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港版:中国崛起之路——总结2011,展望20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0:58:08

 【金鸿评论】要过年了,总结一下2011年的形势,顺便展望一下2012。过年的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政治的,经济的,金融的,国际的,国内的,都有一大堆,所以这篇文章写起来会有点乱,我尽量搞得系统一点,算是送给朋友们的新春贺礼,祝大家春节愉快,万事如意!

 

【金鸿评论】首先,我们先看一下2011年发生过的几件大事:“阿拉伯之春”,卡扎菲之死,制裁叙利亚,日本核危机,欧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占领华尔街”,拉登被击毙,美巴关系恶化,奥巴马“重返亚太”,把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在外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

在我看来,这些大事的发生是有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大体上可以这样描述一下:

美国实力的严重削弱引发了美国债务危机和“占领华尔街”运动,相关国家在中俄欧三方的支持下组建了把美国排除在外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由于无法维持以两场反恐战争为标志的全球扩张行动,奥巴马政府只好击毙了拉登,准备进行战略收缩;

对美国来说,最大的敌人是中国,为了逼迫欧盟配合美国对付中国,美国主动挑起了“阿拉伯之春”,被动的配合着欧盟搞死了卡扎菲,无奈地引爆了欧债危机,但是,欧盟还是不敢配合美国人用金融工具抢劫发展中国家,也不敢实质性的制裁伊朗,甚至不敢帮助美国推翻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美国的全球战略越来越被动,无奈之下,美国只好将矛头对准了中国,继希拉里“重返东南亚”之后,奥巴马也要“重返亚太”了,标志性的动作是美国开始在东亚强推TPP,拆解“10+3”;

“重返亚太”只不过是个障眼法,这个哄不了哥哥我,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中东,地球人都知道,美国实在也没有办法把伊朗给收拾了,只好打起伊朗的盟友叙利亚的主意,可是,叙利亚也搞不定,美国只好再打保障伊朗安全的重要通道——巴基斯坦的主意,北约武装直升机空袭了巴阿边境的军事检查站,炸死了24名巴基斯坦士兵,巴基斯坦政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切断了北约补给线,中国力挺巴铁,美巴关系近乎绝裂,到现在北约补给线已经被关了快两个月了,美国却毫无办法,只好放风考虑重启朝核会谈,缓和一下局势;

日本核危机是天灾加人祸,闹地震是土地爷的事,可是,控制核危机是日本人的事,如果最初日本人能大方一点,事情不会闹到这一步,现在,半个日本毁了,美国去了一个经济上的对手,中国欧盟也乐观其成,大和民族这回真和了。

 

【金鸿评论】美国实力的衰弱说到家就是经济萎蘼不振的结果,美国经济现在是积重难返,它的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与储蓄严重失衡,次贷危机发生以前,美国的储蓄率是发达国家当中最低的,经常项目又是长期赤字,美国一直靠借钱日子,欠债总归要还的,有借有还才再借不难,不然借到一定程度就借不到了,美国人就是有办法,借不到钱我就开动印钞机解决问题,这就是量化宽松政策。印钞机不是白开的,代价巨大,现在美元霸权非常危险,这就是后果。

其次,美国经济空心化太厉害,贸易赤字严重,美国国内经济的支柱就剩下IT、军工、金融和房地产了,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三大汽车公司要集体自杀,靠着修理丰田才缓过劲来,这两天老牌的柯达也要完蛋,仔细看看,又是他妈的尼康、佳能的错,小日本估计又要倒霉了,这些都是美国制造业要完蛋的例子。美国的金融业也顶不起来了,都在忙着去杠杆化,房地产也成了累赘,军工又在被中国赶超,什么F22、F35、TMD,都成了浮云,美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就是那个啃了一口的烂苹果,不过,我也不看好这个玩艺,它太独了,估计下场跟苹果电脑差不多,如果IT业也不行了,美国还剩能啥呢?美钞!奥巴马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想“再工业化”、“出口倍增”,这玩艺哪有那么容易?创业容易败家难,都败成这样了,还有希望吗?除非把欧洲和日本经济搞残武大郎个子高不高要看他的伙计有多高。

第三,政府赤字严重,拉登成为名人之前,美国的国债只有5万亿,拉登就义之后,美国的国债变成了15万亿,超过了美国GDP的100%,美国还在步入老龄化,吃饭人多干活的少,谁来挣钱还债?挣不到钱就得抢,抢发展中国家又抢不到,美国人的好朋友欧洲人也缺钱,也想借债,没办法,先把欧洲人搞扒下再说吧,不然能借到的钱不够花的,如果顺势把欧洲经济搞垮了,还能少个对手。日本就不用担心了,广场协议以来,日元就开始连续升值,27年来一共升值了5波,最后一波是从次贷危机爆发后开始的,强大的升值压力逼迫着日本企业外迁,发达国家里面经济空心化最厉害的就是它了,日本的国家债务又达到了GDP的200%,虽说它有三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是世界第一大债权国,有什么用呢?一旦日本真不行了,海外资产肯定被人瓜分了,就象美军从伊拉克撤退时剩下的军火一样,除了送人的,都当白菜卖了,美军在阿富汗的军火不也开始送人了吗?连希腊都沾光了。

综合一下,由于经济空心化,实业不行了,次贷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资产价格下跌严重,老百姓的家庭财富缩水,不得不减少消费,美国股市为什么一直不跌?如果股市也跌了,美国人的消费更成问题,经济更不行,现在股市只能死撑着,就算内伤加剧也顾不上了,前几天美国人不是还想把房价也拉起来吗?目的只有一个,透支资金拉动消费,这跟吸毒没啥区别。政府赤字严重,内需不好拉了,再加上贸易赤字严重,国内失业率高企,老百姓日子不好过了,就想闹事,想来想去,让他们日子没法过的人都在华尔街,占他们的老窝去!于是乎,“占领华尔街”运动起来了。奥巴马还想连任,经济又搞不起来,想发债共和党还挡着不让发,没办法,讨好选民吧,华尔街的乱局奥巴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老百姓出怨气,美国国内上流社会矛盾也激化了。

 

【金鸿评论】美国经济不行了,欧债危机在深化,日本也要完蛋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就靠不上了。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到9月份,美欧日韩市场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44.21%,这个比例挺高。应该说,十年来中央一直在调整,这个比例也一直在下降,很不容易,但是,现在西方国家真不行了,时不我待,调整速度必须加快,不然中国经济也会陷进去。

2012年1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说,目前已经圈定了30个国家作为外贸多元化战略的重点突破市场,力争到2015年与这些国家的双边贸易额提高三个百分点。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这些国家包括印度、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一些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国家。

过去,中国外贸过度依赖欧盟、美国和日本,中国出口的东西都是低端产品,靠巨贸顺差拉动经济,环境代价超级大,老百姓还得不到实惠,那些洋鬼子赚了我们的便宜之后还嫌我们的顺差大,要求人民币生值,减少顺差,他娘的,赚了便宜还卖乖,真是岂有此理!你们不是赚中国出口多吗?以后不卖给你们了,以后我们把主要的出口市场变成东盟、非洲国家、拉美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我们出口高档货给他们,进口资源,行不行?我们不顺差了,我们逆差,出口人民币,赚铸币税,这样总可以了吧?

