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爱情西瓜影音:经典案例故事31 借分给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46:35

宋今上高中的时候,他的班只是个普通班,比起学校里抽出的尖子生组成的实验班来说,考上大学的机会不多,因此除了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很努力外,大多数人只是等着毕业混个文凭,然后找个工作。

班上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是个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他非常敬业,每天催着同学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业作业再作业。但是说归说,由于许多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同学们的成绩仍然上不去,在全校各科考试中屡屡倒数。

直到高二的一次英语联考,张榜公布的宋今所在班的成绩却破天荒地超过了实验班,这使全班接连兴奋了好几天。

发卷的时候到了,老师平静地把卷子发给同学们。大家欣喜地看着自己几乎从没考过的高分,老师说:“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分数。”数着数着,宋今发现自己的分竟比实际分数高出20分,同学们也纷纷喊了起来:“老师,怎么给我们多算了20分?”课堂上乱了起来。

老师把手一摆,班上静了下来。他沉重地说:“是的,我给每位同学都多加了20分,这是我为自己的脸面多加的20分。老师拼命地教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为老师争一口气,让老师不要在别的老师面前始终低着头,也希望你们不要在别的班的同学面前总是低着头。”老师接着说:“我来自山村,我的父母都去得早,上中学时我曾连红薯土豆都吃不起;大学放暑假,我每天到建筑工地拉砖,曾因饥饿而晕倒。但我就是凭着一股要强的精神上完了师范大学,生活教会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服输。而你们只不过分在普通班就丧失了信心,我很替你们难过。”

这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宋今和同学们都低下了头。老师继续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要做要强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服输。现在还只是高二,离高考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努力还来得及,愿你们不靠老师弄虚作假就挣回足够的分数,让老师能把头抬起来,继续要强下去。”“同学们,拜托了!”说完,老师低了头,竟给全体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当他抬起头的时候,全班同学看到他的眼睛流出了泪水。

“老师,”班里的女生们都哭了起来,男生们的眼里也噙满了泪水。

那一节课,他们什么也没有学,但一年后的高考,他们班以普通班的身份夺得了全校高考第一名。据校长讲,这在学校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他们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记住了老师的眼泪。

【心灵感悟】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琴弦是巧妙的教育艺术
借分给学生的案例屡见不鲜,而这里的案例却令人耳目一新。
在这里,面对一个情绪低落的普通班学生,宋今老师在一次英语联考时,给每位学生增加了20分,然老师讲明这样做是为老师的脸面,让老师不在别的老师面前始终低着头,也希望同学们不在别班同学的面前总是低着头。接着老师沉痛地回忆起自己艰苦的过去。再次谈及让老师能把头抬起来。竟给全体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结果,全班同学都哭了。一年后的高考,他们班以普通班的身份夺得了全校高考第一名。

老师高明在他善于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琴弦,善于激发积极向上的感情和知耻而后勇的志气,。这是教育智慧,这是别出心裁的教育艺术。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难免会情绪低落消沉,麻木不仁,垂头丧气,丧失了锐气、勇气、斗志,这是最危险的。这么力挽狂澜,扭转局面。就要靠教育艺术。

由于人为破坏,自然界中荒漠化越来越严重,青山不再是翠绿的世界,鸟儿失去了欢乐的天堂,绿水开始变黄、变黑,变臭,水草都难以生长,自然界的荒漠化开始威胁人类生存。而在我们的社会,侵蚀人们的心灵的情感荒漠化,特别是青少年的情感荒漠化尤其可怕。如果青少年成为冷漠冷酷的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草芥的一代,那么人类就会失去明天,远离希望,它更会威胁人类的生存。我们一定要根治情感荒漠化,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当务之急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怀着满眼春色之心,在每颗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种子,长出绚烂的花朵,迅速清除孩子们心灵里已积下的“垃圾”。世人说,人是感情的动物。有人,就会有感情。人集中的地方,不应该成为感情的沙漠。师生之间的感情是世上最真挚、最强烈、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班主任就要善于利用感情的琴弦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精神领域的东西只能用精神领域中同样的东西施加影响,学生情绪低落,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振奋起来。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这些领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去施加影响。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的最大危险是感情上的沉睡状态。如果青少年的感情处于沉睡状态,我们就必须唤醒、激励、鼓动。苏霍姆林斯基语重心长地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道德发展。在这里,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和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

(选自《德育智慧源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