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保局需要预约吗:探访小筛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9:00:23

早就看到全国各地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大力提倡读经,特别是对孩子们的教育,没想到自己的身边就有这样秉持理想并且身体力行的人,更没想到的是他们已经坚持了三年。自从去年知道家门口有一对夫妻在做儿童经典诵读的公益事业,每次路过家乐福的时候看到那个小小的屋子门口聚集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都有种想要冲进去看看的冲动,里面好像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吸引着我这个猎奇者。在一排书店和理发店之中,那条以前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房子因为小筛子的存在变得不再平凡。

今天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走到安医大门口时,突然看到一个老奶奶带着小孙子从安大转过弯来,小男孩背着一个大书袋,在前面蹦蹦跳跳的走着,我心下想肯定是去小筛子的。果不其然,跟着小男孩的步伐,我探头探脑的走进小筛子。早就在网上看过关于他们的报道,认出了王老师和陆老师,幸亏前一天和王老师打过招呼,使我这个不速之客的拜访不至于太过突然。其实早就表态要去看看他们,可惜我这个女哈姆雷特又一次发挥了拖延的天性,加上放假后一场接一场的大雪更使拖延有了借口,好在主人的热情和幽默让我下定决心只要小筛子存在着,我就一定会去拜访。下午一早就在初春和煦的阳光和强劲的大风中地走到目的地,见到了传说中的人物。

这边和王老师说着话,门口就闪进来一个个的孩子们,他们见到王老师和陆老师无一例外都会鞠躬,口里喊着“王老师好”,“陆老师好”,后来一个小男孩进来时没看到坐着的陆老师,就坐下来读书,王老师拍着他的头提醒他,他好像很不好意思的跑到陆老师跟前鞠躬问好,大家都笑了起来。如果以前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也不会想太多,会觉得这些孩子很懂礼貌,可是那天看了净空法师在家乡庐江创建的传统文化教育样板时,推荐给华德福的朋友,她和我同时质疑起像鞠躬这样外在形式的教化对小孩子来说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问起王老师时,他还没来的及回答,孩子们就已经挤满了不大的屋子,王老师要开始带读了。

孩子们读的是《道德经》,大学去杭州玩时买了本薄薄的《道德经》,那时念及自己还是个中文系的学生,却从没买过中国古代经典书籍,更别说有意识的去读了,直到大三时有位从小受私塾教育长大的老先生教古文理论,他从不带书和教案,经典篇章张口就来,我才真正被震撼了,原来文化人是这样练就出来的。从那时起我才意识到老古人的东西不能丢,也丢不起。后来除了晨读英语以外,又装模作样的读起了《古文观止》。只可惜自己启蒙的太迟,后悔没能像今天这帮孩子一样,从小就被送去读古书,造成我那本《道德经》只翻过几页就被束之高阁的局面。今天再拿起只有注音字母的书时,滥竽充数的跟着孩子们念了几章好几遍以后,更是羞愧难当,心想下次还是别和别人介绍自己是中文系的了,难道买了几本迟迟未读的古代经典就是中文系的学生了么?难道只是认得几个中文大字,说一口充满了语病的中国话就是中国人了么?不少西方哲学家认定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深厚的哲学思想将拯救经济过度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当外国纷纷挖掘我们的精神资源时,国人终于在经历了五四和文革两次自绝文化的荒唐行径中苏醒了过来,于是出现了于丹的《论语》,出现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出现了小筛子这样的私塾教育。让人高兴的不是那些高谈阔论的教授们致力于传播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这本来就是他们的工作,真正让人高兴和振奋的是民间的力量,不仅有这些嗅觉敏锐且担负道义的民间工作者在切实的做着传承文化的工作,更有一批愿意了解并接受熏陶的普通人,看到那些送孩子来的家长,在楼下读书时,有的爸爸妈妈很认真的和孩子一起念着,有的爷爷奶奶好像把小筛子当成了自家的花园,在门口晒着太阳,看着报纸,等孩子放学。

读了半个小时的《道德经》,孩子们又陆续上楼,由陆老师带着读《孟子》和《唐诗》,楼上是不允许家长陪读的,我获准上楼参观。楼上的布置更加温馨,前面有用来写字的白板,后面贴的是孩子的名录和两个大红色的福字,没想到的是陆老师还选用了好像是佛教音乐作为孩子们读书时的背景音乐,尽管孩子们的声音极大,读起书来是听不到音乐的,一旦停下,听到那样的音乐不由得让人静心。孩子们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读着《孟子》,有的孩子情绪饱满,声音洪亮,有的则心不在焉,不动声色(挪用一个不恰当的成语)。每读完一遍,陆老师都要点评下刚才的读书状态,20多个孩子几乎每个都点到了,读的好的会给他在书上贴朵小红花,读的不好的孩子在老师戒尺的督促下开始认真起来。这戒尺的威力在楼下读书时王老师已经使用过了,一个孩子被结结实实的打了两下手心,好像还是当着家长的面,如果没有心里准备,早就知道戒尺在私塾教育里的作用,我都要替那孩子喊冤,王老师说这还算轻的,楼上更加严格,我心想这要是给华德福的老师看到的话,又要展开一段大讨论了。接触了从西方传来的极其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和中国式严格严厉的私塾教育,我又要发挥儒家中庸之道,心想要是把它们的优点和长处结合在一起多好啊。

在楼上听了几遍《孟子》,表妹催我去逛街,匆匆下楼,和王老师聊了几句,问他好动的孩子们是怎么能静下心来一遍遍的读着我们大人感到枯燥无味的古文的,他说孩子不像大人有着什么是枯燥什么是有趣的分辨心,就像人一旦长大,很多事情回头再看,很可能那时敢做的事不敢再做了,因为他明白了什么叫危险。现在回想这话,好像有种因势利导的意味,小孩子的心智是混沌一片的,你给与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所以你根本不用解释他们所读的古书含义,现在大人能做的工作就是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种子,等到他们长大了,时机成熟了,种子自然会发芽,开花,结果。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总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孩子越小,种子种的越早,这破土而出的力量也就会越强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