当然,扭转形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也是一堆一堆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着哪些严重的问题。

 

【金鸿评论】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问题。

毛主席建国以后,执行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全国人民收入都差不多,要穷一块穷,不要说当时没有东西可贪,解放后再穷也比解放前经济好,国民党人不是照样花天酒地?邓小平上台以后,开始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江泽民时代,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不得已把房地产业做成了经济支柱,房价十年大牛市,加速了财富在国内各阶层之间的转移,什么是阶层?就是阶级。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弱势群体出现了,弱势群体主要是些什么人呢?工人,农民,农民工。

中国的贫富差距有多大呢,还是看数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几个月前出版了一本书,名叫《国民收入分配困境与出路》,里面有些数据对于我们了解情况有用处,我照扒一下给大家看看:

在按收入法核算的GDP数据中,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2.8%下降2007年的39.7%,降幅13.1%,企业利润从22%大幅上升到31.3%,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对劳动者非常不利。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越来越低,中国的收入差距是越来越大。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城乡差距:1985年时,城乡居民收入比是1.86∶1,2010年是3.33∶1,远远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

地区差距:2009年,单看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值,全国最高的省份和最低的省份是1:2.4。

行业差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做过统计,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到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其他的福利待,实际收入差距在5到10倍之间。

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16,绝对公平,1990年是0.35,比较不公平, 2000年是0.412,不得了了,从那以后,国家统计局就没有再公布过基尼系数,有专家估计,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已经超过了0.50。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就越来越小,这是必然的,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小于穷人,就是说,越有钱的人,消费的钱占他年收入的比例越小,这个很好理解,一个人一年挣两万,一年内这两万可能花得一分不剩,100%消费了,一个人一年挣两个亿,撑死他也就花两千万,10%,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想拉动消费,不能靠有钱人花钱,要靠穷人花钱,要充实“中产阶级”队伍,而不是鼓励有钱人的奢侈消费,他们的消费,金额大却没有规模,他们人数太少了。

有的人认为,国家统计局就会造数字,不说实话,共产党都是骗子,在这一点上,那位跑到大陆讲一天课就赚15万的教授喊得最凶,他根本不懂经济,张嘴就喷,他的课我现场听过,硬着头皮坚持了两个小时,实在听不下去就走了,说话太不负责任,误导人,他的课,讲一天15块钱都不值。

数字造假问题在哪个国家都有,美国造的也不少,它这两年的就业率数字没有几个是真的,有些场合有些数字必须得艺术加工一下,这是稳定人心的需要,跟我们过日子有时候不得不说假话是一个道理。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个人拿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去做生意,结果赔了不少,家人这时问他,赚了多少呀?他要说实话,家人还不急死?他一定会说,小赚一点,我再加把劲,争取多赚一点,改善一下你们的生活。这种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管理国家跟过日子没有区别的,不要以为管理国家就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我们真正要关心的是,数字出来之后执政的人在干什么,是继续犯错,还是在努力扭转局面,这才是关键。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它的错,它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否则就要挨骂,就可能倒台,所以,它必须面对现实,承担一切责任,如果真倒了台,就永远别想上台了,俄罗斯的共产党就是个例子,这跟美国的两党制不一样,共和党人小布什干砸了民主党人奥巴马上,奥巴马干不好,共和党骂他一顿再想办法把位子抢回来继续干,当年共和党发动两场战争搞下一个烂摊子的事就没人追究了,当然,这个东西也没法追究,人是你们这些选民自己选上来的,你们自己看走了眼怪谁?都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负责任!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就体现出来了。

现在,美国和欧盟、日本的市场已经靠不住了,中国经济还想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只能依靠内需来拉动,特别是消费。可是,老百姓没钱,消费什么?要想增加消费只有一个办法,改革收入分配体系,缩小贫富差距,这是增强“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的唯一办法。

再说了,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公平,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不患寡,患不均,古今中外,盖莫如是,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中国也必须得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了。

这个问题中央也早就看到了,收入分配改革也不是喊了一天两天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里面都有。这几年,无论是给退休工人长工资,各地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发改委提到的“五年收入倍增计划”,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都是这个目的。具体的手段新闻上说了也不少,谁要是关注这个就多看新闻好了,我就不多废话了,在这里,我只提三个注意事项:

第一,提高收入不能只从绝对数值上提高,相对速度也要提高,也就是说,居民收入的增速度必须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才行,特别是CPI,必须跑赢,连CPI都跑不赢,老百姓怎么活?

第二,改革收入分配体系,就要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现实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所以,大家要有耐心,相信胡温,相信他们的政治智慧和手段,相信我们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第三,现在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期,国内外环境都不好,企业生存压力很大,增加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是好事,但是也有个麻烦,就是这样会造成企业的成本上升,如果这部分成本提高的太快,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企业破产,企业都倒了,经济就毁了,当然,不提高是绝对不行的,这个矛盾如何化解呢?办法只有一个,允许企业提高产品出厂价,转嫁一部分成本,也就是说,我们要允许物价适度上涨,只要大家的收入都跑赢了CPI和GDP增速,我们就获益了,就该知足了,所以,只要收入涨得快,5%的CPI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金鸿评论】中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三个作用:第一,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管有工作的,没工作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社会稳定才会有可靠的基础,按照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说法,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消除革命而付出的成本。生活没保障的人是会造反的。第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该教育的才能教育好,该培训的才能培训到,劳动素的素质才能有保证,我们才会有足够的人才来发展经济,建设家园,创造文明。第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大家花钱消费的时候才没有后顾之忧,这是建立“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很广泛,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都是,当前,要发展经济拉动内需必须解决的是社会保险问题。社会保险应保尽保了,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花钱消费的时候就不会有后顾之忧。我们都知道,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是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敢花钱,消费才起得来。

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医疗卫生支出4804.1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130.62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376.88亿元,三项加起来占到了全国财政支出的18.1%。最近几年,政府在社保方面投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是事实,我们要承认,但是,这个比例还是低于其他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中央政府还得加把劲才行。

 

【金鸿评论】明天就要过年了,简单总结一下我从2010年9月份重新开始写文章以来做过的一点经济方面的预测情况,这些预测具体在那一篇文章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找。

1、2010年10月:只要中美两国不撕开脸皮,人民币就会缓的升值,2011年美国会攻击欧元;

2、2010年10月至2011年初:房价一年后一定会降,如果房价不降,调控就会持续下去,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直到房价下降为止;

3、4月份:预测中国股市即将见顶;

4、5月初:拉登死后,预测美元指数见底;

5、6月份:预测欧元即将被攻击;

这些方向性的、也可以说是战略性的预测都成功了,能同时正确的预测多个不同层面的经济指标的走势转折点,我很高兴,因为判断这些东西对于做投资决策来说是致命的,不管是金融投资还是实业投资。

以前写的文章中还有一部分没有验证的预测,比如2012年2月左右希腊被踢出欧元区,中国股市见底,7月份美国QE3等等,这些判断会不会成真的,一起观察吧。当然了,也有些细节性的预测是错误的,比如上个月写的关于存准金率下调的预测,现在看来,在欧债危机阶段性结果出现以前,央行不会轻易用下调存准金率这种方式大规模放水,只会用逆回购和贷款之类的办法小股的放水。

