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聪starking视频:中国经济扩大内需难题//农村土地改革是解决内需问题的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57:53
 中国经济扩大内需难题 //农村土地改革是解决内需问题的关键


邓聿文

正在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的改革发展作为讨论的主题,这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说它明智,是因为它找到了解决中国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内需问题的——钥匙。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苦于内需不足,因此只好寄望于投资和出口。由于投资存在很大浪费,而出口又以透支未来为代价,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受到限制,是一种质量很差的增长。 

内需不足在于消费不振,消费不振又主要是因为农村拖了后腿。可以引两组数据来简单说明。去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市增长17.2%,县及县以下增长15.8%。今年前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439.2亿元,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9%,但按地区划分,市县零售总额54292.9亿元,县以下零售仅为14146.3亿元。广大的农村地区仅为城市消费的近1/4,这正是我国内需经济薄弱的要害之处。 

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低下,并不是因为农民不愿花钱,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钱花。农民收入不高又有四个原因,一是农业生产效益低,目前中国基本上是用财政补贴的方式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二是尽管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但从事农业的人口还是太多。一些专家估计,中国目前只需要1.6亿农业劳动力,农村至少还可以转移2亿劳动力出去。三是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等资产不能变成资本,这使得很多农民守着“财宝”却受穷。四是国民财富在城市和农村分配中,明显偏向城市集团,城市居民有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以及最低收入保障等,而农民则一切皆无,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政府也曾采取多种方式来刺激农村消费,但效果不大,原因就在于,政府本质上代表的是城市集团的利益,而要解决农民的问题,仅靠农村和农民的力量是不够的,城市集团必须配合,放弃或让出自己的部分利益给农村。 

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可能会让很多城市集团的利益既得者对解决农村内需问题的紧迫性有更清楚的认识。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外向型经济的弊端。对于已经全方位拥抱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来说,要想在这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中自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差别只在于,损失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要减少外部经济动荡对自身损害就必须实现从外向经济向构建世界最大的内需经济体系的转型,而这个转型的焦点,就在于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再造。正是过去谁也不重视的农村市场,或许能拯救中国经济免受下一次金融风暴的冲击。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执政党要拿出勇气重构城乡分配关系的根本原因。 

农民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应该是这次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一个切入点。农民只有获得可以自己支配、处置的资产和房产,才有参加市场经济竞争的资本和立足之地,并使得多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根据一些学者的估算,农村仅宅基地的市场价值就高达20万亿元,如果18亿亩耕地使用权可流转,那么将释放出更多财富,从而成为带动农村消费、城市化等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土地改革涉及到敏感的制度属性,废除城乡二元体制会触动城市集团包括政府自身的利益,推动起来肯定会有很大困难。但中国现在必须解决农村的内需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邓聿文为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多家报刊专栏作者和特约作者,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文中所述只代表他的个人观点。)中国的内需难题Michael Pettis

中国近期出现的经济问题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下降,这些问题再次引发了对中国政府应如何从出口依赖型增长向更关注国内消费转变的讨论。要是说说就能做到就好了。过往的历史显示,这样的转变会非常痛苦,中国也不会例外。

中国政府现在受到很大压力。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金融体系与美国一样,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家庭无限的举债消费能力。不过自2008年以来,随着美国人增加储蓄修补他们破碎的资产负债表,美国的贸易逆差将迅速下降,从目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6%-7%的水平回到1%左右的历史平均水平。受此影响,中国四季度的GDP增幅出现停顿,官方和民间数据都显示出口下降对就业造成了重大打击。

Reuters上海一家服装店的店员在等待顾客光临尽管5年来中国决策者一直声称,正在积极寻求扩大经济对内需的依赖度,上述趋势还是出现了。实际上,就像美国和日本在他们各自严重依赖出口的时期一样,中国并未作出什么努力来实现上述转变,而是依赖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催生了建筑业的繁荣,以证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合理性。如果中国当初真正向扩大内需转变,出口产业可能已经转衰,而面向国内的更强劲的金融和服务业可能得到发展,资本和劳动力也会相应地配置到了经济的各个领域。

现在中国正试图更迅速地、甚至是不顾一切地采取行动来扩大内需,应对预计会出现的出口产品需求下降的局面。去年11月中国推出了规模达5,86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还敦促银行大力扩大信贷,为任何需要贷款的人提供资金。

但是,实际效果刚好相反,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并没有下降。中国的贸易顺差还在上升。2008年上半年略低于170亿美元的月度顺差水平本来已经很高,但到下半年上升到了接近330亿美元,今年1月更是超过了390亿美元。刺激措施未能见效的原因是,资金没有投向它需要去的地方,也就是家庭消费和服务业,这些领域需求的上升可以更多地消化中国产品。

中国几乎不存在服务业,而事实证明要直接刺激消费简直是难于登天。于是,北京扩大内需的努力结果是大部分刺激性开支进入到投资及制造领域,特别是主导中国经济的大型国有企业。看看迄今已宣布的财政刺激计划中的部分内容吧:鼓励企业重组、提供补贴贷款支持有色金属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对电子和信息产品出口业提供退税;增加对纺织企业的出口退税。

这些措施在刺激“过度”生产(也就是超出中国国内消费能力)方面的效果大大超过中国政府通过家电下乡、下调汽车购置税等措施刺激家庭开支方面的直接努力。其结果是要维持就业和提振消费。但这些是通过提高制造能力(以及工厂工人的消费)间接实现的,而并未直接刺激消费。

因此,虽然出口在下降,但中国产能的下降速度要低于消费下滑的速度。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可以定义为[其生产超出国内消费的部分]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却扩大了。不论中国如何着力推动,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实际反而增大了。

中国能够并且最终将会实现从出口主导型增长的转变,但人们不应认为它能在近期或轻而易举地做到这点。【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迅速扩大投资并增加储蓄、遏制消费的基础之上的。】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从未大规模发展服务业或是像发达国家那样可以通过消费金融将资金导向消费领域的金融体系。}这都是中国经济领域中【根深蒂固的一些缺陷】。尽管北京愿意转变经济模式,但它不能迅速做到这一点,除非它能忍受制造业产出大幅下滑。

很显然,中国不希望这么做,而且这么做从中长期而言也肯定会损害世界经济。【毕竟,全世界都将受益于中国的稳定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坚持。】{很明显,中国必须尽快实现这一转变,但尽管如此,短期内很难看到结果。从一种发展模式到另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

(编者按:Michael Pettis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