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园药肥事件:乾隆缂金龙袍在他手中“复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42:06


    首席记者 李龙兴 记者 杭雷

    相城区御窑社区里,一位中年男子正站在一部织布机旁,认真的指导一 位学徒制作缂丝龙袍。这个中年男子,便是日前成功“复活”了清乾隆缂金十 二章龙袍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明清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王建江。

    为首都博物馆复制乾隆龙袍

    早在2006年,王建江就受首都博物馆委托,为他们复制明朝缂丝十二章衮服,衮服制作完成后,受到社科院丝织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此后王建江再次“临危受命”,这一次,他要复制的是难度更高、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的清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

    王建江告诉记者,在接到制作衮服委托后不久,他便接到首都博物馆的委托,要其复制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这件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的原件收藏在故宫博物馆,由于龙袍原件年代久远,加上常年展出,开始出现破损的迹象,为此,首都博物馆方面希望王建江能凭借缂丝工艺,按原件的材料和工艺重新复制一件龙袍,用来代替展出的原件。

    据王建江介绍,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是乾隆皇帝接见大臣或外国使节等场合所穿的龙袍,因此这件龙袍无论是材料还是做工都非常考究。整件龙袍“卍字底”打底,龙袍的胸口是一条熠熠生辉的金龙,周身8条金龙环绕,寓意九五之尊,下摆分别是水浪、八宝立水、彩云等图案。王建江说:“龙袍有很多种,一般的龙袍都是只有上面的龙图案使用金线,而这件乾隆龙袍,除了‘卍字底’ 使用明黄线外,其余部分均使用四种颜色的金线,金线的比例占到了80%,这是十分罕见的。”

    2009年10月,王建江和另外四个学徒着手开始复制这件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历时2年零3个月,于今年1月份才正式完工。按照要求,王建江复制的龙袍分为3大6小9片,已于2月2日运往中国社科院,接受社科院丝织专家的鉴定,如果鉴定无误,专家会将这9片拼接成一件完整的龙袍。

    5万米金线重现龙袍真容

    王建江告诉记者,清朝的缂丝与明朝的缂丝工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明朝的缂丝工艺使用的金线比较粗,做出来的效果呈现瓦楞状,而清朝的缂丝工艺使用的是细金线,手感平滑,金光灿灿。

    王建江说,为了完美地复制这件龙袍,王建江光是打样就先后6次赶赴北京,与原件进行比较,才最终确定下来。缂丝工艺对密度有很高的要求,在一厘米的范围内,必须有20根经线和22根纬线,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做出来的龙袍就无法满足首都博物馆的要求。但是,由于此次的龙袍80%以上使用的都是金线,制作这件龙袍王建江用掉了10桶金线,金线的总长度达到了5万米,而金线的特点是硬度要比普通的线高出很多,不易于控制,而且所用的金线有4种颜色,一不小心搞错了,就要前功尽弃,因此这件龙袍的制作过程难度非常大。

    王建江在制作这件龙袍的时候,就曾经两次返工。王建江告诉记者,第一次返工是在制作八宝立水图案的时候,由于这部分图案要用到不同颜色的金线,在制作过程中,王建江用错了一条金线,结果导致颜色排列与原件出现了偏差。而第二次返工,则是在制作最终的龙图案时,龙眼部位的缂丝密度不对。尽管两处都是极细微的偏差,但是一丝不苟的王建江还是进行了返工,确保做出来的龙袍不存在偏差。

    整件龙袍的制作要经历18道工序,而最难的地方在于,这件龙袍是分9部分进行制作的,9片分别完工后再拼接成一件完整的龙袍,因此各部分上的图案也不能出现偏差,否则拼接后整件龙袍的图案也会出现偏差。

    缂丝工艺凝聚六代人梦想

    早在清朝时期,王家就开始从事缂丝制作,是名副其实的缂丝世家,传承到王建江已经是第六代。

    据王建江介绍,他们缂丝世家的前三代传人都是清廷匠师,第一代传人王金定就专做宫廷龙袍补子等缂丝,第二代传人王新亭更是曾为慈禧太后缂制过八仙庆寿袍和霞帔等物,而第三代传人王锦都的作品《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拿到金奖。

    随着时光的推移,缂丝工艺在民间几乎失传,作为王家的后人,王建江和父亲王嘉良承担起了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王建江1976年开始跟父亲到浙江一带学习缂丝技术,1979年进入吴县缂丝总厂工作,多年来靠着自己的努力钻研和父亲的悉心指点,王建江的缂丝技术已经炉火纯青,2006年和父亲合作的缂丝龙袍获得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

    2010年8月12日,王建江父子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主要针对考古出土文物中,辽、金、元时期早已失传的缂丝品种的缂丝工艺进行研究,发掘失传技艺,弘扬中国的纺织文化。如今,王建江已经收了几名学徒,将这门凝聚了六代人梦想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