其实,预测的正确与否不是最关键的,局势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普通人所能得到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做出错误的判断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有问题,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不断总结、修正自己的判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才是最重要的。

【金鸿评论】第三个问题就是高房价问题。一说到房价,很多人是苦大仇深。为什么《非诚勿扰》那么火?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多人因为买不起房子而结不成婚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这些年独生子太多,从小娇生惯养,个个眼里都是只有自己,太挑剔,总感觉这个配不上自己,那个也相不中,好歹遇上个满意,要么人家结婚了,要么人家又相不中他,这两个原因导致了这么多剩男剩女的出现。教育问题不能靠书本解决,甚至老师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家长的身体力行和社会大环境的熏陶才是关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然毛主席为什么要说“向雷锋同志学习”呢?那是主席在竖一个榜样让大家学着做好人,负责任。社会大环境改不了,教育问题无解,这个问题不多说了,说房子。

 

【金鸿评论】2002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加速,“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每年提高0.8%。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业自然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不过,现在这些机会都被搞得不象机会了,因为房价涨得太快太高了。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负面作用极大。本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机会是城镇化提供的,可是高房价弄得老百姓买不起房,想进城的进不了城,进了城的安不下家,这不是添乱吗?高房价还压得老百姓不敢花钱,社保体系又不完善,还得留养老钱、救命钱,几个事一齐压,消费率从2002年开始一年不如一年,大家都知道,房价真正开始上涨就是从 2002年开始的。

高房价还有几个负作用,比如,盖房子利润太高,许多制造业企业都不干正经事了,也跟着盖房子去了,海尔和联想就是例子,这怎么行呢?盖房子能盖成世界强国吗?就是盖金字塔也不行呀。再比如,因为这一行利润高,员工待遇好,很多人才都跑到这一行来了,这对经济长远发展也没好处,这跟美国的情况差不多,因为金融业赚钱多,很多优秀的人才都跑到华尔街去了,结果,搞实业的优秀人才就少了,中国和美国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房价不降,老百姓就不敢花钱,当然,这个降指的是相对意义的降,原来50年的收入买一套90平的房子降到10年的收入买一套就可以了,在这期间,房价要降,收入也要涨,大家各让一步。房价降下来了,社保体系完善了,老百姓就敢花钱了,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就建立起来了。过去,有的开发商认为,如果调控狠了,银行会比企业先死,所以不用怕,其实没那事,银行肯定有人救,开发商就要自求多福了。

 

【金鸿评论】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严厉的宏观调控是有利的,但是,有一个大麻烦必须处理好,就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

“土地财政”问题的出现,说到家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最近十几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收入与支出的比例严重失衡,地方与中央的收入比大约是4:6,支出比大约是7:3,地方政府是花钱多进钱少,中央呢,进得多花得少,所以,地方上不得不挖空心思弄钱,“跑步钱进”就与这个有一定的关系。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太大,他们又有一堆任务要完成,有些混蛋还想捞,还想贪,木有钱怎么办?加税是涸泽而渔的行为,也不利于个人升迁,不出政绩嘛,所以能不用就不用,还是通过“经营城市”卖地捞钱吧。

中国社科院去年出版的中国房地产蓝皮书里面有这么几个数字:“十一五”时期,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额加起来超过了7万亿人民币。粗略算一下帐,如果“十一五”期间卖掉的房子是5000万套的话,每套房子的地钱平均起来就值14万,2010年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5919元,城里人19109元,平均一下撑死14000,14万比十年的收入还多,我还是按2010年的收入算的,如果按2007年呢?就更可怕了。卖地收入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 2006年是38.9%,2010是65.9%,快三分之二了,绝对的财政支柱呀,可以确认,一旦不能卖地了,有些地方政府是要断炊的。

 “土地财政”的弊端是非常大的。既然卖地是主业,那么保护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就扔到脑后去了,强拆事件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开发商买一块地可以用40年到70年,地方上干一届是5年,5年的任期把50年的收入都透支了,这是标准的借债行为,对地方上的长远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你把地都卖光了以后,下一任吃什么?

按道理说,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分配关系应该调整一下了,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方上乱七八糟的事太多,看看新闻就知道,中国每天出多少笑话,在这样的情况下财税分配这一块根本不敢改,但是,如果不改的话,房价暴跌以后地方上的资金缺口也是个大问题了,地方上缺钱了,地方融资平台上的巨额债务中有会有相当一部分很难保证按期偿还了。

去年审计署公布过,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地方上的贷款一般都是用土地抵押的,相当一部分贷款还得靠卖地来还,如果房价跌了,地也就不值钱了,贷款偿还是个大问题。某些省的地方债务加起来不比希腊这样的国家小,如果真出事了,中国式的希腊债务危机有可能出现,这才是大麻烦。胡温真是不容易呀,六十四头的麻烦要解决,唉。

 

【金鸿评论】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对明年的房地产调控和房价走势做出如下判断:

1、房地产牛了十几年,熊个十年八年的很正常,任何对房价重回牛市的幻想都是不现实的。不管什么东西,有涨就有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个现实要面对。

2、2012年一线城市也跌不太多,估计最多三成,少则15%,如果再跌得狠了,银行问题不大,个人按揭这一块风险可控,地方融资平台偿还是个大问题,地方政府顶不住了就会影响地方投资,进而影响经济稳定,这是大事,所以,跌到一定程度中央肯定会睁一只眼闭一眼,默认地方政府适度松绑自救,估计松绑的时间在三至四月份,但是,希望开发商们能明白一点,放绑是为了给地方融资平台松绑,不是为了救你们,抓住机会赶紧出货,保命要紧,另外,再请大家注意一个词,是“适度松绑”,一松了之是不可能的,不要抱幻想。

3、欧债危机阶段性终结以前,房地产调控不会松绑,道理嘛,跟打压股市一个样,楼市里面是有大量热钱的。

    4、如果美国的QE3出来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会跟着加码,确保压住房价,否则就两年的辛苦就前功尽弃了。

    5、当前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的确不合理,但是一时半会改不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下面的贪官太多,一时半会抓不干净,财税改革不得不延后,钱抓在中央的手里更安全一些。地方政府光靠卖地过日子不是办法,房产税这一块2012年应该会把摊子铺得大一点,要让地方上慢慢把习惯改了。

6、中央和地方上的财税分配方面改革的速度跟反腐行动的进展有直接的关系,反腐在先,改革在后,这是正确的做法。

 

【金鸿评论】写到现在看来,这篇文章要打持久战了,三节五节根本搞不定,已经写了快一万四千字了,好象还有至少40%的内容要写。由于特殊的原因不能回家跟父母一块过年,这几天也没别的事,好好弄弄这篇文章吧。下面插一点别的内容。有朋友问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说,养老金暂无入市计划,还是否按我之前说过的在年后入市?既然我年前说过年后可以入市的话,这事得负责任,在这里我就把这个事说一下,算是个交待。

