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谈恋爱可靠吗: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44:00

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移

    客家人的迁移,是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开始的迁移运动,这之前,只能称客家先民或称中原汉人的南迁,因为南迁的中原汉人,不仅仅构成客家民系。

    客家人的迁移,始自客家民系基本形成之后的南宋之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次大迁移运动的第三次。是由于"靖康之难"和辽金南侵而引发。公元1127年,金攻陷宋都汁梁 (今开封),徽、钦二帝被掳,迫使宋王室南迁至临安 (今杭州),史称南宋。宋朝政治中心的南移,使 "民从者如市",由此开始了中国又一次汉民南移运动。这次迁移运动延续到明代。这一次移民,使南北方人口比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元至正二十八年 (1291年)统计,北方诸郡民户199万余户,江淮以南民户1143万户。这是中国汉族移民的大环境。但作为客家迁移,还有客家形成区(亦即闽粤赣结合区)的内部环境促使。

    "靖康之难"后的客家迁移可分为两股潮流,一股是从客家区外迁人客家区,这些 "流民"是客家先民;一股是在客家区内迁移,从闽赣交界地区流向闽西、流向粤东和粤东北,这是主流,也有的流向赣南西。在客家区内迁移的"流人"是客家人,有的学者称之为"客家初民"。

    在南宋迁人客家区的"流人",主要是原栖息在江南的中原南迁汉人的再迁移,直接自中原迁人的很少。

   宁化方田《丁氏族谱》载:始祖,四郎公,南宋时,避乱由江西洪州野鸭池迁居邵武禾坪黄家山,旋于宋乾道七年 (1171年)转徙绥安 (建宁)开泰堡。宋宁宗时,又自开泰堡陂上迁丁家坑,为绥城始祖。

    宁化泉上、淮土《上官氏谱》载:一世,潘,生于洛阳。迁金陵,转徙杭州,宋时由泰宁、光泽而抵邵武。至宋末咸淳年间,转徒宁化泉上热水新坊。为入宁始祖。

    宁化湖村邓坊《邓氏族谱》载:先祖德郎公,于南宋年间,沙县移民邓坊。

    蕉岭《汤氏族谱》载:南宋高宗年间,汤氏分西路、中路自中原南迁。其中一路从商丘经湖南、江苏、南京、浙江肖山,至福建宁化,庆可公迁居宁化石壁塘。

    梅县《卢氏族谱》载:卢傒之六十一世孙宗泰,为范阳始祖。唐开元元年,宗泰偕公明、公达、公显三个儿子,由幽州(河北苊阳),游于吴之豫章,居于虞化县清音里韶坊。宗泰后传至十四世处信,讳堆钦,宋宁宗嘉定十二年,自江西虞州迁居宁化石壁。

    宁化水茜《危氏族谱》载:远祖危子昌,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生于唐末。有后裔人邵武,传至危赐郎,宋绍兴末年,迁居宁化县城。

    《华氏族谱》载:华姓于唐末南迁,分居浙、赣,宋末入汀,留居宁化。

    《张氏族谱》载:张瑞帧于宋嘉定申进士,官为宣抚使在蒙宋征战中,打了败仗,被降职,后任江西抚州乐安县令。1258年,蒙古突分三路南下,进攻南宋。张瑞帧带着家属及其他州县官僚、商贾、地主及其家属、仆从,混在难民之中,逃迁宁化石壁,避居于祟山峻岭的石壁 "千家围"。

