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演员有哪些人:张作霖墓 一代枭雄长眠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05:40

张作霖墓 一代枭雄长眠地

       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墓位于辽宁石山镇南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简朴美观。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


墓园石碑

         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张作霖打算把坐落在海城境内的张家坟茔迁到外地,便委托姐夫吴永恩择地建坟。吴永恩带着著名的风水先生在锦县(今凌海市)驿马坊村西觅得此地后,由张作霖出资买下了周围土地40垧,建起张家坟地。民国二年,张作霖把其母遗骨由黑山县移葬此地,立为主坟,后其妻赵氏(张学良生母)也移葬于此。坟茔占地约15亩,坟茔外有五六垧果树,周围是耕地。 

张作霖墓园西面正对着三座山,分别叫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张作霖没有葬在“元帅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张学良过早地离开东北后,始终没有能够重返故里。所以,张学良将其父的陵园“元帅林”完全建成,并将其迁葬于此之事,他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张作霖葬在驿马坊村,是他的旧部张景惠等人操办的,这墓园原本是张作霖自己选定的祖坟,他的亡母以及原配夫人赵氏,都葬于此地。将张作霖移葬在这里,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还有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张家茔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除两甬座碑外,其它建筑大都倒塌毁坏。


墓园对面三座山

        1986年7月,张学良将军旧部荆有岩、胡震、惠德安、郑殿起4位老人专程来到石山镇驿马坊村,祭扫张氏墓园;1986年10月2日,张学良将军的侄女张闾衡女士、侄子张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别从香港、巴西前来祭祖;1987年5月,张学良将军的堂弟张学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张学思夫人、全国政协委员谢雪萍的陪同下也来祭扫墓园……

        上世纪90年代,张学良曾打算回国扫墓,但因故未能成行。2001年10月14日,少帅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少帅仙逝,扫墓成为终生憾事。

        延伸阅读·张作霖简介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世称张大帅。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最高权力者。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所乘的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后即死去。  

张作霖墓园  

2010-04-08 12:53:50|  分类: 名人风水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秋风瑟瑟吹落叶,寒霜凛凛浸哀草。

拜谒张作霖墓园,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借十一的假期,得以成行。车出沟帮子顺着102国道向西,过闾阳、三台子,很快就在511公里处五台子村的一条岔道右五线向南拐。一路上,天高云淡,满目枯黄,空旷凄凉。当车行至驿马坊村门牌240号时下车,在一片果园掩映下,一代枭雄“东北王”张作霖的墓园就在眼前了。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世人很少知道这里,平添几许神秘。

墓园门向西方,站在门前向西眺望,迎面是几座山峰,其中就有那马鞍山、印山、猴山三座峰,这就是风水先生选此风水宝地的缘由,暗合古人“骑马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门旁左右两侧有石刻门柱,柱面阴刻正楷宋体楹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世仰慈乌。此联据说系曾任奉天书院教授、奉天通志副总编修的袁金铠拟撰。联语中的慈乌幼知反哺,人称孝乌。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简朴美观,刚入园中就见两只乌鸦在空中盘旋,仿佛在探寻又有何人来祭拜这位昔日的传奇英雄。入门是64米长的青砖甬道直抵冢丘,在24米处的甬道两侧,矗立着规格一致造型相同的两甬大石碑,为九眼透雕盘龙式,碑座为龟跌座。南面一甬是清宣统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仪皇帝赐张作霖母亲的诰命碑,额篆“光曾泉壤”。北面一甬是张作霖于民国五年(1916年)十一月为其母立的墓碑,额篆“张氏墓碑”。时掌军政大权的张作霖以慈乌之情,整修驿马坊墓地,刻石勒碑。命“关东大儒”袁金铠拟出洋洋洒洒547言碑文,“以彰懿德而垂后世”,此碑文由谈国楫挥毫,张公权执刃。甬道两旁栽有花草,冢丘共计两座分东西向,为水泥筑成圆拱型外有青砖围护,东侧一座是张作霖生母王太夫人之墓,西侧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张学良生母)合葬之墓。

