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头无尾:百家讲坛_钱文忠解读《三字经》_第十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31:53

视频: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0

http://www.tudou.com/v/k3cyyQLBrQE/v.swf

三字经 第十讲(四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画外音》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古代社会它们是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核心价值观,在讲述完论语之后,这一讲将讲述《孟子》《中庸》《大学》,那么亚圣孟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现代社会还应该提倡中庸之道吗?宋代大儒朱熹又为什么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呢?

《正文》关于四书,按照三字经的排列顺序,第二部是《孟子》。三字经怎么说的: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就是《孟子》一共7篇,,核心内容是两个,道德,仁义。这是孟子的核心词语。首先我们还是应该弄清孟子这个历史人物的大致情况。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孟子像孔子一样也曾经想投身政治活动,也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遍访国君,但同样也像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不怎么符合当时国君的需要,不怎么能够满足当时国君非常现实的要求,因此不被重视。有一次孟子的家乡邹国和孔子的家乡鲁国发生了争执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后邹国的官吏死了33人,而邹国老百姓在旁边袖手旁观,照理两国相争官员都扑上去了,你老百姓还不跟着官员上,老百姓没有,在旁边看热闹,导致邹国官员死了33人,那邹国国君会怎么看,毫无疑问是指责老百姓,我官死了那么多,你老百姓一个都没死。孟子怎么来看这件事,孟子对邹穆公讲:活该,谁叫你和你的臣子平时那么残忍地对待百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们的老百姓今天总算是找到报复你们的机会了。这是孟子的思想孟子的言论。孟子甚至还主张坏的君主,不仁义的君主是可以废掉的,是可以让好的君主来替代的。这些思想的光芒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依然能让我们激动。孟子有句话经常被我们引用: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孟子》,人民是最宝贵的,江山社稷是第二位的,国君是最不重要的。国君排老三。这是什么思想,在先秦诸子里真正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画外音》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主要采用吴起,商鞅,田忌等人的思想,希望通过武力来雄霸天下,然而孟子却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他倡导仁政爱民的治国理念,是以德治国的思想源泉之一,那《孟子》一书在古时候又有着怎样的命运?

《正文》孟子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办法让统治者接受,更不要说能讨得统治者的欢心了。举个例子 朱元璋,明朝的皇帝,就是因为读到《孟子》里面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这样的话勃然大怒,虽然《孟子》在那时已经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了,四书已经是参加科举考试必读的书,题目就是在四书里出的,但这个皇帝看到这些话非常生气,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下令将孟子撤出孔庙,原来孟子和孔子是在那陪祭的,配享的,就是这边供奉着孔子,旁边有孟子,都可以享受后人的献祭,后人的敬礼。朱元璋觉得孟子不行,剥夺他这个资格,下令把孟子从孔子旁边搬走,不让你呆在庙里,当然是等于剥夺了孟子的地位;第二,朱元璋更狠,下令把《孟子》里面类此的话全删掉,编成一个比较‘干净’的《孟子》的版本,当然这是他所谓的干净,所以在明朝读书人,参加科举的,固然是个个要读《孟子》,但他们读的《孟子》和我们今天读的《孟子》不大一样,我刚才引用的这些话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在明朝的《孟子》版本里是没有的,因为统治者不爱看,但《孟子》毕竟有它的力量,所以统治者对《孟子》的心态很矛盾,还是拿朱元璋来说,开始的时候那么强横,到他的晚年又去读《孟子》,是不是读的是原本还是读的是删节本我们不知道,突然读到这么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他大为赞叹,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如果上天要把大任,一个巨大的任务,一个使命,交给某个人的话,那首先要使他的心志,苦其心志,使他的心志能够忍受苦难,使他的筋骨强健,能够经受住劳累疲倦,还要饿他,使他能够忍受各种苦难,做好承担大任的准备,当朱元璋读到这里时又不禁拍案叫绝,一下又非常感动,觉得孟子说得好,干什么呢?下令把孟子的排位再搬回去,再搬到孔子旁边,再享受后人的献祭,同样是朱元璋干的事。这很可以彰显《孟子》这部书和孟子这个人的坎坷命运。

《画外音》《孟子》有三万五千多字,占据了四书篇幅的70%,可以说,《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部书,那《孟子》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它有着怎样的特色呢?

