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ple passion评价:II-C 太极拳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43:46
太极拳研究


----------------- II. 研究论文版目录 ----------------- A. 总论------------------------- 01 论势 ?兼论书法之势与太极拳之势 B. 太极思维的内容------------------------- 01 太极思维的承传 02 当代科学的路向与太极思维 C. 太极拳研究------------------------- 01 太极拳能否技击? -- 简论太极拳的原理与意义 02 太极拳的内涵 -- 论「益寿延年不老春」 03 太极拳的源流 -- 论中华思维 04 太极拳的本质 -- 论「太和至中」 05 太极拳的形态 -- 论十三总势 06 太极拳的发展 -- 论当代科学思维路向 07 太极拳的理论记录 -- 拳谱精选与讨论 D. 书法研究------------------------- 01 小论笔法 02 论书法的本质 03 沈允默《谈笔法》 04 沈允默录前人学书心得 E. 太极思维与管理------------------------- 01 营商与管理之道

1 |2 |3 |4 |5 |6 |7
II-C 太极拳研究
1. 太极拳能否技击? -- 简论太极拳的原理与意义
一位好友,知我学太极拳多年,问太极拳是否可以用于技击,又问若人一拳快速打来,如何应付?太极拳给人的印象柔软缓慢,能否交手搏击,令人怀疑。但传说晚清时太极拳名师杨露禅,在王府当总教头,号称杨无敌,名震武林,似乎太极拳的技击能力实在不差,是真是假,令人疑惑!
其实学太极拳的目的有多个层次,并不止于技胜他人,但太极拳如何能不以快嬴,不以力胜,确实有点神乎其技,玄之又玄,值得说明一下。
太极拳是将中国传统阴阳五行等太极思维,应用到拳艺上,这种应用,虽然玄妙,但仍然合乎现代物理力学原则。简单的说,太极拳不用力,但利用自身体重,以我之整体对付人之局部,以杠杆积小成大,又以有如转门般的方式结构身体,达到时间上不先不后,空间上不多不少。所以在对敌上,太极拳认为"力大不如气敛,手快不如意先",到底甚么是"气敛",甚么是"意先",这便得一步一步详细说明。
先说"意先",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意"是甚么呢?可以用例子说明,设想自已是一扇转门,转轴在中间,人推我左半,我的左半随其推而后退,同时我右半同步前进,能量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如果我的中轴稳定,别人怎样推拉我,我就能借彼之来力,还之彼身,人快我快、人慢我慢,自自然然的同步还击,不先不后。其实太极拳应用这种持中转动的身体结构比这复杂得多,除左、中、右之外,同时有上、中、下及前、中、后,全身之"中",是一个点,不是一条轴,这个点既是全身一部分,又要独立不受身体转动所影响。全身的中点在丹田,丹田由两腿饱满承托而不是用力去撑,两腿不断交换以保持时刻中定,这个把自已全身设想成一个上、下、左、右、前、后包围身体中点的灵活转动体,便是太极拳之"意",在人攻击我之前,我已用意把自己变成一个灵活转动体,这就是"意先",只要准备好成一个转动体,你手再快我也与你同步,所以说"手快不如意先",而且必须用意不用力,因为不用力才能整体的动,稍一用力便成局部作用,失去了整体重量的调动能力。