宁化河龙《汪氏族谱》载:七十二世宣公、于宋绍兴间,自建宁里心迁入宁化下汪村开基。

宁化安远《杜氏族谱》载:天启生三子,长子时发,宋宝祐年间自建宁迁居宁化浣溪 (今杜家)。

    梅县《谢氏族谱》载:申伯七十二世孙开书,完末元初,自浙江始宁迁居宁化石壁。

    《魏氏族谱》载:宋末乱世,由江西石城人宁化。

    《石城陈坊陈氏族谱》载:二公皆宋末南渡来迁石邑。

    《新四魏公一修族谱》载:乾道间迁清流以避乱。

    据现有案头资料统计,南宋时期迁人宁化定居的38姓,他们的起程地点是 (指南宋时期,迁入宁化的上一居住点,并非原籍起程点):自中原起程的有汤、曹2姓,自江西起程 (主要赣南东部)的有叶、卢、池、华、陈、何、周、洪、徐、江、熊、马、赖、13姓,自闽北起程的有丁、上官、危、连、汪、杜、沈、傅、潘9姓,自福建其他地区起程的有石、余、阴、林、戴5姓,包浙江起程的有张、谢、韩3姓,自广东起程的有朱、黎、梁3姓。还有3姓起程地址不明。上述情况表明,南宋期间迁移进人客家地区的主要是赣南和闽北。这一情况是否有代表性,笔者认为,答案基本肯定,其他地方大体也是如此。因为以现有30多个纯客住县看,南宋时期迁入最多的是宁化,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所列 "南宋客家各氏迁移表"也可看出,该表列举了18姓,其南宋迁移的起程点江西的6姓、闽西的11姓 (其中宁化8姓、连城1姓、武平1姓、建宁1姓)、安徽1姓。朱祖振在《石城主要客家姓氏流迁路线》列举71姓流迁路线,虽然没有说明地点、经过和人迁石城的时间,但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流迁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是辗转多处才人迁石城的,如果只是一般的路过,就没有必要把所经的地点都罗列出来。表中还可以看出,客家先民南迁的总体路线。

