编 纂学上的一个创举。从此以后,历代史学家沿其规制,编写了大量的纪传体史书,名声最著的莫过于二十四史中《史记》以外的二十三史。二十三史和 晚出的《清史稿》,虽然在体制上与《史记》不完全相同,如《汉书》无世 家,书改称志,一些史既无世家,也无表、书。但是,诸史却无一例外的有纪有传,均未超出司马迁创设的体制。由于纪传体史书体制宏大,可以分门别类地容纳历朝的典制,又能突出帝王的中心地位,真实地反映上下尊卑有 序的封建等级制度,所以,特别受到当权者的重视,成为各朝“正史”。《隋 书?经籍志序》说:继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之后,“世有著述, 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到清乾隆年间,钦定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为“正史”。纪传体史书的这种特殊地位,是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各 体史书所无法比拟的。

《史记》记事的上限起于传说时代的黄帝,下限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两 种说法赞同者多,一说终于武帝获麟的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一说终 于太初年间(公元前 104 年至前 101 年)。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武帝时期,历 时三千年左右。司马迁把如此之长的历史载之于《史记》,从而使《史记》 成为贯穿古今的通史,这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司马迁之前,也出现过不少史作,如《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世 本》、《秦记》、 《楚汉春秋》等,都是不同时代的史学代表作。但这些史 书都不具备古今通史的性质,在时代空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司马迁所处的 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文化勃兴。奋发昂扬的时代气息,给司马迁撰写古今通史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汉兴秦亡,原因何在, 对于当时的史学家来说,是一个迫切需要总结的问题。再往上推溯,历代的 兴亡,都需要思索,寻找出规律,作为汉代统治者为政的借鉴。司马迁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条件和时代呼唤下,完成了他的史作,从远古,到当代,悠 远而恢弘,体现了汉武时期的辉煌。

史书是叙述史事的,编撰一部优秀的史书必须拥有大量历史材料,然后经过剪裁加工,才能镕铸成材料丰富、信而有征的史作。在这一方面,司马 迁不愧为史学巨匠。他编写《史记》的过程中,取材相当广泛。在《史记》一书中,提到的典籍就有一百余种。当然,司马迁披阅的典籍远不止此数。《汉书?司马迁传赞》提到的司马迁修《史记》是“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仅这五种书,就有《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三种在《史记》中没有言及。由此可以推知,司马迁占有的史籍该有多么宏博。除了史籍,司马迁还利用了国家的档案文书。 他身为太史令,管理档案文书是其所职,阅览和利用这些档案文书是自然而 然的事情。《史记》中有关汉诸侯、功臣诸表,均取材于国家收藏的《功令》、《列封》、《令甲》,舍此而别无他途。司马迁到各处实地调查来的材料,也是《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这些材料范围颇广,有对地理的勘察,有对古迹的调查,有对历史人物的探寻,有对当事人的访察,有对歌谣里语的搜 集等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大大拓宽了《史记》的取材范围。对于得自各种途径的材料,司马迁确定了严格的“义例”,进行材料的选取和组织。所谓“义例”,又谓之“书法”、“凡例”,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修史时取舍材料的原则和标准。从《史记》本身来寻找,可以把取舍材 料的原则和标准主要归纳为以下几项:第一,以孔子学说和儒家经典作为取舍材料的基本原则。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明确他说:“夫学者载籍极博, 犹考信于六艺。”而“六艺”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体现,以孔子的观点作为是 非的准绳。所以《孔子世家赞》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基于这一取舍材料的基本原则,司马迁一方面对大量的史料进行排比甄别,或者采 录,或者扬弃;另一方面,把大量六艺经传作为可信的史料,经过剪裁,直 接熔铸于许多篇章。第二,信从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比较接近事件发生的时代,记事者比后人容易了解事物的真相,这就相对提高了史料的可信程度。所以,司马迁在《五帝本纪赞》中提出:“不离古文者近是。”所谓“古文”, 就是采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典籍。此类典籍,产生的时代较早,是司马迁撰修《史记》重点取材范围。有代表性的是古文《尚书》,司马迁早年曾专门学习此书,修史时采摘颇多,如果我们把《尧典》与《五帝本纪》、《禹贡》 与《夏本纪》、《金滕》与《鲁周公世家》、《微子》《洪范》与《宋微子 世家》略作比勘,就会发现司马迁由衷地相信古文《尚书》。古文《尚书》之外,对古文书写的《诗》、《春秋》、《左传》、《国语》等典籍,也多 有采录。第三,重视实地考察获取的材料。司马迁为了搜集第一手材料,游 踪遍及汉代半壁江山,对耳闻目睹的真实情况,大量纳入《史记》。如《淮阴侯列传》载:“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司马迁利用实地考察材料撰写的历史文字,人们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和可信。第四,“择其言尤雅者”。意思是说选择记述可靠的。司马迁得到的材 料,百家杂陈,众说纷纭。面对这些材料,司马迁在《五帝本纪赞》中提出 了“择其言尤雅者”的选材原则。他对同一人物、同一史事的不同记载,进行比较,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地表述历史。在这一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 关于黄帝的记载。从战国至汉初,黄帝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各家著作,没有 不大谈黄帝的。但所谈大多神乎其神,荒诞不经,用司马迁的话来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表现了一位严肃史学家的 治史精神,他“择其言尤雅者”,只撷取《五帝德》、《帝系姓》中较为可 信的文字作为修史的素材,因而赢得了后人的推誉。清代李嗣业《杲堂诗抄》卷四便说:“史公所作《黄帝本纪》,简而雅,质而不夸。”第五,疑难之 处,或存疑,或略而不书。由于各种原因,史料歧异,或者没有可信的史料, 本是正常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任凭己意取舍其一,难免不失之武断。司马迁在《三代世表》中提出“疑则传疑”,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又提出 “疑者阙焉”,不失为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史记》中《五帝本纪》、《夏 本纪》、《殷本纪》和《三代世表》不标年月,只载世系,就是这种科学态度的最好体现。在取舍材料方面,司马迁还确定了一些其他的原则,如《大 宛列传赞》提出“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天官书》提出“纪异不说不 书”,等等。司马迁根据这些原则,取其所当取,弃其所当弃,最后结晶为一百三十篇。