虽是秋季,园中仍然植物苍翠茂盛,鲜花正在盛开,一片安静祥和。一个出身贫寒、历经磨难、土匪起家、驰骋疆场、终于封侯挂帅,大帅不屈于倭寇威逼利诱,不卖国求荣世人皆知、无不钦佩,大帅戎马一生太累了,这里再也没有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了,再也没有小日本的卑鄙无耻了。大帅安静的休息吧。

辽宁省北镇市高山子镇赵家村,是张作霜拉杆子起兵投身绿林的地方,也是他人生兴旺发达的起点,他当胡子头时这里是他的老窝,我是北镇人氏,张作霖的传奇故事我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次了。此时站在墓前,心潮澎湃,眼前就是那位叱咤风云的东北王在此长眠吗?成惶成恐中我很恭敬的行叩拜礼,这一动作源于心中极真诚的两个字:佩服。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世稱張大帥。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个最高权力者。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所乘的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藥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后即死去。

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张作霖打算把坐落在海城境内的张家坟茔迁到外地,便委托姐夫吴永恩择地建坟。 吴永恩带着著名的风水先生共7人在各地寻觅,至锦县(今凌海市)石山镇东8里驿马坊村西,在此面向西望去有几簇山峰,其中正对着的三座山峰,分别叫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7人一至认定这里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同时这一带是张作霖早年浪迹江湖经常出没的地方,张对此地风水颇有好感,这里又属家乡本地,因此选中此地做为祖坟也是张本人的意愿。觅得此地后,由张作霖出资买下了周围土地40垧,建起张家坟地。据传,张作霖父张有财因赌博赢钱要账遇害故去后,因为家境贫寒只能以木柜葬之。葬后逢水患吞掉坟土,柜棺随水而下时遇到树木掩挡。张家称此为“天地兆应”,于是就地复葬。张作霖发迹后,认为应了此说,所以“兆已得吉”后,为免遭风水破坏,“仍其旧兆”,父坟未迁,于是才有王太夫人独葬于此的缘故。民国二年,张作霖把其母遗骨由黑山县移葬此地,立为主坟,后其妻赵氏(张学良生母)也移葬于此。坟茔占地约15亩,坟茔外有五六垧果树,周围是耕地。
民国之初,张作霖刚刚发迹,对茔地未能大兴土木,只是稍具轮廓。当张作霖由师长而升任督军再兼省长时,官位显赫,自以为是茔地之灵,于是大兴土木,美化茔地,以壮观瞻。在茔地四周砌成花墙,墓门前边立了牌坊及凉亭。茔地门前,立有两根粗大的石柱,石柱顶上镌有石狮子。茔地坟前立了两甬巨型座碑,碑文清晰隽永,意在纪事颂德。
  后来张作霖发迹,由“东北王”一跃封为全国陆海空军大元帅后,旨意在抚顺章党附近,选有傍山依水、风景优美、地形出众之处,按照过去皇帝登基就位始修陵墓之例,也大兴土木,兴修元帅林。以北陵为模式,从北平西郊石景山隆恩寺以及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太等人的墓地运来一些石马、石狮子以及翁仲等62件,建筑非常雄伟壮观,想以此作为葬身之处。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迫由北平退回奉天,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灵柩停放在沈阳东关珠林寺内暂厝,待抚顺元帅林修成后再行安葬。“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入沈阳,元帅林被迫停工,张作霖安葬元帅林一事搁浅。
  在西安事变前夕,吴永恩之子吴廷奎随张学良在西安,张学良告诉他回沈阳尽快将大帅的灵柩葬于驿马坊茔地,并嘱托其照管好张家坟墓。吴廷奎回来后,会同张氏旧部多方托人与日伪当局及伪满协和会交涉。1937年吴廷奎和张作霖妹妹的儿子重孝护灵,将张作霖的灵柩由沈阳用火车运到羊圈子车站,再由人抬到驿马坊茔地与其妻赵氏合葬。当时张作霖的姐夫吴永恩在驿马坊主持迎灵安葬仪式。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张学良旧部荆有岩亲睹,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因元帅林尚未竣工,灵柩停于元帅府。“九·一八”事变后,荆有岩跟张学良到北京做财粮。走时,亲眼见到棺材在元帅府,以后是否移到竹林寺,就不清楚了。但他确知,张的灵柩是经张景惠(当时黑龙江省省长)、张海鹏(伪满陆军部长、总理大臣)他们操办,移葬锦县(今凌海市)驿马坊的。

