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洋流有关的电影:从历次供给紧松“拐点”看大豆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18:09
3月份以来,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和大豆供给担忧的增加,大豆期价快速攀升。自3月2日算起,此轮美豆上涨幅度已高达37.5%。尽管大豆供给隐忧已经成为市场热点话题,但我们也要看到,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2009/2010年度大豆供给相对宽松,大豆供给紧张有望在2009/2010新作物年度中得到改善。当前大豆供给处于紧松轮换的“拐点”上,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情况,研究这些年份的大豆行情,有助于我们判断2009年的大豆后市。
  1.大豆供给由紧至松“拐点”年份的确定
  数学上将函数由增至减或由减至增的变化点称为拐点,本文借用数学上拐点概念,定义供给紧松“拐点”年份为大豆库存由减至增的年份,在此年之前库存从高位减小,此年之后库存从低位增加。2009年是美豆供给的“拐点”年份,处于大豆供给由宽松到紧张再到宽松的节点位置——陈豆的供给紧张、新豆供给宽松。
  根据本文定义的口径,结合上图并且剔除掉库存消费比高于20%的年份,确定以下年份为大豆供给紧松“拐点”年份:1973、1977、1984、1989、1994、1997、2004共7年。
  2.大豆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走势分析
  上面7年的共同特征是大豆基本面处于紧供给向宽供给的过度之中。将这7个年份的大豆行情进行季节性分析,得出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大豆走势特征(如下图):年初开始反弹,上半年达到年内高点,随后期价走低。
  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大豆走势图
  
    
  
  上图显示的是这些年份大豆的总体走势,下面对各年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大豆供给紧松“拐点”年份行情分析表(共7年)
  
    
  在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7年中,高点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但是各年走势与上图显示的总走势基本一致。行情最高点全部在上半年,其中5月份最多。大豆紧松“拐点”年份的行情走势是由大豆特殊的基本面情况决定的。上半年市场热炒大豆的紧张供给导致期货价格走高,从5月份开始,USDA公布新豆供需平衡表,新豆的宽供给初露端倪。6月底USDA公布当年美豆种植面积,为新年度大豆供需状况奠定基调。由于期货会提前反映市场的利多或利空影响,因此年内高点会提前到3月底至6月初,随后宽松的基本面导致大豆期价回落进入振荡区间或下行通道。
  对于受紧松供给双重影响的月份来说,到底哪种影响起主导作用可通过大豆7月合约与11月合约的价差判断。7月与11月合约属于不同的大豆作物年度,一般而言,如果二者价差变大,则说明陈豆紧供给担忧的影响较大;当价差缩小时则说明新豆宽供给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发现,所有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7月与11月价差都会先扩大再缩小,价差扩大伴随行情上涨,价差缩小通常伴随行情下跌。下面以距目前最近的两个紧松“拐点”年份说明这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一条基本的经验判断:一般而言,在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3月底至6月,大豆期价通常会涨至高位,随后由于新豆宽供给日渐明朗,期价回落或振荡;期价回落或振荡一般从7/11价差开始缩小时开始。若USDA的最新报告公布的2009/2010年度大豆供需情况与现实吻合,那么2009年的大豆基本面就与上述7个年份非常类似,这对判断2009年大豆后市是非常有意义的。
  3.大豆后市研判:追涨风险大于收益
  美豆库存减少、南美大豆减产、中国需求强劲和种植进度延误是最近大豆市场炒作的热点。然而逐一分析以上的市场热点,结合历次大豆紧松轮换年份的一般走势分析,笔者认为大豆后市追涨的风险大于收益。
  一是按照USDA预测,美豆2009/2010的库存消费比将从本年度的7.2%提高至12.5%,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将提高到22.4%,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在即将到来的新作物年度,大豆基本面是偏空的。二是南美大豆减产的利好消息已经被市场消化。三是经过此轮大豆上涨以后,油厂压榨利润开始回落,按目前的大豆港口分销量计算,进口大豆压榨已经开始亏损,“中国需求”因素将会减弱。四是由于大豆播种期较玉米晚,近期因雨水耽误的玉米可能改种大豆,2009/2010年度美豆面积可能会高于预期,这是新年度大豆的又一利空影响。
  2009年大豆走势和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走势对比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大豆走势与历次大豆供给紧松“拐点”年份的走势较为吻合。近期美豆7、9月合约之间的价差开始回落,5月19日收盘价价差167美分,盘中曾高达到172,现在缩小至135。大豆当前的价位处于2009年以来的高点,该价位已经弱化了美豆需求中的“中国因素”,并且导致南美出口升水回落。大豆的紧供给有望在新作物年度变得宽松,结合历史走势,笔者认为大豆后市上涨空间有限,目前价位继续追涨的风险大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