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爱之夏”和“嬉皮士”的起源、发展及消亡 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5:43:34

旧金山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不约而同举起了反主流的大旗。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暴力革命的风潮由此波及整个欧洲。可是,美国却出现了相对平和的嬉皮士运动,其宗旨不是“暴力”,而是“爱”。

“如果你要去旧金山的话,请别忘了在头发上插满鲜花。在旧金山这座城市里,你遇到的人温柔善良。对于那些要去旧金山的人,今年夏天将充满爱的阳光。”

很多60年代出生的人都会记得小学英语课上教过的这首名为《旧金山》的歌。此歌是嬉皮士王国的国歌,它揭示了旧金山这座城市和嬉皮士运动的亲密关系。

纽约是美国东海岸最大的港口,旧金山是美国西部的海关,两座城市都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民族成分的混杂迫使他们必须学会相互宽容,各种文化的充分交流使新思想得以不断涌现,并在这种宽松气氛里发展壮大。

文化碰撞首先在纽约结出了果实。上世纪40年代,著名的“垮掉派”文化运动诞生在纽约,因为只有纽约才能容纳下艾伦·金斯堡这样一个怪僻的同性恋诗人。“垮掉派”既反“左”又反“右”,鄙视传统社会的几乎所有价值观,提倡无条件地遵从内心的召唤,在反叛道路上走得比以往任何一种思潮都要远。

1955年,金斯堡爱上了杰克·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里主人公狄安·莫里亚蒂的原型尼尔·卡萨迪,追着他横穿美国来到旧金山,却被卡萨迪的妻子赶出家门。金斯堡一怒之下,完成了著名的“垮掉派”诗歌代表作《嚎叫》,在旧金山的一间由车库改装的画廊里当众朗诵。这次朗诵是“垮掉派”诗人们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有历史意义。从此,所有那些社会“边缘人”,以及为数众多的失业者、吸毒者和同性恋等被主流社会抛弃的人找到了一面属于自己的大旗。

这些人从全国各地慕名来到旧金山,迅速搬进了海特-阿什伯理区(Haight-Ashbury,简称海特区)内的廉租房里。这些维多利亚式建筑原本是为一户人修建的,里面隔出了很多小间,住在里面的房客们因为共用一间客厅和厨房迅速打成一片,变成了同一个“公社”的社员。这样一个松散而又亲密的社区,就是嬉皮士运动的摇篮。

“嬉皮士”(Hippies)

Hip这个词的本义是指人的髋部,后来有人用这个词描述吸鸦片者,因为这些瘾君子们通常是侧躺在床上吸烟,髋部总是高高突起。在“垮掉派”的词典里,Hip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经常站在流行风潮最前沿的人,或者那些最有魅力的人。Hip后面加上后缀“ie”就是指“小一号的Hip”,也可翻译成“业余垮掉派”。从这个词的演变就可以看出,嬉皮士们的精神导师就是那些来自纽约的“垮掉派”诗人。不同的是,加利福尼亚和煦的阳光让他们变得不再那么愤怒了。

1966年底,罗纳德·里根被选为加州州长。这位后来的美国总统公开指责嬉皮士“打扮得像人猿泰山,头发长得像小丫头,闻起来像野兽”。面对来自官方的歧视,“垮掉派”们选择了和平对抗。1967年1月14日,旧金山地下报纸《神谕》在金门公园的草地上举办了一次超大型的行为艺术表演,取名“人类大聚会”(Human Be-In)。组织者请来了金斯堡,以及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自称是LSD专家的蒂莫西·利里(Timothy Leary)。金斯堡在舞台上带领大家诵经,而利里则喊出了一句响亮口号:“审视内心,关注社会,退出世俗。”

可是,被组织者请来做宣传的记者们发现,参加“人类大聚会”的2.5万名“演员”没人在乎舞台上发生的事情,他们要么和周围新认识的人聊天,要么和心爱人一起窃窃私语,要么干脆什么也不干,就躺在地上晒太阳。这些人长发披肩,脖子上挂着便宜的珠子项链,赤着脚,穿着道袍似的褂子,许多人手里还拿着点燃的香,似乎是刚从寺庙里走出来的隐士。他们无论打扮得多么怪异,全都面露微笑,态度平和。

组织者自豪地向记者们宣布:嬉皮士就是“爱的一代”,1967年夏天将是“爱之夏”,届时旧金山的大街上将遍布“花童”(Flower Children),欢迎大家头戴鲜花,来旧金山和嬉皮士们一起享受生活。

于是,1967年的美国出现了只有中国“文革”“大串联”时才能看到的景象。大批来自保守的内陆地区的年轻人不辞而别,离开家乡,搭便车向旧金山进发。他们一路上哼唱着那首《旧金山》,头戴鲜花作为接头暗号,希望找到那传说中的无所不在的“爱”。