司马迁对自己的史学巨著作过概括性的评价,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他撰写《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人们 于此不但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历史观,也可以看出撰写《史记》的宗旨。“究天人之际”,就是探究天与人的关系。天人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至关重要 的问题。殷周时代,宗教神学统治着思想界,那时虽然有过对宗教神学的怀 疑和否定,但都显得非常微弱,无法动摇基础坚固的宗教神学。宗教神学中心的话题是把帝王拥有的一切解释为上天所赐,天道不变,王权永恒。任何 一个帝王都乐于接受和维护这一理论。一直到汉武帝时代,董仲舒仍大张旗 鼓的倡导天人感应神学论。司马迁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史学家,由于前人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迪,历史事变展示的客观规律,使司马迁回答天人关系时有了 新思维、新观点。他在记述许多人物和事变时,割断了天与人的宗教联系, 从社会关系中去探索人事、政事、国事的兴衰成败。同时,把对自然现象的

科学探讨和阴阳五行学说中的迷信色彩加以分别,承认自然现象的真实性, 否定阴阳五行学说中的虚妄。这些认识,在今天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在当 时,却是站在思想理论界的峰巅。当然,也不必讳言,司马迁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没有彻底从宗教神学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在《史记》中,有时看到司 马迁从宗教神学圈子中走了出来,有时,他又返回老圈子中徘徊。这种对宗 教神学的怀疑与信从、否定与肯定的并存,反映了司马迁思想深处的时代烙印。“通古今之变”,就是研究古今历史的变化。历史是凝滞不变的,还是 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司马迁承认历史的可变性,所 以,他用人物和史事记述了三千年历史的发展态势,并揭示了历史变化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其内容略古详今,粗线条的勾勒夏、商、周,而对战国、 秦、汉历史则条分缕析。他通过“原始察终”,来“见盛观衰”,“稽其成 败兴坏之理”,做到以古为镜。司马迁对历史的这种洞察力,对历史的把握和运用,已经向科学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虽然司马迁在“通古今之变”时, 没有摒弃机械循环论的影响,但与当时的思想理论界权威董仲舒提出的“天 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相对比,还是高明得多。