第一,尹的话与前几天国际层面发生了一些事是有关系的。

1月19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说,美国准备开启朝美关系的“新篇章”,巴基斯坦方面马上传出消息,考虑重新开放北约的粮道,不过北约得交点买路钱。这两条新闻的意思是什么呢?美国为了防止在对付伊朗的时候朝鲜出事搞事,准备在半岛方向让步,重启朝核六方会谈,稳定东北亚局势,全力在中东突破。稳定东北亚局势当然是中国愿意看到的,但是,东北亚稳定的同时伊朗安全必须得到保障,所以巴铁表态,你交钱,我让路。如果北约交钱了,就意味着美国愿意妥协,不再继续找伊朗的麻烦,所以,伊朗驻联合国大使马上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话不是政府的人说的,是军队那帮家伙在瞎叫唤。伊朗也愿意息事宁人。

如果伊朗的事稳住了,那就意味着欧元区要出大事了,美国不搞伊朗只能搞欧元区,这是必须的,所以,欧盟马上说,准备对伊朗石油和银行业实施空前强硬制裁的,欧洲人也怕被人分了家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前警告一下欧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怎么警告呢?养老金暂不入市。如果养老金入市,就意味着这回股市快到底了,救命钱我们是陪不起的。如果欧盟不识相,中国股市就会继续跌,反正里面有欧洲人的钱。

我提醒大家注意两个事,2010年的大底2319点是7月2号的事情,在这之前的6月份是希腊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而且,2010年7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比6月份减少了。搞经济金融研究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这两点跟目前的情况很相似。其实,我10月10号写过一篇没有发表的文章,预测到中国的外汇会减少。这篇文章写完之后十几天,央行就公布数字,说中国的外储减少了。

关于尹成基的答记者问,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有人问,南方某省已把千亿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准备在 2012年第一季度展开投资运营。尹说,“我不知道,如果真是这样,我应该能够知道”。这句话说的很圆滑,很有技巧性,常规来说,“我应该能够知道”,但是,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况,“不应该”的事情发生了,我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呢?我感觉没问题。

第二,炒股投资不是个简单活,没有技术的人建议你离得远一点。

什么时候介入,决定性的因素是很多的,一个亿的资金和一千万是不一样的,跟十万更不一样。现在的股市,一般都是做多,融券的很少。既然是做多,那就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去。什么地方算合适?如果是上亿的资金,个股准备筑底的时候就要开始进,一天进五六十万,用几个月的时间建好底仓,如果只有几万块钱,个股一开始筑底你就进去了,一定会被磨死,只有筑底完成之后拉一把震仓(进一退一或者进二退一)的时候进去最合适。

股市2012年不会有大行情,所以选股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做错了股,有些股是有机会的,这几天我粗粗看了一下,超级大盘股不算,50亿以下盘子的个股中,有一两百支已经开始筑底了,非常有投资价值的有三四十支的样子,当然,还有一部分股票是没有机会的,那些没有机会的票,杀跌空间还大着呢,如果进了这样的股票,今年股市行情来了的时候,它不会跌多少,但也涨不动,行情一结束它比谁跌得都快,要是套死了可能一两年都不见天日。大资金一定要注意,一定不要做反了方向。做对了方向,就是赚多少的问题;做错了方向,就是死多惨的问题。

大盘见底的时间未必是固定的,它是随着局势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说来,2月份就差不多了,可是,真出现了变故拖到了3月份,对不对呢?现实永远是正确的。万一极端的事情出现了,一口气跌到1800点了,有没有可能呢?也有。所以,我再提醒一遍,炒股一定要懂技术,如果连大盘都看不懂,个股就更看不懂了。炒股票的人一定要做到管住自己的手,该买的时候不要怕,该卖的时候不要贪,买了被套了不要慌,卖了又涨了不要急,这样才能够稳定地获利,如果做不到这两点(懂技术,管住自己的手),你一定会亏,而且亏得很惨。

从内心来讲,我不喜欢股市。凡是投机的地方,都是在赌博,都在助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这些东西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好处。

【金鸿评论】第四个问题是 “三农”问题。当年有一个命题,叫“中国革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现在看来,中国改革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农民问题。这些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展顺利,可是农业现代化一直没有实现,“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三农”问题说到家是个利益分配问题。2010年版的中国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1978到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从1:2.57 扩大到了1:3.33。相对于城里人来说,农民享受到的改革开放成果更少。

 应该承认,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胡温是花了大力气的。“为应对入世对大豆产业的冲击,我们从2002年开始首先对大豆实行良种补贴,当时资金只有1个亿。之后,逐步把良种补贴范围扩大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花生等作物以及生猪、奶牛等畜禽良种,形成了良种补贴体系,2011年良种补贴预算资金达到220亿元。2004年改革粮食补贴政策,由补贴流通环节改为种粮直补,同年实行了农机购置补贴,2006年开始实行农资综合补贴。农业“四补贴”从无到有,补贴范围和规模逐年加大,补贴方式不断完善,2011年规模达到1406亿元。2000年中央作出了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决策,率先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份的部分县市开始试点,然后在全国全面推开。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结束了延续2600多年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00多亿元。减税和补贴两项合计,农民得实惠2700多亿元。此外,为了有效抵御开放后的市场风险,先后出台了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制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以及其他专项补贴政策。下一步还将出台重点针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支持政策。”这段话出自《入世十年与中国农业发展》一文,作者是韩长赋,我们的农业部长。

中央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这么大,依然没能解决好“三农”问题,为什么?因为农民都在单干,粮食大部分都是自己吃,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的地太少,没有规模可言,自然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这里,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一个,水利问题。我们都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中国水利的情况如何呢?看一段记者报道:

“水利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有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至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山丘区、牧区水利和节水灌溉发展滞后。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农田水利设施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状况令人堪忧。在上述现象中,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最为突出——即在全国不少地方虽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到位,但由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管理的薄弱问题影响到农田水利作用的发挥。”

这是2012年01月06日《经济参考报》上的一篇文章里面的内容,文章的题目叫做《半数以上耕地水利建设滞后,成农业发展硬伤》。中国水利的现状与几十年以来水利投资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的下降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水利设施属于公共产品,社会效益非常高,经济效益却很有限,投资这个东西不赚钱,农民外出打工也比修水渠赚得多,工作还轻松,农民也不愿意干,反正种庄稼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国家大规模的投资,农民也不一定愿意参与。农民不参与,这算什么事?

2011年10月12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十二五”期间水利的总投资会达到18000亿元左右。“十五”时期水利建设投入是3625亿元,“十一五”时期翻了一番,7000亿元,现在又要再翻一番还多,看来,中央是铁了心在水利建设上花大本钱了。中央有这个决心当然是好事,这样做既能保障农业生产,也能稳定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如果农民不热心参与单靠政府投入能解决好水利问题吗?这毕竟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们不能忘了,现在农村正在用着的那些“老化失修”、“破坏严重”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是在人民公社强大的组织能力下发动农民利用农闲季节完成的,政府投资只占一部分。

再举个例子,由于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农村人的文化程度又比较低,做事喜欢跟风,所以,什么东西涨钱种什么,什么东西不值钱了就都不愿意种了,猪肉也是一样,肉一贵,一窝蜂地养猪,猪肉不值钱了,猪圈也就都空出来了,这种做法在股市里叫做“追涨杀跌”,结果只能是买在高点,卖在地板上,所以,谷贱伤农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也得把农民联合起来才行,单干的农民是永远不可能真正富起来的,只能靠补贴。适度的补贴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不过,过度的补贴就成了养懒人了,肯定是不行的。

