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海姆公园本子:犀角雕收藏热初露端倪-犀牛角的鉴定 A3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2:14:10
犀角雕收藏热初露端倪
作者:古今中外  来源:经济日报    [举报]  自2005年年底以来,随着字画、陶瓷等艺术品收藏空间的相对萎缩,犀角雕受到更多投资收藏者的关注与追捧,犀角雕刻工艺品10年前后市价涨了十几倍,竞拍价格屡屡上扬。据对犀角雕有着十几年收藏、研究经验的甘肃收藏家协会会长鲍建和介绍,收藏圈内常说的竹木牙角四大雕器中的“角”,主要是指犀牛角,现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我国民间藏界所推崇,在我国及欧美国家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    在近年来国内各大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活动上,犀角雕的竞拍价格依据材质、造型及雕刻水准的差异均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2004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一件估价为40万至60万港元的清代雕母鸡纹犀角杯,受到竞拍者的追捧,成交价达到207.975万港元,而去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玛丽及庄智博夫妇文房瑰宝珍藏”专场拍卖,其中明代犀角雕双螭海棠型杯以114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去年文玩与苏富比杂项拍卖的最高价。   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收藏协会会长鲍建和认为,国内目前字画、瓷器等藏品拍卖价格的相对下跌以及大量假冒藏品充斥市场导致很多收藏爱好者遭受心理冲击,部分投资收藏者的投资手段趋于理性,开始大胆尝试像犀角雕这样升值空间大、稀缺型资源性藏品的投资。尤其在北京、上海两地,拍卖公司的犀角雕交易十分活跃,在相对闭塞的西部地区,很多外地投资收藏者赶来竞拍当地拍卖会场上的犀角雕,如甘肃瀚珑拍卖公司在八月份举行的拍卖活动上就曾推出五件犀角雕,它们均被慕名而来的藏家买走。    犀角雕收藏热为何显露端倪,是什么导致它的升值潜力步步上扬呢?鲍建和介绍,犀角,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牙角料之一,十分罕见,在犀牛被列为世界珍稀保护动物后,世界各地均禁止捕杀该野生动物,市场上现在基本没有真犀角出卖,而且年代久远的犀角会被侵蚀,所以流传下来的犀角雕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精美工艺品;另一方面,春秋战国连年的战争使我国境内犀牛厄运难逃,自秦汉以后,犀牛在中国数量锐减直至绝迹,目前流传下来的犀角雕原料,大多从亚、非洲其他国家进口,数量较少,因而显得更加珍贵;此外,犀角雕之所以价值上扬还因犀角本身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盛放在犀角杯中的酒或水能吸取犀角本身的药性,起到凉血解毒的作用。   据业内专家保守估计,未来犀角雕的价值每年将至少以30%—50%的幅度递增,尽管存在一定的收藏风险,但真品的价值自然会“强者恒强。” 犀角雕的收藏价值
作者:古今中外  来源:中国商报    [举报]   从最初被用作生活器皿发展到今天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功能,犀角雕已经跳出了一般收藏品的价值窠臼,使自身具有不平凡的收藏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质的特殊性决定犀角雕存世量有限,且十分珍贵。盗猎、栖息地的减少和种群的分离导致犀牛数量连年锐减,现存的五种犀牛中,有三种处于灭绝边缘,其余两种也将濒临灭绝,其中的爪哇犀牛仅存60头左右,且全部在野外。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任何猎杀犀牛和进行犀牛制品的交易都是违法的。随着国际社会对犀牛保护力度的加大,犀牛角将不可能如以往那样被盗猎者肆意掠取,犀角雕原材料的稀缺将直接引发它收藏价值的上升。   2、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犀角雕的种类很多,雕刻家们根据材质的大小和色泽将犀角雕刻成用途广泛、形状各异的器物,如可以喝酒的犀角杯、用来洗笔的犀角洗笔、还有犀角鼻烟壶、犀角烟膏盒等。这些雕刻品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欣赏价值,现存品多为明清制造,且以杯形居多,如北京艺术博物馆所藏犀角珍品中,杯形器就占了百分之八十。究其原因,与犀角的原始形状和药用价值有关。犀角的原始形状为圆锥体,与其它角所不同的是犀角根部粗大,易于雕成杯形;另一方面,在古代,以犀角杯盛酒而饮是当时达官贵人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因犀角有清热解毒、定惊止血的功能,工匠把犀角做成酒杯,希望犀角的药性能溶于酒中,在饮酒的同时,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在雕刻工艺上,时代不同,雕刻的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中国悠久的犀角艺术品历史长河中,只有明清两代的作品在向人们展示着其尊贵的身姿,诉说着昔日的成就与辉煌。正如朱家溍先生在《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竹木牙角器概述中所言:“自宋以来的犀、象制品,还有待于今后的地下的发掘。”因此,专家的一致看法是:至明代,犀角的雕刻工艺逐步进入了繁荣时期,清代中期则达到历史的鼎盛。明早期犀角雕外表多浮雕或镂整株的葵花、玉兰、牡丹、茶花等图案,雕刻特点是刀法圆滑光润,不留雕刻痕迹。明中后期,犀角作品开始增多,艺术风格逐渐向着纤巧细腻、刀工快利、布局繁缛的方向发展,图案繁缛,刀锋快利,显露锋芒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器形追求变化,出现了槎形杯。雕刻家鲍天成、尤通、尤侃即活跃在这一时期。清初,雕刻蟠螭纹和龙纹的犀角杯数量开始增多,犀角雕刻继承明代的传统风格,因明末著名的牙角雕刻家仍在继续从事雕刻工艺。进入乾隆朝,犀角雕的器形种类颇丰,除杯外,有圆雕人物、洗、挂件及仿古器形爵、鼎、羽觞等,雕刻工艺精致至极。   3、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突出。犀角雕外表图案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变化展现出浓郁的时代风情、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对犀角雕外表图案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和百姓生活。鲍建和介绍,现存的犀角雕既包括花卉题材、山水人物题材、又蘘括了传统文化题材。以山水人物为题材的作品,由于受到犀角倒置后上宽下窄的空间局限,画面一般由下而上铺陈展开,或山林叠嶂,或殿阁庭院,人物活跃于其间,多表现深远、幽闲、高逸的意境。以古典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如十八罗汉、八仙过海,则画面沉稳大气、刚柔相宜,尤通的名作《仙人乘船》展现的就是一派神仙坐着船、飘洋过海的风景。还有一些犀角雕的外表则题有名人的诗句,清乾隆的御制诗便常可以在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犀角雕上看到。 犀牛角的鉴定2010年03月14日 星期日 16:42


