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夜蒲演员表:“云岭大讲堂”2月27日吴光范主讲《昆明地名趣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10:04
云岭大讲堂”2月27日

吴光范主讲《昆明地名趣谈》

 

    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科联主办,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云南省演讲学会等承办的2010年“云岭大讲堂”2月27日将由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著名地名学专家吴光范主讲《昆明地名趣谈》,欢迎免费聆听。讲座地点:昆明市二环西路397号云南省社科联二楼报告厅,时间:下午14:30——17:00。(本地乘7、56、58、66、85、175路公交车到省社科联站下车即可)   ( 郑千山)

 

附:

 

吴光范简介

 

    吴光范,重庆市壁山县人。1962年大学毕业,历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副总纂,《云南辞典》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云南简史》副主编,省地名委员会主任,中国年鉴研究会顾问,《中国改革发展丛书》编纂委员会《当代中国人才库》名誉主编,云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省旅游文化研究会、云南大学校友总会、云南省党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史志》、省文史馆顾问,云南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等职。

    20世纪80年代在担任云南省地名委员会主任期间,与省地名办公室主任梁乃英等有关同志一道组织并完成了全省地名普查,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199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主编朱惠荣教授)。担任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副总纂,参与组织了第一轮、第二轮云南省志的编纂工作。主编过《云南政报》、《云南年鉴》、《云南省志·地名志》、《云南省志·政务志》、《云南省志·温泉志》、《实用秘书学》、《云南名胜大全》、《云南省农业法制建设》等。个人专著和论文有:《云南地名探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1992年获中国地名学研究会个人专著一等奖)、《话说云南》(1999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依法治省的调研与思考》(1998年获中国法学会一等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努力做好地方人大立法工作》(载于《中国人大》2002年第一期)、《昆明地名博览辞典》、《昆明古今地名考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2006年出版)、《迪庆·香格里拉旅游风物志——沿着地名的线索》、《三江并流奇观·迪庆地名辞典》(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有关情况载入中国文史出版社《“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月第一版)、《中国地名人物荟萃》(199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地名趣谈》要点 

    一是谈:研究地名意义重大

    第一、地名是“助推器”。地名是搞好多方面工作的“助推器”。在政府工作中,因介绍“乌蒙”改“昭通”地名,对一些项目的启动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二、地名是“活化石”。元代滇池挖海口放水之前,昆明翠湖(菜海子),是滇池的一个海湾。翠湖东南面磨盘山上有“一丘田”,说明元代山坡上还在开荒种田;从翠湖西行,有洗马河,蒲草田,说明元代那儿还是生长蒲草的荒地;西行有潘家湾,元代以前是西城外的一道湖湾,为滇池海湾之一部,洗马河、护城河经此地流入滇池草海,滇池水位下降后,清初发展为村落。以潘姓居住得名潘家湾。明末,徐霞客于1638-1640年间来滇时,见昆明眠山之麓一带:“与西子苏堤无异”。即当时夏窑一带的村子是居于堤岸上,堤南北都淹着水,北面的水还淹到黄土坡下。另外,城西南二环南路边还有“船房”, “明波”,那时宛如“洪湖水,浪打浪”那样的鱼米之乡。

    滇池是断层陷落构造湖,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俯冲挤压,南北向的西山大断裂造成的,“西盘上升,东盘下降,形成古滇池的雏形”。而晋宁“石寨山”这一地名, “因遍山皆石,滇王曾在此驻军得名。”那时的滇池真是空阔无边,颇有曹孟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景象:最初形成的滇池,其湖面海拔约在1913-1914米之间,比现在的湖面1886?5米,高27米多;最大水深100米,是名副其实的“千岛湖”,以海拔1913米湖面水平来衡量,只有蛇山、大团山、圆通山、晋宁梁王山等,如大湖中的孤岛。

    第三、地名是“信息源”。

毛泽东主席很喜欢谈论人文地理,就其历史渊源、人文掌故、风土民俗和名人有关地理的诗词。毛主席1930年1度月《如梦令.元旦》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指向何方?直指五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用了4 个地名,9个字,占全词四分之一。周恩来总理曾把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地名中有资源地名、旅游地名、交通地名等,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设关系极大。“蜀身毒道”这个交通地名,是西汉张骞发现的,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作了记载。汉武帝因此而派王然于等为使,欲通身毒国。这个交通地名,古往今来,曾经激起多少学者为之探索。如方国瑜先生作了贡献。当代,云南人民提出重振南方丝路,推动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大通首建设和西南桥头堡垒建设。

