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青筋不长命:百家讲坛_钱文忠解读《三字经》_第十二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7:42:12

视频: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2

http://www.tudou.com/v/r0NwskeZ4nY/v.swf

三字经 第十二讲(尚书周礼)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画外音》在三字经中,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习,探求其中的道理,而在这些经书中尤以《尚书》的命运最为坎坷,那《尚书》是一部记载着什么内容的书,它的作者又是谁,为什么它的地位如此重要,历经岁月沧桑,一部书的命运变换又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正文》这一讲按三字经的顺序要讲到《尚书》,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这里讲的是《书经》,在它成为儒家经典以后,它更为常见的名字就变成了《尚书》,《尚书》是什么意思?尚是年代久远的意思,书就是历史文献。那《尚书》就是年代久远的历史文献。《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的汇编。大概是要到战国晚期才汇编成书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谁是编纂者,也不知道最早的本子究竟有多少篇,三字经讲的典 谟 训 诰 誓 命,这六类都是《尚书》的文体。什么叫典,典是记载嘉言懿行和典章制度。典:立国的基本原则。什么叫谟,谟是大臣为君主谋划,如何来治理国家的这些言谈,这些事情,谟:治国的计划。什么叫训,这个跟大家的想象可能有差距了,训,教训的训,我们今天往往认为以上对下叫训,训令 训斥 教训,这跟《尚书》里的训有点不同。《尚书》里的训指的是那些很贤明的大臣训导君主的言行。训:贤臣训导君主的言行。什么叫诰,大家常听到说诰命夫人,诰命。诰:君主的政令。誓,那就是君主讨伐叛逆时候的誓师,发兵的文告。誓:君主发兵的文告。命:君主对大臣的训命。在这里要给大家特别解释的是《尚书》这部书非常独特的命运,《尚书》是在战国后期,晚期才开始成书的,赶上什么?赶上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家要注意啊,不是什么书他都烧的,种树的书,医书,占卜的书他不烧,要烧的重点是六国史籍,就是记载着楚啊,赵啊,韩啊,燕啊这样一些国家的档案材料,那都是要烧的,是为了把过去那些国家的历史给抹杀掉,因为他秦朝大一统了嘛。但秦始皇脑子不坏的,教大家怎么种树,怎么看病的,怎么占卜的书他不烧,所以并不是什么书都烧。但是不巧,像《尚书》这样的书是要烧的重点的重点,要烧的就是你这类书,因为你记载的是古代的文献资料。这一烧当然就把《尚书》烧惨了,因为秦朝的查书令是很严酷的,你偶尔在街上去讲这个六国史籍和类似于《春秋》这样的书,弃市,当场砍了就给你扔在街上,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很严酷,所以《尚书》烧到什么地步,反正到了西汉初期,《尚书》只剩下可怜巴巴的28篇,就28篇了,这28篇是怎么能躲过秦始皇的焚书而保留下来的呢?《画外音》《尚书》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从内容方面看很类似我们现代国家的政府档案,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也正是这部书的重要,所以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尚书》更是焚烧的重点,然而世事难料,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会是谁使这部书得以保存下来?《正文》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感人也很凄凉的故事。有个儒生叫伏生,这个人10岁开始拜师学习,也就开始研读《尚书》。伏生是个非常刻苦用功的人,刻苦到什么地步,把自己关在一个阴冷而潮湿石头房子里,第一安静,第二睡不安稳。这样的房子你不可能睡得很舒服嘛,所以就逼迫你经常醒来读书,不仅如此,他在这个房子里反复地诵读这个《尚书》,读了多少遍,他是怎么记他读过多少遍呢?他在自己腰上系上一根绳子,有多长,80尺,这个伏生找了一个80尺长的布带子系在自己腰间,这当然不能当腰带了,系完以后这腰得凸出来一大圈,他不是当腰带用的,每背一遍《尚书》,他打一个结,很快这根绳子就打满了结。