《正文》:和《论语》的这种简约,含蓄相比,《孟子》有非常多的长篇大论,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尖锐机智而又从容舒缓。所以《孟子》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我们今天读《孟子》可以看到很多精彩的地方,这里选取孟子和两个国王的谈话。有一天孟子去劝说齐宣王(战国七雄之一),说你要施行仁政,搞好的政治。那齐宣王当然心里是不太愿意干这个的,认为你孟子很迂腐,你又不能帮我一下子立竿见影富国强兵,又不能帮我灭掉对方,又不能叫对方规规矩矩向我磕头向我臣服,他说不过孟子但又不愿背负这个恶名,就是说我不愿意施行仁政,齐宣王干吗,耍无赖。他跟孟子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你说的要我施行仁政,好的,但是寡人有毛病,有什么毛病啊,我好色,我实行不了仁政,我有病啊。孟子的回答是什么,好啊,好色有什么关系,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嘛,谁不爱自己的女人,假如国王您能把自己好色之心推广开来,使普天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就好比谁啊,周文王的先祖太王也好色啊,但并不妨碍你实行仁政,只要把你好色之心推广去,你不也能施行仁政嘛,你喜欢女人,那你应该让世界上别的女人也有一个归宿,你应该尊重别的男人也喜欢自己的女人嘛,这不就仁政了吗。齐宣王一想,好像光说自己好色,已经躺到地下打滚了,已经承认自己好色了还挡不住孟子。又来了一个,哎,寡人有疾,寡人好货,我还有个毛病,比较好财,还是施行不了仁政。孟子说,好啊,好财好啊,谁不喜欢财物,周公的先祖刘,公刘,也喜欢财物啊,可是他老人家和百姓一起富国强兵,大王您如果能和百姓分享财物,这不就是实行仁政了吗?实行仁政有什么毛病啊,没有啊。这就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段对话,及其精彩。还是这个齐宣王,孔子看大概也说不动他,齐宣王反正也躺倒了地下跟你干,满地打滚,拿他也没什么办法,突然孟子又听说齐宣王喜欢音乐,是个音乐迷。孟子说,好,如果大王能够喜欢音乐那齐国就很不错了,就有指望了。孟子这个思路是非常独特的,为什么喜欢音乐齐国就会好了呢?孟子就跑去找齐宣王。说,大王,都在传说您喜欢音乐。哪知道这个齐宣王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也不知道他是耍无赖还是说真话,还是不好意思。怎么回答呢?‘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只好世俗之乐耳’。就是寡人我不是喜欢先王高雅的庙堂音乐,喜欢的是流行音乐,如此而已。那意思是要给孟子挡回去。孟子说,好啊,国王你只要好音乐,你真正喜爱音乐了,先王之乐和现在的流行音乐是一样的,齐国有救了有希望了。国王这一下摸不到头脑了,我都说我好世俗音乐了,那么不高雅了,你还说齐国有希望。那孟子说什么呢?这一段话历来有不同读法,我比较认可的读法,‘独乐()(le4) 与人乐乐 孰乐 ’你一个人享受音乐快乐呢还是与别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呢?国王不傻,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得民心不能说我一个人独乐,我谁都不理,他回答是‘不若于人’,那当然不如和别人一起快乐了。好。你既然有这个说法。孟子又问了,‘与少乐乐 与众乐乐 孰乐’,与少一点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还是与多一点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这两种快乐哪种更快乐啊?国王一看已经被孟子套进去了,只能回答‘不若与众’那肯定是跟人多的一起快乐了。大家看,孟子是多么会诱导人多么会说服人。但我们也只能很悲哀地看到,更多的只能领受到孟子的无奈,因为他也没能说服这个齐宣王,齐宣王依然好色,依然好货,依然好世俗之乐,没见他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仁政来,这是一个例子他跟齐宣王。另外一个例子他跟梁惠王(战国时期梁国国王)。孟子去找梁惠王,也是要说服他,你要好好把国家管理好,孟子找了哪个切入点呢,很绝,孟子问了梁惠王这个问题,说,大王,用棒子,棍子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也不傻。说没什么不同,能有什么不同呢,都是把人杀了。孟子问,既然两者没什么不同,那请问大王,用刀杀死人和用那些恶劣的,坏的政治杀死老百姓,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呢。他把这个逻辑给建立起来了。那国王也只能回答,那也没什么不同,等于承认坏的政治可以杀人。所以孟子接下来就去直接教训这个梁惠王。说国王啊,您的厨房里现在挂满了那种皮薄膘厚的肥肉,你的马厩里面有健壮的马,可是您的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满了他们的尸体,这等于是居高位的人率领野兽来吃人啊,就是说你居于高位,你是国王,你不实行仁政,率领一群野兽来吃人,看到两只野兽自相残杀人都感觉到恶心,都不愿意看,何况做百姓父母官的主持政治,你居然公然率领野兽出来吃人,怎么能够做百姓父母官呢?大家看,这就是孟子和两位国王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在《孟子》里比比皆是,多么机智多么雄辩多么仁厚,但终究是多么无奈。

