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征服五线谱:“大鼓书”还能存在存在多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2:41:43
 “大鼓书”还能存在存在多久? 
 

          “大鼓书”曾经是我国北方农村文化生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集贸市场的一角,如果你听到“嘭嘭、嘭嘭”的鼓声,再看到三三两两蹲坐在一起的人群,那就是“说书场子”了。说书人那黝黑的面庞,那沙哑的嗓音,那神气活现的嘴脸和那指手画脚的姿态在很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们独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和诙谐幽默的口语文化曾成为农村儿童争相模仿的对象。
         记得我小时住在一个村子里,每到农闲季节,人们开始伸个懒腰的时候,晚上不时就会有个说大鼓书的来到村口,支起几根小棍,上面用绳子绕成一个五角星状的平面,将小鼓放在上面,敲起小鼓,那小鼓就在鼓架上上下颤动。有名望的说书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百般敬重。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的一幕,是一个晚上,老村长在必恭必敬地为一个请来的说书人点烟,在火柴点着烟锅的一霎那,我看到他是个苍老的、满是麻子盲人。那是一个深受当地人喜爱的老艺人。在他周围,密密麻麻地坐满了全村的男女老少。这就是我们的“社戏”。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收音机还只有机关单位才买的起,县里的有线广播还没扯到村里。听大鼓书就成了那些地处偏僻的农民们主要的消遣。他们利用赶集的机会,把买的、卖的都做完了之后,就准备几角零钱,来到说书场子,一坐就是一个下午。还有些人就是专门去听说书。说书人架着二郎腿,敲着小鼓,声音抑扬顿挫,时高时低,时急时缓,不时夹杂着绘形绘色的表演,将听众带入另一个境界。不时,就会有人站起来收钱,这个人也许就是一位热心听众在帮忙。价格是不固定的,三分、五分、一角都可。全凭听众们自觉。这就是当时最大众化的文化消费了。说书人风里来、雨里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记得有一个邻居家的孩子,有人问他长大了想干什么,他自豪地回答:“我要做个说书的”。
        “文革”期间,大鼓书作为一种“四旧”文化也受到了红卫兵们的扫荡。但是艺人们很快就找到了应付的办法,那些古代神话中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神仙们都摇身一变,成了中共的“地下党”,封建社会里会飞檐走壁、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都成了八路军的“游击队”;还有些说书人在鼓架前打起了“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的招牌,于是说书人的小鼓照样在到处敲着,红卫兵拿他们也没办法。
          然而,延至今日,说书场子里人头攒动的辉煌场面早已风光不在,听众已经是大大地流失了。随着电影、广播的普及,电视、录象、VCD等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年轻人已经很少光顾说书市场,许多说书人不得不改行谋生。但是,这一略嫌古老而且陈旧的民间艺术仍旧在顽强地生存着,挣扎着。尽管鼓声招引到的只是些稀稀拉拉的五十岁以上的老头子,他们不知是不愿意融入现代文明,还是想找寻到一些怀旧的情感,说书市场毕竟是由于他们的光顾而维持下来了。面对着少的可怜的听众,说书人使劲地敲起小鼓,抖起精神,但那沙哑的嗓音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说书市场还能存在多久?他会不会随着这些老听众的消失而消失?有没有挽救的必要?这似乎是民俗学家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原载《环球市场》杂志199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