犀牛角入药是伪科学  经分子生物学与药剂化学试验现已证实,犀牛角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natin),这种蛋白质主要以满复合的碳酸钙链为框架形成紧密的分子组合,在所有生物蛋白中属于不易发生化学反映的惰性有机化合物,其食用后几乎无法为人体吸收,基本随粪便排出体外。犀牛角内虽含有几种肽类与游离氨基酸及甾醇类,但这些微粒有机物的含量非常稀少,甚至平均达不到犀牛角总质量的5%。因此,犀牛角的实际药用价值并不高,而且药用范围十分狭窄。所谓犀牛角可入药一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纯系人为杜撰的谎言

  古代帝王贵族使用犀牛角的目的主要基于奢侈享受,以及阴阳学炼丹巫术等封建迷信活动,本无科学性可言。现代不法商贩怂恿偷猎者非法猎杀濒危的犀牛从而获得犀牛角,又通过伪科学的宣传吵作将犀牛角鼓吹成所谓‘灵丹妙药’其目的是蒙蔽引诱消费者以谋取非法暴利,属于商业欺诈行为

  事实上在临床病历中只有极少数个别的营养不良性症状病人需要补充动物角蛋白,而犀牛角的成分与普通水牛角的成分基本相同,使用水牛角作为犀牛角的代用品完全可以的,两种药物的疗效也很相近,请参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的《中药志》。

 犀牛角制作的雕刻品

  汉代,大秦(古罗马帝国)、条支(今伊拉克)等国的犀牛角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相传犀牛角有解毒辟邪之功能,如同毒药接触,则毒药发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视,制为杯盏等器皿,以检验食品,从而使犀牛角雕刻成为古代角雕的著名品种。唐、宋、明各代,犀牛角除由外国使节作为礼品赠送帝王外,还流传民间。犀牛角质地坚硬而细密,有纯黑色,称黑犀角;有纯黄色,色如黄金;有带纹理者,如黑色中带黄色纹理,或黄色中带黑色纹理。有的纹理宛如龙、山水、日月星辰等状,但大多呈鱼子或小米状,称为粟纹。《续夷坚志》记载,宋孝宗腰部的佩带为犀牛角制成,呈南极寿星像。宫廷匠师多依据犀牛角的自然形状,雕刻酒杯,供帝王享用。

  犀角雕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美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展到犀角材质中来,这样,形状众多、花纹各异的犀角杯就脱颖而出,闻名于世。