通过这两个简单的小例子可以看出,,变农户的个体经营为集体经营是多么重要,可是,这是个政治问题,改变起来最麻烦,通过城镇化渐进性地解决问题能解决多少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倒是觉得,多培养几个吴仁宝、王宏斌式的基层干部也许效果更好一点,有了好干部,先把村办企业搞起来,再把土地集中起来经营,树一批榜样,也许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反正是下面自发的嘛。

 

【金鸿评论】第五个问题是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问题。什么是生产要素?就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人力,资金,土地,水,能源,矿产资源都是。西方经济学家们还给它加了一样,企业家。我就想不明白,企业家难道不是人吗?企业家要单算,那技术人员是不是也要单算呢?科技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产品基本上都市场化了,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行政干预得比较少,可是,生产要素定价却一直实现市场化。由于生产要素价格没有反应供求关系,引发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

举个例子吧。在人民币大幅贬值到8块6以后的十几年里,工人的工资就没怎么涨过,特别是外资企业,多少年来一直原地踏步走,就像麦当劳,它是1991年进入中国的,员工工资17年就没涨过,直到2007年才第一次给员工涨工资,涨了30%。珠三角的那些搞加工贸易的外企情况也都差不多。由于劳动力价格太便宜,中国货自然便宜,在国际上就有竞争力,MADEINCHINA卖遍了全世界,结果呢,中国出现了巨额的贸易顺差。这些顺差是不是好东西呢?要说完全不是好东西那是傻子,可是,这些顺差都是些花花绿绿的外币,人家一贬值,我们的外汇储备就缩水,只要缩水1%,我们就得丢300亿美元,够武装三个航母编队的,我们亏不亏?

再举个例子,由于水、电、煤等资源的价格一直被压着,环保管得也松,中国形成了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污染了我们的环境,破坏了我们的家园,那些给我们带来麻烦的企业也没得到多高的回报,甚至赚的利润还不够治污的,是不是太可怜了点儿?

压住要素价格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有速度不代表有质量,就算仅仅把环境成本一项算进去,用绿色GDP代替GDP,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会那么快吗?恐怕某些地方会变成负的,这样的增长能算发展吗?而且,我们中国人没日没夜的拼命干,得到的却是低收入、低保障和低消费!这对我们公平吗?当然不公平。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转型,我们必须转型!

“经济转型”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了,收效一直不大,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国际形势不允许。要知道,决定现在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体系是两场世界大战较量的结果,想改变它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三年多了,美国的经济情况越折腾越差,美国新保守主义者制定的全球战略已经彻底崩溃了,以杀死拉登为标志,美国开始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这些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一直在上升,2012年美国经济又要探底,美国探不了底欧洲就得探,虽然这种情况对中国外需加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很不利,可是,美国的衰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绝佳机会,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必须得抓住。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金鸿评论】下面再说一下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和前面提到的五个问题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这六个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体系。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就要有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强大的国防,现代化的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繁荣的文化,我们要进口各种矿产和资源,输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人民币。在实现这些目标,工业是保障,搞工业(也包括服务业)的人从哪里来?农村,通过城镇化把大部分农村人变成城里人。有了先进的工业,军事力量自然就上来了,国防也就没问题了。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基础,只有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业才有竞争力,粮食供给才有保障,留在农村的那部分农民才能充分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又需要工业、农业和服务提供相应的条件,它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国家实力增强了,文化自然容易繁荣,为什么好莱坞的片子卖遍全世界?它们真就拍得那么好?它们宣扬的东西真就那么对?不是,大家喜欢看,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韩剧也是一样的道理,整天罗里吧嗦漏洞百出,依然有很多人喜欢看,不就是因为韩国人比我们富裕吗?朝鲜的《红楼梦》有几个人看过了?所有这一切,是一个体系。

现在,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呢?高房价挡住了城镇化的脚步,农业现代化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工业不够发达,服务业的层次上不去,环境污染严重,科学技术水平也不够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有限,劳动者收入偏低,购买力不足,经济对外需依赖严重……中国的问题一大堆,每当有人单独分析这些问题中的一个的时候,总是得出很悲观的答案:无解!其实,现实没有那么可怕。这就像三个残疾人被困在了火海里,一个瞎子,一个聋子,一个瘫子,他们三个一个看不见路,一个听不到声音,一个能看到能听到却跑不了,任何一个人想单凭自己的力量逃出火海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三个人抱成团就可以逃出去,瞎子和聋子抬着瘫子,瘫子一边指挥一边比划,瞎子能听到,聋子能看到,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单独解决一个根本解决不了,要解决就打包一块解决,才会有出路。

现在的全球经济格局,可以简单的这么概括一下:有的国家主要提供实物产品,比如中国、日本,有的国家主要提供资源,比如中东产油国、澳大利亚,有的国家主要提供高科技产品,比如德国,有的国家提供货币供各国相互之间进行交易,干这个活的主要是美国,欧洲人也想干。

总得来看,最轻松、最舒服的国家是提供货币的美国,它通过印刷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实物产品,直接表现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巨额贸易赤字,其他的国家拿着美元进行国际贸易,美国再用各种资本品比如美国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和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把各国赚取的相当一部分美元回收回来,这就是美元回流,美国人再拿着流回来的美元到全世界投资获利。美国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的收益率,一进一出赚个差价,以钱生钱。把资金投到美国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上好像收益率会高一点,不过更有可能血本无归,次贷危机中发生的类似的案例不少,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人到美国疯狂买房也亏了不少,有这些前车之鉴,还是买债券安全一点,有本事你破产呀?破产了我也能保本。美国人不干脏活、累活,所以美国的环境最好,老百姓最体面,显得最文明,可是,它的寄生性最强。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喜欢美国?因为在中国要干脏活累活,环境还不好,待遇也差。

纸币的信用来源于国家实力。现在,美国的实力不行了,美元的信用也不再被看好,中国的实力在增强,人民币在世人眼里也就越来越有信用,这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好机会。中国转型怎么转呢?学习美国好榜样,把人民币变成硬通货,用人民币购买国外的资源,用人民币在海外投资获利,输出高科技产品,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当然,美国的一个缺点我们是不能学的,就是美国把工业都转移出去了,我们不能这么做,要转移一半留一半,这也是中庸之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当年老祖宗就是这么干的。人民币要印,该出口的东西也要出口,寄生性太强会死的。

要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估计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二十年里,中国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需要稳稳当当地做,一步一步地来,急不得,也拖不得。我粗粗比划一下,大家当笑话看:到2020年前后,人民币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30%就可以了,战略性支柱产业搞起来,抢占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把美国踢下来,谁让美国抱的就是挨踢业(IT)呢?外汇储备慢慢减下来,现在不是3万多亿吗?算个平均帐,每年变现500亿,买资源,买能源,买企业。人民币往外一走,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每年也应该能流出500亿左右,这样一来十年后就剩2万亿了,在这十年里,政治上的全球布局要做好……此处省略五百字。十年以后的事嘛……就好办多了,呵呵。

