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手撕牛肉的做法:林采宜文章精选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8:09:51

林采宜文章精选 2  

2008-10-23 20:48:03|  分类: 读书笔记 |字号 订阅

佛教《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既是色”。这里的“空”指人的内心灵性,一切外物都是通过观、闻、触、感乃至悟而被人所感知,换一句话说,也叫色外无心,心外无色,若无人的感知,纵然美景尤物,也是枉然虚设。此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于俗世而言,在色与空之间,往往有可感而不可见的情。因而佛境讲色空,因空见色,色空无异。俗境讲色情,由色生情,有色才有情。在情与空之间,还有似情非情的微妙。
   谈及微妙,不能不提《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凤姐泼醋,打了平儿,梨花春雨的平儿被宝玉劝到怡红院来,洗脸梳头,宝二爷亲自找来上好的茉莉花粉和玫瑰胭脂;劝她敷上,还用竹剪刀撷下一枝并蒂秋蕙,与她“簪在鬓上”;陪她落泪。宝玉为平儿做的一切,都在有心无心之间,以宝二爷的博爱仁慈,善待受委屈的平儿,看起来是无心之为,可是再一想,倘若受屈不是美丽乖巧的平儿,而是五大三粗的焦大,宝玉肯管那闲事?!何况,能够洒然泪下的,总归是动了情的,在这里,宝玉的情是因色而生,说有心更符合宝玉的多情本性。
   第六十二回香菱和芀官、蕊官等在园中玩,几个斗起了嘴,芀官连身将香菱压倒,两个人滚在草地下,弄脏了香菱的新裙子。正好宝玉走来,低头一瞧,“嗳呀”了一声,道:“怎么就拖在泥里了?可惜这石榴红绫最不经染”。他担心薛姨妈“老人家嘴碎”,回去责骂香菱,就把袭人的一条和她一模一样的裙子送给她。再说香菱换上袭人的裙子,想着袭人是宝玉屋里的人,自己穿上她的裙子,竟然也似跟怡红院有了若干不得言语的缘分似的。这一来一往,都在有意无意之间。
   类似的情案,在《红楼梦》里比比皆是,当然,最大的情案,要数宝、黛的草木之缘和宝、薛之间的金玉之缘,其纠葛之缠绵难解,以至于闹出人命来。为林黛玉香消玉陨作陪衬的,还有晴雯的含冤九泉。此外,宝玉与湘云、妙玉、袭人和晴雯之间,也都是或明或暗的微妙,游走于爱与非爱边缘的微妙是《红楼梦》情文化的最大特色。宝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头号情种,也因此在章回小说的情榜上名列榜首。按警幻仙子的说法,人见人爱的怡红公子最擅长的是意淫:“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宝玉的情,绝就绝在“妙有真空”。内随念转,外为境迁。看似处处留情,实则内心空若无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通篇写的都是“色—情—空”三个字,其中“色”和“空”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情”是过程。无色无空不会生情,故色空无异,“色即是空,空既是色”。然而,翻遍古今情典,当得起“色空”至境的,唯宝二爷一人。女孩子的感情对他而言,是吃不完的水果,每日都有新鲜的,每日都有倒掉的。而大观园里被怡红公子青睐过的女子,最后一个个死的死、散的散。可以见得,微妙这玩意儿,对有些人来说是玉盘珍馐,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穿肠毒药。
   西方没有佛学,因此西式文学称似情非情的微妙为调情。
   调情是西方文学的鸡尾酒。爱太奢侈,色太浅薄,因此衣食无忧的绅士美女们反复把玩的大多数是一种边缘情感——微妙的调情。可惜的是,情感的鸡尾酒,对调酒师的技巧及心理素质要求甚高,一不留神,就会变质、变味,成了偷情或者爱情。
   小说《乱世佳人》里的白瑞德追郝思嘉,开始只是逢场作戏,调调情,最后动了真格,鸡尾酒没调好,调来调去成了高浓度威士忌,喝到烂醉,到头来人仰马翻、身心俱伤。
   看现代电影,《花样年华》白描微妙的情感在细节上可谓经典。男女主人公在擦肩而过的回眸之间,氤氤氲氲的心有所会,若即若离的眉来眼去,配上异域情调的拉丁音乐,把心旌摇曳而又欲言又止的微妙演绎得淋漓尽致。可惜的是结尾,男主人公的旧地重游,对往日芳踪的刻意追寻,还有付诸树洞的秘密,把微妙——那种“悠远颤栗的美”变成了黏滞的牵挂,变成了压抑的爱,落了俗套,成了未遂的偷情。
   毕竟,微妙是似有似无的情绪,成不了心头的秘密,更无所谓追寻。
   国人不兴鸡尾酒,但酷爱各种调味品。平实的生活故事如一道道平淡无味的饭菜,男女之间的微妙是摆在餐桌上的调味品,让营养有了丰盛的滋味,但再鲜的酱油,再醇的醋都只能作浇头,倘若没有了饭菜,谁能拿这些油盐醋裹腹?
   调情的魅力在于它的暧昧,因为暧昧,所以自由,微妙所暗示的情感如同一份打印精美却无任何承诺的合作意向书,没有法律效力,也没有道德约束。双方进退自如,有千杯不醉、万杯不倒的无限空间,也有灰飞烟灭时不留痕迹的洒脱。一旦成了情人,没有退路更没有自由,当激情燃毕,所有的承诺都成了枷锁。
   什么东西都会死去,微妙亦然,它来得很偶然,如不经意的路遇,走时更是没有痕迹,若云羽之披,绮丽绚烂却转眼即逝,没有沉淀也不会痴缠。
   有些微妙没有死,而是变了质,变成了飞蛾扑火死而无憾的无怨无悔,“不惜用一生的痛苦换取刹那间的激情相拥”。然后呢,就像莎士比亚他老人家笔下的罗蜜欧和朱利叶为爱而死。像《罗蜜欧和朱利叶》这样极致的传奇,是神仙爷爷吹出来的一口气,毕竟几百年才有一两回,更多的人是活到老死,在平淡和麻木中慢慢地死去,死在爱情的灰烬里,如鲁迅笔下的子君和涓生。
   “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死得不落痕迹,是微妙的最高境界,如贾宝玉,在“妙有真空”的法境中随意进出,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遗憾的是,这种慧根不是人人皆有的。
                                                                                                                选自《肆无忌惮》