《尚书》自然也背得滚瓜烂熟,秦朝初年,秦始皇刚统一六国的第一年,伏生因非常精通《尚书》,声名卓著,被选为儒学博士,他在秦朝是当过官的,当过博士,但到公元前213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第八第九年的关口,秦始皇采纳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开始焚书,不光焚书还要坑儒,要坑杀,活埋儒生,伏生就冒着生命危险把他自己有一个本子,抄在竹简上的本子藏在夹壁里,他砌了两道墙,藏在两墙之间不为人知的暗壁里面,藏好了以后伏生就逃命去了,要躲这个坑儒嘛。汉朝建立以后伏生才辗转回到老家,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这个墙壁,去找他藏在那的这部《尚书》,经过那么多年书是没被人发现还在夹墙里,但虫子咬,老鼠啃,雨水泡,这部书已损失了一大半,一大半没有了,伏生只能凭着少年时候所下的苦功得来的记忆整理残书。但伏生回来时岁数已经不小了,而且经过颠沛流离,担惊受怕,人的记忆还是会淡忘的,所以这部书恐怕已被他遗忘了相当的部分。伏生本来就是秦朝的著名学者,名声在外,他保存《尚书》的这个事迹传到汉代朝廷,汉文帝正好在干什么,正在弘扬这方面的东西,在提倡经典的研究了,所以就征召伏生到朝廷去当官,那当然是个弘扬《尚书》的好机会,但是晚了,那时伏生已90岁,是伏老先生了,已不可能出远门。还好,这个汉文帝非常重视经典的保留和弘扬,你既然来不了,就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上门跟你学习《尚书》。谁呢?晁错,西汉颍州人,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消藩策。等晁错赶到伏生那里时,伏生已没有什么精力了,90多岁的老人已经不可能再教育这个弟子了,由谁呢?由伏生的女儿。跟着他爸爸,多少学过点《尚书》的,就口授给晁错。这一口授大家想想,恐怕又得打点折扣,《尚书》非常佶屈聱牙,所以靠了晁错,用汉朝流行的文字隶书。把他从伏生女儿嘴里听来的《尚书》纪录了下来,结果是28篇。古人保留一部典籍有多么的困难。当晁错写下了这28篇《尚书》带回朝廷后,哎,又在民间发现了零零碎碎一篇。所以今文《尚书》一共是29篇。这还是《尚书》的一部分命运。《画外音》虽说经过伏生的努力,《尚书》总算重见天日,但毕竟已经是残缺不全了,那是否还能找到《尚书》的完整版,历经岁月沧桑,《尚书》的命运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正文》到了汉武帝时在鲁国曲阜有个刘姓王,叫鲁恭王刘余。他想干吗?想扩建自己的宫室,自己的王宫。一看隔壁是谁,是孔子的故居,这个鲁恭王也够狠的,他就打算把孔子故居的墙壁给拆了。把王宫扩建过去,扩大一点。哪知这一拆又发现了夹墙。这个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而夹墙里不知是谁,那就应该是孔子的子孙了,藏了很多竹简,又有一批古籍,其中也有《尚书》。但这个《尚书》是用古文字写的,就是不是用隶书写的,所以就叫古文《尚书》,有58篇。说到这里大家会觉得,《尚书》的命运坎坷而且诡异,但毕竟传下来了,应该可以庆幸了。大家有所不知,《尚书》命运的故事还没完。在汉代已经有了两部《尚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已经保存下来了。但到了西晋初年战乱开始社会动荡。《尚书》又一次散失了,没了,古代的书不像今天的印刷本,动不动印一万册,没几部的了,没了。但是,逃到南方的东晋王朝建立以后,这已经是很晚的了,突然冒出一个人叫梅赜(责),也不知他从哪弄来的,进献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全长26000多字,那大家高兴极了,《尚书》又找到了。中国第一本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又重见人世,大家都很欣慰,朝廷也大力提倡,所以这部《尚书》就一直流传下来,我们今天的《尚书》就是这个本子接过来的,然而谁都没想到,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清朝初期的学者,居然找到确切证据证明这部《尚书》是伪造的,整个《尚书》全是伪造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尚书》其实是个伪本。但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用它呢,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只有这一部《尚书》,虽然它是伪造的,但其中还是有一部分据学者的意见是可以被接受的,尽管我们已经有把握说,今天的《尚书》是部伪书,但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抛掉它。《尚书》的坎坷命运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百倍珍惜。一部书流传下来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不容易,所以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三字经在讲完《易经》和《书经》后,接着讲《周礼》。