《画外音》《中庸》原来只是一篇只有三千多字的小文章,但宋朝大儒朱熹却把它从《礼记》中提取出来,变成了单独的一部书,并把它推崇到极高的地位,那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现代人还应该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呢

《正文》我们讲了四书中的前两部,三字经排列当中,一部《论语》一部《孟子》,那四书里的其它两部《大学》和《中庸》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正文》其实这两部经我们以前多少涉及过,这里将花较多篇幅换一个角度讲述它,三字经首先讲的《中庸》,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这12字它的含量也很大,解释起来也很困难,这里面有相当的一些东西需要加以说明,《中庸》的作者是谁,三字经明确地说了,子思笔,子思写的,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其实在孔夫子去世后儒分为八,就是儒家后来有八个主要派别。而子思之儒,这一派的儒家就是八派中的一派,现在看来还是相当重要的一派。《中庸》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毫无疑问我们在这里不是一个长篇大论的场合,只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中庸》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儒家典籍里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浓厚。那大家也许会问,能不能用尽量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一说《中庸》究竟在理论上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有什么特别贡献。我想最好最老实的办法,表面上看也是最偷懒的办法就是用三字经的六个字来讲,中不偏 庸不易,中不偏还比较好讲,就是说处事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一种比较持中的态度来处事来做事。庸不易就不那么好讲了,历来的解释都有两种,这两种说法多少有点差距。一种说法,‘庸’是指经常,永不变化,持久永恒这样一个意思。如果按这种解释中不偏 庸不易就是讲,‘中’就是不走极端的这种德行这种品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的。‘中’乃是永恒的,如果这么解释的话中庸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种解释是,庸是庸常之意,庸代表平庸。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讲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宋朝的理学大儒程子曾说过‘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那看样子三字经解释很有可能是从程子的话里面总结出来的中不偏 庸不易,我想,结合宋朝儒学大师的话大概前一种解释比较稳妥。换句话说,‘中’不走极端,乃是永恒的德行。‘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这是永恒的德行。

《画外音》我们常听说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大学》这本书。《大学》共有一千七百多字,在四书中篇幅最小,然而朱熹却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那《大学》为什么如此重要?

《正文》四书的另一部《大学》又有什么需要我们进一步解释的呢?三字经用了12个字,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修齐治平。前六个字没什么问题。《大学》的作者是曾子,没什么太大的争论。最起码前面的一部分是曾子。书名《大学》有什么特别意思呢?这当然不是指今天的大学,中学,小学的这个大学。关于书名前人也无非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大学是广博之学的意思,非常广大,非常博大的学问。另一种说法是说这个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讲的,指什么呢?君子达到从政之学。等于讲《大学》是从政之学,君子去从政的这么一种学问。无非是这两种说法。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人之学。我想这两种说法是可以互补的,不见得有什么冲突,不必非要去否定一种肯定一种,两种解释可以并存。《大学》的重要就在于它提出了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这两个概念。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核心观念。三纲领和八条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什么是三纲领呢?那就是《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就是三纲领。什么意思?《大学》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也就是《大学》的三条宗旨。什么是八条目呢?《大学》里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格物。也就是说古代那些打算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那么你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假如你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那么你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假如你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那么你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假如你想修养好自己的品行,那么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假如你想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么你首先要使自己意念很真诚;假如你想使自己的意念很真诚,那么你首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在于考究,了解,认识万物的道理。《大学》非常强调这个八条,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无论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这个八条目,但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确实是按照这个八条目去度过他们一生的。有人付出了生命,甚至付出了整个家族的生命。那这个八条目的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最重要的条目是哪个呢?《大学》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白的告诉我们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得以修身为本,你都得修养好自己的品行,这是最中间的一个环节,一个枢纽。‘其本乱 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说没有听说本乱了的,你修身修不好的,你别的还能做得到,你自己的品行修不好,你家里还能太平吗?如果每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不太平,你这个国家还能太平吗?如果天下每一个国家都不太平,你这世界能太平吗?天下能太平吗?这是《大学》告诉我们的中心环节。那三字经还举出了哪些中国传统典籍,希望学子们能进一步去阅读呢?请听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