让人民币走出去,第一个要解决的麻烦就是中国还是净商品输出国的问题。全球经济在空间上是一个大平衡,你要保证货币净输出,产品就得净输入,否则,人家拿什么来同时换取我们的人民币和产品呢?货币净输出,就意味着中国要保持一定的逆差。可是现在中国的产能严重过剩,出口少了过剩产能怎么办?落后产能该淘汰的要淘汰,该转移的要转移,不落后的过剩产能也得慢慢压下去,这个过程要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步起来。当然了,如果产品净输出问题一时半会真解决不了,空间上的大平衡无法实现,也可以从时间上进行平衡,对外放贷,像马歇尔计划那样,不过,这种办法只能解决一半问题,而且阻力很大,产能过剩问题必须得解决,越快越好。

 

【金鸿评论】中国经济需要转型,也必须得转型,这一点中央早就看到了,“十二五”规划的基调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这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务。但是,摆在中央政府面前的工作,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件事,麻烦还有一堆呢。

做过高管的人都知道,管理工作中最麻烦的工作有两类,一是要务,二是急务。要务解决的是发展问题,急务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要务不好做,阻力多,难度大,急务催人命,拖一分钟都不行。最烦人的是,正想集中精力解决要务问题的时候,突然来了急事,必须得把要紧事扔在一边先把当务之急解决了。在这里,用一个企业管理方面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情况:总经理正在跟董事长讨论如何用五年的时间把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业界老大的问题,突然秘书闯进来说,不得了了,我们主推的那个新产品出现了批次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了!没办法,讨论技术攻关五年计划的事先放一放,救火要紧。出去一查,发现问题出在新上马的生产线上。这时,营销总监的电话又来了,老板,主要竞争对手在广告和促销方面的投放力度增加了一倍,兄弟我这边要顶不住了,能不能增加一点促销费用呀?这可怎么整?研发不投不行,长远竞争力受损,销售费用不加更不行,这会直接影响当年销售任务的完成,可是资金是有限的,该先往那边拨钱呢?当然了,生产线上的问题更得解决,否则市场就被卖死了,怎么办好?正确的处理顺序是:先把生产线的问题解决了,同时加大营销方面投入的力度,把销售额提上来,然后再想办法搞资金加大研发投入,实在没钱投就多盯盯人,领导的重点关注本身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这个例子里面,研发投入是要务,增加营销投入是急务,质量问题更是急务中的急务。

不懂得解决急务的管理人员是不称职的管理人员,不懂得解决要务的管理人员是没眼光的管理人员。每天都忙于解决急务的管理人员不是管理者,是救火大队长,这样的人必须降职。急务出现得越多,说明要务处理得越少,只要要务抓好了,急务就会越来越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务就是远虑,急务就是近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中国经济来说,转型是要务,必须要抓紧,但是,有没有急务比转型优先处理呢?有,这个急务是什么呢?要找出中国经济的急务,必须了解中国经济2011年的发展状况,下面先看一下2011年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金鸿评论】要是全面的整理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至少得三万字的篇幅,在这里我就不那么折腾了,捡重点的说一下。

总的来看,2011年GDP增速9.2%,比2010年有所回落。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首先要从全球层面找,2011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都减速了,外需不足,磨擦加剧,为了帮助人民币走出去,人民币还得升值,顺差就减少了,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也就减少了。内需方面,全球通胀形势严峻,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中国收紧了货币,三次提高利率,经济运行成本有所提高,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不低,不过由于物价指数太高,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也在回落。消费这一块也不理想,三大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之后,汽车销售远不如2010年火,房地产调控得又严,家具什么的也不怎么好卖,两个不利因素一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也下降了。

再说物价问题,这个玩艺最折腾人,2011年全年CPI涨幅5.4%,是三年以来的最高值,超过了5%的调控目标。中国物价高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详细说一下。

【金鸿评论】通货膨胀说到家就是个货币现象,就是钱多了嘛,所以,要知道中国的通货膨胀为什么那么严重必须从货币供应层面找原因,下面看一下中国的钱为什么多了那么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的出口断崖式下跌,这架马车成了累赘,老百姓消费能力有限,为了保证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央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大上地方融资平台,两年增加了17.5万亿的人民币贷款,要知道,2008年一年中国才贷出去了4万亿,这个增幅很惊人。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不投那么多钱不行吗?不行,没有足够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就无法保证,中国的社会矛盾本身就很严重了,没活干没饭吃的人要是再多了中国非大乱不可,最近三年出现的群体事件还少吗?所以,温总理当时就说,就业在中国是天大的事情。各中滋味大家自己体会吧。

当然了,M2暴增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新增人民币贷款数量过大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外汇占款数量的剧增,有热钱想赌人民币值,先把中国的经济泡沫搞起来,再做空中国获利。

加入WTO以前,外汇占款余额不算太多,央行网站的数据显示,2001年底外汇占款只有1.9万亿,当时的基础货币数额是4万亿,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47%;2008年底,外汇占款15万亿,基础货币13万亿元,外汇占款占到了基础货币的116%,外汇占款成了人民币发行的主要方式,到了2010年底,外汇占款达到了20.7万亿,2011年9月份又冲到了23.4万亿,这种情况说得严重一点,就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被人绑架了,拿2001年的外汇占款跟2011年的比一下会发现,涨了12倍!外汇占款多了,基础货币不得不多投放,基础货币投会创造货币,M2怎么可能不涨?

在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M2余额是从2008年底的47.5万亿冲到了2010年底的72.6万亿,50%还多,中国的流动性不泛滥才怪。

社会上资金泛滥的后果是什么呢?投机。实业是装不下去它们了,它们也不愿意搞实业。投机最严重的行业是房地产,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市,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压住的房价开始快速上涨,房价一涨,所有城里人的生活成本都提高了,不管是租房的,还是租门头做生意的,成本都增加了,开店的人成本提高了,就加价卖东西,把成本再转嫁到顾客身上,搞得物价越来越高,由于房价在不断地涨,大家就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会不断地涨钱,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预期”。

中央是怎么打压通胀的呢?从2010年开始,央行十二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全力冻结货币,收紧流动性。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也往死了压,只有7万多亿,在央行的全力紧缩之下,M2同比增速逐月下降,09年M2同比增速最高的时候接近30%,连续十二个月在25%以上,到了2011年11月份跌到了12.7%。货币供应量控制住了,通货膨胀也就控制住了。

2010年春,中央看着房价要飞,马上出手压房价。先是弄了个 “国十条”,打击炒房,接着提高首付款比例,釜底抽薪压缩需求量,再就是限购令,房产税,老子就不信收拾不了你。房地产调控层层加码,保障性住房也开始大批量地上,增加供应量,2011年国庆节以后,房价撑不住了,开始下跌了。投机资金看着房子不好炒了,马上去炒作农产品,什么豆你玩,蒜你狠,高糖宗,苹什么,都出来了,中央一看,这还了的,给我压下去!2010年11月中旬,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严打恶性炒作,并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稳定形势。接着,发改委出手严查价格违法行为,几拳下去,食用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都下来了。

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这也是美国QE2的结果。拉登被杀之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输入性通货膨胀也减轻了。

中国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成功不成功呢?比较以下其他的金砖国家就知道了,2011 年1到10月份,印度物价累计涨幅是10.40%,巴西7.74%,俄罗斯通5.2%。俄罗斯的情况比中国稍强一点,不过,看看他们的利率和经济增长情况,就知道他们远不如中国了。2011年里,印度央行6次提高基准利率,巴西央行5次加息,俄罗斯2次加息。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利率水平最高时分别达到了8.25%、8.25%、12.5%。加息之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2011年前三个季度,印度的同比增速是7.8%、7.7%、6.9%,巴西是4.2%、3.1%和2.1%;俄罗斯4.1%、3.4%和4.8%。远不如中国。所以,我们干得相当不错。 

【金鸿评论】就业方面搞得很不错,胡温非常重视这一块,十年来就业问题的位置越摆越高,“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这真正亲民的领导人干的事情。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怎么消费?没有工作的人多了,社会问题也会跟着冒出来,为什么那么多人去占领华尔街?他们没活干。如果这些人都有班上,他们赶着上班还来不及,能有闲工夫到华尔街溜达?谁愿意因为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溜出去玩被扣工资呀?