“成一家之言”,就是建立独成一家的思想体系。从这里,我们看到了 司马迁的宏伟志愿和博大胸怀,也看到了他敢于从事开创性劳动的个性。在 司马迁之前,史学还谈不到成“家”成“派”,早期史官所修史书,尚难目为“一家之言”,史学被包容在《六经》之中。是司马迁在史学领域开辟了 一个新天地,他采摘《六经》异传,整齐百家之语,融会各家学说,综合古 今学术,辨别源流得失,首次运用纪传体裁,以人物为中心勒成第一部中国通史,多侧面地展示历史的变迁,谈古论今,“继《春秋》,述往事,思来 者”,从而使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术门类,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竖立起第一座划时代的丰碑。从此以后,史学进入了自身发展的新阶段。

《史记》杀青之后,司马迁亲手抄写正本、副本两种,“藏之名山,副在京师”。(《太史公自序》语)《索隐》把“名山”解释为“书府”,又 引《穆天子传》和郭璞之说,进一步说明“名山”就是古代帝王藏策之府, 用今天的话来说,当即国家图书档案馆。把《史记》献给中央朝廷,可能性不大,《高祖本纪》有对刘邦的讥讽文字,《今上本纪》对武帝尤多微词, 献书朝廷,弄不好便会招致不测之祸。何况“名山”如果指朝廷收藏典籍之 处,那么,岂不正本在京师,副本也在京师?从行文来看,“名山”与“京师”应当不是一地。《史记》的副本也没有在官方,而是存于司马迁之婿杨 敞家。杨敞在昭帝时官至丞相,他曾让《史记》部分篇章传布于外。敞子恽 “始读外祖《太史公记》”,并把全书宣布于世。但是,西汉末年,《史记》仍不易得到。《汉书?宣元六王传》记载:东平王宇“上疏求诸子及《太史 公书》,上以问大将军王凤。对曰:‘臣闻诸侯朝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礼不言。今东平王幸得来朝,不思制节谨度,以防危失,而求诸书,非朝聘 之义也。??《太史公书》有战国从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阸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时值成帝之初。当时连诸 侯王都不能得到《史记》,一般文化人就可想而知了。东汉初期,《史记》 的流传仍局限在上层,人们得到的是一些单篇抄本。皇帝把个别篇章赐给臣下,都是有针对性的,被朝廷上下视为一种特殊的恩宠。东汉末年和魏晋时 期,《史记》才在文化界较为广泛地流传,进入了一般士大夫之家。

据司马迁所说,《史记》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 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但是东汉初年,班彪、班固父子二人已指出《史记》有残缺。《后汉书?班彪传》载彪之言云:“太史令司马迁作本纪、世 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而十篇缺焉。”《汉书?司马迁传》载固 之言,也说《史记》“十篇缺,有录无书”。《汉书?艺文志》于《太史公百三十篇》下载班固自注云:“十篇有录无书。”班彪、班固父子治学严谨, 又去司马

迁仅百年左右,他们所言不会有误。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说出十篇篇名。后来,三国时魏人张晏开列了所亡十篇篇目,《集解》引张晏云:“迁 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 已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研究《史记》亡篇的学者,有的支持张晏的说法,也有不少人持 有异议。众说纷纭,互相驳难。由于缺乏绝对可靠的材料,很难定论。大体 说来,在班氏父子时代,《史记》残缺十篇,残缺程度不一,既有整篇,也有部分章节。