可他们全都忽略了一个真理:越是鲜艳的花朵,凋谢得也越快。

花之谢

1967年夏天,一家旅游公司打出广告,把旧金山描绘成“唯一能不出美国国土就能‘出国’旅游的地方”。于是,一辆辆旅游车开进了旧金山,游客们就像在逛动物园。嬉皮士们一开始对这些游客还算友好,不时可以看见有人递花给游客。不久他们就感到厌烦了,开始骚扰这些游客。有人拿来一面大镜子,跟着旅游车跑,游客们一眼望去,看到的却是镜子里的自己。

少数几个胆大的游客走下旅游车,深入海特区,终于看清了真相。嬉皮士们几乎全都患上了营养不良症,一个个面黄肌瘦,露宿街头。一个方圆只有几公里的小区一下子涌进来将近10万人,当地人哪能提供得了足够的食物和住宿呢?《神谕》上登了篇文章,模仿《旧金山》的歌词,嘱咐那些来朝圣的年轻人说:“如果你要来旧金山,不仅要在头上戴朵花,还别忘了带上食物、毯子、换洗衣服、钱……”要不是“挖掘者”提供的帮助,“爱之夏”恐怕连一星期都维持不下去。

“挖掘者”(The Diggers)是一个松散的无政府组织,他们没有领导人,从来不接受采访,媒体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挖掘者”这个名字起源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国王制定法律允许地主随意圈地,把无人认领的公共土地划为己有。1649年,二十几个贫穷的农民在杰拉德·温斯坦利(Gerrard Winstanley)的带领下,在未被占领的土地上挖土开荒,种植庄稼,并自己动手盖起了房屋,过起了按需分配式的公社生活。温斯坦利认为金钱和私有财产是人类所有罪恶的来源,只有放弃私有制,共享财富才能消除贫困和战争。

很多老嬉皮士都回忆说,如果没有“挖掘者”的帮助,嬉皮士运动甚至连一个月都不可能维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挖掘者”就是嬉皮士运动背后最重要的物质和理论支柱。

就这样,旧金山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贫民窟,一个保守派们早就预料到了的人间地狱。

后嬉皮时代

1967年10月6日,“挖掘者”在海特区举行了一次抬棺大游行,棺材里放的是嬉皮士们常用的念珠、头巾和地下报纸等物品。他们把这次活动叫做“大众媒体忠实的儿子——嬉皮士之死”。

嬉皮士们都不愿相信嬉皮精神会这么快就死去。他们相信,即使海特区待不下去了,他们还可以去别的地方。于是,嬉皮士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大串联,这次是从旧金山迁往各地的山区农村,并纷纷在这些偏僻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个公社,在那里继续他们的梦想。

1969年8月15日,50万嬉皮士云集纽约州的贝瑟尔市,参加为期3天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此次音乐节被公认为是60年代嬉皮士运动最后的辉煌。

1969年8月9日晚上,洛杉矶发生了两起惨无人道的凶杀案,3个月后案子告破,凶手竟是住在加州农村的一个嬉皮团伙,其成员竟大都是年轻女性!她们的首领是善于依靠毒品和“爱”为手下成员洗脑的惯犯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此案一经公布,舆论大哗,美国民众对嬉皮士仅存的一点同情心也随之烟消云散。

1970年10月4日,嬉皮士们的精神偶像之一、女歌手詹尼斯·乔普林因吸毒过量,死在了旅馆里。乔普林的好友、摇滚歌手戴维·克罗斯比后来在回忆那段疯狂的日子时,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如果你还记得60年代发生过什么,那你就根本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过

结语

一晃40年过去,那些当年激情四溢的年轻人大都功成身退,开始享受老年生活。旧金山的海特区重新变成了旅游胜地,嬉皮招贴画、嬉皮T恤衫和迷幻摇滚乐唱片成为收藏家们的宠儿,嬉皮士偶像的名字也早已被注册成一种冰淇淋的商标……

上世纪90年代,曾经有人试图重振嬉皮精神。他们把LSD换成了摇头丸,把迷幻摇滚乐换成了电子舞曲,把舞厅从旧金山搬到了全世界,把嬉皮导师从利里换成了佛教高僧……结果仍然没有成功。

虽然嬉皮士运动很可能成为永久的历史遗迹,但“爱之夏”的精神或多或少改变了人类社会轨迹。包括性解放、异族通婚、东方宗教、环保运动、音乐节、背包族、摩托党和反战运动在内的许多当代思潮和生活方式中都有当年嬉皮士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