2011年12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2011年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达到1200万人以上,比全年900万的预定目标超出300万人,创历史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应该会低于4.6%的控制目标。这些数字应该是靠谱的。 

【金鸿评论】工业形势也挺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3.9%,比2010年的同比增长15.7%少了一点,不过,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大幅上调了,以前是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就算,现在,2000万元以上的才算。口径调高了这么多,增速比却没降多少,说明实际同比增速根本没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5.3%,经营状况也不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了2.5%,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工作进展也很快,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的不错。“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五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33.8%提升到42.3%,中国经济的战略纵深稳步扩宽,“镶着金边的抹布”的局面正在改变,区域布局越来越合理。

了解完了中国经济2011年的基本运行情况以后,再看一下2012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鸿评论】如果说2011年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是通货膨胀问题,那么2012年的当务之急就是外需不足问题。海关总署发布的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比上年收窄14.5%。2011年全年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12月份的进出口增速更是双双创下了两年多来的低点。前面说过原因了,欧美日经济都不行了,中国的出口市场疲软,所以受连累了。 

【金鸿评论】从目前的形势看,2012年欧元区甚至整个欧盟经济是要出大麻烦了。看看这几天出的几件事就知道。

1月23日,欧盟外长会议作出决议,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对伊朗中央银行实施制裁。前面写到过,如果美国不搞伊朗了,肯定搞欧盟,欧盟怕被人分了家,所以一咬牙,制裁伊朗。这种情况是逊尼派的沙特等国家愿意看到的,它们很希望伊朗的实力能削弱一点,但是,这种情况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沙特一边增加原油产量,把欧盟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产量补上,别让欧元区国家断油了,一边批准与中国开展油气领域的合作,允许中国企业投资沙特油气资源。欧盟的制裁措施要真正见效果得到7月份,所以,美国也在给欧盟添乱,这不,卡扎菲的支持者已经占领了拜尼沃利德市。如果欧洲人折腾了半天连利比亚的石油都吃不定的话,那可亏大了。

从2011年春天开始,先是“阿拉伯之春”,接着是空袭利比亚,搞得布伦特原油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与WTI的逆价差也创出了历史新高。美国用油一般是用WIT计价的,欧洲用的油一般是用布伦特原油计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让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是雪上加霜,CPI一直高于2%的控制目标,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欧债危机。WIT原油价格下来了,美国的经济基本面相对而言就好了很多。中国呢,也跟着欧洲人倒霉,因为中国进口石油主要盯的是布伦特,所以,成品油油价一直降不下来,当然了,“两桶油”也得负一定责任,成品油定价机制还是得改,要素价格改革应该提速。

欧洲人会吃亏伊朗也看出来了,本来嘛,全球石油产能又没有过剩,欧洲人不用伊朗的油了,不就有缺口了吗?沙特说是补,对接也得需要时间呀,再说了,利比亚一乱,又出一个石油缺口,就算没缺口,这两个预期都是炒作的理由,油价不涨才怪。伊朗副外长说,欧盟对伊朗的新制裁只会重创欧洲经济,这是肯定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最近几天,伊朗对美国的态度不像前几天那么强硬了,主要原因是中国和俄罗斯都在这中间捞到好处了,伊朗不得不忍一下,中国的好处有两块,一块沙特给,沙特说了,放中国资本进去投资油气资源,另一块伊朗会给,伊朗的石油出口受阻,只能更多地找中国消化,中国就是用不了也可以转手卖,在这中间砍砍价是很正常的事。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该砍价的还得砍。我们要保证的是伊朗不垮,不保证伊朗能发财,想发财只能靠自己,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俄罗斯呢,也希望油价涨一涨,石油出口是它的经济支柱,中俄都有好处捞,伊朗就不得不吃一回闷亏了。这事弄到最后,吃大亏的是欧盟,保个平的是美国和沙特,吃小亏的是伊朗,沾光的中国和俄罗斯。 

【金鸿评论】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2012年欧洲经济不行了,中国的出口肯定会受很大影响,日元一直在高位,日本经济负增长,也白搭,卖东西给美国呢,最亏,人家给的都是白条,怎么办?两招,一是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多跟发展中国家做买卖,二是依靠内需。

内需分两块,投资和消费。先看投资,“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投资增长太快,年增长速度差不多是23%的样子,结果呢,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产量全都占到了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吞吐量太大了是好事,也是麻烦。是好事,它说明我们的底子相当雄厚了,如果现在要开战,动用常规武器谁也干不过中国,我们的产钢量可以压死任何一个大国,战争打得就是消耗嘛,你再有技术,没了力气也只有挨揍的份,为什么当年美国一参战邱吉尔就说我们赢了?那时候日本刚刚在珍珠港得手了,士气旺着呢,道理很简单,日本绝对耗不过美国,必败无疑。德国的闪电战为什么灭不了苏联?苏联太大了,你闪不完他,一拉锯拼上消耗了德国就盯不住了。坏事是什么呢,一旦消化能力跟不上了,产能过剩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如果中国真的生产过剩了,会不会出现经济危机呢,很正常。所以,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肯定要降一降,有些行业的产能还得想办法压缩。这么一来,投资也靠不大上了,历史的责任光荣地落在了消费的肩膀上。不过,这些年来,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下滑,收入分配改革一年里能有多大进展?政府消费呢,据说是8000亿的赤字,比2011年还少了1000亿,消费这一块情况也不太乐观,唯有盼望中央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动作能大一点,这是希望所在。唉,多少事,向来急,天地转,光阴迫。都知道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其实,更多的时候老天爷把机会送给了没有准备好的人,结果机会白白浪费了。 

【金鸿评论】中央政府打算咋整呢?看一下2011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基调吧。

中央政府对2012年的经济工作定下的基调是“稳中求进”。为什么要稳呢?因为2012年很难稳,甚至可以说,全球层面上很不稳,所以中国也不好稳。既然不好稳,那我们一定要先稳住。别人倒下去了,我们稳住了就是胜利。进是什么呢?叫我看,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有所进展的意思,具体的说,就是增加老百姓收入,扩大消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区域结构等等。