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画外音》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礼教有利于人格的修养,孔子一生提倡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建立有秩序的礼仪社会。那《周礼》是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正文》《周礼》作者是谁我们是不知道的,但传统的儒家一般都相信《周礼》是周公作的。周公何许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的亲弟弟,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但他很快就病逝了,武王很早就去世了,继位的成王是武王的儿子,只有23岁,周公是成王的叔叔,周公来辅佐他的侄子,周公辅成王就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周公非常负责任,非常的勤于政事,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周公在洗头,古人的头发很长的,男人的头发比现在绝大多数女孩子要长得多,所以他在洗头时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头,怎么办,手里握着头发出去办公,头发还是湿的盘不起来;吃饭时只要是有人以公事求见,马上就把嘴里的饭吐出来,赶紧去办公接见来人。他是一个非常勤于政事的典型。虽然周公如此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子成王,但是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就在外面散布谣言,出于嫉妒心,出于各种各样的心里动机,说周公暗藏野心觊觎王位。周公的权利太大了,成王又小。那时商朝刚被灭了不久,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还在,而且被周朝封为殷侯,还是个侯爵。他一直被周朝监视居住。所以武庚心里一直不爽快,一直在找机会能够颠覆周朝,盼着周朝发生内乱,那他就可以怎么样,推翻周朝恢复商朝,自己重登皇位。于是武庚就跟管叔,蔡叔串通起来,不仅联络了商朝的残余势力还煽动了其他几个部落,终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叛乱。这给新生的周朝带来巨大的威胁,武庚管叔蔡叔所制造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连召公,另外一个贵族,非常贤明的一个贵族也开始怀疑起周公。周成王年纪还小不怎么懂国家大事,分不清楚是非,所以连他都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叔叔了。周公的心里当然难过了,他是鞠躬尽瘁了,问心无愧了。所以他首先和召公长谈了一次,说明白自己是没有任何野心的,希望大家能够和舟共济顾全大局。感动了召公以后,召公就站在了周公这一边。三年后周公就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建立了不世的功勋。等于周朝是他挽救的。周朝站稳脚跟是因为周公。因为周武王早就去世了嘛。但一等到周成王年满20岁,周公就把统治权力原原本本,毫不犹豫地交还给成王,自己一退到底。正是周公主持整理了周朝以前的文化,建立了典章制度,确定了国体,开创了周朝800年天下的基业。《画外音》《周礼》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传统的儒家也一直都相信《周礼》这部书是周公所作,但后世对这点争论很大,那《周礼》这部书到底是不是周公所作,书中都记载了那些内容,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正文》《周礼》刚一冒头就引起了很大的的争论,别人觉得太奇怪了,这本书居然能逃过秦朝的焚书,逃过了以后,你到西汉中期才冒出来,冒出来的形态还相当完整,当然缺了一点,我后面会讲。所以一开始有的人干脆就认为《周礼》是伪书,后来的学者经过研究,我们今天就可以断言,《周礼》所记载的行政机构根本就不是周代现实的政治制度。一般认为,它是根据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根据西周的旧制度加以理想化的结果。现实社会中并没有这样的制度,当然它还是吸收了一些周代典章制度的资料,所以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我们今天想考察古代中国的田制,农业的农田制度;兵制,军事制度,学制,教育制度,刑法等等,都不可能离开《周礼》,离开了《周礼》我们没法弄,再说它终究还是儒家的经典。