                 石城主要客家姓氏流迁路线

温姓

  太原——台郡(浙江)——钱塘——永嘉——虔州(赣州)—— 虔化(宁都)——石城

    陈姓

    江州——宁都——石城

    河南——九江义——宁都——石城  

    汝南——豫章——临川——崇仁——乐安——吉水——永丰——石城——宁都——于都——石城

    颍川——江州——临川——虔化——石城

    黄姓

    江夏——延平(闽)——邵武——石城

    赖姓

    颖川——松阳——虔化(宁都)——石城

    刘姓

    彭城——抚州赤栏门——建宁——石城

    王姓

    山东——建康(南京)——虔州——广州——宁都——庐陵——永丰——石城   

    高邮——西山(南昌)——宁都——宁化——石城

    李姓

    河南——德州——赣州石城渡——宁化石壁——上杭

    抚州——宁都——石城

    张姓

   河南固始县——袁州——宁化——石城

   许姓

    河南杞县——金陵——南昌——赣州——石城

    邓姓 

    河南固始县——金陵——虔化——石城

    廖姓

    洛阳——永嘉——虔化——石城

    郑姓

    莱州高密——豫章西山——宜黄——石城——宁都——石城

    吴姓

    延陵——南丰——漳州——石城  

    罗姓

    河南新郑——长沙——九江——豫章——宁化——石城楼

    朱姓

    沛县——抚州——虔州——虔化——石城

    沛县——婺原——长汀——石城

    吴县——南丰——建宁——石城

    徐姓

    豫章——石城   

    南丰——赣州——宁化—一清流——石城

    高姓

    山东——吉州——临川——宁化——石城   

    宋姓   

    唐州——永定——湖南——温州——虔化——瑞金——石城

    郭姓

    金陵——太和——宁都——邵武——石城

    蓝姓

    巴州蓝田——临川——虔州——邵武——建宁——清流——石城

    周姓

    汝南——会稽——袁州——庐陵——吉水——潭州——石城

    杨姓

    潍州——延平——汀州——宁化——石城 

    严姓

    宁都——石城

    尹姓

    西昌——吉安——梅川——瑞金——石城

    吉姓

    洛阳——通州——临安——福州——汀州——邵武——建宁——石城

    雷姓

    同州——浮州——豫章——洪州——抚州——宁化——石城

    董姓

    广川——鄱阳——临川——乐安——石城

    饶姓

    平阳——鄱阳——南城——邵武——建宁——石城

    谢姓

    南阳——陈留——会稽——虔州——兴国——虔化——石城

    陈留——扬州——南昌——抚州——莆田—一建宁——宁化

    熊姓

    楚——豫章——广昌——石城

    毕姓

    乐安——石城

    伊姓  

    庐江——广昌——宁化——石城  

    和州——南丰——金溪——建德——宁化——广州——洪州——金溪——石城

  邱姓

  洛阳——永丰——宁化——石城

  洛阳——虔州———虔化——石城

  洛阳——抚州——宁化——石城

    傅姓

  金溪——汀州—-宁化——南安——赣州——案平县——石城   

    童姓

    汀州——宁都——石城

   林姓   

    济南——晋安(泉州——宁都——石城

    江姓

    河南——临淄——下邳——润州——丹阳(江苏)——莆城——富沙(闽)——建阳——临川—一南丰——宁都

    旌德(徽)——江荫——南丰—一石城

    安徽——山东——潭州——南丰——广昌——南平——长汀——清流——宁化——石城

  龚姓   

  山东——河南——虔州——石城

    范姓   

    丰城——吉州——长汀——石城

    宁化——长汀——石城

    胡姓

    金陵——豫章——石城

    中原——永丰——宁都——石城 

    连姓

    龙岩——汀州——邵武—-抚州——宁都——石城

    魏姓

    山东——豫章——宁化——沙县——清流——临川——石城

    钜鹿——南丰——宁化——南雄——石城

    孔姓

    山东——奉新——衢州——临川——新城——建宁——石城

    巫姓

    平阳夏县——兖州——宁化——石城

    曾姓

    山东武城——水丰——南丰——建宁——石城

    山东嘉祥县——吉水——石城

    宁化——石城

   姜姓

    抚州石门——虔化——石城

    程姓

    河南——徽州——陕西朝邑——汀州——宁化——石城

    施姓

    广州——宁化——石城

    危姓

    晋昌——临川——邵武——宁化——石城

    白姓

    南阳——陕西泾阳县——下邳——江州——金溪——广昌 ——石城

    马姓

    河南——豫章——南丰——石城——宁化——安乐——清流——宁化——石城

    豫章——新罗郡(闽)——清流——长汀四堡——石城

    聂姓

    河南——南城——临川——南丰——广昌——瑞金——石城

    宁化——石城

    叶姓

    南阳——丹阳_宁化——清流——瑞金——石城

    潘姓  

    河南荣阳——临川——南城——石城——广东——长汀——石城

   翁姓

    宁化——石城

    崇安——武平——高桥——石城

    丁姓

    济阳——邵武——宁阳——建宁——宁化——石城

   黎姓

    金陵——虔化——石城

   蒋姓

    常州——丰城——梅州——建宁——南丰——石城

    卢姓

    河北涿州——湖南桃源——虔化——石城

    汪姓

    平阳——长安——沛郡——陈留——清河——济南——会稽——庐江——豫章——婺源——临川——宁化——南城——建宁——石城

    肖姓

    徐州肖县——丰沛——武进—湘潭——泰和——永丰——宁都

    宁姓

    山东——南城——新城——宁都——石城

    容姓

    敦煌——温州——永定——广州——石城

    彭姓

    彭城——淮阳——庐陵——临川——石城

    伍姓

    榕城——宁化——石城

  包姓

  南阳营谢——丹阳——吴兴——合肥——南城——南丰——宁都——石城

  过姓

   ——石城   

  钟姓

  颍川——杭州——汀州——虔化——石城 

  洪都——长汀——建宁、莆城——石城——宁都马头——石城

  余姓

  丁邳——新安——临川——汀州——上杭——石城

  芜湖——武昌——德安——宁化——石城

  蔡姓   

  泉州——石城

  柯姓

  建宁——石城

  揭姓

  广昌——石城

  上述是“靖康之难”,宋室南移引起的汉人大迁移,也是客家人大迁移的社会大环境,除此,客家人这次(或说首次)大迁移的动因,还有特殊的小环境,也就是说,在客家大本营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动因。

    一是南宋后,土地兼并加剧,赋税苛重,引起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四月,宁都李敦仁和其弟李世雄、李世昌、李世立等人,聚集县内六乡农民数万,举行起义,攻占虔化(宁都)、石城、建昌(今南城)、临川等县。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宁都“积涝巨漫。五月大旱,瘟疫流行。九月蝗虫害稼。”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正月宁都“疫旱,下种不了。秋有螟害。”“嘉定十六年,夏五月,再旱,禾苗枯槁。”

    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石城县人张遇龙、文胜聚众起义,连破宁都,瑞金、石城、兴国、于都等县。

    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宁化南城盐商晏彪(头陀)聚集农民于潭飞寨起义,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之众,席卷泰宁、将乐、宁化、清流、长汀、石城等县。