  原张作霖的军需处长栾贵田也曾记述: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停柩奉天东关竹林寺待葬。在抚顺修治陵墓,没待完工日本侵入奉天,破坏了正在修治的陵墓。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曾致电张学良,帅府所有财产及父陵均妥善保护,如派人索取均将如数归还。

  1937年6月3日,正值张作霖被炸9年忌日,由张作霖旧部出面,将其亡灵在奉天行“慰灵祭”后,由奉天开出一列专车。日本官兵有二三十人,其他工作人员很多,还有和尚、老道、喇嘛等。张氏的灵柩下边有四个轱辘。下车后,由车站去茔地的行列,约有一里多长,其中挽联、花圈、万民伞、万民旗等,一应齐全。由奉天带来的僧侣鼓乐,以及由锦州来的僧侣和鼓乐,待灵柩由石山车站起行时,一起吹奏起来,场面甚是壮观。每过一村,也要吹奏,浩浩荡荡,非常热闹。

  事前由地方雇民工,傍其妻坟的南侧,打一个比棺材大些的墓子迎灵安葬仪式,非常隆重,当时的伪报纸报道了这一移灵事件。此后吴廷奎也给张氏看管坟墓。
以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同时经过大自然的风剥雨蚀,茔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除两甬座碑外,其他建筑均倒塌毁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作霖墓园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4年8月,锦州市人民政府将张作霖茔地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雕作一花岗岩标牌立于园中,阴刻魏碑体“张作霖墓园”。
  1985年后,辽宁省和锦州市政府3次拨款,责成锦县县委统战部会同有关部门主持维修。经过3次修缮,张氏墓园愈发显得肃穆森严。
  张作霖墓园业经地方政府大力修缮的消息很快传到海内外,并吸引了张氏旧部及海外张家后人。1986年7月,张学良将军旧部荆有岩、胡震、惠德安、郑殿起4位老人,专程来到石山镇驿马坊村,祭扫张氏墓园。1986年10月2日,张学良将军的侄女张闾衡女士、侄子张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别从香港、巴西前来祭祖。1987年5月,张学良将军的堂弟张学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张学思夫人、全国政协委员谢雪萍的陪同下也来祭扫墓园。张氏后人深深感谢地方政府对张家墓园的修缮。据有关人士透露,上个世纪90年代少帅张学良也曾打算回国扫墓,但因故未能成行。如今少帅已然仙逝,扫墓便成终生憾事了。  

附录:碑文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沛酬庸之庆典茂对皂麻敷锡类之殊荣曲成臣孝尔张有寸乃郎中衔加五级张学良之祖父箕裘绍绪诗礼垂声眙厥孙谋树芳规於珂里绳其祖武奏茂绩於彤廷兹以更恩赠尔为通奉大夫锡之诰命於戏口口构以培基德钟家庆沛丝纶而锡分泽渥泉台

  制曰德门衍庆渊源早裕夫孙谋盛世推恩纶峙栽扬夫母范尔王氏乃郎中衔加五级张学良之祖母高门毓德华阀传芳有谷贻孙赖同心於内助白天中争口异数於中闺兹以覃恩赠尔为夫人於戏光生啼翟常昭彤管之辉博媲珩磺允著徽章之色