"力大不如气敛"呢?先说"气",气在中国是一个哲学范畴,甚么难以确切说明的,都用气来形容。简单的说,气是具有物质基础的精微东西,但看不见,摸不着,若隐若现,似无实有。太极拳所指的人体之气,用现代语言来说,大概指生物电之类的物质,是传递资讯的介质,与呼吸之气有分别。上述的"意"是由意识想像,通过气这介质去驱使身体依意的形式运动,其作用在贯通全身,一体运动,稍有用力,意气即不贯通,无法以整体对敌。气这介质并不随便听自己指挥,必须经过正确的放松锻练,久之才能运转自如。松不是放软手脚,而是围着一个中心点张开,这个中心点不一定是实点,可以是虚的,情况有如一个气球,假设球不是灌气膨胀,而是以球的表面张开吸气,球愈松开愈饱满,表面愈开张,这种用意开张的松,才是太极拳要求的松,放软手脚,是丢不是松。太极拳利用意,通过气这介质,使全身松开饱满,松开之时仍为中心所控制(敛),而且这中心是多层次的,中心环环相套的,手指表面围着指心张开饱满,手指作为手掌的一部分也围着掌心张开饱满,手掌作为整条手臂的一部分又围部臂心张开饱满,层层相叠,使全身整体围绕丹田层层松开。你大力进击我身体,我全身松开,但松开而又保持全身一体,由中心控制,使全身成为一个灵活转动体,左来右打之,上来下打之,我的中心愈敛愈小,而且是虚的,要打也打不着,所以"力大不如气敛"。
这种灵活转动体的概念,在太极拳称为"八门五步十三势",来源于阴阳、八卦、五行等太极思维。八门在太极拳谱中为"掤、「手履」(原字为剔手边加履字,电脑字库无此字,勉强用「手履」代替)、挤、按......等八种劲,又说"即乾、坤、震、"此八卦也",实际是指我成为一个饱满灵活转动体时,敌人在我四方八面不同方位,接触我转动时所生的感受。八门是指立体四方八面的八个方位,一个正立方体有八只角,以八卦这套符号来指示八只角的方位,便赋与这八个方位"对待"与"流行"两重意义。立方体的八只角两两对待,位置对称,方向相反,表示四方八面平均张开,洛书九宫八卦在现代数学上是三阶幻方,即蕴涵这饱满成圆的意义。流行指卦序,依八卦阴阳渐变的顺序,由一只角开始,循三个连续的S形曲线,可以顺序走完立方体八只角的每一只角。将全身设想成一个立方体,每一动都依S形曲线走匀全身每一方位,一动无有不动,而全身保持安稳中正,均匀的转动有如平稳的铊螺,愈转动愈觉其静,我动而安稳如静,对手已受我整体的动量而跌出,是为八门。
五步在太极拳谱指"前进、后退、左顾、右盻、中定",又说"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五行相生相克在运动的意义来说,是立体开合的五个步骤,故称五步。如果由中心出发,向前、后、左、右顺序扩张,例如先向左方扩大(古代以中央属土,左方代表西,属金)续往后方(北方属水)再扩大,续往右方(东方属木)再扩大,再续往前方(南方属火)再扩大,成为一个中、左、后、右、前,即土、金、水、木、火相生逆时针螺旋扩张。相反,四周向中央收陇的均匀螺旋收缩,暗合五行相克,五行生克的旋转开合含义,是河图点阵的生数成数的涵义,在力学上,这是圆杠杆的应用,人走直线我走螺旋曲线,力矩比人长,配合全身一体的重量,自然有一发千钧的效果。我全身一个立体圆,中正饱满,利用五步螺旋收陇,牵引敌人使其落空,其根自挫,我再螺同X大,我自中正安舒,对方已失重跌出。
阴阳、八卦、五行有很深的含义,太极拳只采取了其运动原则方面的原理与功用,这些原则与现代物理力学相符合,一点也不神秘,只是放松不用力能打人,柔能克刚,不亲身感受不会相信。阴阳、八卦、五行都是运动的自然趋势,依这趋势运动全身,自然中正安舒,松空圆满,别人打来,我利用八门五步十三势,立体四方八面螺旋扩大缩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因势利导,不思而自然发动,使人势背跌出。所以十三势又称十三总势,学习太极拳须依此总势走架,形由势出,才是真正的太极拳。
「理所当然,势所必然」,是明未清初大哲学家王夫之的著名命题,原本这是王夫之在研究历史时作出的结论,指历史发展的背后有一定的「理」,依循这个「理」,必然会发展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而这不可阻挡的「必然之势」,正好说明这「理」是「当然之理」。