  犀角雕刻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同为艺林珍赏之品。这一时期,犀角的雕刻能手有鲍天成、濮仲谦、尤侃、江福生和尚均等。他们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能用犀角、象牙、各种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种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发簪及印章之类,精妙绝伦,与当时苏州的琢玉名手陆子刚齐名,在江南颇负盛名。

  汉唐始,犀角从域外入贡,因其稀少和奇特的药用功效,经济价值日趋凸现。如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世界各国珍视,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同时亦为民间藏界垂涎。上世纪末犀牛被列入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中,犀角制品已被各国海关禁止出入,其在古玩文物和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路上扬,十多年来犀角器之价以年均30%的幅度攀升。

  明代的犀角雕刻制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艺人们利用犀角扁底尖顶的形状,雕镂成花纹各异的杯、爵等酒器。当时,由于中国与南亚交往比较密切,又与非洲各地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犀角便也由这些地方源源输入,这对犀角雕刻工艺的发展推进很大。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著名匠师尤通,江苏无锡人,以雕刻犀牛角杯为名,曾征入宫廷,人称“尤犀杯”。20世纪以来,中国角雕以牛角雕为主,产于广西北海、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包头、广东高州、湖南南岳等地。广西北海牛角雕以虾为传统题材,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莹的特点,使作品极为生动。

  鉴别

  第一点:纵向纹理:犀角有独特的像麻片状的纵向纹理,这一点是仿制品无法制出的.

  第二点:表面沟壑:不管犀角打磨抛光的多么精细,表面都会有小细条一样的沟壑,而这种沟壑是其他角质所不具备的.

  第三点:颜色沉沉且带有明显的棕红色调.

  性状鉴别] 1.犀角:多呈阔圆锥形, 自底部向上渐细,上部稍扁,顶端钝圆,稍弯曲。角长10~40cm。表面乌黑色或黑棕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角前面近低部有一纵深陷沟,沟长3~15cm,深0.5~3cm,习称“天沟”,与“天沟”相对的底盘上有一脊状隆起,长6~9cm,高1~2cm,习称“地岗”。基部表面粗糙,周边凹凸不平,呈钝齿状,习称“马牙边”。“马牙边”向上的中部有纵纹及未除净的坚硬的毛,习称“刚毛”。底盘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2cm,宽7~14cm,灰黑色或灰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cm,习称“窝子”,其上布满蜂窝状小凹坑(鬃眼),习称“砂底”或“砂窝底”。角质坚硬,纵向剖开,均系顺丝,无牵连“绞丝”。气微香,味微咸。犀角镑片多为纵切或斜切片,卷曲不平,呈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对光透视可见透明小点,习称“芝麻点”,质脆易碎,气微,味淡。用手挫之或置沸水中浸泡后,微有清香气。

  2.小犀角:为犀牛顶上的小角。呈馒头状,盔帽状或扁圆形,大小不一,高1.5~6cm,色乌黑光亮,下半部较浅,多有纵裂纹。底盘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2~9cm,“窝子浅”,“砂底”较细,灰黑色或发黄,顶端圆形。纵剖面丝较粗,显顺纹,多为灰黑色。无“天沟”、“地岗”、“马牙边”等特征。镑片多弯曲。味稍浊。

  犀角的鉴别经验有以下几点:

  1.体坚质重,底盘长圆形,纵面易劈开,其面上顺纹清晰;

  2.镑片菲薄,弯曲光滑,有灰白色的芝麻花点,以手搓之易碎:

  3.用热水浸泡或放入手掌中磨擦使之发热,无腥气而清香。

  [品质优劣] 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砂底色灰黑、鬃眼明显、纵剖面丝粗顺直、气清香者为佳。

  [成分] 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natin)。此外,尚含蛋白质、肽类、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ratives)及甾醇类等。

  [效用] 清热、凉血、解毒。治伤寒时疫、热入营分、惊狂、发黄、斑疹、神昏谵语、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下血、热毒疮月中。

  [贮藏] 放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生虫及裂纹。

  [附注] 在商品收购中有时有犀角杯,系犀角加工雕刻而成.亦可供药用。犀角杯有光杯与花杯之分,其上刻有花纹为花杯,无花纹为光杯,以光杯为佳,光滑明亮。盛过酒的杯底则不光滑,劈开后亦显顺纹,无纹丝。

  [伪品] 1.系用牛角加工而成,其外形与小犀角极相似,呈馒头形,表面淡黄棕色或灰黑色,无圆形鬃眼,往往有弧形裂纹,底盘为圆形,直径4cm,平截,无窝子及砂底。质坚硬。气微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