    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石城县人黄元仲聚众起事,围攻宁都县城。

    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宁都寨下人廖四、谢通聚众起义,攻打县城。

    元延祐二年(1315年),宁都人蔡五九起义,攻克宁化、宁都等县。

    元至元二年(1336年)宁都“从立春至八月,滴雨未降,赤壤连境,饥民相食。”

    元至正四年(1344年)宁化瘟疫大流行。

    元至正六年(1346年)连城县农民起义军罗天鳞、陈积万攻陷清流。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陈友谅率众数万攻宁都州城。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清流曹福山、马文甫组织农民起义军。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宁化曹坊农民曹柳顺农民起义,拥众数万,连续攻打宁化、清流、连城、长汀、石城等县。农民起义均遭失败,起义军被镇压,并由此引起了人口逃亡、外流。宁化晏彪起义后,人口“因以饥荒流亡,几致半。”清《宁化县志·田亩志》载:“及宋而宁化之田为秋米者,岁额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四石三斗九升,至绍定寇扰之后岁输米仅六千四石二斗五升而已”,岁额少了一半,是“户之逃绝而田缺额者”,说明流亡减半。  

    二是闽粤赣毗邻地区客家人由文天祥率领奋起勤王与元军作战。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江西提刑安抚使兼赣州知军文天祥奉诏勤王,聚集郡中义士万人,与元奋战。景炎元年(1276年)二月临安陷落。五月陈宣中立赵罡于福州,七月文天祥开赴南剑州,十月移师汀州,次年(景炎二年1277年)三月攻占梅州,随后北上赣南,攻占宁都、于都、会昌、兴国,收复吉、赣所属诸县,不幸有空坑之败,又退回汀州,再往朝阳,五坡岭之败,文天祥落于敌手。在勤王运动中,客家人一呼百应,踊跃参军,誓死不降,前赴后继,闽粤赣交界地区成为双方辗转攻守的场所。客家人作出巨大牺牲。梅县“松口卓姓,全族800余人,竟随至崖门,至帝罡沉海,仍无一降元者。”徐旭曾《丰湖杂记》说:“迨元宋大举南下,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全家或合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

    三是人口饱和,特别是汀州所辖北部数县及赣南的宁都、石城地区。在南宋时期都达到人口最高峰。宋宝祐年间,汀州人口120万人,是清以前的人口高峰。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人口12.9万人,到宝祐的278年间,增长9.3倍,如此的增长速度,土地的开垦难以适应,造成人口相对过剩,出现人多地少的问题。这里已不是原来的“地旷人稀”了,特别是宁化,人口从宋初的一万余人,增加到南宋的十多万人,土地开垦有限,生存空间相对小了,如小小的石壁村,就住过40多姓的人,有三十六寨,七十二棚之称,说明人口密度非常高。而在这同时,闽西南和粤东,却仍然“地旷人稀”,特别是抗元后,人口税减,生存环境更为广阔,诱使外地人迁入。人流犹如汀江水流,顺流而下,注入韩江。

    上述三个方面,说明南宋后,闽赣区和汀州区,社会环境、生息条件起了变化,已不是社会安定的“世外桃源”,也不是“战争的避风港”了,同时,人口密度大增,生息空间变小了,生活资源不足,失去了当年得天独厚的“乐土”的优越。这些是造成客家人首次大迁移的社会原因。此外,还有另一面是客家精神所致,也就是客家冒险进取精神的驱使,他们不固守一地之安逸,而是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寻觅更好的生存环境。如李珠一家,其五个儿子长大后,各奔东西,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四兄弟都外迁他乡。前面列举的黄峭山一家和刘广传一家,也十分典型。

    客家人首次大迁徙是受“靖康之难”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明代。总的流向也基本是自北向南。由闽赣交界地区,流向闽西南、粤东。当然也有流入赣南、闽南和粤东以外的其他地区,有迁四川、迁广西、有迁台湾的。如毛泽东的祖先毛太华就是在元代由江西吉水迁云南的。韶山《毛氏族谱》(乾隆二年修)载:“始祖太华,元至正近年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县)迁云南之澜沧卫(今云南澜沧拉佑族自治县)娶王氏生八子。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拨入楚省。唯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后清一、清四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但这种情形为数不多,不是主流。前面曾引黄遵宪在《梅水诗传》序中说:“嘉应一州,占籍者十之九为客家,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人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说明梅州十之九的客家人是在南宋至元代由闽西迁入。

