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的战争乐视网看: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精选(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40:38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精选(六)


         
2010-10-26 8:55:14  阅读数:6  网友评论:0 (顶:0,踩:0)条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精选(六)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关于学习主题内涵的说明:

  第一,如何理解“‘政权分立”?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谈过,这里不再重复。只想强调一点,不论是十六国大乱,还是南北朝局面的形成,都是中国境内诸多政权分立的表现,不论是东晋,还是十六国,不论是汉人的南朝,还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北朝,都是同样的封建政权,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正反之别。《标准》所以不用诸如“国家的分裂”这样的表述,正是为了破除封建史家的正统观念。因为“国家的分裂”这样的说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感到西晋政权才是正统所在,西晋灭亡后,国家就分裂了,仿佛只有西晋才是国家的惟一代表,刘渊、石勒等人没有资格做天子,这不是今日倡导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时代所应持有的态度。《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修养,在这样的问题上尤其应该注意。况且,那样的说法不一定符合历史实际。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政权分之状况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是国家统一与封建割据两种因素之间矛盾关系发展的表现。比较而言,是旧的、小规模的、单纯的统一的瓦解,是新的、大规模的、更多民族的统一的酝酿的必然过程。从一个角度看是分裂因素的各种政治力量,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成了新的统一的因素。我们当然不能超越时代替历史立言,在有关天下大乱时代的内容中过早地宣布这些政权为统一势力,也不必过于强调它们的分裂倾向,最好的办法就是《标准》所使用的“政权的分立”这样的表述。

  第二,如何从“民族融合”理解这个时期的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有残酷的民族仇杀,也有轰轰烈烈的少数民族汉化运动,《标准》以“民族融合”为题,能否概括这个时期的这一特点呢?“融合”这个词有一定的褒奖含义,但这个词本义是融化而合一,是中性的。友好往来可以融合,如“和亲”或各民族间的友好联姻;战争、仇杀、压迫最后也可导致融合,如中原的汉族统治者曾掳掠鲜卑妇女为妾,鲜卑贵族也曾掳掠汉族妇女,两者都可导致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友好往来不必融合,如南北朝间曾一度友好往来,各政权间互相通使,但并不一定导致通婚。战争、仇杀、压迫也不必融合,如西晋灭亡,中原士女南迁,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曾一度实行民族隔离政策等,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各族的通婚。融合以通婚为最高手段和最后结果,到了南北朝大局比较稳定时,北朝各族通婚逐渐增多,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民族融合越来越普遍。到了后期,“胡”“汉”的差别已经很难辨别清楚。据说,隋朝皇室杨氏为胡化汉人,唐朝皇室李氏为汉化胡人,到了隋唐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各民族已经融为一体,出现了新的汉民族共同体。从这个角度看,说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最大特点是民族融合是十分恰当的。

  2.关于学习目标的说明:

  第一,三国鼎立能否表现“政权分立”?《标准》用“了解”这个行为动词,规定这是识记层次的内容。学生了解了三国鼎立的史实后是否有助于了解政权分立呢?答案是肯定的。三国时期的政权分立与南北朝时期的是同样性质的,了解三国鼎立,有助于理解整个时期的同类现象。而且,三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表现统一与割据矛盾最为典型的时期。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抓住了这个时期统一与割据的这个矛盾,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的故事在中国人民中间已经是家喻户晓,初中学生理应有所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也应该紧紧抓住统一与割据的矛盾这个核心,这样才能把握中国古代史上的这个重要现象。

  第二,如何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怎样评价孝文帝改革,怎样认识“民族融合”在民族关系中的地位?《标准》用“概述”这个行为动词,表明这是个理解层次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毫无疑问促进了民族融合,特别是他的改革措施中有改鲜卑族服饰为汉装,宣布以汉语为“正音”,逐步禁说鲜卑语,改汉姓,定门第,鼓励与汉族人通婚,禁止鲜卑人同姓内部结婚,改官职和刑律,尊孔崇儒等项内容,其中的以汉语为正音和通婚两项,在语言和血缘上消弭民族界限和隔阂,这对民族融合有直接的促进意义。我们承认他的改革的这个意义,还要指出他的改革不是出于某个杰出人物的突发奇想,这也不是单纯的民族同化政策问题,而是黄河流域统一后民族大融合发展趋势和鲜卑族社会封建化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