这个命题同样适用于太极拳,「阴阳」的「当然之理」,是简单的「一分为二,而这二其实是不分的一」,简单「阴阳之理」,经多维重迭活动而衍生出「五行」、「八卦」之「势」。「阴阳」在空间的开展,也是分而不离,「阴阳」由一点,向两端相分成一线(即分开的一点不相离而仍然为一线),一线相分为一面,一面相分为一体,即几何上X、Y、Z轴的正负相分成三维立体,「阴阳」三维重迭成为「八卦」,代表立方空间,「卦」者挂也,「八卦」是挂在立方空间八个象限方位的名称,「八卦」的卦象与卦序的内涵,具体代表「阴阳」两两相「对待」的空间、与及阴阳变化在空间往复「流行」的时间序列(即「阴阳」的「对待」与「流行」意蕴)。「五行」是「阴阳」的运「行」,代表两端围绕中心的运动而形成一圆,这个圆因「阴阳」相分、相合的相克、相生作用,具体表现为「阴阳相生」旋转扩大及「阴阳相克」旋转缩小。「五行」、「八卦」二者外「圆」内「方」动态相合,代表立体螺旋扩大及螺旋缩小的循环,往复交替活动的生生不息之「势」。「阴阳」这既分又不分,又分又合其实是「阴阳相济」的表现,「阴阳」是「理」,阴阳」活动形成具体的「八卦」、「五行」形式是「势」。「阴阳」是中华先祖通过不断观察大自然,抽象归纳出来的万事万物的「当然之理」,能在身体上应用此「当然之理」,即能驱动身体,使身体四肢活动成为「必然之势」,既是「必然之势」,要阻挡也挡不了,达到「势」来不可挡的技击目的。通过以「理」造「势」,以「势」代力的神妙技击实效,更能明白中华先祖所归纳的「阴阳」之理,是「当然之理」。
拳谱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要学懂「长拳十三势」,须知「阴阳相济」之理,既明此「理」,以「理」造「势」,须在明白原理、与及把原理放在身体实践上多做功夫,明理是「悟」,实践是「证」,「悟」与「证」不可偏废,只努力练拳而不研究太极思维,是偏于「证」(大部分勤练太极拳者都是这样);多花精神在研究太极思维而练拳不足,是偏于「悟」(太极拳研究者大多如此),成效都不会好。「悟」与「证」其实互为因果,愈「悟」愈能「证」;愈「证」愈能「悟」,螺旋上升,不知不觉上一层楼又一层楼,不知老之将至矣!愈能掌握「当然之理」的「当然」,则愈能顺从「必然之势」的「必然」,因势利导。到底甚么是「当然」呢?「自然而然」、「本当如此」就是「当然」,而「理」是疏理、条理,把混浑一团疏理成清晰的一条一条,方便明白掌握,通过「理」可以简御繁,以纲领统摄全体。「理」只是容易明白的手段,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得「意」便可以忘「形」,「真理」是「无理」的,所以不能只在「理」上钻研,要跳出「理」外,回复到本然如此之「当然」,则自然的结果是「必然」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中庸》所谓:「尽性立命」,禅宗所指的:「明心见性」,「理所当然,势所必然」是也。
没有势为内涵,只有外形的操练,是太极操,不是太极拳,曰常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是太极操,没有技击的功用,就是正式太极拳比赛,也多是有形无势;推手比赛,以用力顶牛为多。但太极操作为一种普及运动,既能保健,又能引起大众对太极拳的兴趣,未尝不好。风行全中国以致世界各大城市的,主要是易学易练的太极操,不是难明难练太极拳。但若真的有缘学懂太极拳,令人翻跌绝妙当然好玩,延年益寿自然有益,再能将阴阳五行理论,实践之于拳艺,渐能领悟太极思维的博大精深,明白自然之道。明乎其道,通事达理,了解世界大势,乐天知命,孜孜不倦,其乐无穷,不知老之将至,人生一大快事也。能否以武胜人,已毫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