    第四、地名是“金钥匙”。恩格斯从十九世纪美国社会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获悉太平洋岛上易洛魁部落有尊敬舅舅的习俗,从而得出了人类曾经历母系氏族社会的结论。恩格斯指出:“夏威夷的亲属制度却向我们指出了一种更加原始的家庭形式”,“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的基础,并且找到了一把解开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上那些极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37、38页)。

    云南地名是解开历史之秘的“金钥匙”。如西双版纳基诺山基诺洛克(村名),是基诺语地名,“基”为舅舅,“诺”为后,“洛克”为地方,意思是“后代尊敬舅舅的地方”。这也证实了恩格斯的预言:“在美洲普遍流行的制度,在种族全然不同的亚洲各民族中间也存在着,他们称他为舅父。反之,易洛魁人的女子,把自己姊妹的子女和她自己亲生的子女一概都称为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而他们都称她为母亲。”这样的例子,我们从泸沽湖摩梭人的婚俗中,也可以看到活生生的事例。

   

    二是谈:云南地名奇特有趣

    我国的东海、黄海、南海都很大,唯有云南的“海”很小。如东川姑海,只是山弯中的小塘子。翠湖,古称菜海子,也很小。原因是受彝语的影响。彝语称水塘等低洼积水之地为“黑”,译成汉语变成了“海”。

 云南地名奇特有趣:“勐龙飞龙不是龙,弄岛冰岛亦非岛,姐相姐告非姐妹,南京不是石头城。”

    第一、古今五昆明:

    郭沫若说“昆明湖水不孤”。

    古今称昆明的地名不止一处:

    1、汉之昆明,在西洱河地区,沿用至唐初。

    2、唐之昆明,即今四川盐源,唐武德四年置。

    3、三国时之昆明,在滇东北。如《三国志.蜀志.李恢传》:

“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此昆明即《新唐书.南蛮传》所说的“昆明十四姓之地”。

    4、元之昆明,为今云南省会。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于鄯阐城置昆明千户,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昆明千户改昆明县”。1922年“析昆明县城内外不属于五乡者置昆明市”,此为昆明称市之始。1953年撤昆明县入昆明市。

    5、今贵州境古有称昆明之地。《新五代史·四夷传》:“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来”。据方国瑜先生考证,“普露盖即普里”, “主要在安顺地区”(《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518-520页)。

    第二、“拉姑”与抢婚无关

    巧家、东川一带有拉姑、拖姑、蒙姑、放姑等地名,曾有人说是抢婚留下的地名,其实不是。

“拖姑”:在巧家县荞麦地乡。彝语称“拖谷”,拖(妥)为松树,谷为圆形坪子,意为有松林的圆形坪子,音变写作拖姑。

    “蒙姑”:地名在巧家县,小河乡竹山村委会驻地东北半公里处,彝语称母姑,意为地势险要,易守难功。

第三、昆明郊区地名奇

   “七甸”为羊坝,“罗免”有虎叫,“散旦”撒梅坝,“矣六”水边城。“普吉”路边庙, “白眉”山之尾,“马嘶”有黄竹,“安南”蝴蝶多。

    七甸,在呈贡县七甸乡,高速公路旁。 “七甸”来自“雌甸”。彝语“雌”为羊,“甸”为坝,意为羊多的山间坝子。

    罗免,意为虎叫之地。

    团结乡 “墨雨”。意为水边有竹子的地方。

    “沙朗”,彝语,意为多沙的小坝子。

    阿拉村,是来自一彝族男子之名“阿拉”之名。

 普吉,彝语,意为岔路口有庙之地。

     第四、地名有规律

    1、彝语地名:

    “龙”城“罗”虎“碌”为石,

    “白”山“黑”湖“矣”为水;

    “他”松“么”竹“施”为草,

    “泥”牛“万”猪“雌”为羊。

    “罗”为虎

    《全唐诗》732卷载有唐南诏赵叔达《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的五言诗: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

        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賝弄栋来。

        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法驾”指南诏王。“波罗”为虎。如唐代樊绰《云南志》载:“大虫谓之波罗密,亦名草罗。”《新唐书·南诏传》:“金波罗,虎皮也。”

    2、傣语地名:

    “勐”为地方“曼”为村,“东”为坝子“景”为城;