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要强调的是后来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变法,王安石变法,已经在宋了,这些变法无一不是描摹《周礼》的制度,深受《周礼》的影响。那《周礼》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到底有哪些影响呢?这就必须说到六官,著六官嘛,什么叫‘六官’?《周礼》全书大概五万字,分了六个部分,六官,哪六官?‘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冬官司空’,以天地,春夏秋冬来分,配上一个官,这个不是乱配的,比如秋官司寇是管刑罚的。过去杀人不会在秋天杀,执行死刑一律秋后问斩,秋后问斩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传统的统治者认为,人间的一切政治行为应该和自然现象相吻合,到秋天了嘛,树也落叶了,草也变黄了,生机都没有了,可以杀人了。在春天不行啊,万物欣欣向荣,你这个时候杀人这有点晦气。它的配系有它一套宇宙论做背景的。明清的时候,六官叫什么,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天官冢宰-吏部-组织部,人事部; 地官司徒―户部―财政部,公安部的户籍管理: 春官宗伯―礼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夏官司马―兵部―国防部; 秋官司寇―刑部―司法部,公安部的一部分; 冬官司空―工部―农业部’这样一排我们就可看出《周礼》的影响,它对于管理体制,管理机构设置的影响,实际上一直影响到今天。当然。历史进步了,会有调整,但大致的雏型还是如此。它的六官在中国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配以六部,还是根据《周礼》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一直到今天,政府的序列,组织管理体制的架构恐怕还没有怎么跳出《周礼》的总框架。这难道不就是三字经说‘存治体’嘛,著六官 存治体,保存了治理的这个体制,保证了治理,管理,统治的最主要的骨架。所以三字经说的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画外音》《周礼》是中国第一部组织管理和典章制度专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也最为周全,对后世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那这么重要的一部著作为什么没列入四书五经中呢。《正文》我们前面讲过,五经并不包括《周礼》,五经是诗,书,易,礼记,春秋。《周礼》不是应该在战国的时候已经成书了吗,为什么五经不包括《周礼》?《周礼》既然那么重要,为什么在五经里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其中的奥妙在哪呢?这就必须要回到《孟子》当中去寻找答案。‘其详不可得闻也 诸侯恶其害己也 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详细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诸侯,个个国君都非常厌恶。为什么呢?《周礼》对自己有害,对自己不利,所以皆去其籍,大家都共同行动,把这个《周礼》给搁在一边,甚至毁掉它。我们只要稍微读读《周礼》就可发现,《周礼》大概是那些国君都不会喜欢的,这么说有我的证据,随便跟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平时都挂在嘴上,今天还可以经常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句话就出自《周礼》,哪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在过去被理解成什么?礼法是不用在老百姓身上的,换句话说,对老百姓是没有什么礼要讲的;刑法是不能施加到贵族官员身上的,也就是说,对贵族官员是不能用刑法的。过去我们都是这么理解的。但这句话完全不符合《周礼》的本意,本意是什么呢?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法,礼仪不应该排斥(下)平民,刑法并不能优待(上)大夫。整个意思是蛮拧的,过去的理解,对老百姓不用讲(下)礼法,对官员不可用(上)刑法。把下和上这两个动词给理解错了。《周礼》要告诉我们的精神和本意恰恰是礼法不应该把老百姓排除在外,不应该把老百姓放下不顾;刑法不应该优待,或者照顾贵族官员。这是《周礼》的本意,有着这样一种思想的一部经典,哪个诸侯会喜欢,我想孟子是非常敏锐的,一语中的,为我们揭示了《周礼》不算在五经里的最最关键的原因。接下来的三字经还是讲礼经,就轮到了早就成名的礼经中的《礼记》,这一部分请听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