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宝藏:冒领不来的,是诚信和道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5:11:01
冒领不来的,是诚信和道德 2012年2月14日 10:16   中国纪检监察报  

巢江淮

  武汉环卫工许服英清扫路面时发现一个手提包,里面装着3300元现金和一些私人物品。她沿路寻找失主,竟先后有十余人围观冒领,甚至有人直接伸手过来试图翻包。许服英担心被抢,便联系了城管局,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手提包的失主。
  一边是拾金不昧、物归原主;一边是心存贪念、伪装欺骗——那些冒领者此时的行为,让诚信、道德情何以堪?!这个手提包装的,不止是3300元现金,还有“道德、诚信、做人的本分……”。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环卫工许服英的“美丽”,又毫不留情地照出冒领者的“丑陋”;它是一面放大镜,将社会诚信与道德的切片“放大”展示在公众眼前。
  现实中,冒领的现象并不少见,诚信确也时有缺失。究其原因,诚信教育的“断档”首当其冲:眼下,除了校园的诚信教育还在课堂进行着,社会的“诚信再教育”可以说已经是长期滞后。试问,当诚实的孩子踏入社会后,整天耳闻目睹以欺骗虚伪之为能事,抑或反而因为讲诚信而百般受挫,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如何让他继续坚守心灵净土?
  要巩固整个社会的互信互助,填补这一“断档”、探索建立有效的公民诚信教育与约束机制势在必行。笔者不禁想起江苏省睢宁县提出的“好人”评级制度,即将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引入大众信用征集系统,借此给每个人打出“信用分”。如,被表彰为“招商引资、平民英雄”,可加20分;恶意欠缴电话费,该扣20分。当地县委书记曾作出解释,称此举就是要在社会形成“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环境。有人称此为社会诚信建设的创新,也有人指责其是公权力的越位。尽管褒贬不一,然而笔者认为,这恰是诚信建设需要的正面能量——诚信引起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围绕重建诚信这一主题,人们已经开始了探索。
  我们也庆幸,这个社会不乏许服英这样的“诚信卫士”。许服英家里并不富裕,丈夫在武汉纸坊打工,孩子还在读高三,3300元相当于她3个月的工资收入。然而她却坚持:“就是33000元,我也不会拿!”
  东西可以冒领,但诚信和道德永远冒领不来。对整个社会来说,诚信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社会道德的“润滑剂”,是维护和谐的“营养液”。同样的,对个人而言,诚信也是信念支撑,是精神财富,是幸福感的源泉。对于这一“珍贵品”、“急需品”,既要靠科学的社会诚信体系“培育”、“激励”,更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坚定对诚实和社会公德的信仰,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用换位思考化解狭隘的自我、增进彼此的理解。唯有此,才能众人拾柴,一齐用诚信和道德的火焰,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