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上海总部ceo:正视南极资源纷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59:57
正视南极资源纷争
(中国)《瞭望新闻周刊》 (2007-06-20)

  随着地球上人口膨胀、能源危机的发展,富饶的南极资源迟早要为人类利用

  文/朱建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信息中心主任、国际南极数据管理委员会中国代表)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惟一没有主权归属的陆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借2007/2008第四次“国际极地年”的契机,大幅增加对南极的投入,争先恐后提出设立“南极特别保护区”,南极的资源纷争变得更为复杂、隐蔽和尖锐,但表现形式却更加科学化、外交化和法律化。目前世界各国对南极资源的纷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领土要求国与非领土要求国之间的纷争。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对南极的领土和资源的欲望从来没有减弱过,千方百计染指南极大陆,独霸南极资源。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曾提出过所谓的“发现论”、“占有论”、“扇面论”等理论,为在南极地区的利益分配寻找依据。在这些所谓的“理论”驱使下,已有英、阿、智、挪、法、新、澳等七国瓜分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美国也一再声称保留自己对南极有主权的要求。

  因此,多国对南极的探险活动,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疆土扩展、资源掠夺的政治色彩,使南极问题成为国际事务的热点和焦点,而南极资源又成为首当其冲的争夺对象和目标。

  南极条约国曾磋商争论11年,在1998年惠灵顿会议上通过了《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但最终因许多国家政府拒绝签字而夭折。取而代之的是1991年在马德里会议上签署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尽管全面禁止南极的矿产资源活动50年,但有些国家在“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的名义下,一直从事着矿产资源的考察与勘探活动。主权问题是牵制解决南极资源问题的关键环节,今后,如果《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实施,主权问题仍将不可避免。

  二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纷争。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发展不平衡,一旦发达国家掌握了开发南极资源的技术手段,而发展中国家不具备这种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获取资源。就如现在进行外层空间研究一样,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国掌握了这种技术,实际就是占领了外层空间,而且还符合有关国际法,在南极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三是南极条约国与非南极条约国之间的纷争。非南极条约国也就是南极条约体系之外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他们将南极类比于外层空间和国际海底区域,从而要求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适用于南极及其资源。

  这里也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在保留现存的南极条约体系的条件下扩大发展中国家对南极事务的参与机会,建立一种南极国际法律制度,并允许所有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而不管地理位置如何,均充分享受南极资源和在这一地区所取得的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

  另一种是认为由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机构来管理南极,并最终取代现存的南极条约体系,认为南极勘探和开发的未来制度应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建立。《南极条约》所规定的成为协商国的条件,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南极事务的决策,从而使该体系成为“富人的俱乐部”。他们认为,国际社会的所有国家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南极事务。

  上述纷争将长期存在下去,直接影响到今后南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目前在开发利用上还存在诸如领土争议、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能力等诸多问题,但随着地球上人口膨胀、能源危机的发展,富饶的南极资源迟早要为人类利用。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的南极活动逐渐从纯科学研究向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过渡。对于某些国家来说,南极“研究”就相当于“资源勘探”。

  今后,我国应加大对南极资源的科学考察活动。以往,我国开展的科学考察活动注重科学问题较多,比较忽略对南极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的研究,根据目前国际形势和多国南极考察的新动向,结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制定南极考察规划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南极资源的调查与研究,选择重点区域开展深度调查研究,为今后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积存资料、提升话语权、打好基础。

  其次,应加强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研究。了解和研究南极领土主权要求和资源纷争之间的法律关系、了解和研究主要南极考察国家对南极资源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根据我国未来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南极政策。

  再有,重视对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规划。此外,在制定南极科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南极利益和战略目标,使科学研究与国家权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科学研究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建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