                                宣统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王太夫人墓碑

  太夫人黑山王氏处士讳文礼次女归海城张氏为处士讳发第三子妇处士讳有才继配生子男三人女一人孙六人长男作泰早世次作孚镇安予警总长击匪捐躯赠守备给云骑尉世职次作霖盛武将军奉天督军兼署省长将军生而最少早孤而家又贫流离颠沛之中赖太夫人以长以养以至于成人迨将军既绾虎符躬司军旅太夫人犹及身而亲见之当世荣而称焉太夫人生于道光丁酉年正月十二日卒于癸丑年八月二十三日享寿七十有七以其年十月十三日葬于锦县东北七十八里之驿马坊从形家卯山酉向丙辰之岁将军绾军民两篆政绩懋著去太夫人之逝己三年矣军佐僚属相与议日太夫人教子于家有功于国是故福全德备者今墓门有石无文甚不足彰懿德而垂后世遂合辞以请将军将军日报本返始余岂敢忘虽然余无文余不敢为也进以属金铠既口不获辞则谨叙之日张氏为海城旧族至将军既孤始随太夫人移徙黑山黑山海之邻邑也相距二百里遥比太夫人殁遗嘱葬于驿马坊勿归祔且用形家言将军考有才公兆已得吉甚不宜于迁祔故将军之考仍其旧兆而太夫人独葬于是太夫人以二十五岁适有才公佐理家政勤劬耐苦后更灾口备历诸艰以将军乖时崛起自困而享性情慈厚饶有远识辛亥之岁将军力任保安驻兵省垣遣人至黑山迎养太夫人曰汝已致身为国矣国家多难恋我何为比再三请始肯就养然终以致身为国之言以勋将军将军所以功望益隆为吾奉口民之保障口太夫人之教也是可称已辽阳袁金凯撰文沈阳张之汉篆额沈阳谈国楫书丹盛武将军陆军二十七师师长奉天督军兼署省长特加上将衔陆军中将勋三位一大绶嘉禾章二等文虎章男作霖立石中华民国五年十一月

**********************************************************************************

本栏图片为本人亲手拍摄,绝对真实!

石碑阴刻:锦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张作霖墓园,锦州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五年八月。

门前右石柱阴刻上联:佳兆千秋开驿马。

门前左石柱阴刻下联:孝思百世仰兹乌。

本博主在门前留影。

北面一甬张作霖于民国五年(1916年)十一月为其母立的墓碑,额篆“张氏墓碑”。

南面一甬于清宣统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仪皇帝赐张作霖母亲的诰命碑,额篆“光曾泉壤”。

鲜花和绿树环绕着的圆顶。

九眼透雕盘龙碑

张作霖的生母王太夫人墓。

************************************************************************************

张作霖年谱

  • 1875年 3月19日生于奉天海城驾掌寺村(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窝棚屯。)
  • 1889年 父张有财因赌钱欠债被债主杀死,兄妹4人随母前往广宁县二道沟乡(今黑山县绕阳河镇)投靠外祖母家生活。从小为人放猪,卖过包子,当过货郎、学过木匠,后随继父学过兽医、相马。12岁时去私塾偷听,被塾师杨景镇发现后允其免费读书。
  • 1892年 因为报父仇杀人而流落至营口高坎镇一带谋生。
  • 1894年 适逢甲午战争爆发,便投入驻营口田庄台的毅军,后因表现出众,被提拔为毅军统领宋庆的卫士,后升任伍长。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作霖在营口应募投清朝宋庆毅军。当过宋庆的卫兵。
  • 1895年 3月甲午战争清军败,离部队回家乡。与广宁县南乡赵家庙村(今北镇市高山子镇赵家村)农户赵占元次女(张学良生母)结婚。后到广宁县城(今北镇市),不久又返回赵家庙村,纠集数十名青壮年,建立一支联村保险队(保安队),投身绿林。张作霖认为赵家村是他的发家之地,因此,他在当上大官之后,在赵家村修了一座家庙以示纪念。
  • 1901年 除夕,张作霖因抢慈喜的贡品,清军发兵30个营(另有一说是匪首王寿山勾结俄军)攻打赵家庙,损失惨重,率残部80余人逃亡中8人结成兄弟,逃到青马坎投靠杜老判杜立三,住于台安县桑林子村,后到八角台(今台安县)投靠张景惠,当上了八角台团练长。4月17日,其长子张学良出生于台安县桑林子村。
  • 1902年 11月9日张作霖率200余人被新置新民府知府曾韫招安收编,编为新民府巡警营马队帮带(相当于副营职)。
  • 1906年 张作霖被提升为统带(相当于团职)。期间,张作霖先后剿除、招安辽西徐翰武、侯占山、金寿山等各路匪徒。特别是智擒悍匪杜立山,清廷发朱批:“予都司张作霖等五员奖叙”,赏银5000两。
  • 1907年 张作霖晋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相当于旅职)。
  • 1908年至1910年4月间,张作霖被调往吉林省郑家屯、洮南一带,追剿蒙匪,晋升为洮南镇守使。
  • 1911年 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张作霖以“率兵勤王”为由,抢先由洮南入奉天。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任其为“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期间残酷镇压同盟会革命志士,张作霖受到清廷破格升赏,出任“关外练兵大臣”,赏顶戴花翎。后升为“奉天巡防营务处总办”。
  • 1912年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张作霖为27师中将师长,
  • 1915年 洪憲帝制时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 1916年 张作霖任奉天督军兼省长。
  • 1918年 张作霖任东三省巡阅使。
  • 1920年 直皖战争爆发。奉军支持直军,胜利后共同控制北京。
  • 1922年 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战败,张作霖挟“东三省议会”推举自己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宣布东北自治。
  • 1924年 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胜,张作霖控制北洋政府。
  • 1925年 11月反奉战争,次年4月,反奉战争失败。
  • 1926年 12月,合谋孙传芳、阎锡山等人就任安国军总司令。
  • 1927年 4月,杀害李大钊等20名国共人士。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北洋政府國家元首,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也是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
  • 1928年 张作霖将三女张怀瞳许配赵尔巽之子赵天赐(赵世辉)博士。
  • 1928年 4月蒋介石为首,加上冯玉祥、阎錫山、李宗仁的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奉軍戰場失利。张作霖5月30日宣布奉军撤退。6月3日,张作霖眼見大勢已去,乘火車由北京返回奉天。6月4日清晨,當張作霖所乘专列進入沈阳市郊皇姑屯火車站時,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史稱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年五十三。