   上个月电视台报道唐山地震三十周年回忆录,有一个家庭,当时新婚不久,妻子在地震中受伤高位截瘫,丈夫每天给她做腿部按摩,坚持了整整二十八年,直到妻子“幸福地”离开人世,媒体高调赞赏了丈夫的牺牲精神和他们之间的恩爱。
   二十八年的韶华,用来伺候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牺牲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去成全另一个人的幸福,这就叫高尚,就叫道德?那么,这样的高尚道德对于牺牲者来说,是不是有些残忍?
   这则报道让我想起一个朋友,去年太太病逝,小姨子指着含泪凭吊的他说:“你哭什么,横竖我姐没了,你还可以娶新的,你爱她?你能诅咒发誓今生今世永不再娶吗?”朋友无语。中国文化定义的男女“情义”太象经济学上的垄断,活着它完全占有你的感情,那叫专一,死了还要继续占有你的感情,那叫坚贞。不发个“坚贞”的毒誓,连丧礼上的哀伤都让人怀疑。
   古代中国,彰表女性的情感专一曾经有贞节牌坊,女子要登上大雅之堂,流芳千古,最好的出路就是当烈女、贞女,大凡与女性相关的东西,唯一谈得上肃穆庄严的也就是牌坊。
   在中国,不仅女子有贞节牌坊,男子也有,表彰女子的牌坊立在村头巷口,岁长月久,成为建筑古迹,成为历史文物,而男子的牌坊则隐藏在儒家文化之中。自古以来,社会上对男子的最高评价就是“有情有义”,男子的“义”和女子的“节”在道德字典上词异意同,“义”是男人的贞节牌坊,它有时是义气,有时是义务,在江湖上义气用事,在家庭里,义务当然不可缺席。“一夜夫妻百日恩”、“槽康之妻不下堂”都是讲给男人听的,男人的贞节牌坊不是立在村头巷口,而是立在庙堂舆论上,俗话叫口碑,口碑是社会对一个人的舆论评价。
   上述电视台的报道就是替守节二十八年的那个男人在立牌坊,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主旋律”。
   生命不是贮藏感情的容器,而是各种感知相继流过的导管,随着成长,快乐、忧愁、悲伤、爱恋……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在当中流过,然后,随着衰老,情感越来越单薄,越来越衰微,直到麻木,最后油枯灯尽。因此,情感的更迭不是陈酿上面添新酒,而是不同程度的替代,没有人会“永远忘不掉谁”,所谓的“忘不掉”只是当下还想得起来而已,没有人时时刻刻怀念已经逝去的人、已经逝去的情,除非她(他)得生活已经没有太多新的内容。
   丰富的人生,总有许多变化,其中也包括情感的变化,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陈述了他与玉风、张爱玲、范秀美、小周、佘爱珍等女性之间的情感,无一处不是静美华艳的感情,好合好散本来也是寻常故事,只因分分合合多了,大家异口同辞地指责他薄情。世上的夫妻,一辈子枯守着的多了,难道个个都是厚爱浓恩?情感的厚薄只能用婚姻时间的长短来度量?
   当然,一生一世痴爱一人,生也能同,死也能同,是好事,只是要自然而然,随性而为。感情就是感情,恩爱到永远应该是感情的需要,而不是标榜道德的需要,谁都只有一生一世,为了得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社会评语,把自己内心所有的渴望都压抑了,这样的“高尚”,闻着都有血腥味。
   老子曾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一旦社会舆论提倡什么,市井必然追逐什么,社会以名为贵,自然有人刻意去当“君子”,逐嘉名,当不了君子的,就欺世盗名,当伪君子。可见货品也罢,道德也罢,只要有人贵之,自然有人趋之若鹜。社会把“几十年如一日”标榜成道德情操,自然就有人自主不自主地努力实践,以获得舆论的认同。
   在“尚贤”这个问题上,宋儒喜欢的道义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女人守节,男人守义就是儒家的“天理”,观看电视台播放的那个感人故事,我心里在想:女子的贞节牌坊已成历史文物,男子的贞节牌坊还将立到何时?
                                                                                                          林采宜
                                                                                                          200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