古代人写书还是比较随便的,整段引用他人的文字司空见惯,缀补别人的撰述也是常事。《史记》出现缺失,便有了增补者,汉元帝、成帝时的博 士褚少孙便是其人。《索隐》引张晏云:“元、成之间,褚先生补阙,作《武 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 除了这四篇,据今本《史记》可以确凿无疑地指出有褚少孙补续文字的篇章 还有《三代世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外戚世家》、《梁孝王世家》、《田叔列传》、《滑稽列传》。有的学者认为《陈涉世家》标明“褚先生曰”,所以也论定为褚少孙续补之篇。但《集解》引徐广说,古本《史记》“褚先 生曰”或作“太史公”,《陈涉世家》是否存在诸少孙补笔,很难得出令人 坚信不疑的结论。《张丞相列传》、《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两篇,也有人怀疑揉入褚少孙笔墨,但同样缺乏确证。历代出现过不少学者注释《史记》。根据今天能够看到的材料,最早作注的是东汉延笃,他撰《音义》一卷,又有佚名者作《章隐》五卷,均见载 于《史记索隐后序》。两家注释之作,早已失传。南朝刘宋中散大夫徐广作《音义》十三卷,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又作《集解》八十卷。《音义》久佚,《集解》尚存,是今世还能见到的最早《史记》注释,为数众多的《音义》片段,保留在《集解》中。南齐时,轻车录事邹诞生撰《音义》三卷,隋祕 书监柳顾言撰《音旨》三十卷,邹、柳二家撰著失传已久。进入唐代,注释《史记》的工作受到学者的重视,不但注释者增多,而且出现了最有成就的两部代表作,即司马贞的《索隐》和张守节的《正义》。裴氏《集解》主要利用儒家经典和各种史书来注释文义,吸收了不少前人成果。司马氏《索隐》 比《集解》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不仅注音,还注重释义,音义并重。张守节 撰《正义》倾注毕生精力,注音释义都比较严谨,对地理的注释尤为详明,质量比《集解》、《索隐》又有所提高。裴氏、司马氏、张氏三家的注释, 被公认为古代最有权威的训释之作,人们习惯上合称“三家注”。三家注本 来各自单行,宋朝时才把三家注统一排列在正文下,合为一编。清人吴国泰撰著《史记解诂》、瞿方梅撰《史记三家注补正》,多有新的阐发。今人日 本泷川资言撰著《史记会注考证》、台湾王叔岷撰著《史记祕斠证》,都是注释《史记》的集大成之作。

唐代以前,《史记》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今天尚能见到的都是零散的残卷,日本高山寺藏有六朝时期抄写的《史记集解张丞相列传》残篇和《史记集解郦生陆贾列传》一卷,国内外藏有为数极少的敦煌唐钞卷子本《史记 集解》。能够使《史记》得以广为传布的不是手抄本,而是宋代以后出现的 大量木刻本。北宋景祐年间,曾刻《史记集解》,今存四十一卷,藏于北京图书馆。此本的祖本是淳化刻本,淳化原刻本已不可得,景祐本就是今世最 古老的刻本了。南宋绍兴年间杭州刻印《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另外又有 朱中奉刊本和淮南路无为州官刻本。三家注合刻本以南宋庆元年间黄善夫刻本为最古,此本颇受学术界重视,涵芬楼和商务印书馆都曾影印。清代是整 理古籍的辉煌时代,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流传较广的刻本,一种是乾隆 四年(公元 1739 年)武英殿校刻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百三十卷,人们 称之为“殿本”。因为是国家一级的官刻本,所以有许多知名学者参加校勘,对《史记》原文和注文多所厘正。另一种是同治九年(公元 1870 年)金陵书 局校刻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百三十卷,此本汇校了宋、元、明有代表性的各种版本,并汲取了学者的研究成果。此本失误较少,人们视为善本。 五十年代末中华书局开始标点校勘《二十四史》时, 《史记》即采用金陵书 局本为底本。1959 年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史记》。这一新的本子,主要有两 个特点,一是全书有了标点分段,二是根据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对《史记》原文和三家注作了大量的校订工作,给读者提供了方便。

这次对《史记》全书进行注释和翻译,原文是利用金陵书局刻本,并参考了中华书局点校本。原文明显错误之处,注释者作了改正。本书的注释和翻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稿子是十年前写就的,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出版。这次付印之前,注释者又作了一些修订。由于本书成于众人之手,水平不一,不妥和失误之处,实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