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古城图片:江苏省宿迁市首次出土战国编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31:55
我市首次出土战国编钟尚未完全出土的编钟 著名的曾侯乙编钟

  市区一工地发现战国时期贵族大墓

  现已清理出8个,考古专家称“还应该有一个”

  ■记  者  蔡秀娟 杨群  实习生  张  哲

  ■通讯员  陈  曦

  

  “市区一古墓出土了一套编钟!”昨日,市民陈先生报料称在市区马陵路附近的一工地上,考古人员正在发掘一大型古墓葬,陪葬品非常丰富,有编钟一套和陶磬一组等。

  “这是我市首次考古发掘出编钟和陶磬”。考古专家、宿城区博物馆馆长李庚善称,编钟和陶磬的发掘,对于研究宿迁战国时期的音乐艺术和文化历史有着重要的文物参考价值。

  市区工地惊现战国编钟

  发掘出编钟的墓葬在市区马陵路附近凤凰美的项目工程西区,考古人员称之为26号墓。记者到现场发现,26号墓葬较其他古墓葬要大的多,呈正方形,36平方米大小。编钟和陶磬所处的位置在墓葬的外藏椁东侧。工作人员已经清理出8个编钟,这些编钟从南到北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一排,已经清理出来的编钟其钮孔清晰可见。“编钟一般是三个一组,现在发现8个,按说应该是三组9个,还应该有一个。”现场考古人员边清理边向记者介绍道。

  在外藏椁北侧,一组黑色的陶磬也排列有序,陶磬上的圆形系孔清晰可见。“因为还没有完全清理出来,这组编磬具体多少个,现在暂时还不清楚。”

  据了解,磬为古代打击乐器,一般为石或玉制作而成,16片为一组,称为编磬。此墓葬出土的磬为什么是用陶制作的呢?考古专家分析称“用陶作磬,可能专为陪葬所用。”

  陪葬品中有三足青铜鼎

  记者看到,在外藏椁的陪葬品非常丰富,也非常精美。在编磬南侧还有一个损毁的圆形器物,里侧长满青铜锈。究竟此器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还需要待完全挖掘出来,考古专家方可判断。

  在编钟东侧,有两块“大骨头”,现场考古专家分析称,“此骨头短且粗大,应为牛或者马等大型动物骨头”。

  在外藏椁东北侧有一个圆形三足青铜鼎。可惜的是有些破碎,圆鼎部分也有些残缺,不过露出的鼎足较完好。

  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莫过于鼎,它甚至被视作国家、政权的象征。因为青铜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会,是重要的礼器,被认为是可沟通人神具有某种神性的铜器,是各级贵族的专用品。

  残骸是墓主人还是殉葬者?

  一座墓葬,陪葬品中有编钟和编磬等乐器,有贵族专用的青铜器,那么墓主人生前是个怎样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不过,令专家们更为困惑的是此墓葬目前还未发现主棺椁的痕迹。因为只有发现主棺椁所在地,才好寻找墓主人信息,比如墓主人印章等。

  在外藏椁东侧,动物骨头的北侧,发现一具凌乱的人骨残骸,虽然牙齿清晰可见,但不见头颅和四肢。这个人骨残骸是不是墓主人?如果是墓主人,他的尸骸为什么在外藏椁处,并且如此凌乱不完整?如果不是,那他又会是谁?是不是殉葬者?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用人殉葬的风俗……这些谜底都要等待墓葬完全挖掘清理出来,专家才能解释清楚。

  是否还有其他陪葬品?

  这座墓葬是什么时期墓葬?出土的编钟是不是大家所知道的战国编钟呢?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现场的考古专家。

  “从墓葬的规格,陪葬品的档次以及陪葬品的器形特点,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战国时期贵族大墓。”李庚善分析说,“比如此墓葬出土的陶鼎鼎耳与汉代鼎耳不一样,青铜器的鼎足与战国青铜器的鼎足特征相似;而编钟和编磬的出土,可以为判断其是战国时期墓葬提供又一个佐证。”因为编钟和编磬等是战国时期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因此战国墓葬出土的编钟,大家可以称之为战国编钟。

  目前,墓葬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主棺椁能不能发现,是否还有其他陪葬品?完全出土后的编钟是何真容?本报将继续关注。

  ■ 市区发掘出一战国时期贵族墓

  古代上层社会专业乐器——编钟

  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

  著名的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现并开掘,使得许多埋藏地底的珍贵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现存湖北博物馆中。

  编钟共有65件,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3层。上层钟19件,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一套称为“琥钟”,由11件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音sì)钟”,由12件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23件长乳甬钟组成。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的钲间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

  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磬”和编磬

  据说“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禹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那些石料,出产于我国泗水(在今山东省境内)两岸的深山之中;它的颜色类似灰褐色带黄斑玉质感,看上去好像是玉类一般。

  商代的磬有石制、玉制和青铜制等多种,分为两种,一种为单个的大的磬,还有一种就是编磬,把若干只磬编排成一组,能发出几个音色不同的音来;商代的编磬,一般三枚一组,在殷墟西区出土有五枚一套的编磬。战国初期,楚地的编磬制造技艺达到较高水平。

  据说,春秋时孔子是制磬高手。根据文献考考证:到了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又到了梁代才有铜造的“磬”。

  清乾隆年间制作的编磬,16枚为一套,大小相同,厚度有异,采用新疆和田碧玉。据说乾隆皇帝还用黄金制作了一套金编磬,和它一起使用的还有一套金编钟。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湖北的江陵和随县出土了大型编磬。湖北江陵纪南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1970年出土了一套25枚编磬。

  三足青铜鼎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