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阳台:《论语》日知录之五--红颜一怒为“小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28:51

  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多年来让人们争得沸沸扬扬。争论的焦点当然是——孔子是不是在轻视妇女?因为在男女平等的时代里,女子居然与小人并列在一起!这岂不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确凿论据?连鲁迅都讥讽道:“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甚至许多尊崇孔子的人也认为孔子的这句话是说错了。

 

  先别忙着生气。

 

  问题的关键是孔子所讲的“小人”是不是一个充分意义上的贬义词。其实,现代人讲“小人”更多地是指那些“坏人”(“君子”当然就是指“好人”了),而古人说的“小人”与“坏人”是有很大区别的。朱熹认为:“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间,而审其取舍之几也。”《四书章句集注》“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小人之分主要体现在“公私之际”,而不是善恶之间——孔子使用“小人”这个词汇时,其心态比我们想象得要平静得多,也温和得多。

 

  要叫我看,古人讲的“小人”更多地是指那些“小生命”,而“君子”则是与“小生命”相对的“大生命”了。但现代人在沿用这些词语时,很可能在无意识中,掺入了过多的是非褒贬意味。尤其在今天,许多人在沿用这两个词汇时,更无端地添加进了若干政治因素,迎合了某些人的政治需要,就使得本来简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难解了——这就是认为“小人”是指劳动人民,而“君子”是指统治阶级的现代阶级理念。

 

  翻开亚瑟·威利(Arthur Waley)的《论语》(The Analects)译本,“小人”被译为common people或small man之类,也就是普通人、寻常人、常人之意。这里哪有什么刻意的贬义?而《论语》中的“民”字也多被译为common people。如果这种译法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小人”一词在字面上大致就是普通人的意思,也就是一般意义的“民”,并没有刻意的褒贬意味。同时,《论语》中的“君子”一词被译成了gentlemen,即“绅士”的意思(可能有一定的误差值)。两相对照,“小人”中的贬义内涵自然就不存在了。

 

  在《论语·子路》篇中,子贡曾问孔子什么是“士”,孔子认为是那些“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人(即品行高洁,能为国家效力的人);子贡问孔子“士”之下是什么人,孔子认为是那些“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即在地方为人们称道的人)的人;子贡又问孔子再其次是些什么人时,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而当时的“从政者”则被孔子称为“何足算也”的“斗筲之人”(这是带有贬义的了)。

 

  可见,这里的“小人”并不是彻底的“坏人”,至少在其层次之下,还有“斗筲之人”。孔子眼里的这个“小人”只不过是“硁硁然”——即气量狭小而且固执己见而已。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事实本身也说明“小人”并非一无是处。

 

  对此,我认为,如果采用“‘小人’更多地是指那些‘小生命’,而‘君子’则是与‘小生命’相对的‘大生命’了”这一阐释,许多矛盾很可能就会化解。

 

  如此一来,与“小人”并肩而立的“女子”也许就不会对孔老夫子那样怒目而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