***********************************************************************************

张作霖的家庭

张作霖的父亲叫张有财。张作霖共有姐弟五人,共有妻妾六人,儿女十四个,子八人,女六人。

兄弟姐妹

  • 同父异母的姐姐一人,为父前妻邵氏所生;同母异父的哥哥-人,系王氏由李家带来的,名作泰;同父同母的亲兄妹三人,即张作孚(二哥)和另-个妹妹。在男孩里他排行老三。
  • 张作泰因为与有夫之妇偷情,被父亲张有财打死。
  • 张作孚在与土匪作战中阵亡,他的长子张学诚 (字铸卿)、次子张学文(字右卿),由张作霖抚养。张学诚后来投靠日本人,被张学良派人击毙。

妻妾

  • 元配赵氏(?- 1912年),赵春桂,北镇县高山子镇赵家村赵占元之次女,生长女张冠英,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
  • 继配卢夫人(?- 1974年5月),名寿萱,北镇县窟窿台乡周家铺卢德奎之女,人称卢二夫人,美貌,通文字,生二女儿怀英、四女儿怀卿。1974年5月卒于天津。
  • 三房陶夫人(?- ?),北镇县人,与张作霖结合很勉强,积虑在心,后出家当尼姑。
  • 四房许夫人(?- 1976年),出身于天津教坊,遇事有见解。生三子学曾、四子学思、三女怀瞳、五女怀曦。“七七”事变后移居美国多年。解放后,只身回国,1976年卒于北京。
  • 五房寿夫人(?- 1966年),奉天满族旗人,黑龙江将军寿山的一个外室(王姓女子)的女儿,受过教育。单名为懿,有人称为张寿懿。最得宠,府中事由她掌管。生五子学森、六子学俊、七子学英、八子学铨。寿夫人。“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
  • 原六房王夫人(?-?)北镇县中安堡镇王绳武之女,未生养,因五夫人嫉妒,在大帅出门时骗她回老家探亲,大帅回来时五夫人称王夫人嫌大帅老,私逃回家了,大帅愤怒将王氏弃之,王氏曾多次改稼,最后嫁到黑山县蛇山子村郭家,活到84岁时仍健在。
  • 六房马夫人(?- 1975年),名马月清,人称马姨娘,奉天人,原为寿夫人身边丫鬟,生六女怀敏。一直追随寿夫人左右,在1975年病逝于台湾。 在他之前还有一个王夫人,未生育,病死。

子女

  • 八子是: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
  • 六女是长女张冠英(原名首芳,学良胞姐)、次女张怀英、三女张怀瞳、四女张怀卿、五女张怀曦、六女张怀敏。
  • 按生年月日大小排列总排行,即:首芳、学良、怀英、学铭、怀曈、学曾、怀卿、怀曦、学思、学森、学俊,学英,怀敏、学铨。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大,1898年生首芳,1925年生学铨,前后相差近30年。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