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维持一段婚姻:1964年三线建设决策前后的中央分歧 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8:37:59

1964年三线建设决策前后的中央分歧

作者:陈东林    时间:2005-6-28 19:00:00    来自:冷战中国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双击自动滚屏】


  其次,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客观上初步改变了国家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成了一批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给西部以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改善了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别将更加悬殊,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困难。

  至于1964年中央出现的抓""吃穿用""还是抓""三线建设""的分歧,是否可以这样评价:两者都是当时国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孰先孰后的问题。抓""吃穿用""是当时经济的需要,抓三线建设是当时政治的需要。一个大国,不安排好""吃穿用"",社会就无法稳定;而没有可靠的后方基地,安危就无法保证。因此,毛泽东作出先抓三线建设的决策后,其他中央领导人最终也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人民为此也付出了不能提高生活水平的牺牲。

  另一方面,三线建设也存在着严重问题。第一,建设规模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第二,进程过快、过急,有些项目未进行资源环境的调查和论证,就匆忙动工,造成了严重后果。第三,忽视经济效益和长期生产要求。第四,不惜代价地片面追求政治目标,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管理制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问题出自哪里呢?首先应该归咎于决策之始没有预想到的""文革""。本来,经过一年多的三线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1966年4月17日国家计委向中央提出汇报提纲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原设想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有可能提前两年实现。就建设来说,大小三线的许多重大项目,现在看,可以提前一年或两年建成。攀枝花铁矿、贵州六盘水三大煤矿区、刘家峡水电站、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生产基地、成昆铁路等,都可以大大提前完成进度。为此,国家计委向中央提出修改""三五""计划草案的补充设想:一个是大幅度增加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电力、石油、铁路的生产建设指标;另一个是大抓农业,解决南粮北调和吃进口粮问题,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努力增加集体经济的积累来源,扶持社队工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将出现解决吃穿用和战略后方两大任务的双赢局面。但是,一个月后爆发的""文革""中断了建设形势。本可以提前两年的""三五""计划经过后两年的高投资突击,才勉强完成。

  其次,许多问题不能不归咎于决策之初的先天不足。从中应该引以为鉴的是:

  (一)大规模经济建设必须有稳定的、民主的政治环境。三线建设虽然有其必要,但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决策时却缺乏民主讨论。对不同认识,动辄扣以""革命不革命""、""帮助修正主义生长""的""路线""问题,以解散机构相威胁,甚至不符合事实地斥责为""两个独立王国""。后来更遭到""文革""的冲击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损失。

  (二)必须按经济规律和手段办事。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气氛,使这样大的经济建设部署缺乏起码的规划论证。几乎全盘推翻了已经过一年多调查制定的原""三五""计划,从6月提出三线建设设想,到9月已要求施工队伍月底到位,资金、物资等""要什么给什么""。多数三线建设项目都是边勘探、边施工、边投产,片面强调军事化,否定了经济调整时期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以后留下了严重隐患。

  这些,都是今天制定西部大开发决策中应该汲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