    “南”为河水“那”为田,“岛”为青苔“旺”为藤。

    “相”为宝石“章”为象,“辛”为石头“班”为坪。

    “道”为葫芦“固”为蕨,“仑”为软石“弄”为塘。

    如勐腊、勐海、勐龙、勐仑等。

    勐腊县:傣语“勐”为地方,“腊”为茶,勐腊即产茶之地。

    3、、壮语地名

     “八宝”水井口,“南瓜”倒钩刺;“夜思”为水草,“梦天”蚱蜢多;“东楼”芦苇坝,“西宁”赶过街;“南江”山梁中,“百夜”小山口。

    三是谈:管好地名事关大局

第一、    地名与政治文明有关。

第二、地名与物质文明建设有关。

地名记载着各地资源情况,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信息,特别是生物资源的重要信息。如嵩明药灵山,曾名秀崧山,以明初《滇南本草》作者兰茂在山上采种药材得名。〈嵩明县志〉载:“秀插霄汉,产诸药品,蜀汉孟获尝寨于此。”这一地名,既反映了药材资源,又记载了孟获、兰茂的历史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医药、旅游开发价值。

 

    第三、地名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和睦相处。这在地名方面,也有反映。

昆明市城北“落索坡”,在昆明城北,黑龙潭之南,村居山麓缓之上。彝语,落为多,索为人,坡为族,意为人多的民族团结村。

    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江边村委会驻地埃美支村南面的“永壳”,地处河谷区,纳西族村。纳西语,永为绵羊,壳为宰,意为宰羊结盟之地。因历史上该村居住多种民族,曾宰羊结盟,宣誓世代和睦相处而得名。

嵩明县:因民族之间盟誓而得名。如《读史方舆纪要·嵩明县》:“金城南有诸葛武侯与夷插盟台,嵩盟之名本此。”

   

    第四、地名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

    如“香巴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与香格里拉县古藏语地名“尼日宗”、“独洛宗”,意为日月城一样,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反映和追求。

    在云南民族地区,还有将山、水、林、木神化,来保护生态之习。

    纳西族基于对代表整个自然界的超自然神灵“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兄弟的生态文化观。这种基于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生态保护观,千百年来对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文化底蕴积地名。

    例一、通济桥与孔雀胆的故事。

    “梁王杀段功,阿礻盖闻之痛哭,.... 礻盖 命侍女锦被包之,以王礼敛,送归大理,作诗挽之”。诗名《吐噜歌》: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已三载。萍花历乱苍山秋,误我一生踏里彩(踏里彩为蒙语,意为锦被)。吐噜吐噜(吐噜为蒙语,意为可惜)段阿奴(对段的爱称),施宗施秀同奴歹(阿礻盖于灯下劝段功西归时“犹言云南施宗、施秀二人以胭花殒命,奈何不听”)。云片波鳞不见人,押不芦花(朔方起死回生灵草之名)颜色改。肉屏(即骆驼)独坐细思量,西山铁立(松林)风潇洒。”

    根据通济桥上的这段史实,郭沫若编写了《孔雀胆》的话剧。1955年由原四川省川剧院首演时,连演200多场,很是轰动。1960年春节郭沫若观后曾赋诗以赞其盛:“一昔氍毹人满座,全场巾帼泪盈腮”。《中华字海》:氍(qú音渠)毹(shū音舒),毛毯一类的东西。

    例二、“五里多”的启示。

    “五里多”:在城区东南部。民航路两侧,南至金汁河埂,北至一环南路一带。来自“斡耳朵”(又作“兀儿多”),为蒙古语,意为衙门和驻兵的行营。因“斡耳朵”难听难写,且其地约距原大南城门五华里多,清代民间以谐音,传呼俗成,转化为“五里多”。

    2009年到内蒙考察,发现“鄂尔多斯羊毛衫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原来与昆明市的 “斡耳朵”为同一意思。“鄂尔多斯”意为多宫殿的地方,又为守护成吉斯汗陵墓“八白室”的地方。这对于探索云南蒙古族与内蒙“鄂尔多斯”部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挖掘“五里多”的文化积淀,对了解历史上的“阿盖宫主”,对发展旅游产业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历代地名,有利于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识。

    例三、上马巷、下马巷的历史回眸。

    上马巷、下马巷、饮甘巷,在翠湖之南,都是南起武成路的独口巷。因清时官员到城隍庙(旧址在今五一电影院)、武庙(旧址在今武成小学)参加祭典活动时,到此下马,步行前往,称下马巷;饮甘巷内有水质甘甜的水井,供官员人、马饮用,甘者甜也,故名饮甘巷;祭祀结束,到上马巷处骑马返回,故名上马巷。

总之,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外在名称代号,而且它还在某种程度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该地的历史、方位、风俗、传说、地方特点等深层次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要注意发掘地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服务,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西南桥头堡的战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