  据案头资料统计,宁化在北宋迁出9姓,其中迁粤东4姓,闽西3姓,闽南、闽北各1姓。南宋时期迁出32姓,其中迁闽西18姓,迁粤东9姓,迁江西4姓,迁闽南1姓。元代迁出9姓,其中粤东7姓,闽西2姓,明代迁出14姓,其中迁赣南6姓,粤东5姓,闽西、广西各1姓,不明地址1姓。从这些数字还可以看出,南宋时期迁闽西居多,迁闽西者又以迁上杭和长汀者居多。南宋18姓中,迁上杭的8姓。丘复《上杭县志》载,宋末由宁化石壁迁上杭的有丘、江、朱、伍、官、随、范、张、黄、曾、蔡、谢、严、罗、龚等17姓。然后再从闽西迁粤东。而元代,却是直接迁粤东者居多。根据林富保的调查统计,武平117姓(支)中,迁自宁化的34姓,迁自长汀的18姓、迁自上杭的有27姓、迁自永定的3‘姓、龙岩2姓,迁自连城、邵武、漳州各1姓。迁自江西抚州的8姓、赣南的6姓、江西别地的5姓。一迁自粤东4姓、云南1姓、安徽3姓、南京1姓。还有2姓不明。这些姓氏中,知其迁入年代的85姓,其中宋代迁入17姓,元代迁入22姓、明代迁入40姓、清代迁入6姓。武平是闽西的最南端,与粤东紧邻,武平这一情况表明客家人流迁在清代以前是顺时代的由北向南推进。闽西最北的宁化,人口迁入最高峰期是宋代,元代之后几乎有出无进,人口总数呈直线下降。而武平却是宋代开始,由少到多,明代达到最高峰。

    综上所述,“靖康之难”引起的客家大迁徙,是客家先民流迁的终结,也是客家人流迁的开始。自此之后,作为客家先民的中原汉人基本没有再流入客家地区,这里所说的“流入”,是指成批的迁移,并非包括个别单户的迁移。而作为客家人的迁移,是属伊始,因客家民系才诞生。南宋至元初这一时期,是客家先民与客家人流迁的交叉点,这一交叉点是以宁化或称石壁为中心的闽赣交界地区。前面已述,在南宋时期,迁入宁化的客家先民37姓以上,占统计数119姓的32%;迁出的有32姓以上,占统计数80姓的40%,是宁化历史上进出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客家大本营中,进出量最大的地区。汀州地区也大致如此。汀州“从北宋元丰至南宋庆元的112年间,人口增长1.68倍,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8‰,从南宋庆元至宝祐的59年,人口发展呈现停滞增长的状况;但宝祐至宋亡的22年间,人口发展出现负增长,平均人口负增长率为7.1‰,22年间人口剧减了百万。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增长速度一看,宋代汀江流域人口发展都是清代以前最高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人口下降最快的一个历史阶段。”汀州人口自南宋后一直到明末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238127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回升至290977人,而后一直下降,至明崇祯元年(1628年)只210 3100人。而广东梅县则有所不同。梅县“宋熙宁11年—一元丰三年(10 75-1080年)有主户5824户、客户6548户。其后,因宋元之间两次遭元兵屠杀,县内人口锐减。元大德七年(1303年)仅2478户、14865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陈满起义,遭灭族性的镇压。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仅存1086户、6989人。其后因闽西、赣南的客家人陆续大批迁梅,人口复逐渐增加。明永乐十年(1411年)有2617户、10769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增至3099户、38366人口”以上,明显地看出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向。

    明末,北方满族人关,而后清王朝取代明王朝,统治中国。当清兵进攻福建、广东时,客家反清复明义士多起勤王抗击清兵,后义师失败,无法留居原地,被迫远走他乡。这是形成大迁移的一个方面。

