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性格很难生存:让学生学会细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13:36

汉语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无论就语言符号本身,还是其语义内涵,都深藏着微言大意,后人总是能从前人的文本中读出新意,这从《十三经》的注和疏就能窥其一斑。用今天一句时髦的话来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什么是阐释学了,他们已经会对文本进行细读和品评了。笔者认为要从文本中读出滋味,学生首先要有一种细读的习惯,与其说是习惯,还不如说是一种方法,因为有了明确的方法,自然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细读。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老师面对文本,总是跳不出内容和形式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就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一样,在切割文本的同时,也就取消了文本的美感属性。事实上,中国传统艺术是重感悟,而轻分析的。近几年兴起的幼儿经典诵读和国学热,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

我认为提倡语文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个性化,是语文课永葆生机的源泉。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永葆生机与活力呢?

首先,是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它是语文课产生吸引力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则是外在动力。用一句古老的话来说,语文教师是经师,也是人师。如果把学生比做地球,老师比做太阳,我们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语文教学来说,也有语文教学的公转律和自转律。语文教师的教学受学生客体的限定,同时,语文老师也有其自身的发展法则,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提升自我,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自转律。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方法,从何而来,不是刻意地从烦琐的方法求证中获得的,而是从读书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其次,语文老师在授课时,要发挥课堂主导者的角色,把这种方法的内在精华辐射到学生的大脑皮层上,刺激其思考,潜移默化地使其成为学习的潜意识,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儿,老师授的是渔而不是鱼。

细读方法是我读书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碰撞产生的一小点火花,而不是空穴来风,一点感悟,希冀引起同行的思考,给语文教学增添一丝春天的绿意。

本文提到的细读法,是英美新批评学派提出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英美新批评家主张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文,从词、词组、词意及其关系中把握和解释原文及其意义,反对以一种先验的意识和理论介入作品,使词义得不到一种文学性的展示,提倡“就事论事”或“就文论文”式的 “纯批评” 。学者胡菊人利用这种细读法,研究《红楼梦》,得出了富有新意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通过一香(群芳髓)、一茶(千红一窟(哭))、一酒(万艳同杯(悲))的字义隐意分析以及“冷香丸”(香消玉陨,人冷香完)和水(时间、洁净、女性)、石(玉、高洁)、泥(污浊、男性)的象征意解析,指出这些语词所深蕴的微言大意,构成了一个象征之网:通过青春的短暂、生命的迁谢、人生的无常多变、时光的无情,揭示出一个永恒的人生观、枯荣观和宇宙观,这是《红楼梦》之眼所在。这些方法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这种细读法,不但可操作性强,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美国学者亨德里克·房龙的《<宽容>序言》时,我有意识地利用细读法指导学生分析文本,效果可佳。

新批评认为文本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审美主体,从整体上细读文本,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蕴藏的微言大意。有鉴赏于此,我没有按教参上的分段处理文本,也没有让学生去先读文本前面的学习提示,这种所谓的学习提示,我认为是一种非常蹩脚的学习指导方法,这种先入之见,不但打消了作品的神秘感,而且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惰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线形状态,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学习这个文本之前,我要求学生先别去阅读学习提示,而是只读标题和文本。怎样去细读?这是我思考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因为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课下不会去阅读文本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耐心。怎样在有限的两节课中让学生学有所得,我觉得老师应该多关注,鼓励那些学习有障碍的同学,多肯定他们大脑中迸出的思想火花,哪怕是一点火花,也不能放过,用期待、欣赏的眼神发现他们荒芜心灵上希望的种子。所以,我找了几个平时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轮流朗读文本,之后,让全班同学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文本,进一步熟悉之。

以上两步,使学生对文本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我结合思考练习第一题,订正字词,进一步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并让学生全班集体有感情的朗诵文本,经过这样三遍的默读和有声朗读,学生应该对文本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有些同学可能对文本有自己看法,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时候是老师提问指导的关键环节,也是传授细读方法的最佳火候。

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文本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结果有一个平时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主动站起来,用不怎么简练的语言,复述出了这个寓言故事。而且,一些关键词都基本上出现了,对这位同学的叙述,我要求全班同学给予鼓掌,此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紧接着,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这个故事和我们平时所听的故事有什么不同?并让同学分组讨论,五分钟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谈了各组的意见。好几个同学用了“含混不清”、“不明确”、“难懂”等诸如此类的词。

这两个问题的完成,我暗自高兴,因为同学们已经沿着我的思路,即将进入细读的关键阶段,于是请同学们找出那些语义含混、不明确的词或词组,同学发言完毕后,我又问了第三个问题,这些词或词组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有什么特点?话音刚落,那些反应敏捷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多次出现”,还有的说,“重复出现”,对这些同学的回应,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我板书了这些词或词组:

                

                  守旧老人

 

宁静的无知山谷                       杀死    漫游者        绿色牧场    自由幸福

 

                  人们

最后,结合语境,我让同学们就这些词语的隐语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板书展开讨论,鼓励同学大胆发言,通过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学对漫游者提出批评,认为他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守旧老人杀死他是罪有应得,还有的同学认为守旧老人并不代表专制统治,只是一种习惯力量在起作用,因为,让一个老人改变自己的习惯,太难为他了,是习惯势力杀死了漫游者,而并非专制统治者……面对同学们五花八门的见解,我说,人们的思想是自由的,我们不能说书上的说法不对,也不能否认同学们的说法没有道理,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提倡自由与宽容,反对愚昧无知,这也是《宽容》一书的精髓。

从这篇序言的思想内容的表现来看,密集的意象是语言产生多义的内在原因,这也为文本的细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思想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张力,本文有诗歌语言的架构――肌质特点,这也是在细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习文本语言上的特色.

由以上分析可见,细读法也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观照语文教学,至少说明语文教学不是僵化的,而是灵动的,是老师和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的。事实上,许多文学作品是需要认真细读和品味的,其中的滋味靠逻辑分析很难奏效。

注释:

①此说受文艺理论家杨晦的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启发。(参见《文艺与社会》一书)

       ②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③转引自胡经之、王岳川《文艺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