2011年12月16日,人民日本发表评论员文章,题目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这篇文章对理解明年的经济形势很重要,我照搬一下全文: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这是中央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部署,对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确保“稳中求进”,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内需为重。“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应当看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根本保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发展机会多,回旋余地大,消费水平快速成长,市场空间广阔,内需潜力巨大。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贸易增速回落,外需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必须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只有把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立足点,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稳固的内需基础上,才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持久活力,才能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内需不足一直制约着国民经济走向新的平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亟需把重心移向扩大内需,稳定投资,拉动消费,使经济发展更趋协调更显均衡更可持续。要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要出发,积极增加生产,扩大有效供给,合理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众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同时,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扩大内需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内需紧连着民生,我国众多产业产能已经很大,有的领域甚至严重过剩,必须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既让人们“有活干,有钱挣”,也让人们“愿花钱,敢花钱”。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重大民生工程,有利于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充分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服务业是内需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为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扩大内需,还要继续稳定外需。要正确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高度重视现阶段外需对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作用,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大力巩固传统优势,加快培育新优势,保持出口平稳增长,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现内外需的良性互动。

稳中求进,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稳”才有基础,“进”才有动力。扩大内需,要做长期努力,但必须抓紧创造条件大力加以推进。

----------------------------------------------------------------------------------------------    这篇文章还有个副标题,叫“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的这篇总结展望写到这里已经有两万一千字了,如果从一开始就好好读的话,理解这篇评论员文章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如果真的理解到位,你会发现,这篇冒似官话连篇的文章里面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句空腔,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好好理解这种文章比看某些个张嘴闭嘴中国就要崩溃的所谓专家教授的演讲和文章要强百倍,这里面有直接决定我们个人利益的东西,包括商机,如果看透了,你可以从里面轻松获益,最起码,与文章里面反复强调的几个词直接相关的某些个股票今年是一定会涨的。那些颓废的歪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悲观,失望。当然了,那一类做演讲的“经济学家”是可以得到大把钞票的。这也正应了那句西方笑话,经济学家是通过告诉我们为什么贫富来为自己致富的。唉,他们咋就不能带我们致富呢?只会让自己富起来的经济学家算什么东西?寄生虫?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还是其他?我搞不清楚了。

从这篇评论员文章来看,2012年中央会在社保层面有较大投入,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等,赤字按8000亿1.5%的比例做在当前这种情况这个比例感觉小了点,难道是想留点钱来应对突然出现的窟窿的?还是想给下一届留个好基础?再看吧。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最低工资标准各地都得上调,先把底抬起来,然后往上推。

在文章的最后,预测一下明年的经济形势。

【金鸿评论】首先,欧元区的麻烦最大,有国家被踢出去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估计就在二月份,这个国家极有可能是希腊。

1月26日,达沃斯论坛开幕,中国带队的是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去年是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前年是李克强副总理,2009年是温家宝总理,总得来看,级别一年降一级,这里面透出的信号是非常直白的,中国不在乎欧洲经济了。

默克尔的日子也很过难。在解决欧债危机方面,默克尔在达沃斯表态,不会再为欧元拯救基金多凑份子了,债务国要自己想办法,自己对自己负责任。默克尔这话很无情,现在,我们给孩子的压岁钱起步价都涨了,默克尔咋就木有一点雪中送炭的精神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标普太黑,一下子下调了那么多国家的评级,连法国都调下去了,美国的意思很简单,让法国自顾不遐,逼德国人往里面填钱,等德国填得差不多了,把德国的评级再调下去,整个欧元区就算全进去了。默克尔不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起赔进去的事绝对不能答应。但是,不答应的后果是严重的,欧元区分家绝对不是说着玩的。这可怎么办好呢?难道真要配合美国人搞QE3?

1月25日,美联储开完了新年第一场议息会后宣布,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0到0.25%的超低区间直到2014年的下本年,之前美联储曾经承诺维持到2013年中期,现在又加了一年,看来,美国经济真是不行了,愿意开着水龙头就开着吧,放不放水你说了算,不过,泼水难收,将来这些滥发的美元能流回多少来可就难说了。就在同一天,美联储的人还发表了两个自相矛盾的态度,伯南克暗示,如果经济恶化美联储可能出台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却说,要为长期通胀设下2%的目标。这可真新鲜,你要是把印钞机开起来了,通胀目标怎么控制?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吗?其实,美国还在等欧洲人的态度。欧洲人在干什么呢?看新闻:

1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德双方正就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的具体议题和有关事宜保持沟通。1月23日,欧盟外长会议作出决议,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对伊朗中央银行实施制裁。1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宣布,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将于2月2日至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默克尔这时候来,不外乎忽悠中国出钱填欧洲的窟窿,从新闻上看,决定制裁伊朗之前,德国人就开始准备后路了。我个人感觉,中国可以这样开价:你不是缺钱吗?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和企业卖给我们一部分好了,如果感觉光卖资产亏的慌,也可以按比例配一部分国债。捆绑销售,各得其所。

默克尔这时候愿意来中国,说明他们感觉中国人比美国人更靠谱一点。这个态度挺好,QE3的事就再等等吧您哪。真要憋不住了先给欧元区卸给胳膊下来,然后可以搞。默克尔访华的消息一出来,惠誉又下手了,把意大利等五个欧元区国家的信用评级下调了。与此同时,伊朗方面放风,要先下手为强,准备停止向欧盟供油。欧洲人又受上夹板气了。 

【金鸿评论】再看看美国国内的情况。华尔街那帮人除了会玩钱不会玩别的,奥巴马原想靠他们一把,可等来等去总不见成果,现在,大选在即,奥巴马没招了,只好拿富人开刀,加税!可是,奥巴马的加税计划刚一出口就遭到了迎头痛击,共和党热门竞选人罗姆尼指责奥巴马,说他这是在分化民众。只有换掉总统,才能拯救美国精神。说实在的,奥巴马的增税计划其实是在给共和党人擦屁股,如果不是小布什当年乱减税,美国今天的情况可能会好很多。小布什干了八年,他的核心经济政策就是减税,一共减过三回,经济好的时候减,经济不好的时候也减,税收得少了,两场战争带开的军费开支可大着呢,钱不够用怎么办?借!这边减那边借,最后搞得是入不敷出,债台高筑。谁从小布什的减税政策中获益了呢?富人,石油公司。小布什绝对对得起把他捧上台的人。明明是共和党人小布什犯下的错,共和党人还死不认错,还有脸说要拯救美国精神。真是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呀。奥巴马这四年干的是不好,如果让小布什来干,也是这个样,就算是把最会搞经济的克林顿弄上来,也强不到哪里去。克林顿是希拉里的丈夫,能不在背后出出主意?没用。形势比人强,换谁都一样。小布什的“先发制人”把美国带沟里去了,大势已去了。 

【金鸿评论】最后预测2012年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出口减速,二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影响投资增速,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会受阻;三是受制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还款压力,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会减弱,四是节能减排指标会压制高能耗行业投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有利因素有三个,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会增加,因为2012年的社保体系会更加完善,老百姓增收这一块也比较乐观,消费环境也会改善;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会出现实质性增长,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的投资高峰期,这对投资增长来说是一个支撑。

统着来看,不利因素略多,2012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会降一降,估计8.5%左右。

通货膨胀形势。美国的QE3应该会在2012年出来,这是最大的麻烦,给工人涨工资、资源价格改革等也会推高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不得不提价卖货,小微型企业缺钱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水利投资和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需求也得支持,货币政策宽松一点是必然的,所以,2012年的通胀形势也不太乐观,估计CPI可能在4.5%左右。(全文完)