   清初,郑成功在台湾率义师抗清,为了对付郑成功,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限令闽、粤、江、浙、山东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五十里不等。“县外”地区彻底坚壁清野。不准福建、广东人出海和移民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氏归顺清廷,台湾统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准复界。沿海二十余年的荒废,清廷招致农民垦殖,江西、福建、广东客家人相率而至,或迁沿海,或迁香港、迁台湾。这是形成大迁移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是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兵灾不断。先是明末农民起义领  袖张献忠起义,义军与清军、地主武装展开拉锯战;继而是南明军与清军的战争,南明将领内部的互相厮杀;还有吴三桂反清后,其叛军与清军的拉锯战、谓“三藩之乱”。这些战争持续三 十余年之久,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平息。四川人民遭到  一次次的屠杀,人口锐减,“最低点估计只有80万左右,大致相  当元末明初的数字,损失最严重的地方,人口下降了90%以上。  城乡的荒芜达到惊人的地步。如当时顺庆府治所在的南充县,招  揽了506人,竟被老虎吃了228人,新招了74人,又被虎吃了  42人。”清廷于顺治六年(1649年)曾颁布招垦令。顺治十年  (1653年)又规定由官府提供种子、耕牛。“以四川荒地听民开  垦……”但因战争未结束,收效不大。康熙三年(1664年),四  川境内战事平息,清廷和湖广政府颁布优厚政策,鼓励外迁的四  川居民回籍,外籍居民人川,吸引了众多外省人迁移四川。据人  口研究专门部门的科学推算:清前期(康熙年间)直接人川移民  就有100多万人。这些移民一般以湖广(两湖)为最多,闽、粤  次之。还有其他省。移民运动延续到清道光年间,达200年之  久,入川者达数百万之多。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填四  川”的移民中客家人占相当数量。如今客家人分布在四川120个  县中的38个县。据叶智彰《客家人在云南》云:四川客家人多  由广东迁去,其中仪陇多来自粤北,威远来自龙川,西昌多来自  龙川、五华;成都多来自梅县、五华、兴宁等,迁徙时间主要为  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说:“我家  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  马鞍场。”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写道:“我的祖先是福建移来  的,原籍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韩素音在《伤残的树》中写道:  “我的祖先姓周,来自广东省梅县,移居四川大概是在1682年到1701年。”

    第四是在入清后,客家地区人口膨胀,人多地少,收不敷用;或资力日充,需要向外扩展,尤其是粤东地区。促使已定居的客家人再向外迁移。如四川省奉节县《刘氏考订谱》所载,其八世祖秀标公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系广东兴宁南厢,十四岁时,因家计窘迫,母亲彭氏叫他“吾土田所产,举家难赖。汝次兄已住川省,汝亦可自出营生。”十四岁的刘秀标听从母命离家奔川发展。

    上述为客家人第二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特点是“四面开花”,从闽粤赣客家大本营向非客家住地迁移,如迁闽南、粤南、粤西、广西、云南、四川、湖南、贵州,乃至河南、陕西等地。有的渡海出洋,同时在大本营内部互动的也不少,特别是粤东、粤东北、闽西向赣南的迁移,为数不少,大多在明清间。

    《赤溪县志》载:“惠潮嘉及闽赣人氏,挈家徙垦于广州府属之新宁、肇庆府之鹤山、高明、开平、恩平、阳春、阳江等州县,多与土著杂居。”

    清桂林人龙启瑞撰《粤西团练辑略序》载:“外郡地多旷土,向招粤东客家佃种,一数世后,其徙益繁,.客主强弱互易。”据吕梁在《太平天国为什么在广西起义》中统计:,“金田起义前夕,广西东南的陆川、博白、贵县、桂平、武宣、平南一带,客家人就有数十万。”据熊宋清在《广西客家的源流分布及其特点》说:“广西是继广东、江西、福建之后,全国客家人的第四大聚居地。”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客家人现约有460多万人。……居住的县(市)共有76个,占全区县、市总数的90.5%。”客家人大批迁入广西是在清初至雍正、乾隆时期。

    万芳珍、刘伦鑫在《客家人赣考》中写道:“雍乾时邑人说:‘于本山县,田多荆榛。初,居民甚稀,常招闽广赁耕,其党日多’”。“既长子孙,复招客党”,“绳相引,至于今不绝。”“清前期兴国的客家基础村由明后期的76村猛增至829村,与当年闽广赁耕者‘来如市’不无关系。”“清前期大批涌人南赣的客家,大都应政府募垦迁入的,但又多受先期入赣客家的牵引,彼此有血缘或地缘关系”,“赣水东西之客家,十九皆闽粤之人”。“清前期尤其是康、雍、乾三朝是客家人迁吉安府的高潮。”“清初,袁州府‘残毁略尽。袁郡之民无土著。’因清政府的招募,由先到麻棚招引,导致闽粤之人‘十万往来纷如雨’,‘蔓延至数十万,盘踞深谷’”。这一时期闽赣客家人迁入瑞州、临江和南昌的也不少。

