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招培训班有哪些:猩红热防治的三大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8:25

  医通导读: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传染病,以发烧,咽疼,全身皮疹为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

 

  猩红热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多发生在托幼及小学校集体生活的地方,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

 

  其病情轻重不等,潜伏期1-7天,大多数2-4天。起病急骤,发烧,咽痛为早期症状,较重者可有头痛,呕吐,其后有舌乳突肿胀,先是白色舌,而后舌苔变黄,粗糙,有红刺,同时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大约在发病后24小时有皮疹出现,全身均可是红色栗粒样皮疹,疹与疹之间皮肤发红,无正常皮肤,在皮肤皱折部位皮疹密集呈线状,口唇周围不出皮疹而显苍白,形成一个围绕口周的苍白圈,一般2天达高峰,发后慢慢消退,2-4天退净,体温逐渐下降,疹退后7天左右开始脱皮屑,轻者呈糠屑样脱落物,重者见大片脱皮。

 

  那怎样防治猩红热呢?防治猩红热有三大对策:

 

  (1)管理好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要隔离6—7天。发现患者后,要及时进行检疫,直到最后一个患者发病满1周后为止。

 

  (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小儿应尽可能避免到公共场所去;居住、生活房间要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3)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他有必要的集体,可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药物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