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狼人泰勒洛特纳:上师开示 2009.12.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11:53
上师开示 2009.12.05 浏览次数 1146       发表于 2010/9/5 10:21   


师: 今天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问题:修净土法门和修禅定有什么区别?

答: 方便有多门,归原无二路。

答: 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修净土法门有两条路,一条是凭自力,就相当于修禅宗的禅定。还有一条是凭他力,就是凭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往生。

师: 如果我不是修净土,念“阿弥陀佛”,而是修其他法门,阿弥陀佛会不会接引我呢?

答: 一样接引。

师: 为什么你说阿弥陀佛一样会接引呢?

答: 只要一心不乱都会接引。

答: 不管是修禅、净,还是密,都是修自己心中的净土。不管是阿弥陀佛的净土,还是自己心中的净土,都是修自性。

师: 刚才XX和XX点中了要害,但是答得不够圆满……(师未说完,一居士插入)

答: 师父在说话的时候你不要说,等师父说完了,你再说。

师: 这些都是容易“忘我”的人,支配不了自己的身口意。该进的时候,他不知道进;该退的时候,他不知道退,主宰不了自己。在这件事上如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亦复如是。既然“亦复如是”,就不可能再“他是”。“他是”就“是他”。现在我们都“是我”。你修行不就为了“是他”吗?你修他就像他。可是我们修来修去还是像“我”。

不管你信哪个教,修哪个法门,都逃不出古人所下的定义: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为归。你违背了这三条定律,皆为邪知邪见。为什么说最终以净土为归呢?并非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以净土为归。所谓的“以净土为归”,是先达到自性的清净,然后和万物融为一体,才叫“以净土为归”。

所谓的“心净则佛土净”,心若不净,你到哪里都是脏的。我有一个观点,你在这个娑婆世界满肚子贪嗔痴,你到极乐世界去也是满肚子贪嗔痴。如果你这种满肚子贪嗔痴的人都能到极乐世界,我第一个就不去极乐世界。我在这里和你们为伍,到极乐世界去还和你们为伍,那我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别说佛不会接引你,就是接引你,你也去不了。

为什么说以密为用呢?因为密讲的是身口意三业相应,三业同时起用,三业同消。修行人经常讲要有口德。何为口德呀?修行人有两种极端,但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极端。为什么说两种极端又是一种极端呢?听起来很矛盾。比如说有一种修行人,他永远都是赞叹对方,看到对方的缺点,看到对方做错了也不说,都说好的,不说坏的,他以为这就是有口德。还有一种修行人,他总是指出对方的缺点,无论看到哪里不好他都要指责。一个光说对方的好,一个光说对方的坏,大家普遍认为说对方好的人就是有口德。

实际上这两种人都没有口德。前一种人是对对方不负责任,明明看到对方做错了还赞叹他。即便不赞叹,也是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走过去了。你看到对方犯错误,造业障,不去阻拦,不加以制止,以佛教的观点,你和对方犯的是同样的错。戒律上不是有“若自做,若叫他做,见做随喜”吗?你不去阻拦,就是“见做随喜”。第二种人看到对方做错,虽然去阻拦了,但他采用的是恶口的方式。一个修行人连口德都修不好,就不要说修“身”和“意”了。耍耍嘴皮子的功夫都做不好,再具体去做,去把握自己的心态,那就更难了。

口德具体包含哪几点呢?第一是口才。所谓的口才,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发现问题的时候,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候该进而说之,什么时候该退而不说,分寸尺度都要把握到位。但是,很多学佛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甚至说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第二个是口德。并不是光随喜赞叹别人就是有口德。我们对一个人好,爱护他,对他忠诚,首先要明白忠诚、爱护必须建立在负责任的基础上,不负责任的忠诚和爱护,就是变相地陷害他。

第三个是口福。要具备口福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修行人,对衣食住行应该超越。如果你达不到所谓的“吃什么,什么香”,你没办法透过物质世界进入灵性的世界。你修来修去还停留在衣食住行上,灵性怎么能起用呢?一个人之所以能把灵性的力量发挥出来,是因为他完全掌控了自己的身口意,对衣食住行等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已经超越了。

三个“口”字摞在一起就是一个“品”——人品的品。口才、口德、口福你修好了,你就像个修行人的样子了,接下来才谈得上修道。一个僧团之所以不和谐,就是因为我们的“三个口”没有修好。你的出发点、动机是为了对方好,但是你的口德不够,你采用了激烈的方式,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所谓的“方便有多门,归原无二路”就是这个道理。不管你采用哪种方法,只要你发的心对,你的念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哪怕千奇百怪的方法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