    返迁中原的客家人不少,如今河南、陕西地区不少县有自大本营返回的客家人。据陕南丹凤县县志办公室童正家估计,陕南十余县聚居的客家族群约有五万人以上。关中也有十数县有客家族群居住。他们大多由明清时期迁自赣南。

    “台湾居民,则三分之一为属于清康乾年间自广东所迁往的客家人。”“客家人大量东移台湾,根据早期有关文献及近代资料记载,差不多都在康熙二十年代以后的事。”“当时偷渡来台的客家人,除粤东三州府属外,并包括有福建汀州府属的客家人。”有的“过蕃”到了南洋。如被称为大唐总长的罗芳伯,他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抱着到南洋采金谋生的希望,邀集了9位青年,从嘉应州出发,途中又有福建的客家人参加他们的行列,其12人到达东莞,又在东莞邀集了一批人,从东莞虎门驾独木连体船出发,飘流两个月,历尽艰险到达婆罗州从事垦殖开发,扬名一时。

在客家人第二次大迁徙中,粤东、粤东北的一些客家人迁居粤中、粤西南。台山、开平、四会等地人口激增,耕地不敷使用,产生客家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为争土地而冲突。相互械斗攻杀,历时12年之久,械斗从鹤山开始蔓延到开平、恩平、高明、阳奋、新会和新宁(台山)等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东西路土客械斗案”。由于客家人数量相对较少,人生地疏,械斗中常常告败,村落被毁,客家人被赶走,同治六年(1867年)经广东巡抚荷益沣平息械斗,土客联合时,双方死亡失散的人数约50-60万之多。为解决客家人的土地和生存问题,从新宁县划出赤溪厅安置残存的客家人。由于赤溪地方小,不足容纳客家人,官府只得拨款20万两,鼓励客家人往高州、雷州、廉州等地垦荒,或远徙海南等地。这里的客家人于是纷纷徙往粤西南、广西,或渡海到海南岛。

在“广东西路事件”的同时,以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将领都是客家人,其起义军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客家人。清军借剿太平天国革命之名,在粤东地区大肆烧杀掠夺,逼使客家人为避乱外迁。

19世纪中叶,广东、福建沿海工业商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客家人往沿海迁徙。“居住惠阳、兴宁、五华等县‘客民’目睹广州工商业欣欣向荣,试往经营,颇获巨利。于是三邑接踵前往者数万人。梅县、大埔‘客民’听说经商好处,也向汕头移徙,终于逐步掌握了汕头的工商业。这是客家人由山地向平原,由平原向都市发展的重要过程;至于客家人其后的向世界进军,也是这一时期为起点。”

正是由于“广东西路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和沿海经济发展的引诱等因,形成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

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也是“四面开花”,有客家大本营内部的互动,主要是粤东、粤东北和闽西向赣南迁徙,但更大批的是向闽、粤沿海、向海外迁徙。如今闽南诏安、平和、云霄等县,有客家人数十万,其祖先大多是这一时期由闽西迁去的。广东沿海和海南的客家人是从粤东和粤东北移去的。“在海南省,儋州市有人口67万,客家人为19.3万,占28%。清乾隆年间,即有惠州客家人迁至沙帽岭一带结庐而居。咸丰同治年间,广东西路‘土客械斗’后又有大批客家人迁往海南。海南岛有部分县居住有客家人,除儋州市、定安县、崖县、临高之外,还有陵水、澄迈、万宁、灵山等县。”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太平天国失败后,固守嘉应州的汪海洋部,多为嘉应州人,被清军击溃后,义军(包括受牵连的亲友)不敢回故里,只得漂洋过海南逃谋生,有的逃到沿海港口,被‘卖猪仔’到东南亚或美国当苦力。”“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近四百年间,被‘卖猪仔’或‘契约劳工’或因政治避难、破产失业投亲靠友来到东南亚各地的客家人,更是难以计数。据1895-1927年间的统计,仅进入马来西亚的华人约6100万,其中客家人当不下于四分之一。”吉隆坡的奠基者叶亚莱,原是广东惠州淡水人,由1859年随乡人经澳门前往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当锡矿杂工,而后发展起来的。泰国合艾市开埠元勋谢枢泗,    其祖先谢朴六原居宁化县石壁,南宋迁居梅州,谢枢泗是谢朴六传下22世孙,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历尽艰辛渡海到泰国曼谷,而后开发了合艾。总之,如今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最早是在南宋末年为避难而逃亡海外的,接着是明末清初,而后是太平天国失败之后,也就是客家人南宋开始的三次大迁徙中,都有不少漂洋过海谋生,其最盛期当在清代。  

客家人的迁移,至今遍布世界各地。据1994年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举办的客家人口分布展览所展示:目前客家人主要分布于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6561万多人,其中,中国内地5512万人,港澳台地区595万人,海外各国(地区)454万。一当今世界客家人总数众说纷纭,莫终一是。梅州展示的上述数字,是大会筹备组织根据各方面的书面资料及汇总1994年间海外社团、侨领的报告所得。可能比较接近实际。

客家人在中国的分布是:广东省纯客县15个、非纯客县65个,总人口2100万。江西省纯客县18个,非纯客县21个,总人口1250万。福建省纯客县8个,非纯客县16个,总人口500万,国内有非纯客县的省市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45个,约600万人;四川省有35个县市,约380万人;湖南省11个县市,约200万人;湖北省2个县市,约15万人;海南省10个县市,约150万人;贵州省1个县市,约10万人;台湾省19个县市,约460万人;香港约125万人;澳门约10万人。云南、江苏、安徽、浙江、陕西、河南、新疆自治区等地都有客家人。

    海外客家人分布

亚  洲:

印尼120万人

泰国55万人

菲律宾0.68万人

缅甸5.5万人

印度2.5万人

沙特阿拉伯0.22万人

文莱0.9万人

尼泊尔 0.24万人

科威特0.017万人

韩国2万人

孟加拉0.05万人

马来西亚125万人

新加坡50万人

越南15万人

柬埔寨1万人

老挝0.5万人

日本1.2万人

巴基斯坦0.2万人

斯里兰卡0.017万人

朝鲜0.1万人

土耳其0.05万人

美  洲:

美国28.4万人

牙买加10万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0.6万人

    哥伦比亚0.01万人

    多米尼加0. 12万人

    玻利维亚0.01万人

    巴西0.24万人

    圭亚那0.6万人

    古巴0.81万人

    苏里南0.41万人

    墨西哥0.01万人

    巴拿马0.5万人

危地马拉0.01万人

加拿大8.1万人

秘鲁20万人

智利0 .12万人

阿根廷0.05万人

厄瓜多尔0.02万人

委内瑞拉0.02万人

欧州:

    法国3万人

俄罗斯0.12万人

    挪威0.03万人

    德国0.5万人

    瑞士0.1万人

    葡萄牙0.05万人

    南斯拉夫0.24万人

    奥地利0.05万人

    西班牙0.02万人

    卢森堡0.02万人

荷兰0.21万人

丹麦0.12万人

英国15.2万人

意大利0.1万人

比利时0.043万人

瑞典、0.24万人

捷克0.01万人

冰岛0.01万人

塞舌尔0.05万人

 

非洲:

    马达加斯加0.02万人

    尼日利亚0.02万人

    赞比亚0.006万人

    留尼旺1.8万人

    肯尼亚0.01万人

    扎伊尔 0.02万人

莫桑比克0.03万人

塞纳里昂0.006万人

加纳0.02万人

毛里求斯3.5万人

南非2.5万人

安哥拉0.02万人

大洋洲:

新几内亚0.12万人

腊色尔0.12万人

澳大利亚4.3万人

塔希堤1万人

马绍尔0.05万人

瑙鲁0.12万人

所罗门0. 12万人

新西兰0.1万人

斐济0.5万人

西萨摩亚0.03万人

客家分布和人口的统计,很难有一个比较精确的数据,因为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客家人的标准,并没有统一的计算口径,同时也没有进行一次科学的有权威的普查,所以基本还是估计加统计,只是大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